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解释六处:“诸比丘,什么是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与意处。”事实上,六处每一项都有一对,六内处及与它们相应对的六外处。
佛陀解释相应对的六外处:“它们是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与法处。”因此,每一对的内处与外处,是组成产生触的三个因素的其中两个。
这也是非常直接的,每一个内处有一个相应对的外处:眼处与色处。耳处与声处。鼻处与香处。舌处与味处。身处与触处。
意处与法处——五所缘及其它一切所缘。首五种色法处,接受五种外境色法。第六种意处,则缘取这五种境色及其它的一切目标。
怎样的呢?菩萨的第八个问题是:“因何有六处?是什么产生六处?”他接着了知:“因名色而有六处;名色产生六处。”换句话说:没有名色,就没有六处。
佛陀解释名色:“诸比丘,什么是名色?受、想、思、触与作意是名,四大元素与四大所造之色是色。”
佛陀解释四大元素:“诸比丘,有四界。是哪四种?地界、水界、火界与风界。”
佛陀接着分析它们:“诸比丘,什么是地界?地界可以是内在或外在的。
什么是内在的地界?任何内在的、属于自己的、坚固的、坚固化的及被执取的,那就是:
头发、身毛、指甲、牙齿、皮肤、肉、腱、骨、骨髓、肾、心脏、肝、膜、脾、肺、肠、肠间膜、胃中物、粪…”
因此,我们明白地界是指物质的硬或软;物质就是我们与别人的身体,以及其它物质:衣服、香蕉、冰淇淋、椅子、道路等的软或硬。
地界是其它一切界的基础,也是唯物论与贪欲的基础。现代人对身体及物质财产的崇拜,是以地界为基础。举化妆品、理发与时装为例,这些都是以身体的可见地界为目标。
唯物论者也喜欢东西大又多,对于他们而言,大皮鞋、摩天大楼、大房车、大飞机、宽大的道路,以及许多物质财产是壮观且重要的。
然而,不可见的地界却不受到珍惜:许多人见到身体内部就会感到作呕,而且在见到我们时常带着走、有时放在厕所里的地界时,就会感到生气。
佛陀接着说:“诸比丘,什么是水界?任何内在的、属于自己的水且被执取的,那就是:胆汁、痰、脓、血、汗、脂肪、泪、脂膏、唾、涕、关节滑液、尿…”
水界确保东西顺利地进行,没有水我们就会死亡。但是,我们时常对自己身体的液体感到羞耻:我们时常透过吐掉它们、以纸巾擦掉它们等来去除它们。
尿失禁的人,时常因为如此想而痛苦:“我裤子上湿的那一片是我!”我们也埋怨外在的水界,例如雨水,虽然我们喜欢看河及喜欢游泳:在水里我们感到很自在。
佛陀接着说:“诸比丘,什么是火界?任何内在的、属于自己的火,炽热且被执取的,那就是:透过它所食、所饮、所吃与所尝的完全被消化…”
火界就是温度:热与冷。太阳的热能是生命不可缺少的,没有热能,色法就不能再生。但当它太热时,我们渴望冰凉的饮品或风扇等。
热的食物比较容易消化,但是我们也会因为味道,而执着热的食物。饭菜必须是热的:如果只是微温,我们就会感到不快,而把它加热。反之,可口可乐则必须是冷的。
佛陀接着说:“诸比丘,什么是风界?任何内在的、属于自己的风,吹动且被执取的,那就是:上升风、下降风、腹内风、肠内风、于肢体内循环之风、入息与出息…”
风界是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移动身体的风界就像吹动树叶的风。人们极度推崇身体的速度:小孩子们喜欢四处跑;运动员则沉醉其中;跑车的价钱通常都比大房车来得高。
我们的身体里一直都有风,例如消化产生的风。在某些社会里,人们很执着风界,他们及所有的人,都对从口及下方出来的气,感到非常尴尬。
四大元素存在于一切东西:举例而言,只要冰淇淋的火界是冷,地界就是最为显著。即使如此,冰淇淋是湿的,而且我们能够见到冰淇淋里的气泡。
除了这四大元素,佛陀说也有四大元素所造的色法,例如颜色、声音、气味、味道、性根色、五根门色、食素、心色、空界等。
举例而言:声音是一个地界与另一个地界相撞而产生的,如果你以手掌的地界,撞击地面的地界,就会产生出声音。
同样地,从我们口中出来的声音,会根据我们如何以舌头、牙齿、嘴唇或喉咙的地界,阻碍空气的地界而变异。
性根色,则是某人的身体、声音与动作等等,透过它而让我们知道:‘这是男的’或‘这是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