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我们将简要地解释一位禅修者如何通过入出息念来禅修。我们主要根据《中部》的《入出息念经》来解释。在该经中,佛陀提到为何要修习入出息念:“诸比库,修习、多作入出息念有大果报、大利益。”
接着,佛陀解释入出息念为何有大果报、大利益:“诸比库,修习、多作入出息念能圆满四念处。修习、多作四念处能圆满七觉支。修习、多作七觉支能圆满明解脱。”
在此,佛陀解释修习与培育入出息念能圆满四念处,修习与培育四念处能圆满七觉支。因此,佛陀表示修习与培育入出息念,能圆满三十七菩提分法。现在,我们将根据《入出息念经》逐节逐节地解释应如何修习。
让我们再来看看佛陀接着的解释:“诸比库,在此,比库前往林野,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结跏趺坐,保持其身正直,置念于面前。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
禅修的地点:佛陀教导比库“前往林野,前往树下,或前往空闲处”,指出了适合修习入出息念的地方:安静之处。这样的地方很少噪音和干扰,如此才容易让心平静下来。但假如找不到这样的地方,则必须学会无视所有的噪音和其他干扰。如果能把任何地方都当成林野、树下或空闲处,则任何地方皆能修习入出息念。
禅修的姿势:佛陀教导比库“结跏趺坐,保持其身正直”,指出了最适合修习入出息念的姿势。虽然可以也应该在任何姿势中修习入出息念,但坐姿通常是培育深厚定力的最佳姿势。坐着时,还必须保持身体自然正直:既不过于挺直或僵直,又不过于放松。正直且舒适的坐姿可使人长时间地禅坐而不会导致身体绷紧或疲劳。
专念于呼吸:佛陀又教导比库“置念于面前”,指出他应把心念确立在鼻头或上唇一带的呼吸上。“他只念于入息,只念于出息。”入出息念,即专念于呼吸。专念于呼吸即注意经过鼻头或上唇一带入与出的气息。
入息时,他知道入息;出息时,他知道出息。这就是如何专念地入息,专念地出息。当心念跑开时,他应平静地把心带回呼吸,而不应对妄想感到烦躁。如果他很难让心保持在呼吸上,可以用数息:
1.入息与出息,他数“一”;2.下一个入息与出息,他数“二”;3.下一个入息与出息,他数“三”;4.如此数到“八”。他如此数息,直到心能平静地安住于呼吸时,则可停止数息,只是专念于呼吸。
解释此导论之后,佛陀继续教导了四组四法。对于第一组四法,佛陀教导说:入息长时,了知:‘我入息长。’出息长时,了知:‘我出息长。’入息短时,了知:‘我入息短。’出息短时,了知:‘我出息短。’
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入息。’他学:‘我将觉知全身而出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入息。’他学:‘我将平静身行而出息。’在此,入出息念圆满第一念处——身随观。佛陀在此教导它以证得入出息禅那,属于止。
修止:佛陀教导比库了知呼吸的长或短而入出息。当他对呼吸的念力提升时,这是自然发生的:他自然知道其呼吸有时长,有时短。不过,呼吸长或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平静地觉知其长或短。
接着,佛陀教导比库觉知全身而入出息。对于“全身”,佛陀的意思是指呼吸的整个过程。这种觉知也是自然发生的:当他对呼吸的念力进一步提升时,他自然知道每一个经过鼻头或上唇一带的入息和出息的开头、中间和结尾。同样地,呼吸长或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在一切时中都觉知每一个入出息的整个过程,觉知呼吸从开头、中间到结尾的整个过程。
最后,佛陀教导比库平静身行而入出息。对于“身行”,佛陀的意思是指经过鼻头一带的入出息。呼吸的平静也是自然发生的,因为当他对呼吸的念力提升时,呼吸会变得愈来愈微细,愈来愈平静。此时,他只需尝试在一切时中都专念地觉知微息即可。
