首页 > 原始佛教

阿毗达摩实用手册(续)
时间:2014-04-28 21:52:57  来源:  作者:

光是要把这七本论讲完,佛陀已需要花费连续三个月的时间,所以我们只讲《阿毗达摩概要》,讨论这七本论的概要。
 
《阿毗达摩概要》的作者是阿耨楼陀尊者,他的生平不是记载得很详细。但是这本《阿毗达摩概要》,是上座部佛教国家探讨《阿毗达摩论》不可或缺的书。
 
如果不研究《阿毗达摩概要》,便没有办法进入论藏。所有的佛法学习,必定指向于能提升我们的生活、心灵等,否则这种学习没有什么用处。
 
而我们学习《阿毗达摩论》的目的,就在于有系统地了解佛陀的教法。经藏是佛陀契人、契机的教法,佛陀会根据众生的根器,选择其中一个教法来指导,方便证道。
 
信根强者,他就讲布施;慧根强,便直接讲四圣谛。有时候,我们之所以看不懂佛陀所讲经藏的内容,是因为根器尚未达到那个境界。
 
例如佛陀讲色,什么是「色」?四大和四大所造色,叫做「色蕴」,可是在经典里找不到什么叫做「所造色」,但《阿毗达摩论》里便很有系统地分析了什么叫「所造色」,并解释「所造色」生起的因缘等等。
 
这就是为什么要研究《阿毗达摩论》的原因。研究《阿毗达摩论》,便能够有系统地了解佛陀的教法,将经藏读到的一切知识全部融会贯通。
 
第二,我们学习《阿毗达摩论》的目的,是为了能够透视缘生、缘灭之法。世间最先进的学科是科学,科学认为:「一切万物由原子微粒所组成。」
 
由此可知,科学的研究只在物质方面。最新的研究还显示:「原子能再分解为最小的夸克。」美国很多科学家在研究微粒子,也就是夸克,夸克即为佛法所称的色聚。
 
美国科学家不断研究这个色聚,也的确看到了色聚是生灭的,却没有办法透视色聚里面的究竟色法。色聚只是一个世俗谛,只是一个概念、一个观念而已,尚未到达《阿毗达摩论》要讨论的究竟法。
 
在看到色聚不断生灭,科学家们不禁疑惑:「色聚灭了之后哪里去了?」于是,他们持续不断地进行研究。但这个问题,在佛法中根本不成立。
 
佛法认为:「万法皆由因缘而生起、由因缘而灭去。」如果因缘还存在,色聚即使灭了,仍然一定会再次地生起。
 
科学家所抱持的「能量无法被毁灭」、「能量守恒」等的理念,与佛法相去甚远。佛法讲:「若因缘存在,它就存在;因缘灭,它就灭。」
 
科学家只研究色聚的果,并未研究造成色聚生起的原因。所以他们不断讨论:「灭去之后,去了哪里?」但是在佛法中,灭去后会再生起,因为因缘还存在。所以,《阿毗达摩论》是超越世间学科的。
 
达赖喇嘛在加州组织了一群科学家,研究什么是心、心识?科学家们将一个仪器套在禅修者的头部,等到禅修者进入深沉的禅那境界时,观察他们心识的运作。
 
可是在两千五百多年之前,佛陀已经清楚说明了一个人在进入禅那时,每一个心识的生灭刹那与心路过程。
 
佛陀在两千五百多年前已经清楚解释过的事情,科学家到现在才来研究,实在是太慢了。并且,他们不一定能够得出正确的结论。
 
我们世间的人类太过迷信科学,认为科学创造出来的全部是对的,这是我们东方人崇洋、自己看不起自己、过度崇拜西方科学的不良结果。
 
第三,我们学习《阿毗达摩论》的目的,是为了要明辨善与恶、是与非、正与邪。也许你们会说:「我知道什么是恶,什么是善。」但是,一般人所知道的善恶其实很粗略。
 
比如你们认为,善就是不要去伤害别人,但是你们并不知道,当你在享受大餐时,同时也制造了很多不善业。
 
学习《阿毗达摩论》时,你能更加仔细分辨自己的心路过程,了解哪一个心是善?哪一个心是恶?如此一来,你就能够在生活中去除诸恶,培植善法。
 
第四,我们学习《阿毗达摩论》的目的,是为了修习观禅,培育观智。研读《阿毗达摩论》的最终意义,也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培育观智、彻见四圣谛、证悟道果、解脱轮回。
 
