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根心有八种,嗔根心有二种,痴根心有二种,所以有十二种不善心。
对于八种贪根心,可通过下列的例子加以说明:1.一位认为偷盗无罪的男孩,高兴与自动地,从水果店偷了一个苹果。
2.一位认为偷盗无罪的男孩,在受到朋友怂恿之后,高兴地从水果店偷了一个苹果。
3-4.各与第一和第二项相似,差异只在于该男孩并没持有任何邪见。
5-8.这四项各与第一至第四项类似,差异只在于该男孩偷盗时的心是平舍的。
对于两种嗔根心,可以下列的例子加以说明:
9.某位男人在暴怒之下,毫不思虑地杀了另一人。10.某位怀恨的男人在思虑之后杀了另一人。
对于两种痴根心,可以下列的例子加以说明:
11.由于愚痴,某人怀疑佛陀的证悟,或怀疑佛法对于导向涅槃是否有效。12.由于散乱的心,某人无法专注于任何目标。
《阿毗达摩要义》,则举出八个假设的例子,以各别说明八种贪根心:1.某人不思业报地享受饮食。
2.有个人被同伴说服之后,不思业报、愉快地观看电影。
3.有位女士欢喜地穿上新衣,但知道执着新衣会令到贪根心生起。
4.有位女孩知晓业力果报,但在同伴的邀请之下,愉快地倾听现代歌曲。
5.有位男孩稍有执着地吃只加盐的白饭,但并没有感到喜悦与对业报的认识。
6.有位女孩有件新衣,在她母亲说那是件漂亮的衣之后,她才懂得欣赏它,但并没有感到喜悦与对业报的认识。
7.在思及业报之后,某人以中舍的感受喝咖啡,但还是鉴赏它的味道。
8.有位女士对业报有认识,但在女推销员的怂恿之下,不情愿地买了一件新衣。
十八无因心:眼识与舍俱行,耳识、鼻识、舌识亦如是;身识与苦俱行;领受与舍俱行;推度与舍俱行。这七个心,名为不善果报心。
无因心:巴利文ahetuka意为‘无根’或‘无因’,用以代表没有称为‘根’或‘因’心所的心。
这类心一共有十八种;它们没有任何贪嗔痴不善因(不善根),也没有任何可善可无记的无贪、无嗔、无痴三美因(善根)。
由于‘因’是帮助心稳定的因素,所以无因心比有因心较弱。属于这类的十八心可分为三组:不善果报心、善果报心、唯作心。
不善果报心包含了七种不善业的果报心,这些心本身并非不善;在业力方面它们是无记的。
不善在此是指,它们是由不善业产生的果报;所以‘不善’一词并非形容这些心本身,而是形容产生它们的业。
眼识:在不善果报和善果报两组无因心里,它们两者的首五种心,是依靠眼、耳、鼻、舌、身五净色而生起的五识,这十种心总称为双五识。
眼识依靠眼净色而生起,其作用只是直接与立刻地看及识知颜色。
五识的其他四识,也依靠各别的净色而生起;
它们的作用,也只是纯粹识知各自的目标,即:听声音、嗅气味、尝味道、感受触觉。
对于不善果报心,其目标是不可喜的。然而,由于色、声、香、味,对首四种净色的撞击力弱,所以俱行的受是舍受。
反之,对于不善果报身识,其目标对身根的撞击力强,所以俱行的受是苦受。
领受心:当目标撞击五根门之一,例如:颜色撞击眼根时,首先生起的是令心转向该目标的转向心。
随后生起的,是看该颜色的眼识;这‘看’的动作只维持一个心识剎那,紧接而起的是‘领受’眼识刚看过的目标之心。这即是领受心;它是由产生该眼识的同一个业所产生。
推度心:这是另一个无因果报心;它紧随领受心之后生起。其作用是推度或检查,刚受到五识与领受心识知的目标。
领受心与推度心,只在五门心路过程里生起,而且都是属于过去业的果报。
八善果报无因心:眼识与舍俱行,耳识、鼻识、舌识亦如是;身识与乐俱行;领受与舍俱行;推度与悦俱行;推度与舍俱行。
这组的八种心,是善业的果报。在命名上一组时,无因一词被省略不提,因为一切不善果报心都是无因的;根本就没有‘有因’的不善果报心。
然而,善果报心是可以‘有因’的,即拥有属于无记业的美因或美根。为了区别‘无因’与‘有因’善果报心,在命名时即采用‘无因’一词。
这组的其中七种心与不善果报心相符。不善果报心因不可喜所缘而生起;反之,善果报心则因可喜或极可喜所缘而生起。
这组的首四心与前一组的一样,同是舍俱。然而,由于身根的目标的撞击力强,所以与善果报身识相应的受是乐受。
在善果报无因心当中,还包括了一个在不善果报心里找不到相符的心,此心即是‘悦俱推度心’。由不善业产生的推度心,永远是舍俱的;
反之,由善业产生的推度心则有两种:其一是对中等可喜所缘生起的舍俱推度心;另一个是对极可喜所缘生起的悦俱推度心。由此,与前一组七种心不一样,这组拥有八种心。
三无因唯作心:舍俱五门转向心,意门转向心亦舍俱;悦俱阿罗汉生笑心,这三种名为无因唯作心。
无因唯作心:剩余的三种无因心并非果报心;它们是属于唯作,意即只是实行其作用,而与业毫无关系。
这种心并不造业,也不是业的果报。在诸唯作心当中,有三种是无因心,其余的是有因心。
五门转向心:当外在目标撞击五根门之一,在相符的五识(如:眼识)生起之前,另一心必须先生起,该心即是五门转向心。
其作用,是转向呈现于五根门之一的目标。此心并没有看、听、嗅、尝、触该目标;它纯粹只是转向该目标,以使五识之一能够随后生起。
意门转向心:这种心能够生起于五门心路过程或意门心路过程。在这两种心路过程里,它实行个别不同的作用。
当它在五门心路过程里生起时,它称为确定心;其作用是确定或鉴别五识之一刚识知的目标。
在五门心路过程里,它随推度心之后生起;在推度心检查该目标之后,它再鉴别之。
在意门心路过程里,此心则实行另一种作用,即:转向呈现于意门的目标。当它扮演这角色时,则名为意门转向心。
生笑心:这是阿罗汉专有的心;阿罗汉也包括佛陀与辟支佛。其作用,是致使阿罗汉对欲界的事物微笑。
根据《阿毗达摩论》,能令阿罗汉微笑的心有五种,即:四个悦俱欲界唯作心,以及在此的无因生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