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我们探讨菩萨如何透过发问追寻为何有生、老与死。菩萨发问的程序,是佛陀所说的缘起。佛陀在《中部.大爱灭尽经》解释它为:「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缘起的法则,就是世间的一切事物,都依靠种种的因而生起。另一种解释的方法,记载于《迷惑冰消》:世间的事物不会无因地生起;在世间若有一物生起,就必定有个因:无因即无果。
再者,没有任何事物,是只依靠单独一个因而生起的。也没有任何事物,能够单独地生起:永远都是许多因、产生许多果。虽然佛陀在分析时,逐一地讨论种种因果。
且让我们举出一个日常的例子:一杯咖啡。我们可以问:「因何有杯咖啡?」「必须有什么才有杯咖啡?」 答案是:「有咖啡粉才有杯咖啡:没有咖啡粉就没有咖啡。」
但是,我们并不能喝咖啡粉,是不是?因此,下一个问题是:「咖啡粉因何变成我们所喝的深褐色液体?」答案是:透过滚水,咖啡粉变成我们所喝的深褐色液体:没有滚水就没有我们所喝的深褐色液体。
「因何有滚水?」答案是:透过水与热能而有滚水(例如自来水与煤气炉的火):没有水或热能就没有滚水。
但我们并不能在火里煮水,是不是?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盛水的水壶:透过水、热能与水壶,而有滚水:没有水或热能或水壶,就没有滚水。
有咖啡粉与滚水便会有咖啡吗?不,我们必须泡咖啡。要泡咖啡,就需要一个杯子:透过滚水、咖啡粉与杯子才会有杯咖啡:没有滚水或咖啡粉或杯子就没有咖啡。
只要缺少其中一个就没有咖啡。但这就是一切吗?因何有杯子?因何有水壶?因何有自来水?因何有咖啡粉?
有咖啡豆与咖啡研磨机才会有咖啡粉:没有咖啡豆或咖啡研磨机就没有咖啡粉。而且有咖啡树才会有咖啡豆:没有咖啡树就没有咖啡豆。
而且有咖啡豆、水、土地与阳光才会有咖啡树:没有咖啡豆、水、土地或阳光就没有咖啡树。而且必须有另一棵咖啡树才会有咖啡豆,等等。
但这只是它的物质方面。因为若要使这一切发生,就必须有个心想要种及保养咖啡树、采咖啡豆、晒咖啡豆、炒咖啡豆、研磨咖啡豆、包装咖啡豆等等,
也必须有个心,想要把咖啡粉与滚水倒进杯子里。没有想要做这一切的心,就没有咖啡。我们又为什么要做这些?那就是因为咖啡的味道:我们贪爱咖啡的味道。
因为贪爱,才会把滚水、咖啡粉与杯子集合在一起。如果我们从这一杯咖啡回顾至咖啡树,就可见到人们因为贪爱而造业:没有贪爱就没有业。
我们可以从一切层面持续不断地探讨,不断地发现产生种种果的种种因。而那些果,又成为新的果的新因等等:世间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佛陀在《相应部.皮带束缚经》中说:「诸比库,未来将会有个时候,大海蒸发到干掉、不复存在。……诸比库,未来将会有个时候,大地烧毁消失、不复存在。然而,我说被无明蒙蔽及被渴爱束缚在生死轮回中来去的众生的痛苦,是没有止尽的。」
我们因为种种因,而在生死轮回中来来去去。痛苦因为种种因,而不断地生起。世间没有任何的事物,是毫无原因地发生。然而,讨论因何有咖啡是无益的:这并不是佛法。
缘起才是佛法;佛法就是四圣谛。在《相应部.转法轮经》,佛陀解释第一个圣谛:「诸比库,这是苦圣谛: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就是苦。」
以缘起的语言来说:「有出生、就有苦」,或者「有五取蕴、就有苦」,或者「没有出生、就没有苦」,或者「没有五取蕴、就没有苦」。
第二个圣谛:「这是苦集圣谛:它是造成投生的贪爱……」换句话说:「有贪爱、就有苦」或「有生(五取蕴)、就有苦」。或「没有贪爱、就没有苦」,「没有生(五取蕴)、就没有苦」。
第三个圣谛:「这是苦灭圣谛:即是此贪爱的息灭无余、舍弃、遣离、解脱、无着。」换句话说:「贪爱灭尽,生(五取蕴)就灭尽,苦也灭尽」,或「贪爱不灭尽、生不灭尽、五取蕴不灭尽,苦就不能灭尽」。