我们修观禅(毗婆舍那)时的目标或所缘,是五蕴(经藏里叫五蕴,在论藏里称为名色法,它们是同一个意思)。或者说,观禅的目标是身、受、心、法四念处。
 
Vipassana(毗婆舍那)的意思,是从各种角度去观照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要观照名色的无常、苦、无我,一定要先了解什么是名色法。
 
否则,禅修者便无法观照名色的无常、苦、无我。而《阿毗达摩论》要讨论的,就是这个名色法或者五蕴法,也就是我们要达到的其中一个目的。
 
第五,我们学习《阿毗达摩论》的目的,是为了要去除我执、我见。在《阿毗达摩论》里,佛陀把名色法的所有密集,如相续密集、组合密集、作用密集等等,一一分解。
 
当你研究心路过程时,找不到一个可以称为「我」、「我的」。所以,学习《阿毗达摩论》,能够帮助我们去除我见、培育正见,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许多痛苦都来自于我执,执取一切都是我、我的、我的自我。
 
在《阿毗达摩论》中,提及了佛陀教导的两种谛:世俗谛与究竟谛。世俗谛是指世俗的概念或观念,呈现在组成我们世间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
 
比如:有情、人类、天神、男人、女人、动物、山川、河流、屋舍、马车等等,以及那些看似恒常不变的事物。
 
然而,根据《阿毗达摩论》的观点,这些现象并没有究竟的实质,它们所代表的事物可再分解为究竟法。比如说,人的组合是什么?
 
人类、众生、有情,全只是世俗谛而已,因为可以把它们再分解为五蕴、名色法,所以五蕴及名色法才是究竟谛。人、众生、男人、女人,只是一个世俗谛、方便法而已。
 
世俗谛是还未受到分析的种种现象。我们可以拿世间的科学来比喻,以前的科学家认为,世间一切的事物由原子组成,认为原子是最小的微粒。
 
但是经过不断研究之后,才发觉原子里面还包含着核子,核子又可再分解为质子跟中子,而电子围绕着这个原子核转动。后来,又发现还有更小的亚原子粒子。
 
如今,在使用最先进的仪器测量后,又发现最小的单位原来是夸克。但这个夸克还算是世俗谛,还没有到达究竟谛。
 
《阿毗达摩论》讨论的都是究竟谛。究竟谛是基于它们各自的自性(sabhava)而存在之法,这些法是最终存在而且不可以再分解的单位。
 
什么是基于它们各自的自性而存在之法?比如一想到大地,你就会感觉到硬;一想到火界,你就会感觉到热。「硬」就是大地的自性,「热」就是火界的自性。
 
我们常听到地、水、火、风这四大或四界,其中的地界,并不是指大地本身,而是指它拥有的自性。这个一定要先记清楚。
 
整个大地是一个世俗谛,它拥有的自性「硬」,才是究竟谛。动一动你的骨头,感觉到什么?硬。骨头的地界是很明显的,所以骨头是世俗谛,它所拥有的「硬」,才是地的特相、才是究竟谛。
 
现在,我们来看身体的色聚。身体是由千千万万粒色聚所组成,里面的色聚有各种颜色,比如尿是由黄色的色聚组成,牙齿由白色的色聚组成,这些色聚是不断生灭的。
 
我们讲过,科学的研究只能到达这里而已。但佛法从四界分别观来看身体的色聚(色聚是世俗谛,还可以再分解为究竟谛),是超越科学研究的。
 
禅修者修四界分别观时,是观身体的地、水、火、风的特相或自性,等到定力提升,身体会呈现为看似透明的冰块。
 
接着,在这片透明的冰块中找空间(就像我们的皮肤有毛孔、有空间一样),整个看似透明的冰块就会粉碎,成为色聚(色聚是无法用肉眼看到的)。
 
然后,禅修者再去分析每一粒色聚里,有多少个究竟色法。只要禅修者的定力及慧根提升,就可以看到在每一粒色聚里至少有八个色法,分别为: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这八个色法就是究竟谛了。
 
