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众讲堂

持戒
时间:2014-08-29 12:35:29  来源:  作者:

对于戒,《论藏》的定义是离心所与实行当行之善的思心所。戒的特相,是不让身与口为恶,而保持它们行善。戒的另一个特相,是作为一切善业的基础。
 
戒的作用,是防止道德沦落,即防止造做三种恶身业与四种恶语业。戒,也有帮助获得无瑕疵、无可批评的完美道德之作用。
 
戒的现起,是身业与语业的清净。戒的近因,是惭(羞于为恶)与愧(害怕为恶)。关于持戒,经典里有举出牦牛的例子。
 
牦牛是一种能运载货物的动物,用其尾巴制成之扇是皇族的象征。即使是只有一条尾毛被草丛挟住,牦牛为了保护其尾毛,不使它受到损坏,
 
它甚至不惜牺牲性命,也不肯挣扎去开脱它。须弥陀隐士(释迦菩萨的过去世),就曾以牦牛的模范来训诫自己持戒,为了持好清净之戒,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
 
一、什么是戒?二、为何称之为戒?三、什么是戒的相、作用、现起和近因?四、什么是戒的利益或功德?五、戒有多少种?六、什么是污染戒的因素?七、什么是净化戒的因素?
 
一、什么是戒?有许多种心与心所法,可以被定义为戒,它们是:1、在戒绝杀生、偷盗等身语恶行时生起之思,或在向长辈、老师等实行应做的义务时生起之思。
 
2、三种离心所,即正语(离语恶行)、正业(离身恶行)、正命(离邪命)。3、无贪心所。4、无嗔心所。5、正见心所(也作无痴与慧根)。6、五种律仪。7、不犯心所。
 
因此,我们可以把戒分成五个标题以方便探讨:1、在戒绝身语恶行或在向长辈与老师等实行应做的义务时,所生起的思心所。
 
2、离身恶行、离语恶行与离邪命的三种离心所。3、无贪、无嗔与正见三种心所。4、五种律仪。5、不犯心所,即避免犯戒时,所生起的心所。
 
思戒与离戒:三种身恶行,是杀生、偷盗与邪淫。四种语恶行,是妄语、两舌、恶口与绮语(讲废话)。犯这两类恶行,可以跟赚取生活有关(譬如渔夫与猎人)或无关(譬如打猎为乐)。
 
同样地,远离这两类恶行,也可以跟赚取生活有关或无关。跟赚取生活无关地远离三身恶行,是为正业离。跟赚取生活无关地远离四语恶行,是为正语离。
 
跟赚取生活有关地远离这两类恶行,以及远离其它的邪命(尤其是比库必须遵守的),是为正命离。
 
上述的三种心所,是为离戒。而陪同它们一起生起的思心所,是为思戒。服侍导师时,所生起的思心所,也是思戒。
 
无贪、无嗔与正见戒:贪,令到人们贪求他人之财物,心想‘若这些是我的那该多好’,这是贪婪的意恶行。当去除了这种想法时,心中就会生起去除思与无贪心所,这些心所即是戒。
 