第四个圣谛:「这是导致苦灭的道圣谛:那就是八圣道分……」换句话说:「透过培育八圣道分,就会灭尽贪爱、灭尽生、灭尽五取蕴、灭尽苦」,或「不培育八圣道分,就不能灭尽贪爱、不能灭尽生、不能灭尽五取蕴、不能灭尽苦」。
因此,了知四圣谛就是了知缘起,也就是了知佛法。在《中部.大象迹譬喻经》里,佛陀说:「见缘起者见法;见法者见缘起。」换句话说:不见缘起,即不见法。
真正地了知缘起法,就是证悟涅盘,虽然涅盘本身是无因的:涅盘是唯一超越世间之法。然而,了知涅盘的心,却拥有许许多多的因。
且让我们再看一看菩萨的问答。上一回,我们于《相应部.乔达摩经》,讨论了菩萨所了悟的四个答案。第一个答案是:「生缘老死。」老与死,是一生的终结。
但要有一生的终结,就必须先开始有个生命:一生的开始,就是生。没有出生,就没有生命。没有生命,就没有老死。
接着,菩萨了悟:「有缘生。」「取缘有。」「爱缘取。」《无碍解道》解释,有、取、爱这三项,导致出生。
我们过去世的有、取、爱,产生了我们的这一生;这一生,则将会终于老与死。我们今生的有、取、爱,将会产生未来世的生、老、死:这一世又一世地不断发生。
没有有、或取、或爱,就没有出生;没有出生,就没有老死。菩萨的第五个问题是:「因何有爱?是什么产生爱?」
他接着了悟:「因受而有爱;受是爱的原因。」换句话说:没有受,就没有爱。佛陀在《相应部.乐经》解释:「诸比库,有这三种受。是哪三种?乐受、苦受与不苦不乐受。」
不苦不乐受,也称为舍受。受,就是感受到撞击根门的目标:感受到撞击眼睛的色尘、撞击耳朵的声尘、撞击鼻子的香尘、撞击舌头的味尘、撞击身体的触尘、撞击心的法尘。
佛陀解释说,有六种受: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六根门都能产生三种受,所以一共有十八种受。
这也是非常直接的。色尘撞击眼睛而产生了受。举例而言,黎明与黄昏柔和的色彩撞击眼睛,而产生了乐受。(我们认为黎明与黄昏很浪漫,摄影师时常在这种时候拍照。)
树木与草的自然颜色撞击眼睛时,也是如此。(人们喜欢在他们称为「大自然」的环境里散步;「大自然」的照片也很流行。)
然而,当中午烈日的强光撞击眼睛,则产生苦受。(我们戴太阳眼镜,摄影师永远都不会在中午拍浪漫的照片。)
电视机的强光撞击眼睛时(看电视太久会头痛),或色彩鲜艳的服饰撞击眼睛时(我们认为它们不端庄),也是如此产生苦受。
为什么会如此?菩萨的第六个问题是:「因何有受?是什么产生受?」他接着了悟:「因触而有受;触是受的原因。」换句话说:没有触,就没有受。
在《中部.六六经》,佛陀说:「缘于眼与色尘,眼识生起:这三者之集合是触。缘于耳与声尘,耳识生起:这三者之集合是触。缘于鼻与香尘,鼻识生起:这三者之集合是触。
缘于舌与味尘,舌识生起:这三者之集合是触。缘于身与触尘,身识生起:这三者之集合是触。缘于意与法尘,意识生起:这三者之集合是触。」
正如之前所讨论的,受,只是感受撞击根门的目标而无他。透过五个色法根门,即可了知它们各自的境色目标。而了知的过程本身,是生起各自的心识。
反之,透过非色法的根门(意根门),则可了知那五种境色目标及其它一切目标(法尘):想象、思想、意见、记忆、情绪、意愿等等,甚至出世间的涅盘,因为涅盘可以被心了知。
因此,佛陀在《相应部.分别经》解释:「有六种触: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与意触。」这也是非常直接的。
在咖啡粉、滚水与杯子这三项集合时,就有了一杯咖啡。同样地,在眼、色尘与眼识集合时,就有眼触。菩萨已经了解,受产生爱,以及触产生受。
接着菩萨要知道,产生触的这三项因素各自的原因。因此,他的第七个问题是:「因何有触?是什么产生触?」
他接着了知:「因六处而有触;六处产生触。」换句话说:没有六处,就没有触。佛陀解释六处:「诸比库,什么是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与意处。」
