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在家众有权随心所欲地受持多少戒,为何《清净道论》又针对戒,说‘在家众应该把五戒,作为常戒来受持?’注释着重的是持戒的原则,这原则要求人们永久地持守所有五戒。
我们并没有权力随心所欲舍掉任何戒。无论是犯了五戒任何一项,都是有罪(恶业)的。其实并非只有《清净道论》,其它经典也根据持戒的原则,而把五戒例为常戒。
梵行五戒:除了五、八及十戒之外,也有在家众受持的梵行五戒。然而,事实上梵行五戒即是五戒。在受持梵行五戒时,原本五戒的不邪淫戒,被换成不淫戒。
在迦叶佛时代,有伽威斯居士受持梵行五戒(《增支部.伽威斯经》)。在释迦佛时代,有毘舍离城的郁伽财政和伐地国授手村的郁伽财政,两人受持梵行五戒(《增支部.居士品》)。
两位郁伽都向世尊受梵行五戒,然后把各自的四位妻子嫁给她们自己选的男人,之后就终生保持单身。他们两人都是三果阿那含圣者。
我们不可以误以为,现今已婚的男人,若要受持梵行五戒,就必须不再执着地舍弃自己的妻子。换句话说,我们不可以为,除非他们准备完全地舍弃自己的妻子,否则不可持此戒。
因为上述的《小诵经注》提到,在十戒之中,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及不饮酒四个戒才是常戒。由此证明了不淫戒与过午不食戒等并非常戒,它们只是偶而戒。
即使他们不能完全像陶师一样地持守,他们也可尽力把它作为偶而戒来持。所以,关于梵行五戒,两位郁伽都是阿那含,他们都能不再执着地舍弃自己的妻子,然后终生持守此戒。
若别人能够做到这点那是很好的,但若他们不能做到完全一样,他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去持守此戒。
还有另一种戒,是一食梵行五戒。一食是指一天当中,只有在上午吃一餐。所以若在家众要受持此戒,他们可以在受了梵行五戒之后,再多受过午不食戒。若他们受整体的戒,他们可以说:“我受持一食梵行五戒。”
根据《小部.经集.如法经》,在释迦牟尼佛时代,此戒的受持者有‘如法’居士和‘难陀母’女居士等。在迦叶佛时代,伽威斯居士与其它五百个居士,也都受持此戒。(《增支部伽威斯经》)
布萨八戒:有人可能会问,在提到五戒时,只用了个「五」字;在提到十戒时,只用了个「十」字,但是在提到八戒时,为何却多了个「布萨」?
布萨有五个意思,即:一、诵念别解脱律仪;二、人或动物的名字;三、受持;四、应受持之戒;五、受持戒的日子。
在这五者之中,(一)只跟比丘有关;(二)是人的名字(譬如布萨王子)或动物的名字(譬如布萨象)等,这些跟戒律无关。
余下的三个意思,是演变自巴利文的“upavasa”,其意义是受持或实践戒。(三)的意思受持戒的行为;(四)的意思是戒,是人们应持之戒;(五)的意思是受持该戒的日子。
古代大德并没立下受持五戒与十戒的特别日子,只有八戒才有特别受持的日子。由此,八戒得了特别的「布萨」之名称。
在此,有另一点值得考虑:五戒比八戒来得少,而且它是人们每天受持的,因此并没有特别受持的日子,但十戒比八戒的层次更高,古代大德应为它立下特别受持的日子,然而为何他们并没有如此做?
其可能的原因是八戒特别适合在家众,但是十戒并不很适合。根据《清净道论》,十戒是为沙弥和沙弥尼而设的;《小诵经注》也提及十戒的最后一戒,即「不持金银学处」是特别为沙弥而设的。因此证明了十戒是特别为沙弥而设的,并非为了在家众。
因此在两种与在家众有关的戒当中,古代大德选了更高层次的八戒作为在特别的日子受持之戒。所以在《清净道论》里,只有八戒有「布萨」的名称。
有德之士并不满足于只是持戒,他们要布施行善,而这就需要去买与获取东西来布施。所以他们不能受持「不持金银学处」。因此,古代大德只为八戒设下特别受持的日子。
布萨九戒:在《增支部.九集.狮子吼品》说明布萨九戒时,有这么地介绍:九戒是很有利益与力量的。
在列举布萨九戒时,世尊说了八戒,再加上修慈心禅的第九戒,即:我安住于向一方的众生散播慈爱。
根据这部经,受持布萨九戒的方法是在受持八戒后,再持续地培育慈爱。能够持守八戒不破及持续培育慈爱的人,即是九戒受持者。
慈爱应受到培育,而戒则应受到持守。因此修习九戒,并不需要在受戒时诵念九戒。持戒者只需要受八戒,再尽力培育慈爱,那他就是在修持布萨九戒。
关于培育慈爱,世尊特别提及「一方」,即心朝着一个方向散播慈爱,比没有固定的方向更为有效。
接着,修行者应该逐一地把慈爱散播于十方,即四周八方加上下方。他可以从任何一方开始。
虽然有四无量心,但是世尊只选慈心加于八戒之上来作为第九戒,因为慈心有很大的力量。这是为何世尊在《小诵经》与《经集》里开示了《慈爱经》。
《增支部.十一集.随念品》提及不断培育慈心之人可获得十一种利益:一、他睡得安宁;二、他平静地醒来;
三、他不会发恶梦;四、他受到人类喜爱;五、他受到非人喜爱(夜叉和鬼);六、他受到天神保护;
七、火、毒与武器不会伤害到他;八、他的心容易定;九、他相貌安详;十、他死时不会迷惑;