如果他能这样专注微息一段够长的时间,例如两或三个小时,他的定力将比以前变得更深,最终还有可能见到禅相。对于不同的禅修者,禅相的出现方式也可能不尽相同,因为不同的人对呼吸的心想也不尽相同故。
有些人的禅相可能像雾一般出现,有些人的却可能像烟一般出现,另一些人的像棉絮,或只是单纯的光等等。不过,在刚开始时,禅相通常都是灰色的,那是“遍作相”。当定力提升时,它会变白,那是“取相”。当定力进一步提升时,它会变得明亮且清澈,那就是“似相”。入出息似相基于入出息产生,它是安止定的目标,即入出息禅那的所缘。
五禅支:当禅相初次出现时,它很容易消失。只要他持续地专念于呼吸,当定力进一步加深时,禅相就能维持愈来愈久。当禅相与呼吸结合,并且其心自然地固定在禅相上时,他就无需再注意呼吸,而只专注禅相。
当他的定力变得愈来愈深时,禅相也会变得愈来愈明亮。这明亮的光也称为“智慧之光”。继续专注入出息似相愈来愈长的时间,他将能体验到安止定。它首先将是入出息的初禅。
如果能维持初禅大约两或三个小时,他将可以尝试辨识五禅支。一旦他从禅那中出定,即把心念放在有分心所依止的心脏的地方,那是心处色。有分心是明亮和光明的,看上去就像在心脏里的一面镜子,称为“意门”。
当禅修者辨识意门时,将能看见入出息似相就出现在那里。接着他再辨识五禅支:1.寻:把心投入于入出息似相。2.伺:维持心投注于入出息似相。3.喜:喜欢并对入出息似相感到高兴。4.乐:体验对入出息似相的快乐感受。5.一境性:让心专注于入出息似相这一目标上。他先逐一地辨识禅支,然后再一起辨识五个。
下一步,他再练习初禅的五自在:1.当他希望时即可自在地入初禅。2.如所决意的时间自在地安住于初禅。3.能自在地于所决意的时间从初禅出定。4.出定后能自在地让心转向于初禅的禅支。5.能自在地省察初禅的禅支。
四种禅那:之后,为了证得入出息的第二禅,他应省察初禅的缺点,以及第二禅的优点:一者有寻和伺两个粗劣的禅支,而另一者则无。他决意去除这两个粗劣的禅支后,再专注入出息似相并进入禅那。当他从禅那出定,并发现只有喜、乐和一境性三个禅支时,则证明他已成功地证得入出息的第二禅。然后他再练习该禅那的五自在。
同样地,他通过去除喜禅支而证得只有乐和一境性的第三禅,通过平静乐禅支而证得只有舍和一境性的第四禅,并练习所有禅那的五自在。随着禅那的进展,他的呼吸变得愈来愈平静,愈来愈微细。到了第四禅,他的呼吸停止了。这就是身行的完全平静。
修止时的菩提分:当禅修者证得四种入出息禅那时,他即是在修止。这意味着他确实地在修习三十七菩提分。如何呢?我们已经解释过,专念于呼吸身属于身随观。专念于作为禅支的乐受和舍受属于受随观,专念于广大心属于心随观,专念于入出息似相和禅支等法属于法随观。这属于修习四念处。
再者,致力于去除五盖(欲贪、嗔恚、昏沉睡眠、掉举追悔、疑)等不善法,并致力于培育五根(信、精进、念、定、慧)等善法,这属于修习四正勤。再者,通过强烈的意欲,或者强烈的精进、心或观来证得禅那,属于培育四神足。
再者,对入出息念拥有很强的信心,意即坚定地相信通过注意呼吸可能证得禅那;持续地致力于专注入出息似相,专念于似相,专注于似相,并觉知于似相,这属于修习五根。用这些方法来修习它们时,也是在修习五力。再次,专念于入出息似相,审察似相,持续地致力于专注似相,喜欢专注于似相,以轻安之心对待似相,专注于似相,并中舍地看待似相,属于修习七觉支。
最后,明白入出息似相是正见,把心投入于似相是正思维,事先受戒以避免错误的语言、行为和生计则是正语、正业和正命,致力于专注似相是正精进,专念于似相是正念,拥有禅那则是正定。修习这八法,即是在培育相当于八支圣道的八种要素,不过在这个阶段它们还是属于世间的。这就是如何通过入出息念来修止,即是在修习所有的三十七菩提分。
