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释迦菩萨勤修苦行,自我折磨。例如不呼吸、极度禁食、不断地经历严寒酷热,及至将近死亡。另有五位沙门认定他必定会证悟至上的境界,因此作为他的同伴。
但在六年之后,菩萨醒悟苦行也是毫无目标可言。当时他忆起自己儿时如何证得初禅,确定那是导向证悟之道,因此舍弃了苦行。
他再次正常地进食,重获体力,其五位同伴则厌恶地离他而去,认为菩萨已经舍弃了梵行,留下菩萨孤单一人。
在卫塞日的前一夜,他坐在菩提树下,决定不证悟不起座。取呼吸念为禅修目标,菩萨证得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及第四禅。
初夜时,菩萨透过安般念第四禅的力量与光明,观察无量的过去世——这是他所称的第一明(宿命通)。
中夜时,他培育天眼,观察众生如何依据自己的善业或恶业,在善与不善的因缘之下投生到不同的世界——这是他所称的第二明(天眼通)。
后夜时,如佛陀所说:“当我的专精之心,如是清净、明亮、无瑕、无缺、柔软、适业、稳定、达至不动摇时,我把它导向灭尽诸漏之智。”
诸漏有三:欲漏、有漏与无明漏;它们致使我们不断地生死轮回。如果灭尽了诸漏,即能证悟与成就阿罗汉果。
佛陀解释其灭尽诸漏为——我如实知:这是苦;我如实知:这是苦之因;我如实知:这是苦的灭尽;我如实知:这是导向苦灭之道。
我如实知:这些是漏;我如实知:这些是漏之因;我如实知:这是诸漏的灭尽;我如实知:这是导向漏灭之道。
如是可知,苦即是诸漏。灭尽诸漏,即达到证悟、成就阿罗汉果、灭尽一切苦,终止毫无目标的不断地生死轮回。因为阿罗汉圣果,即是生死轮回的终点。
佛陀解释:“当我如实知见四圣谛,我的心获得解脱欲漏、有漏与无明漏。心获得解脱时,即产生如是智:它已获得解脱。我如实知: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作皆办,再无后有。”
这是佛陀所说的第三明——漏尽通。透过第三明,他为成阿罗汉、佛陀,卫塞日的旭阳升起,照耀世间新出世的阿罗汉、佛陀。
在卫塞日破晓时,年三十五的菩萨不再迷惑,他已证悟明成为阿罗汉、佛陀;阿罗汉与佛陀绝对无惑。
佛陀解释:“对于已断除污染、导致再生、带来烦恼、导致痛苦、导致未来再生、老、死之诸漏的人,我称之为无惑。
因为,人们即是透过断除诸漏达至无惑。如来已断除污染,断尽导致再生的烦恼,断尽导致痛苦,导致未来再生的老、病、死之诸漏。”
透过第一明,菩萨知见自己如何在无数劫里毫无目标地生死轮回;透过第二明,他知见我们的善恶业,如何决定我们毫无目标地生死轮回。
正如佛陀所说,致力终止毫无目标地生死轮回是圣寻的目标,是梵行的目标;这是应作之事。佛陀解释,一切阿罗汉与佛陀如是成为阿罗汉与佛陀:
“诸比丘,一切过去圆满地如实知见诸法的阿罗汉、正等正觉者,都圆满地如实知见四圣谛。
一切未来当会圆满地如实知见诸法的阿罗汉、正等正觉者,都将会圆满地如实知见四圣谛。
一切现在圆满地如实知见诸法的阿罗汉、正等正觉者,都圆满地如实知见四圣谛。”
佛陀解释,已经圆满地如实知见四圣谛,事实上是阿罗汉与佛陀的定义:“诸比丘,有四圣谛。是哪四者?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导向苦灭之道圣谛。由于已经圆满地如实知见四圣谛,如来称为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证悟之后,佛陀再在菩提树一带逗留七星期继续禅修,思惟其智,以及纯粹体验涅盘之乐。过后,他前往与以前的同伴五沙门会合,当时他们正住在波罗奈城外的一座公园里。