十一、若在今生没有证悟阿罗汉道果,他将投生在梵天界。因此明显地,慈心比其它三无量心更为有力。
三种布萨戒:世尊在《增支部.三集.毘舍佉布萨经》开示布萨戒有三种:一、牧牛者布萨;二、裸体外道布萨;三、圣者布萨。
它们的含意是:(一)以牧牛者的思想来受持布萨戒是为「牧牛者布萨」。放牛吃草一整天之后,牧牛者在黄昏时把牠们还给主人。
到家时,他只是这么地想:「今天我把牛放在某某地方吃草,带牠们去某某地方喝水。明天我将放牠们在某个草地吃草,带牠们去某个地方喝水。」
同样地,受持布萨戒者,对食物有贪欲地想:「我今天吃了这样的食物,明天我将吃那样的食物。」若他整天有如牧牛者般地度过,他所持的戒就是牧牛者布萨。
(二)持有邪见的裸体外道所持的布萨戒,是为「裸体外道布萨」。譬如根据他们的不杀生戒,东南西北方一百由旬之外的生物是不可杀的。
但是在这距离之内杀生是受允许的,因此,给了人们造恶的机会。
如此地分别被禁止与不被禁止造恶的地区之后,他们受持自己的布萨。持有这种邪见之人所受持的布萨,是为裸体外道布萨。
(三)在以佛随念等清除心中的烦恼之后,所持的布萨是为「圣者布萨」。圣者布萨有六种:
(a)梵布萨;(b)法布萨;(c)僧布萨;(d)戒布萨;(e)天布萨;(f)八布萨。
(a)受持八戒后,再不断地随念佛的功德(譬如阿罗汉等)是梵布萨。(b)受持八戒后,再不断地随念法的功德是法布萨。
(c)受持八戒后,再不断地随念僧的功德是僧布萨。(d)受持八戒后不曾破过任何戒,再不断地随念戒的功德是戒布萨。
(e)受持八戒后,再不断地修天随念,他把天与自己来比较地省思:有些众生在过去世,具备了清净信、戒、闻法、布施与智慧的圣洁素质,因此死后得以投生在天界与梵天界。
而我,也同样地具备了这些圣洁的素质。这种布萨是天布萨。在此,天代表天神与梵天两者。
(f)在受八戒后,他如此省思:「就好象阿罗汉绝不会杀生或伤害任何生命,而时常对众生怀有悲心,我也不会杀生或伤害任何生命及时常对众生怀有悲心。如此地修行,我即是在跟随阿罗汉之道。」
如此省思八戒的每一条戒来受持布萨是八布萨,应注意的是布萨是根据其持法而分为三种与六种。然而根本上只有两种布萨戒而已,即布萨八戒与布萨九戒。
三、自然戒、惯行戒、法性戒、前因戒
(一)北俱卢洲的人,自然地不会犯五戒是为「自然戒」。这些人并没有发愿受五戒,而是本性就是不造杀生等恶业。
他们不会犯五戒并不是属于「受戒离」而是「自然离」,即使情况迫使他们犯戒,他们也不会犯戒。
(二)跟随家族、地区或宗派的传统而持戒,是为「惯行戒」。由于祖先们都不造恶,因此现今自己也跟着「家族惯行」远离造恶;
由于某个地区的人民普遍上都不造恶,因此自己也随着「地方惯行」远离造恶;由于自己的宗派的成员们都不造恶,因此自己也随着「宗派惯行」远离造恶。
(三)由于菩萨的功德,其母亲在怀孕期间里是不会想要男人的,那时她所持的是法性戒。
从怀孕了菩萨那一刻开始,菩萨的母亲就自然地持五戒与不会想要男人,包括自己的丈夫。
这是因为极圣洁的菩萨,正在她的胎内。由于她是基于自然法则而持戒,因此该戒被称为法性戒。
(四)没有受到他人指导,而是由于自然倾向而持梵行戒是前因戒,例如大迦叶尊者与大具戒王菩萨。由于在许多过去世里的持戒习惯,他们自然地在今世倾向于持戒。
四、别解脱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资具依止戒
这四个戒主要是关系到比丘。当须弥陀隐士省察持戒波罗蜜时,他向自己说:「同样地,你应该成就四戒地。」
(一)别解脱律仪戒:使到持戒者解脱四恶趣之戒,是「别解脱律仪戒」。
持此戒者:(i)应该行为正当;(ii)常去之处是恰当与无可指责的;(iii)应该视小错为大害,其罪可能有如微尘一般的小,但应看它的危险,有如在水面上下的高度与深度各有十六万八千由旬的须弥山一般大;
(iv)应该正当地修持戒。更进一步的解释:(i)在世上有应该修的善惯行法及不应该修的恶惯行法。杀生、偷盗、邪淫三身恶行与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四语恶行,合共七种恶行,以及其它导致犯戒的即是「恶惯行法」。
在此举几个导致犯戒的恶行的例子:在世间有些比丘把竹、叶、花、果、肥皂粉、牙签等东西送给在家众,他们以这种方法为生;
这些比丘认同在家众说错的话,奉承他们以讨欢心,所说的话少实多假,因此降低自己的人格。
他们有如保姆般地照顾在家众的孩子们,抱他们、为他们穿衣等;他们为在家众跑腿传讯;他们为在家众医病,为他们看管财物,与他们交换饮食。这些及其它受到佛陀指责的邪命,是为「恶惯行法」。
即使在家众来讨竹、叶等,比丘都不可以给他们,更何况是他们没有来讨时。这种给与并非比丘们的任务,若他们如此做,他们是在毁坏在家众对戒律的信心。
关于这点有人可能会问,若比丘不给在家众所要的东西,那么不是毁了他们的信心?或者若比丘给在家众所要的东西,那不是使他们有信心,想「这是能够满足我的需求的比丘」?