希望他人受到伤害时,心中即会生起嗔心所,这即是嗔恨的意恶行。当去除了这种嗔心所时,心中会生起去除思与无嗔心所;这些心所即是戒。
 
当某人执持没有布施与没有布施的福报之见时,他所持的邪见,是为邪见恶行。当他去除此邪见时,心中就会生起去除思与无痴心所(正见);这些心所即是戒。
 
当贪、嗔、邪见,这三种恶的意行出现之时,人们就可能会犯下杀生、偷盗与邪淫等恶业,而损害了自己的戒。
 
当思心所与三种善意业生起时,人们是不可能犯下杀生、偷盗与邪淫等破戒之恶业的。因此,无贪、无嗔与正见三种善意业,是为戒。
 
每当心识生起时,思心所必定跟它一同生起。这思心所,负责促使心注意目标,它扮演了使心与目标连接之角色。
 
没有思心所的促使,心与目标就不会连接,心将不会停在目标上,不会觉察到目标。只有通过思的运作,心才会与目标相接。因此在每一个戒行里,陪同心生起之思即是戒。
 
律仪戒与不犯戒:前面所述诸戒,可以同等地运用于比库众和在家众。但也有其它的戒,只与比库众有关,即律仪戒与不犯戒。
 
律仪戒:一、别解脱律仪:以比库之根本戒(即227比库戒)来自制;持好这些戒,将令到持戒者免受堕入恶趣之苦。
 
二、念律仪:是指防护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以使‘烦恼恶贼’不得其门而入。
 
三、智律仪:是指以观禅摄心,以中止渴爱、邪见与无明诸烦恼之常流。它也包括了比库的资具依止戒,即正当地善用衣、食、住、药四资具。
 
四、忍辱律仪:是指摄心,以便在忍受酷热或严寒时,不会受到恶念的困扰。
 
五、精进律仪:是指心,精进于防止欲贪思惟、嗔恨思惟与伤害思惟等诸恶念生起。比库的活命遍净戒,也包括在此律仪之内。
 
不犯戒:此戒是通过在身与语方面,不犯自己所持之戒而得以培育。从以上对五律仪与不犯戒之描述,我们可以推测在究竟界(胜义谛或究竟法)上,
 
别解脱律仪是指一组心所,包括思心所、三离心所、无贪心所、无嗔心所与无痴心所。念律仪,是指念心所。智律仪,是指慧心所。
 
忍辱律仪,是指一组以无嗔为首之心与心所,其特相是不生气(或可说是无嗔心所)。精进律仪,是指精进心所。
 
至于不犯戒,在究竟界上它是令人避免去犯自己所持之戒的一组心与心所。于布施,思心所是它的根本。于持戒,思心所也是其主要因素。
 
然而,除了思心所之外,戒也包括了以三离心所(离身恶行、离语恶行、离邪命),无贪、无嗔、无痴、念、慧、精进为首之心与心所的组合。
 
二、为何称为戒?戒之巴利语是sila,它有两种含意:第一个是指天性、行为或习惯。它曾被用来表达‘惯于行恶之人’;‘惯于言恶之人’;
 
‘惯于向尊者致敬之人’;‘惯于弘法之人’。它也被用来形容自然现象:“树一般上是在雨季时生长,树一般上是在夏季时落叶。”
 
它的第一个含意,是用来形容有德及无德之人的习惯,也用来形容与善恶无关的自然现象。它的第二个含意,是圣洁、有道德之善行,持戒巴拉密所指的即是此含意。
 
而在此,戒(sila)再有两种含意,即:一、导向;二、支持。一、导向:是指防护自己的身业和语业,以及把它们导向正确的方向,以免它们不受控制。
 
没有持戒之人的言行,就好象胡乱纺织的纱布一样地混乱。但有持戒之人,却会紧密地看守自己的言行,确保它们有秩序与受到控制。即使脾气火爆、轻易被激怒之人,在持戒时也能守好自己的言行。
 
二、戒是支持,因为没有戒,就不能够成就任何的善行。只有持戒之人,才会有善业。因此,戒即是一切善业的基础。
 
戒,促使人们行善,以便成就可获得投生于四种生存界的善业。这四种生存界,即是欲界人间、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
 