事实上,六处每一项都有一对:六内处及与它们相应对的六外处。在《中部.六六经》,佛陀解释六内处:「它们是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与意处。」
接着,佛陀也解释相应对的六外处:「它们是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与法处。」因此,每一对内外处,组成了产生触的三个因素的其中两个。
这也是非常直接的。每一个内处,有一个相应对的外处:1. 眼处与色处。2. 耳处与声处。3. 鼻处与香处。4. 舌处与味处。5. 身处与触处。6. 意处与法处——五所缘及其它一切所缘。
对于佛陀解释意根(意处),如何也缘取其它根门的所缘(目标),请参考《相应部.乌那巴婆罗门经》。
首五种(色)处,接受五种境色。第六意处,则缘取这五种境色及其它的一切所缘。怎样呢?菩萨的第八个问题是:「因何有六处?是什么产生六处?」
他接着了知:「因名色而有六处;名色产生六处。」换句话说:没有名色,就没有六处。
在《相应部.分别经》,佛陀解释名色:「诸比库,什么是名色?受、想、思、触与作意,是名。四大元素与四大元素所造之色,是色。」
于《相应部.四界经》,佛陀解释四大元素:「诸比库,有四界。是哪四种?地界、水界、火界与风界。」
又在《中部.界分别经》,佛陀分析四界:「诸比库,什么是地界?地界可以是内在或外在。什么是内在的地界?任何内在的、属于自己的、坚固的、坚固化的及被执取的,
那就是:一、头发,二、身毛,三、指甲,四、牙齿,五、皮肤,六、肉,七、腱,八、骨,九、骨髓,十、肾,十一、心脏,十二、肝,十三、膜,十四、脾,十五、肺,十六、肠,十七、肠间膜,十八、胃中物,十九、粪,二十、脑。」
因此,我们明白地界是指物质的坚硬性(硬或软);物质就是我们与别人的身体,以及其它物质:衣服、香蕉、冰淇淋、椅子、道路等的软或硬。
地界是其它一切界的基础,也是唯物论与贪欲的基础。现代人对身体及物质财产的崇拜,是以地界为基础。举化妆品、理发与时装为例,这些都是以身体的可见地界为目标。
唯物论者也喜欢东西大又多。对于唯物论者,大皮鞋、摩天大楼、大房车及许多物质财产,是壮观且重要的。
然而,不可见的地界却不受到珍惜:许多人见到身体内部就会感到作呕,而且在见到我们时常带着走、有时放在厕所里的地界时,就会感到生气。
佛陀接着说:「诸比库,什么是水界?……任何内在的、属于自己的水,水水且被执取的,那就是:一、胆汁,二、痰,三、脓,四、血,五、汗,六、脂肪,七、泪,八、脂膏,九、唾,十、涕,十一、关节滑液,十二、尿。」
水界确保东西顺利地进行,没有水我们就会死亡。但是,我们时常对自己身体的液体感到羞耻:我们时常透过吐掉它们、以纸巾擦掉它们等等来去除它们。
尿失禁的人,时常因为如此想而痛苦:「我裤子上湿的那一片是我!」我们也埋怨外在的水界,例如大雨,虽然我们喜欢看河及喜欢游泳:在水里我们感到很自在。
佛陀接着说:「诸比库,什么是火界?……任何内在的、属于自己的火,炽热且被执取的,那就是:透过它所食、所饮、所吃与所尝的完全被消化……」
火界表现为温度:热与冷。太阳的热能是生命不可缺少的(没有热能色法就不能再生),但当它太热时,我们渴望冰凉的饮品或风扇等等。
热的食物比较容易消化,但是,我们也会因为味道而执着热的食物。饭菜必须是热的:如果只是微温,我们就会感到不快,而把它加热。反之,可口可乐则必须是冷的。
佛陀接着说:「诸比库,什么是风界?……任何内在的、属于自己的风,吹动且被执取的,那就是:上升风、下降风、腹内风、肠内风、于肢体内循环之风、入息与出息……」
风界是移动不可缺少的因素。移动身体的风界,就像吹动树叶的风。人们极度推崇身体的速度:小孩子们喜欢四处跑;运动员则沉醉其中;跑车的价钱通常都比大房车来得高。
我们的身体里一直都有风,例如消化产生的风。在某些社会里,人们很执着风界,他们及所有的人,都对从口及下方出来的气感到非常尴尬。
