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对生命的描述,即是说生命只是一连串的心流与名色法。每个识(心),都缘取各自的目标。若没有目标,识就不会生起。
佛陀把识,比喻为猴子在森林里游荡,捉住一枝又一枝的树枝。同样地,一个心识透过捉取颜色而生起,然后放开。另一个心识,透过捉取声音而生起,然后放开。
又一个心识,透过捉取气味而生起,然后放开。下一个心识,透过捉取味道而生起,然后放开。再一个心识,透过捉取触觉而生起,然后放开等等。
佛陀解释:“正如猴子捉住一枝树枝、放开再捉住另一枝树枝、再放开又再捉住另一枝树枝地在森林中来去,同样地,称为心、意、识之法,日夜地生灭。”
有六内处,其中五个是色法,即色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第六处是名法,即非色法的意处。
也有六外处,其中五个是色法,由五识所识知:眼识知的颜色、耳识知的声音、鼻识知的气味、舌识知的味道、身识知的触觉。这五种境色,也可由非色法的意处识知。
第六种外处是法处,是心能够识知的一切法,即法尘。其中有些是名法,例如受、想、思、作意、识、思考、记忆等。有些是色法;有些则既非名法也非色法,例如概念法与涅盘。
猴子捉住一枝又一枝的树枝,我们则注意一个又一个的目标:我们执取一个又一个的外处。作意是指当外处撞击内处时,相符的识生起,也就是说有触。
举例而言,我们作意颜色,颜色撞击眼睛,眼识生起,也就是说有眼触。我们作意声音,声音撞击耳朵,耳识生起,也就是说有耳触。
因此,有六种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六识,依靠六内处与六外处而生起,并产生了六种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
这是根据缘起法则,把生命分解至其组合成份。透过正确的禅修,我们能够很清楚地知见这点。若无正确的禅修体验,就无法知见到这点。
我们可能会以为,解脱轮回不需要涉及这些复杂的细节。有些人甚至认为,这不是真正的佛法。他们可能会说:“这只是概念,不是佛法!相信你自己的体验。”
是的,缘起的理论的确是概念。但是,我们自己的体验也是概念。为了要理解我们所识知的究竟真实法,我们必须以概念来解说它们。
为了理解,为了解释,概念是必要的。即使是解释怎样泡一杯咖啡,我们都必须依靠概念。然而,如果我们的概念性理解,只是依靠自己无知的体验,我们则无法了解佛法。
我们必须学习由佛陀所说的佛法概念,因为它们是依靠佛陀圆满觉悟的体验:它们是佛陀、阿罗汉为了解释真实法而采用的概念。
我们自己对识的体验是,坐在这里时,我们听到声音,看见景象,感觉到身体在地上。我们同时在看、听、嗅、尝、感觉身体,以及思考、记忆与想象等等。
所以,我们许多人都想:“怎么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心识?”进一步地想,我们我慢的本性抬起了头,因此心想:“都是废话!很明显的只有一个心识!不然怎么可能会有轮回?”
这是人们自然倾向的想法,甚至包括我们这些自认为是佛教徒的人。于是,我们开始说诸如原本的心、原本的识等的东西。这种无知的见解,产生于我们自然的无明与我慢。
圣典里提到,当佛陀向诸比丘提起自己的过去世时,有些比丘只能理解它为有个心识在转世,这一世投生到这里,下一世投生到那里。
沙帝就是这样的一位比丘,当其它比丘说他的见解,与佛陀的教导相违背时,他不肯听。并且,他固执地执着自己的见解、自己的我慢。
听到这件事,佛陀召见沙帝比丘,叫他自己解释。佛陀就在沙帝比丘的眼前,身边也有许多博学的比丘,但他竟然还在他们的面前,抬起自己无知的头,以自己无知的体验与推理来衡量佛法。
佛陀向他解释这种行为的后果:“愚蠢的人,但是你已经以自己错误的理解来曲解我们,因而伤害了自己,累积了许多恶业,这将会为你带来长久的伤害与痛苦。”
接着,佛陀说:“诸比丘,你们认为怎样?此沙帝比丘是否在此法、此律之中,点燃了一丁点的慧火?”
“尊者,他怎么能够呢?没有!”
佛法的确深奥,也显得深奥。我们不应该高高抬起自己的头,不应该相信自己无知的体验。而应该只相信佛陀的体验,只相信从圆满觉悟的佛陀所流传下来给我们的教法。
有识便有触,有触便有受与想,这些名法是不能被分离的。舍利弗尊者解释这一点:“贤友,受、想与识这些法是结合的,不是不结合的。
不可能把其中一法,与其它法分离开来,以形容它们之间的差别。人所感受的,便是他所想的。他所想的,便是他所识知的。”
识的缘是名色。但是佛陀解释识,也是名色的缘:就像母亲是孩子的缘,而孩子也是母亲的缘,名色与识这两者,也互相作为另一者的缘。
在一部有关缘起的《大因缘经》里,佛陀很清楚地向阿难尊者解释这一点。有一次,阿难尊者禅观缘起法。他是须陀洹圣者,其博学受到佛陀及众比丘的赞扬。
那一天,他去见佛陀,说:“真是太奇妙了,尊者,这缘起的确深奥,也显得深奥!但它对我来说却显得很清楚!”
佛陀怎么说?他是否说:“是的,阿难,法的确很容易!只需要相信你自己的体验,这一切将会变得很清楚。”
不!佛陀不曾在任何地方这么说过。当阿难尊者说缘起对他来说显得很清楚时,佛陀的回答是:“阿难,不要这么说!阿难,不要这么说!这缘起的确深奥,也显得深奥。
由于未能遍知与通达此谛,有情就好像一圈打结的线,或像织巢鸟的巢,或像打结的芦苇,无法脱离恶趣、恶道、堕处与生死轮回。”
佛陀本身说缘起的确深奥,也显得深奥。我们对苦因是缘起没有了知的能力本身,就是苦的因。因此,对把名色法分解至个别究竟法的缘起,我们不应该视之为不必要的复杂与微细的佛法。
佛陀说它便是佛法:“见缘起者见法;见法者见缘起。”换句话说:不见缘起者不见法,法的确深奥,也显得深奥。且让我们谦虚地低头,再聆听佛陀对缘起的苦因的解释。
首先,佛陀解释当他还是一位菩萨,坐在菩提树下时所证悟之法:唯有有生、有、取、爱、受、触与名色,才会有老死。
接着,佛陀向阿难尊者说:“阿难,如果你被问到:名色是否有存在的缘?你应该回答:是的。如果被问到:什么是名色的缘?你应该回答:识缘生名色及名色缘生识。”
换句话说:没有识,便没有名色;没有名色,便没有识。舍利弗尊者以著名的‘两捆芦苇的譬喻’来解释这一点:
“贤友,就像两捆芦苇可以互相倚靠而立,同样地,名色是识的缘;识是名色的缘。若人移开其中一捆芦苇,另一捆将会倒下来。
若人移开另一捆芦苇,第一捆将会倒下来。同样地,名色灭尽,识也灭尽;识灭尽,名色也灭尽。”
佛陀则透过问阿难尊者,有关投生来解释这一点。首先,佛陀解释名色依靠识而生起。
他向阿难尊者说:“我已经说过:识缘生名色,应当如此理解它。若识不入母胎,名色是否能在该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