须弥陀隐士(释迦菩萨的过去世),在被授记将会成佛之后,他训诫自己首先成就布施巴拉密,但这并非表示他无需持戒地先修布施。
 
在他以‘巴拉密思择智’省察一切成佛之因素时,布施巴拉密是第一个在他的心中生起。接着而来的,是持戒、出离、智慧、精进等巴拉密。
 
巴利经典所列出的巴拉密次序,即是诸巴拉密在须弥陀隐士心中出现的次序。他不可能同时省察所有的十个巴拉密,而只能逐个地省察。
 
恰巧,第一个被他省察的即是布施巴拉密,由此它被列为诸巴拉密之首。但这并非表示巴拉密的排列,即是修习它们的次序。
 
在实际的修行上,只在布施者有持戒之时,其所做的布施才会清净,而有持戒的布施善业的福报,将会更大。
 
这是为何众比库,在受到信众邀请而接受食物、袈裟等物的供养时,他们会确保在家众先受五戒,即使邀请时并没有提到要受戒。
 
因此,对‘为何称为戒?’这个问题,其明确的答案是:它称为戒是因为:一、它不让身业与语业,变得残暴与混乱;而控制及使它们变得平静与温和。
 
二、它作为四种善心生起的基础,而这四种善心,是欲界善心、色界善心、无色界善心与出世间之善心。自这些讨论中,可能会生起以下的疑点:
 
一、若戒与定两者,皆属于‘导向’,那它们的作用有何差别?其答案是:戒,以控制好自己的言与行,来促进安宁与平静;
 
而定,则是把自己的心与心所,导向于一个单一的目标,以防止它们受到干扰及变得散乱。这即是戒与定在作用上的差别。
 
二、若戒与四大界中的地大,两者皆属于‘支持’,那它们的作用有何差别?其答案是:戒,是四种善心生起的根本原因。由此,它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与出世间四种善心生起的基础。
 
关于地大,就好象皇家奶奶抱着小王子,以防止他四处乱爬;地大也紧紧捉住同时生起的水、火、风三大,以免它们四散。这即是戒与地大,在支持与协助的作用上的差别。
 
根据《增上财灯》所下的结论,戒有两种含意,即:一、天性;二、善行。虽然天性可指善恶两者,但由于我们讨论的是古代圣人、菩萨、阿拉汉等的习惯与修行,我们应该视戒只是指善的一面。
 
譬如,法可以是善的或恶的。但是,当我们说‘我归依法’时,其法只是指善法。同样地,虽然僧伽的意思是一组或一群人,但当我们说‘我归依僧伽’时,它是指比库僧伽。
 
如此考虑之后,戒,应是《增上财灯》所说的善法天性。因此,它被称为戒,是因为它是古代圣人、菩萨、阿拉汉等的天性。
 
三、什么是戒的相、作用、现起和近因?戒的特相,是防护人们的身语业,以及把它们导向正确的方向;它也作为一切善业的基础。
 
戒的作用,是防止人们由于不受控制的身语业而变得不道德。它帮人们保持言行无瑕,不受智者指责。戒的现起是身、语、意的清净。当智者省察戒的本质时,他觉察到即是身业、语业与意业之清净。
 
戒的近因,是惭(羞于为恶)与愧(害怕为恶)。虽然听闻佛法,有助于戒的生起,但这只是较远的原因。只有通过惭与愧,才会有持戒的行为。
 
四、什么是戒的利益(功德)?有戒行之人,能够得享许多的利益,譬如心中感到愉悦。接着,它会带来喜。
 
对于感受到喜之人,心与身轻安,便会随之生起(在此身的意思是心所)。而乐的感受,也会紧接着生起。
 
心与身轻安,将引生出禅定。而此定力,则令人得以如实地知见诸法。在此,诸法是指心、心所、色法、涅槃。
 
当人们获得如实知见的观智及道智时,他们就会对痛苦的生死轮回感到厌倦与不再执着。在他们的心中,已生起看透名色法实相的强力观智。
 
以此观智,他们不再执着于渴爱,而得以证悟涅槃与道果,最终获得轮回的解脱。证悟道果智之后,他培育省察智;
 