四大元素存在于一切东西:举例而言,只要冰淇淋的火界是冷,地界就是最为显著;即使如此,冰淇淋是湿的,而且我们能够见到冰淇淋里的气泡。
除了这四大元素,佛陀说也有四大元素所造的色法,例如颜色、声音、气味、味道、性根色与空界。举例而言,声音是一个地界与另一个地界相撞而产生的:
如果你以手掌的地界,撞击地面的地界,就会产生声音。同样地,从我们口中出来的声音,会根据我们如何以舌头、牙齿与嘴唇或喉咙的地界,阻碍空气的地界而变异。
性根色则是指,某人的身体、声音与动作等等透过它而让我们知道:「这是男的」或「这是女的」。
物体是由许多微小粒子组成的,这些微粒名为色聚。透过正确的禅修,我们能够见到色聚;再进一步地修习观禅,我们能够透视色聚而知见到究竟色法。
由于所谓的现代科学,完全依赖科技及色法的根门(眼根门等等,而不是心眼),所以无法见到这些及其细微的色聚(微小粒子),也无法透视它们以知见究竟色法。
然而,透过正确的禅修,我们能够见到究竟色法,知见色法只是地、水、界、风四大界,以及一些由四大界而造的所造色法。除此以外,并无其他物质现象。
这些有关色法(物质现象)的基本常识,是一切古代科学所熟知的。然而所谓的现代科学,则对它们一无所知,这是因为盲目与邪见(身见)的缘故。
因此,现代科学(包括医学),认为地界、水界、火界与风界,这四界只是古代人的天真信仰,而本身则从误信物质(乃至整个世界),是由非常多可分开的个别成分组成这一个方向去发展。
再一次,这是唯物论舍质取量的错误见解。佛陀解释了色法,即已解释了眼、耳、鼻、舌、身五种色处。第六处呢?那是名法(nàma)。
在《相应部.所食经》,佛陀说名法为:1. 受(乐受、苦受、悦受、忧受、舍受);
2. 想(譬如有一个香蕉,我们先识知它的颜色,再识知该目标:只因为我们拥有世间的知识,而知道有如此这样颜色、形象的东西,称为香蕉);
3. 思(即是业:受到贪、嗔或痴,或无贪、无嗔或无痴的驱使);
4. 触(例如眼(内处)、色尘(外处),与眼识的集合);
5. 作意(心透过此心所,注意色尘、声尘、香尘等)。
《清净之道》(《清净道论》),也从五取蕴的角度,来解释名色法:色法是第一种取蕴;受是第二种;想是第三种;思、触与作意则属于第四种,即行取蕴。识,是第五种识取蕴。
但名色又是如何生起的?这是菩萨的第九个问题:「因何有名色?是什么产生名色?」他接着了知:「识缘生名色。」换句话说:没有识,就没有名色。
事实上,这是非常直接的。如果没有识,我们称之为身体的物质,就只是一具尸体:尸体没有根门,它只是没有生命的肉罢了。
眼、耳、鼻、舌、身与意,不能无识地了知目标,受、想、思、触与作意,也不能无识地了知目标。
在《相应部.分别经》,佛陀解释识:「诸比库,有六种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与意识。」这也是非常直接的。
举例而言,在《中部.六六经》,佛陀说:「缘于眼与色尘,眼识生起:这三者之集合是触。」那就是说,缘于内处(眼、耳、鼻、舌、身、意)与外处(色、声、香、味、触、法),而生起了相符的识(各别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识,并不只是识:它是识知某个东西。因此,识,不能不取目标地生起。坐在这里时,我们听到声音,看见景象,感觉到身体在地上等等,
我们可能会认为,自己有同一个识,在看、听、嗅、尝、感觉身体,以及思考、记忆与想象等等。
佛陀解释,这是因为我们回顾过去与看向未来,认为是同一个「我」。佛陀说,我们可能会接着想:
「是我的自我在说话,以及在此处及他处,感受与体验善业与恶业的果报。但是,我的自我是常的、常存的、永恒的、不会遭受变易的,它会永恒地存在。」(《中部.一切漏经》)
之前,我们已经讨论了这种见解:这是我论取,也称为身见。它因「有爱」而生,显现为常见,是一种忆测的见解。
这种忆测的见解,产生了认为灵魂或识,从一生转世到另一生的见解:转世的见解。但是,佛陀并不教导转世,因为诸佛从不忆测:他们如实知见。
