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中的生存经验,包括了身业、语业、意业,无论已成熟或未成熟,若这些业完整,则会留下余势力——潜在的业力,且感得与之对应的善恶果报。即使不属于善恶,有时也会留下习性或余势力。
对于潜在业力的产生,从记忆、技术、练习等日常的生活经验中,便能很容易地得知。我们的经验若是强而有力,则必定会留下某种余势力。所以藉由训练,不论是语文、数学、技术、书法、艺术等,皆能逐渐进步。
对于善恶业的行为,它也绝不会就此消失,余势力必定会在那人身上存留下来。不论别人是否看见,即使神明天人没有照鉴,或者自己对此没有记忆,善恶业也必定会每次都留下它的余势力,而逐渐地累积。
例如:杀生、偷盗、邪淫、妄语,最初可能非常努力才能做得出来,经过多次的反复造作之后,它们便产生了习惯力;这些恶事再做起来,便变得极为容易而不太费力气。
善的行为与恶的行为皆是如此。因此,不论别人是否看见,我们必须小心谨慎地,注意好自己的日常行为。
反复造恶者,其品德、言语、态度、容貌皆是低级而可憎的,阴险之人,无论外表如何修饰,在不经意之间即会暴露出他的本性。
反之,喜造善事者,常为他人的幸福着想,造令人喜乐之善行,以爱语和他人接触,其言语也必定平稳而和悦、态度优雅高贵,神情温和而亲切。
如此,不论是善恶行为或其他的知识、技术,时时刻刻都被保存积蓄下来,其积蓄会成为习性基础,对日后经验的善恶及精通与否,都会造成影响。
用现代社会的语言,从知性层面来说,这可称为智能;从情意层面来说,这可称为性格;从身体层面来说,则可名之为体质。
也就是说,我们时时刻刻的经验,被积蓄为智能、性格及体质,其经验积蓄的总合,便构成了人格。而此经验与习性,不只在我们这一世,自过去世就起过作用及在未来世也能发挥作用。
譬如在我们出生的这一世里,便已携带着过去世的经验,已经累积了一定的智能、性格、体质等素质,而投生于人类母胎。
此素质与习性,即使是在同父母所生的子女间也未必相同,甚至双胞胎的兄弟或姐妹,其习性也相差甚远。
所以,在智能的优劣、性格的不同、体质的强弱上,即使同为父母所生,也会有明显的差异不足为奇。
可见人类的过去世经验,会藉由某种形式累积下来。因人而异的天生素质,在后天会成为我们经验的基础,在此素质上,现世善恶的经验也会继续累积到来世。
因此,人类生下之后的素质,能再度被改变。生下来具有善的素质者,其后的生活经验,如果是恶的居多,则生来善的素质也会逐渐恶化;
天生不太好的素质者,只要其后累积善的经验多,也能逐渐改善其素质。这就是为何我们需要不断地修善,不断地培育及训练自身道德素质的原因。
佛教的目的,是在于最后能藉由累积善的经验,改善自身不好的素质;为了人类整体道德的提升,为了人类社会向上发展,此点成为必要的课题。
而佛教的理想——无我的实践,是在于藉由善业经验的累积,令之成为习惯,使日常行为能堪任道德品质的运作,合乎自然界的业果法则,这将引领人们趋向究竟解脱的境界。
我们的经验能引发余势力,而余势力累积成为我们的人格素质,此素质又对以后的生活经验造成很大影响,乃至影响到更久远的未来世。
现今佛教学术界对此看法亦相当认同,近代精神分析学或深层心理学等,也特别研究此课题。
经验及习性的累积,从近代的学术上很容易被理解;相对于此,对善恶业之果报,在学术上却无法被轻易的明了接受。但是,业的概念必定伴随着果报,没有预想到果报的业,可说是不可能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