修观辨识的对象:禅修者修习了四种入出息禅那之后,现在就可以修观了。因为他通过入出息念培育了智慧之光,现在就有能力辨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和它们之因。这些都是修观的对象。为了辨识究竟色法,禅修者应从四界差别开始修起。他应辨识自身中的四界,也包括呼吸。
他可通过辨识十二特相的方法来修四界:地界、水界、火界、风界。1.硬、2.粗、3.重、4.软、5.滑、6.轻、7.流动、8.黏结、9.热、10.冷、11.支持、12.推动。首先在自己身体中的某个部位,辨识这十二特相,然后再移到另一部位。通过修习,他将能很快地辨识全身的十二特相,乃至一分钟大约两到三圈。
接着,他再进一步培育定力,遍照全身并把身中的每一特相当成整体来辨识。通过修习,他几乎将能立刻辨识所有的十二特相。通过不断的修习,他将能辨识到十二特相只是地、水、火、风四界而已。
随着对四界的念力和定力的提升,他将发现其身体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刚开始时身体呈现为灰色,接着变成白色,然后变得透亮犹如冰块一般。当他辨识该透亮身体中的四界时,它会发出明亮的光,然后破碎为极快速生灭的微粒,巴利语称之为色聚(色法的聚合体)。但它们还不属于究竟色法。
为了辨识究竟色法,他应在单一的色聚中逐一地辨识四界,接着辨识不同种类的所造色,如颜色、气味、味道和食素。总共需辨识和分析二十八种色法,它们都是不断生灭的究竟色法。然后他再分析外在世界的究竟色法,包括其他众生和无生命的物体。
辨识究竟名法:在辨识究竟色法之后,接着再辨识究竟名法。他可以从四种禅那开始:先进入禅那,出定后再辨识呈现于意门的入出息似相,然后辨识禅那心路中的每一个名法,例如在入出息初禅心路中的34个名法。遍一切心心所: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杂心所:寻、伺、胜解、精进、喜、欲。
通一切美心所:信、念、惭、愧、无贪、无嗔、中舍性、身轻安、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身练达性、心练达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无痴(慧根),加一个色界禅心,所以一共有34个名法。
禅修者应有系统地逐一辨识这34个名法。首先,他从入出息初禅出定,辨识在禅那心路中每一心识刹那中,作为名法的“心”。然后再入初禅,出定后辨识作为名法的“心”和“触”两者。
然后再入初禅,出定后辨识“心”、“触”以及“受”。就这样一次加一个名法,直到最终能辨识初禅的所有34个名法。用同样的方法辨识第二禅的32个名法、第三禅和第四禅的31个名法。它们都是不断生灭的究竟名法。
四种入出息禅那都是色界的心路,它们是纯善的。不过,还有其他类型的名法,所以禅修者还须辨识欲界心路中的各种名法: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和意门中的善、不善名法。之后,他再辨识外在其他众生的究竟名法。
当他到达这个禅修阶段时,必须完成四种观法:1.他必须辨识自己的究竟色法(内在)和他人的色法(外在)。2.他必须辨识内在和外在的究竟名法。3.他必须一起辨识内在和外在的究竟色法和究竟名法。4.他必须差别内在和外在的究竟色法和究竟名法,见到其中并无我、无人,也无众生,只是不断生灭的名色法而已。当他完成这四种观法时,将能证得名色识别智。
辨识缘起:至此,禅修者可以修习缘起了。他渐次地追查其过去的名色,直到能够追查今生的最初刹那:结生。然后,他再往前推至其前世的最后刹那。他应向前及向后反复地辨明名色相续流,以便查找到造成今生投生之因。
今生的名色法,是五种主要因的结果:1.无明:错知有个真实的人存在。2.爱:渴爱那个人的生命。3.取:执取那个人的生命。4.行:造成今生投生的行。若能投生为人,其行必定是善的。5.业有:导致今生结生的业力。若已辨明这五种今生的主要因,接着再辨明这五种过去因和今生果报的因果关系。然后,他用同样的方法,继续辨明更多的过去世和未来世,以及其间的因果关系。