佛陀所见的(也是我们可以透过禅修证实的),是我们的生死轮回,只是及将只是一个心识接着一个心识的生灭:其中并没有自我,没有灵魂,没有实体等等。
有一次,有一位名叫沙帝(一位渔夫的儿子)的比库想,必须有个心识,从一生去到下一生才可能有投生。佛陀叫他自己解释。
沙帝说:「据我所了解的世尊教法,是同一个心识在轮回,而不是别的心识。」
佛陀问:「那是什么心识,沙帝?」
沙帝答:「尊者,是那个在说话,以及在此处及他处,感受与体验善业与恶业的果报的心识。」
佛陀问:「诸比库,你们认为怎样?此沙帝比库,是否在此法、此律之中,点燃了一丁点的慧火?」
接着,佛陀解释:「……在许多开示里,我已经注明,识依靠因缘而生起。因为无因,就没有识能够生起……识因其所依靠生起的某种特别因缘,而获其名。」
接着,佛陀给予一个譬喻:「……当火依靠木桐而燃烧时,它称为木桐火;当火依靠柴捆而燃烧时,它称为柴捆火;当火依靠草而燃烧时,它称为草火;
当火依靠牛粪而燃烧时,它称为牛粪火;当火依靠谷糠而燃烧时,它称为谷糠火;当火依靠垃圾而燃烧时,它称为垃圾火。」
这就是说:不再有木桐时,就不再有木桐火;不再有柴捆时,就不再有柴捆火;不再有牛粪时,就不再有牛粪火;不再有谷糠时,就不再有谷糠火等等。
接着,佛陀说:「同样地……当识依靠眼与色尘而生起时,它称为眼识;当识依靠耳与声尘而生起时,它称为耳识;当识依靠鼻与香尘而生起时,它称为鼻识;
当识依靠舌与味尘而生起时,它称为舌识;当识依靠身与触尘而生起时,它称为身识;当识依靠意与法尘而生起时,它称为意识。」
这是非常直接的。如果我们注意天空的颜色,我们见到它们;我们不会听到天空的颜色,是不是?我们不会看见歌,不会触觉到咖啡的味道,是不是?
当天空的颜色(外处),撞击眼睛(内处),而我们注意它,眼识就会生起;当歌声(外处),撞击耳朵(内处),而我们注意它,耳识就会生起;
当咖啡的味道(外处),撞击舌头(内处),而我们注意它,舌识就会生起。当我们不再注意该目标,就不会再有识依靠该目标而生起。
一个心识生灭,接着一个新的心识生灭,接着另一个心识生灭。每一个心识,都是因为一个外处,撞击与其相对应的内处而生起。
这只是日以继夜地一个接一个。在一秒钟里,就有上亿个心识,一个接一个地生起。你是否曾经见过,猴子在树上来去?牠捉住一枝又一枝的树枝。
同样地,一个心识,透过捉取色尘而生起,然后放开;另一个心识,捉取法尘而生起,然后放开;再一个心识,捉取声尘而生起等等。
在《相应部.无闻经》中,佛陀解释:「正如猴子捉住一枝树枝、放开再捉住另一枝树枝、再放开且再捉住另一枝树枝地在森林中来去,同样地,称为『心』、『意』与『识』之法,日夜地生灭。」
各位先生、女士:这就是我们的世界。除此之外,我们的世界再无他物。佛陀于《相应部.世界经》说:「诸比库,什么是世界的起源?
缘于眼(内处)与色尘(外处),眼识生起。缘于耳与声尘,耳识生起……缘于意与法尘,意识生起。这三者之集合是触。
缘于触,受生起;缘于受,爱生起;缘于爱,取生起;缘于取,有生起;缘于有,生生起;缘于生,老死、愁、悲、苦、忧、恼生起。诸比库,这是世界的起源。」
六内处、六外处及它们各自的识,即是世界的起源,是一切苦与轮回的起源。换句话说:没有眼与色尘,就没有眼识,没有眼触。
没有耳与声尘,就没有耳识,没有耳触。没有鼻与香尘,就没有鼻识,没有鼻触。没有舌与味尘,就没有舌识,没有舌触。
没有身与触尘,就没有身识,没有身触。没有意与法尘,就没有意识,没有意触。没有触就没有乐受、苦受与舍受。
没有受,就没有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或法爱,也没有欲爱、有爱或非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欲取、见取、戒禁取或我论取。
没有取,就没有欲有、色有或无色有。没有有,就没有出生。没有出生,就没有老、死、愁、悲、苦、忧、恼。简而言之:没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