这个究竟谛是最终的单位,不可以再分解,而且各自拥有自己的自性(亦可说特相),例如地界的自性是硬、软,水界的特相是流动,风界是推动或支持,火界是热或冷等等。
 
八个究竟色法是同时生起,同时灭掉,以及拥有同一个依处。比如颜色、香、味、食素,都是依四大而生起。我们也讲过,有情、男人、女人,看似恒常不变,却是可以继续分解为究竟谛的。
 
有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很适合解释为什么男人与女人看似恒常不变,实际上却是没有真正存在的究竟实质。这例子就是弥兰陀国王跟那先比丘的对话。
 
印度的弥兰陀国王辩才第一,找遍整个印度没有对手可以跟他辩解、讨论佛法,于是他自豪说:「整个印度是空洞的!」
 
当时,有个比丘听到后说:「不行!这个人太傲慢了!」于是派那先比丘前去挑战。当弥兰陀国王听到那先比丘的名字时,因为过去业的关系,心中竟开始颤抖了!
 
但是无论如何,他还是坐马车去见那先比丘,见到那先比丘时,先顶礼三拜,然后问:「尊者,你的同参道友怎么称呼你?」
 
「陛下,我的同参道友称我为那先,但是,这个那先比丘在究竟上是不存在的。」
 
弥兰陀国王因为是辩才第一,马上抓到对方的漏洞。他说:「尊者,你说那先比丘在究竟上不存在,那坐在我面前、受我顶礼的这个人是谁呢?」
 
随后,又再加一句:「身为一个尊贵的尊者,你明明坐在我面前,却说不存在,你为什么要说谎?」
 
那先比丘不急不徐说:「陛下,请问你来到这个寺院,是走路来的?还是搭马车来的?」
 
弥兰陀国王说:「我是搭马车来的。」
 
「这个马的车盖是马车吗?」
 
「不是!」
 
「马的车轮是马车吗?」
 
「不是!」
 
「马是马车吗?」
 
「不是!」
 
「那马的车身、蓬盖等等,是马车吗?」
 
「不是!」
 
于是,那先比丘说:「陛下,我问你怎么来到这个寺院,你说是搭马车。我又问,马是马车吗?你说不是!马的车蓬是马车吗?不是!
 
这个也不是、那个也不是,你又跟我说是搭马车来的,你身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国君,为什么要说谎呢?」
 
弥兰陀王回答说:「不是!尊者,这几个零件组合在一起才叫做马车。」
 
「很好!很好!太好了!那么,我那先尊者也就是五蕴的组合,才叫做那先尊者。」
 
至此,国王没办法再辩驳,佩服得五体投地。从此之后,他邀请那先比丘到皇宫讨论佛法,两人的对话后来总结成《弥兰陀王问经》,是一部值得研读的经典,书中解释了很多我们平常没有办法理解的问题。
 
在这个例子中,那先比丘尊者解释了什么叫世俗谛,什么叫究竟谛。世俗谛看似恒常不变,但是没有真正究竟的实质。
 
所以,人看似有,但是没有究竟的实质,可再分解为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而这个五蕴纯粹只是生灭法而已。
 
《阿毗达摩论》中提及世俗谛与究竟谛,其中究竟谛一共有四种:1.心(citta):一共有89种心。别被这个数目字吓坏了。
 
2.心所(cetasika):一共有52种心所。3.色法(rūpa):一共有28个。4.涅槃(nibbāna):只有一个,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心的特相只有一个,就是识知目标;心所,则伴随着心一同生起,全面地帮助心去识知目标。心看到一个色法,但是不知道是青色、蓝色还是白色?必须有心所的帮忙,才能够全面识知是蓝色、白色或青色。
 
所以在佛教经典里,把心比喻为心王,把心所比喻为大臣子。一个心识刹那只生起一个心,但是伴随着生起的心所,可以有七个、八个、十个,乃至33个或者35个。
 
因为心,需要有这么多的心所,来帮忙它识知目标,来帮忙它对目标采取行动。心跟心所一定要依靠色法才能够生起。心与心所,大都是取色法为目标,这个就是心、心所与色法的关系。
 