然后,他有系统地辨明所有十二缘起支的连结: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辨明它们在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之间的因果关系。当他用这种方法辨明因与果之间的关系时,将能证得缘摄受智。透过我们刚才提及的两种智(名色识别智和缘摄受智),禅修者已经能够辨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以及它们之因了,这些皆称为“行法”。
如前所述,诸行法是究竟法,是修观禅的对象。基于这两种智,并透过入出息第四禅之光,他现在可以修观了。修观,是如实知见一切行法的真实本质。如何修观呢?禅修者辨识所有他之前已辨识的行法,但在这时,他再用三种方式观照它们:
1.知见诸行法的生灭,观照它们为无常。2.知见诸行法一直受到生灭的逼迫,观照它们为苦。3.知见它们没有永恒不变的自体和实质,观照它们为无我。重复不断地用这些方法,观照究竟色法、究竟名法和它们之因,禅修者将了知诸行法皆不外乎三相:无常、苦、无我。这是它们的内在本质,也是它们的真实本质。
用这些方法观照诸行法,他将能证得愈来愈高的观智。当禅修者的观智提升时,他也应当观照观智本身,也是无常、苦、无我的。这叫做反观。观智属于意门心路,每个意门心路包括一个意门转向心和七个速行。一般情况下,每个速行心皆由34个名法组成,它们与上述入出息初禅的34个名法相同。
修观时的菩提分:当禅修者通过入出息念来修观时,他也是在培育三十七菩提分。如何呢?修观是专念地观照身、受、心、法四种对象的三相:无常、苦、无我。这属于培育四念处。再者,致力于去除诸如常、乐、我的颠倒想等不善法,并致力于培育诸如无常、苦、无我想等善法,成就诸观智,属于培育四正勤。再者,通过强烈的意欲,或者强烈的精进、心或观来修观,属于培育四神足。
再者,对修观拥有很强的信心(坚定地相信知见诸行法无常、苦、无我本质的利益),持续地致力于知见诸行法的真实本质,专念于它们的真实本质,专注于它们的真实本质,并觉知于它们的真实本质,这属于培育五根。用这些方法来培育它们时,也是在培育五力。
再次,专念于诸行法的真实本质(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审察它们的真实本质,持续地致力于知见诸行法的真实本质,喜欢知见它们的真实本质,以轻安之心对待诸行法的真实本质,专注于它们的真实本质,并中舍地看待它们的真实本质,这属于培育七觉支。
最后,正确地明白诸行法的真实本质(无常、苦、无我的本质)是正见,把心投入于诸行法的真实本质是正思维,事先受戒以避免错误的语言、行为和生计则是正语、正业和正命,致力于知见诸行法的真实本质是正精进,专念于它们的真实本质是正念,专注于诸行法的真实本质则是正定。
培育这八法即是在培育相当于八支圣道的八种要素,不过在这个阶段它们还是属于世间的。这就是如何通过入出息念来修观,即是在修习所有的三十七菩提分。这是《入出息念经》中的第一组四法。
佛陀教导第二组四法说:他学:‘我将觉知喜而入息。’他学:‘我将觉知喜而出息。’他学:‘我将觉知乐而入息。’他学:‘我将觉知乐而出息。’他学:‘我将觉知心行而入息。’他学:‘我将觉知心行而出息。’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入息。’他学:‘我将平静心行而出息。’
这里,入出息念圆满第二念处——受随观。它包括修习止与观两者。1) 佛陀教导比库觉知喜而入出息。喜是初禅和第二禅的禅支之一:心欢喜地专注于入出息似相。这就是在修止时如何觉知喜而入出息。再者,禅修者进入这两种禅那,出定后辨识以喜最为明显的禅那名法,并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其时该观智也伴随着喜。只要修观的对象中包含有喜,观智中也必定有喜,这是自然法则。这就是如何觉知喜而入出息。
