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生灭相当迅速,一眨眼的时间就有数十亿个心在生灭,所以我们没有办法分辨,其实心只是一串相续不断的过程,而把它认为是一个我。
看电视时,你同时用眼看也用耳听,有时还一边进食,比较好动的人,或许还会摇脚,这样一共有多少个动作?眼睛看到、耳朵听到、舌头尝到、脚摇晃,共有四个动作。
你做这些动作时,一定认为是「我在看、我在听、我在吃、我在摇脚」,那个「我见」是很强烈的存在。但实际上,看到只是眼识的作用。
当色尘(颜色)撞击到眼根的时候,眼识就会生起,这是因缘法。声音撞击到耳朵的时候,耳识就生起;食物的味道撞击舌根的时候,舌识就会生起;
身体在摇的时候,身识就会生起。此外,每一个都是生灭的。耳朵听到,灭了之后,又再生起,声音一直撞击,耳识便持续生起,一直会听到声音。眼识与舌识亦同。
这些都是因缘和合之法,并没有一个「我」去看、听、吃与摇脚。但是我们却将之全当做是一个「我」,原因在于我们不能够如实知见究竟法。
心的生灭过于迅速,以至于我们把听到的、看到的、吃到的、脚在动的,全当成是一个「我」,将之归纳认为是「我」在做。
这个问题不只是现在人才有。在佛陀时代,印度中部地区有一个比丘叫沙帝,他跟同伴们说:「一直在轮回中飘泊的是同一个心。」
他认为听到的、看到的、尝到的,都是一个我、一个心,同一个心在轮回中飘泊。他的同参道友说:「你不可以这么说,佛陀没有这么讲。」
但是,沙帝比丘仍坚持:「的确是这样!在轮回中飘泊轮转的是同一个心。」我们有没有这种想法呢?如果有的话就要被佛陀责备了。
同参道友无法说服他,于是报告佛陀,佛陀说:「好!你叫他过来。」
沙帝比丘来到佛陀面前,佛陀说:「听说你主张我教的法,是同一个心在轮回中飘泊轮转,是不是?」
在佛陀面前谁也不敢说谎,因为佛陀有他心通。沙帝比丘说:「是的。」
佛陀:「你说同一个心在轮回中飘泊,这个心是什么?」
沙帝比丘回道:「就是那个能够表现、能够感觉,而且能够随处承受一切善恶业果报的东西。」
佛陀开始责备他,并跟他讲缘起法。佛陀说:「心识有很多种,眼识、耳识、鼻识、身识、舌识等,我所说的种种的识,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
没有因缘和合,识就不会生起。识的名称,是依靠所生起的因缘而得到名。比如说眼识,当色尘撞击到你的眼根,就生起眼识,而不会叫耳识;
当声音撞击到耳根,就会生起耳识;气味撞击到鼻根,就生起鼻识;味道撞击到舌根,就生起舌识。所以心识,是从它生起的因缘而得名。
色尘一旦消失,眼识就不生起了;声尘一旦消失,耳识就不生起了;香尘一旦消失,鼻识就不生起了。所以当因缘消失,眼识、耳识等,便也跟着消失。」
一切都是因缘和合之法,因缘在,果就存在;因缘灭,果就灭,不会从一处跳到另外一处。佛陀跟他解释整个因缘法,以及促成眼识、耳识、鼻识生起之因。
所以,心识并不是一个自我,没有一个我,而是随着因缘生灭,随着因缘而得名。将心定义为纯粹只是识知的过程,纯粹只是活动,是为了对治一般人所持的「我见」。
现在看心之两分法。对这个心识,必须了解得很透彻,因为整部《阿毗达摩论》与心有关系。我们造业,是由这颗心造业;承受的果报,也由造业的心所带来。所以了解心,可以去除很多恶业。
心依「界」分为四种:欲界心(54)、色界心(15)、无色界心(12)及出世间心(8)。心又依「本性」分为:善心(21)、不善心(12)、果报心(36)及唯作心(20)。
果报心和唯作心,又称为无记心,为什么称为无记心呢?因为它们非善、非恶。果报心(36)又分为有因心(21):欲界果报心(8)、色界广大果报心;
(5)、无色界广大果报心(4)、出世间果报心(4),共有二十一个;以及无因心(15)的果报心:无因不善果报心(7)、无因善果报心(8)。
「界」就是众生的生存地,一共有三十一界,又分为三个部分:1.11个欲界地:分别是四个恶趣地「地狱、畜牲、饿鬼、阿修罗」与七个善趣地「人、四大天王、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
2.16个色界地:分为初禅地、第二禅地、第三禅地与第四禅地。(1)初禅地有三层: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修行止禅者临终时若还保有禅那,例如还能维持初禅,死亡后就会投生在初禅地的其中一层。