心与心所叫做名法,色法叫做色法。人身及每一个众生,都是名法与色法的组合。所以如果想了解自己,一定要研究心、心所与色法,因为这三个究竟谛组成了现在的你、我、他及众生等等。
 
涅槃,则超越了一切的有为法,是贪、嗔、痴的息灭。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与例子,来解释《阿毗达摩论》博大精深的重要思想。
 
书中部分引文摘取自《阿毗达摩概要精解》一书,此书是全球中文读者研读《阿毗达摩论》时的重要书籍,共有九章。
 
其中,心、心所、色法、涅槃就占了六章,可见其重要性不同一般,因此本书也花了许多篇幅来解释这几个章节,帮助禅修者了解《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的意义,进而期望禅修者能体察《阿毗达摩论》的精髓,在生活中融会贯通,证得智慧,帮助修行。
 
《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的第一章,为〈心之概要〉,它解说《阿毗达摩论》的第一种究竟法——「心」。
 
先研究心,是因为佛教分析究竟法的中心点,在于亲身体验,而心又是体验的主要因素,是对目标或者所缘的识知。
 
所以,心的特相就是识知目标,没有心,我们根本没有办法识知目标。第一章是透过各种分门别类的方法,将心分类为89种或者121种。
 
根据《阿毗达摩论》,究竟法归纳为四种类别:一、心。二、心所。三、色法。四、无为法的涅槃。
 
因缘和合生起的法叫做有为法,所以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苦、无我的。苦的巴利文叫「dukkha」,中文翻译成苦,英文翻译成「suffering」 ,都不太准确。
 
其实巴利文的dukkha,带有「变化无常、没有实质的、被压迫」的意思,不是我们平常说的人生很苦的意思。
 
无常故苦,受无常、生灭的压迫,才显现出苦相。我们要从这方面去了解苦的真正意思。
 
心、心所、色法,称为有为法,或者称为因缘和合之法,因为三者皆靠因缘生起。当因缘灭的时候,它们也跟着灭去,所以是无常的;受无常的压迫,所以它们是苦的。
 
并没有一个主宰的,没有人可以主宰心识,所以它们是无我的。眼识不要看到颜色,可以吗?不可以!我的心不要想东西,可以吗?不可以!
 
眼识看到一个颜色,生起的反应等等,都是因缘法,你没有办法控制。所以,一切有为法也是无我,是因缘生、因缘灭的。
 
第四个究竟法是「涅槃」,涅槃是无为法,并不是因缘和合的,既然不是因缘和合的法,所以是常、乐、无我。
 
在佛陀时代,有很多阿罗汉比丘、阿罗汉比丘尼,他们出定过后会说:「啊!非常快乐!非常的快乐!」就是这个涅槃之乐。
 
在《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的第六页第三段中,对于阐释任何究竟法,诸巴利论师建议采用四种鉴别法以区别之,分别是每个究竟法各自的:
 
1.「相」,它的「特相」。2.「作用」,它所执行的任务是什么?3.「现起」,呈现于禅修者的体验的方式,禅修者心中所体验到的是什么?4.「近因」,它直接依靠的近缘是什么?
 
每一个究竟法,都一定会有:相、作用、现起、近因。在此,1.心的特相:识知目标,这个一定要记得。2.心的作用:做为诸心所的前导者。
 
心不生起,心所不会生起,所以心领导着心所。但是,它们是同时生起的,只是心的作用是领导者而已。
 
3.心的现起:禅修者观自己的心路过程时,会体验到心,其实只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并没有体验到心,是一个我。
 
4.心的近因:是名色法。心不能不依靠色法而生起,所以色法是心的近因。这里的名法,是指心所。心不能够单独生起,一定要跟心所相伴。
 
心,纯粹只是识知目标的过程,而非识知目标的「我」,并无一个自我或者造作者。我们很多时候,会把心认为是我、我的,因为我们不能够如实知见到心的生灭。
 
心的生灭相当迅速,一眨眼的时间就有数十亿个心在生灭,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分辨,其实心只是一串相续不断的过程,而把它认为是一个我。(待续)

上一篇:阿毗达摩实用手册
下一篇:阿毗达摩实用手册(续1)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