2) 接着,佛陀教导比库觉知乐而入出息。乐属于初禅、第二禅和第三禅的禅支之一:心快乐地专注于入出息似相。这就是在修止时如何觉知乐而入出息。再者,禅修者如前面一样辨识(在此则是以乐最为明显的)三种禅那的名法,并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此时其观智将伴随着乐。这就是如何觉知乐而入出息。
3) 接着,佛陀教导比库觉知心行而入出息。对于心行,在此是指想和受。所有四种禅那皆伴随着想和受:心与想和受一起专注
于入出息似相。这就是在修止时如何觉知心行而入出息。再者,禅修者如前面一样辨识(在此则是以想和受最为明显的)四种禅那的名法,并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这就是如何觉知心行而入出息。
4) 最后,佛陀教导比库平静心行而入出息:平静想和受。当禅修者依次进入四种入出息禅那时,他自然而然地这样做了。为什么呢?因为禅那愈高,想和受就愈平静:心与愈来愈平静的想和受一起专注于入出息似相。这就是如何平静心行而入出息。再者,辨识愈来愈平静的四种禅那心行,并观照它们为无常、苦、无我,其观智也将变得愈来愈平静。这就是如何平静心行而入出息。
我们现在已经解释了佛陀在《入出息念经》中所教导的第二组四法。佛陀教导第三组四法说:他学:‘我将觉知心而入息。’他学:‘我将觉知心而出息。’他学:‘我将喜悦心而入息。’他学:‘我将喜悦心而出息。’他学:‘我将专注心而入息。’他学:‘我将专注心而出息。’他学:‘我将解脱心而入息。’他学:‘我将解脱心而出息。’
这里,入出息念圆满第三念处——心随观。在此也包括修习止与观两者。1)佛陀教导比库觉知心而入出息。当禅修者安住于四种入出息禅那的任何一种时,其心伴随着念与觉知专注于入出息似相。这就是在修止时如何觉知心而入出息。从禅那出定后,观照以心最明显的禅那名法为无常、苦、无我。这就是在修观时如何觉知心而入出息。
2)接着,佛陀教导比库喜悦心而入出息。喜悦心与喜相似,如前所述,喜是初禅和第二禅的禅支之一。这就是在修止时如何喜悦心而入出息。从这两种禅那的其中一种出定后,观照以喜最明显的禅那名法为无常、苦、无我。这就是在修观时如何喜悦心而入出息。
3) 接着,佛陀教导比库专注心而入出息。所有禅那都有一境性禅支,它使心专注于似相。这就是在修止时如何专注心而入出息。从禅那出定后,观照以一境性最明显的禅那名法为无常、苦、无我。这样做时,其心专注于以心为首的禅那名法的三相。这就是在修观时如何专注心而入出息。
4) 最后,佛陀教导比库解脱心而入出息。在初禅时,其心解脱了五盖;在第二禅时,其心解脱了寻和伺;在第三禅时,其心解脱了喜;在第四禅时,其心解脱了乐。这就是在修止时如何解脱心而入出息。从四种禅那的任何一种出定后,他观照禅那名法为无常、苦、无我。这样做时,其心能解脱执著任何一种禅那的名法为常、乐、我的颠倒想。这就是在修观时如何解脱心而入出息。
我们现在已经解释了佛陀在《入出息念经》中所教导的第三组四法。佛陀教导第四组四法说:他学:‘我将随观无常而入息。’他学:‘我将随观无常而出息。’他学:‘我将随观离而入息。’他学:‘我将随观离而出息。’他学:‘我将随观灭而入息。’他学:‘我将随观灭而出息。’他学:‘我将随观舍离而入息。’他学:‘我将随观舍离而出息。’这里,入出息念圆满第四念处——法随观。在此只是指修观。
1) 佛陀教导比库随观无常而入出息。当禅修者从四种入出息禅那的任何一种出定后,辨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及其因的生灭,并观照它们为无常。这就是如何随观无常而入出息。 2) 接着,佛陀教导比库随观离而入出息。有两种离:灭尽离和究竟离。灭尽离是指诸行的刹那坏灭,究竟离是指涅槃。当观智变得锐利时,他观照诸行的刹那坏灭为无常、苦、无我。这就是如何以诸行的灭尽来随观离而入出息。当他成就圣道和圣果时,即证得究竟离——涅槃。这就是如何以诸行的究竟离来随观离而入出息。