(2)二禅地有三层: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如果禅修者带着二禅往生,就会出生在其中一层。(3)三禅地有三层: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禅修者若是带着三禅死亡,将投生在色界的第三禅天其中一层。
(4)四禅地共有七层:广果天、无想有情天、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其中最上面的五层,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叫做净居天,是三果圣者才能够到达的地方。
如果证到三果,死亡时就会出生在净居天。但是未必所有的三果圣者都会出生在净居天,有的人会选择在第二禅天,或者是初禅天。
这五层净居天,也是菩萨行菩萨道时从未到过的地方。菩萨行菩萨道时,意即未成佛之前,有两个地方是不会去的,一个是地狱的阿鼻地狱,另外一个是净居天。
思考一下,为什么菩萨不可能出生在净居天?所有菩萨一定是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在一个夜晚的时间内,从凡夫菩萨次第证到四果阿罗汉,同时成就佛果。
净居天是三果圣者投生的地方,这就是菩萨在成佛之前不可能到净居天的原因。不要认为菩萨的成佛之道是在这一世证到初果,然后渡众生渡到一半,证到二果;
再渡众生,证到第三果。他不会是这一生成就三果,下一世证到四果,没有这样的成佛之道。菩萨在行菩萨道的时候,是渐渐圆满成就他的十个波罗蜜。
上座部佛教认为菩萨还是凡夫,菩萨的境界比不上初果圣者,因为初果圣者已经断去了三种烦恼,而菩萨还没有断掉任何的烦恼。
所以,菩萨还是会有很多世投生四恶道,甚至会出生在地狱里。只要烦恼未断,一定会造作恶事,导致投生于四恶道。这是上座部对菩萨的解释。.
3.四个无色界地: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所谓界,巴利文叫做「avacara」,意思是时常活动在某一个地方的心。
依界,心可分为四类:1.欲界心:欲,就是渴望享受五欲之乐,欲界心即为时常活动在11个欲界地的心。这种心渴望享受眼、耳、鼻、舌、身等五欲之乐。
2.色界心:就是时常活动在16个色界地的心,也就是禅那心。没有证得禅那,无法到达16个色界地。欲界心是时常活动在11个欲界地的心,渴望享受五欲之乐,梵天神会不会生起欲界心呢?会!
相反的,欲界地的众生能否生起色界心?当然会!当我们证到禅那,心中生起的就是色界心。虽然色界心是时常活动在16个色界地的心,但有时也仍会出现在欲界地。
3.无色界心:是时常活动在四个无色界地的心。这种心也可能出现在欲界地。当我们证到四禅八定,即证得空无边处时,就会生起无色界心。所谓无色界,是因为它已经超越了色禅,没有色法,所以叫做无色界心。
4.出世间心:出世间心是超越了对五取蕴的执着,不执着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一切生命及事物。出世间心是取涅槃为目标,欲界心是取五欲之乐为目标,色界心取色禅为目标,无色界心取无色禅为目标。
依本性,心分为四类:善、不善、果报、唯作。要分辨善与不善,有赖于其相应的因是善的或是不善的。在《阿毗达摩论》里一共有六种因。第一组叫做三善因:无贪、无嗔、无痴;第二组是三不善因:贪、嗔、痴。
1.善心:是与善因「无贪、无嗔或者无贪、无嗔、无痴」相应的心。善,巴利文叫做「kusala」,它在精神上是健全的;在道德上是无可指责,并会带来愉悦的果报。
2.不善心:就是与不善因「痴,或贪与痴,或嗔与痴」相应的心。一共有三种心,痴、贪+痴、嗔+痴。不善心一定含有痴,因为痴是潜在之根,是一切不善的根本。
不善的巴利文为「akusala」,表示这种心在精神上很不健全,在道德上应该受到指责,以及会带来痛苦的果报。
3.果报心:以上两种善与不善组成了业,由业产生的果报,叫做果报心。它没有善与不善之分,只是缘于业成熟而生起的体验之心。它纯粹只是心方面,并非身体方面的。
4.唯作心:非业亦非果报,只涉及活动而无造业。阿罗汉的心叫做唯作心,因为阿罗汉的心是没有造业的。果报心与唯作心两者皆非善亦非不善,它们被列为无记心。(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