在阿沙哈月(阳历七月)的月圆日时,他开示第一部经——《转法轮经》。在此经里,佛陀解释什么构成他在卫塞日破晓时的证悟:佛出世的成份。该成份有四,即了知四圣谛。
且让我们听一听,佛陀向他以前的同伴五比丘解释他对四圣谛的了知:“如是我闻,一时,世尊住在波罗奈城附近仙人坠处的鹿野苑。
那时,世尊对五比丘如此说:诸比丘,有两种极端是出家人所不应当从事的。是哪两种呢?一种是沉迷于感官享乐,这是低下的、粗俗的、凡夫的、非神圣的、没有利益的行为;
另一种是自我折磨的苦行,这是痛苦的、非神圣的、没有利益的行为。正等正觉者发现的中道避免这两种极端。
此中道引生彻见、引生真知,通向寂静、实证智、正觉、涅盘。中道是什么呢?那就是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诸比丘,这就是正等正觉者所发现、引生彻见、引生真知,通向寂静、实证智、正觉、涅盘的中道。”
在此,佛陀先解释不以证悟为目标的两种道路。第一种是毫无目标地耽溺于贪欲,也就是取乐于欲乐的目标:
美妙的颜色、美妙的声音、美妙的气味、美妙的味道、美妙的触觉、美妙的意识目标,例如美妙的感受与美妙的想象,这些就是菩萨曾经耽溺之事物。
如果我们摊开报纸、观看电视、聆听电台、上网浏览,或者只是去市区逛街,在每一处我们都可以看见,同样毫无目标地对贪欲耽溺,同样毫无目标地追求欲乐,也就是毫无目标地从一生去到另一生、从苦去到更苦。
不以证悟为目标的第二种道路,是自我折磨身体的苦行。古印度的许多沙门投入于这种修行,这种修行在一切宗教里都有,菩萨自己则勤修苦行长达六年。
可见当佛陀说这两种极端是毫无目标时,他是说自己生命中的亲身体验:菩萨先投入于一种毫无目标的道路,然后再投入于另一种。
佛陀也能够看到这两种极端毫无目标,因为他已经观到了过去的无数劫,观到他与其它众生白费气力地投入于这两种修行。
解释这两种毫无目标的道路之后,佛陀解释唯一具备目标的道路:中道——八圣道分,简要地说即是戒、定、慧。
正语、正业与正命,这是戒学;正精进、正念与正定,这是定学;正见与正思惟,这是慧学。
如是,佛陀以解释毫无目标的道路及以证悟为目标的道路,来开始他的第一次法示。
当菩萨停止修炼自我折磨的苦行时,五沙门以为他已经舍弃了梵行、再次投入于毫无目标地耽溺于欲乐,因此他们厌恶地离他而去。
透过解释梵行是既不耽溺于欲乐、也不自我折磨,佛陀平息了他们的心,进而解释证悟的成分——四圣谛。
首先佛陀说:“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也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这是第一圣谛:苦谛。
苦Dukkha的含义是什么?圣典解释Du是‘坏’,kkha则是空虚,也就是说没有愚人所见的常、乐、我、净。
Dukkha在英文里常被译为suffering(苦),这不输于任何译词,但我们知道dukkha比一般我们所了解的苦,有更深更广的含义。
Dukkha所代表的苦,包括任何一种我们所体验的不舒服、不适与不悦:断了只脚是苦,但打破了一只杯也是苦;心碎是苦,违反法律也是苦;
违背承诺是苦,痛哭流泪也是苦,甚至哈哈大笑也是苦。正如佛陀所说,苦就是五取蕴。
五取蕴是色、受、想、行与识:没有五取蕴,断脚、打破杯、心碎、违反法律、违背承诺、痛哭流泪与哈哈大笑都不会存在。因此,五取蕴与苦相同,这就是第一圣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