此智令他们能够看到自己的名色法、五蕴,已经止息。即是说,他们已证得了圆满寂静之涅槃。因此,戒有许多的利益,包括证悟涅槃。《增支部》第515页。
 
在其他的几部经里,佛陀提及持好戒律之人,可获得以下五项利益:一、由于持戒之正念,他获得巨大的财富。二、他有好名声。
 
三、他自信(因戒而生之自信)地,走进圣者、婆罗门、居士或隐士群中,而不会感到自卑。四、他得以活至寿终,死时心不迷惑。
 
不持戒之人、无德之人,他们在临命终时,会对其一生不曾修善业而感到懊悔。反之,持戒之人、有德之士,临终时则不会感到懊悔;
 
在他们临死的心中,会显现出过去所做的善事,从而使他们感到无畏,心清晰与不迷惑地面对死亡。就好象将要获得金壶之人,很愉快地舍弃手中的陶壶一般。
 
五、他死后投生到快乐的天界或人间。在《中部.愿经》里,佛陀列举了持戒的十三种利益;它们包括了受到法友之敬重,乃至证悟最高的阿拉汉果。
 
五、戒有多少种?戒有二种:一、作持戒与止持戒。在这两者之中,佛陀说“这应该做”而立下之戒条,是为作持戒。譬如实行对授戒师或导师所应尽的义务,即是修习作持戒。
 
不做佛陀所禁止的,即是修习止持戒。譬如受持禁止比库性行为、偷盗、杀人与骗说已证道果的巴拉基咖戒,即是以不犯来修习止持戒。
 
有些人胡乱地注释这些戒条,说不修作持戒是无罪的,但修习它会使到戒行清净。如此的解释,即表示他们并没有分别比库众和在家众。
 
事实上,佛陀有很清楚地立下,出家弟子必须向授戒师与导师实行义务的戒条。任何没有遵守这些戒条的出家弟子,不单没有实行作持戒,同时也犯了‘破责任恶作罪’。
 
因此,对于出家的比库众,不实行作持戒,是不可以说为无罪的。因为作持戒,是佛陀为他们立下必须要遵守的戒条。
 
对于佛教的在家众,则可以说,不犯肯定导致恶趣轮回之恶业,是属于止持戒。反之,不犯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导致恶趣轮回之恶业,以及尊敬长辈等,则是属于作持戒。
 
譬如有在家众必须要持守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或服食麻醉品。沉溺于这些恶行,肯定会投生至四恶趣之一。
 
因此,戒绝这五个肯定导致恶趣轮回之恶业,即是在家众的止持戒。在家众也可以持守八戒,它包括了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饮酒或服食麻醉品(这四个是止持戒);
 
以及附加的不淫欲、过午不食、不视听歌舞也不涂饰香粉、不用高广或豪华之床。这四个附加戒里的行为,不一定会导致恶趣轮回。
 
入流果与一来果的在家圣者,可以和丈夫或妻子,有合法的性关系。也可以在午后吃东西、视听歌舞等,以及睡在高广或豪华的床。
 
但由于他们如此做时,并无邪见相应的心及心所,因此他们所造之业,并不会导致恶趣轮回。
 
但是凡夫们,则可能以邪见相应心或邪见不相应心,来做这些事情。因此,凡夫所造之业,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导致恶趣轮回。所以,这四个附加戒是属于在家众的作持戒。
 
当某人归依佛、法、僧三宝,以及精进地持守五戒,他即是优婆塞(男居士或近事男)、优婆夷(女居士或近事女),即是佛陀的在家弟子众。
 
若他更进一步地持守八戒,那么,其目的即是以更高层次的精进来修习梵行。但是,佛陀并没有说过,持守八戒会使人得免堕入恶趣。
 
佛陀也没说过,只守五戒是不足以保护人们不堕入恶趣。因此,八戒里的四个附加戒,是属于作持戒,而佛陀严禁比库犯这四个戒。
 
由此,对于出家的比库众,不淫欲、过午不食、不视听歌舞也不涂饰香粉、不用高广或豪华之床,这四个戒肯定是属于止持戒。(待续)
摘自缅甸明昆大长老的开示

上一篇:婆罗门
下一篇:中国佛教吃素并非始自梁武帝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