3) 接着,佛陀教导比库随观灭而入出息。就如离一样,随观灭意即他随观诸行的刹那灭为无常、苦、无我而入出息,或随观诸行的究竟灭——涅槃而入出息。4) 最后,佛陀教导比库随观舍离而入出息。舍离也有两种:舍弃烦恼(舍离它们)和进入无为的涅槃(舍离有为界)。当修观进展并证得坏灭智时,他的无常想变得强有力并能去除慢,苦想能去除贪爱,无我想能去除邪见。这就是如何以舍弃烦恼来随观舍离而入出息。禅修者这样做的同时,也是在随观舍离为进入涅槃,因为他的观智让心倾向于涅槃(舍离有为界)。
然后,当他的观智成熟并证悟涅槃时,其道智完全地舍弃烦恼(完全地舍离它们),取涅槃为目标并进入涅槃(舍离有为界)。随后的果智也如此进入涅槃。之后只要他再进入果定时,也同样地如此舍离有为界。这就是如何随观舍离而入出息。我们现在已经解释了佛陀在《入出息念经》中所教导的第四组四法。
道与果:证悟涅槃也即是证悟四圣谛。如何呢?1.究竟色法和究竟名法,即五蕴是第一圣谛——苦谛。2.究竟色法和名法之因,即缘起是第二圣谛——集谛。3.涅槃是第三圣谛——灭谛。4.八支圣道,即道智是第四圣谛——道谛。
在取涅槃为目标的道心生起之后,有两或三个同样取涅槃为目标的果心生起。此时禅修者证悟了四圣谛,即第一阶段的道果——入流。如果他基于入出息念继续修观,将能证悟更高阶段的道果。最后,他将能断除一切烦恼并成为阿拉汉——漏尽者,圆满者。证道果时的菩提分:当禅修者成就道果智并证悟涅槃时,他也是在修习和培育三十七菩提分。
如何呢?道智能断除遮蔽身、受、心、法真实本质的愚痴,这属于修习和培育四念处。再者,道智能去除烦恼(不善法),培育证悟涅槃的道法(善法),这属于修习和培育四正勤。再者,在他证悟第一圣道(入流道智)时,伴随着强烈的意欲,或者强烈的精进、心或观,这属于修习和培育四神足。
再者,在他证悟第一圣道时,他完全相信佛陀是圆满觉悟者,有涅槃存在,也存在圣僧团——佛陀的弟子。换言之,只要一个人证悟了圣道,他必定对佛、法、僧获得不动摇的信心。致力于证悟涅槃,专念于涅槃,专注于涅槃,并觉知涅槃,这属于修习和培育五根。用这些方法来修习和培育它们时,也是在修习和培育五力。
再次,专念于涅槃,审察涅槃,致力于证悟涅槃,喜欢证悟涅槃,以轻安之心对待涅槃,专注于涅槃,并中舍地看待涅槃,这属于修习和培育七觉支。最后,明白涅槃是正见,把心投入于涅槃是正思维。道智断除所有能引发错误的语言、行为和生计的烦恼,意即证悟涅槃必定伴随着正语、正业和正命。
致力于证悟涅槃是正精进,专念于涅槃是正念。最后,专注于涅槃即证得取涅槃为目标的初禅或更高的禅那,这是圣正定。修习和培育这八法,即是在修习和培育八支圣道。现在,它们都是出世间的圣道支。这就是如何修习和培育入出息念,即是修习所有的三十七菩提分。
总结:在这次开示中,我们解释了如何修习入出息念直到证悟阿拉汉果。首先,禅修者通过修止来培育三十七菩提分:它们是世间的,以似相为目标。修止使禅修者拥有智慧之光,让他能够通过修观来培育三十七菩提分:它们也是世间的,以诸行法为目标。止和观的菩提分,使他能够修习和培育道智的三十七菩提分:它们是出世间的,以涅槃为目标。
这就是佛陀在《入出息念经》开头部分所提到的:“诸比库,乃如此修习、如此多作入出息念,有大果报、大利益。”我们如果依循佛陀的教导来修习入出息念,必定能够获得大果报、大利益。正如佛陀所指出的:“诸比库,修习、多作入出息念能圆满四念处。修习、多作四念处能圆满七觉支。修习、多作七觉支能圆满明解脱。”
明与解脱是指证悟无为界的涅槃。佛陀称它为不死,即至上的快乐。为了你们自己的大利益,也为了一切众生的大利益,愿你们都能得达佛陀教法的至上快乐!——摘自西双版纳法住禅林网站 《入出息念》一书:http://www.theravada.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