即使在还未收到礼物之前,在家众对身为世尊弟子的比丘的信心,是真实与清净的。但是在收到礼物之后,在家众将把比丘视为送竹、叶等之人,使到心中生起了执着。
因此他们对比丘的信心已受到执着污染,真实的信心已经被毁灭了。所以世尊指责比丘送礼物的行为,称这种行为做「污染在家众的信心」。
跟一切上述的恶惯行法相对的,即是应受到培育的惯行法。
(ii)去处有两种,即错与对。错去处:有比丘跟妓女、寡妇、离婚妇女、少女、中性人与比丘尼亲蜜地相处。
他们常去比丘不可去的酒馆;他们就好象在家人一般地,跟国王、大臣、外道与俗家弟子混在一起。
他们跟无信心、诽谤及恐吓佛弟子(比丘、比丘尼、男女居士)的人相处在一起。这一切比丘跟他人的亲密关系和常去之处,皆是比丘的错去处。
在此,「错去处」是指不善的友情和关系,以及比丘不应去之处。但若有妓女邀请比丘来接受供养食物,他们可以保持正念地去接受它。
在此,妓女、寡妇、离婚妇女、少女、中性人与比丘尼,被视为恶的去处,是因为她们是五欲之乐的根源。
酒馆、旅店、娱乐场所等,会危害到修习佛法。跟国王与大臣相处是无益的,他们所做的供养也可能是具有毁灭性的。
无信与时常辱骂恐吓佛弟子的人之家,是恶的去处,因为他们会令到比丘退心与害怕。
跟上述相对的人与地方,是比丘的善去处。有些居士对三宝有信心,相信业力果报,他们就好象比丘可享无尽之泉的井或湖。
由于比丘们时常到来,这使到他们的家时常映着袈裟的光彩,空中流着因比丘们走动而生的凉风。
这里的人希望比丘、比丘尼及男女居士们,健康幸福,这样的屋子是比丘的善去处。
不正行是指不正当的行为:有两种不正行,即身不正行和语不正行。
身不正行:加入僧团之后,某比丘对僧团无礼。他站立或坐着时推挤上座们;站或坐在他们前面;坐高过上座们;坐着时以袈裟遮头;
站着说话;说话时摆手;上座们赤脚走路时,他穿著鞋走;上座们走在较低的路时,他走在高的路;他站立或坐着时,不让下座比丘有位子;
在没有上座的允许之下,他把柴捆放在火炉里,又把门关上;(在冲凉的地方)他推开上座们而先他们入水冲凉;冲完后推挤着他们先出来;
他走在上座的前面;来到村子或市镇时,他急忙地跑去女子的房间;他摸小孩的头,作为喜爱的表示。这些都是身不正行。
语不正行:加入僧团后,某比丘对僧团无礼。他没有得到上座的允许,就说法、回答问题或诵念别解脱;
他站着说话;说话时摆手;来到村子或市镇时,他毫无自制地向女人或少女说:你们之中某家有什么东西?有没有粥?有没有饭?
有没有主要的食物可吃?我们将喝什么?我们将吃什么主要的食物?我们将吃什么甜品?妳们会供养我什么?等等。这即是语不正行。
正行:与不正行相对的即是正行。而且有正行的比丘,是有恭敬心、顺从、有惭愧心与良知的。
他正确地穿好上下衣,无论前进、后退、旁视、伸弯手脚,他都保持眼光垂视,摄受自己的六根门;
他的举止能激起人们的恭敬与信心;他懂得适量地吃,时常保持醒觉、正念与明觉;他少欲知足,勤于修习善法,极小心地持守等正行戒。这即是正行。
行处:行处有三种:一、亲依止行处,对提升心灵很有帮助的行处;二、护行处,作为保护心的行处;三、近缚行处,作为系缚心的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