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众讲堂

巴利新音译
时间:2014-05-28 21:22:22  来源:  作者:

巴利新音译方案:现在,许多修学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华人,基本上都是借用梵语古音译和北传名相,来表达南传上座部佛学名词,本文即旨在讨论直接用巴利语拼写佛教专有名词。
 
所以这里的“巴利新音译”,乃是相对于“梵语古音译”而言。推行佛教专有名词的巴利语化(非梵语化)和规范化(非北传化),
 
将作为促进华人圈上座部佛教弟子,回归佛陀的教导,纳入南传上座部佛教大传统的实际行动之一。
 
巴利新音译的方案:虽然唐代著名的佛经翻译家玄奘大师,在翻译佛经时提出了“五种不翻”的原则,如宋代法云的《翻译名义集一》中载:
 
唐奘法师明‘五种不翻’:一、秘密故不翻,陀罗尼是。二、多含故不翻,如薄伽梵,含六义故。三、此无故不翻,如阎浮树。
 
四、顺古故不翻,如阿耨菩提,实可翻之,但摩腾已来,存梵音故。五、生善故不翻,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令人生敬,是故不翻。
 
但是,实际上玄奘大师在翻译的实践中,仍然采用了许多新的翻译用语。比如他把旧译的“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新译为“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又把旧音译的“比丘”,重译为“苾刍”等等,即是其例。
 
玄奘大师的翻译作品无论是在精准度方面,还是在行文的流畅性方面,在中国古代翻译史上亦可谓首屈一指的。
 
然而,现今于中国汉传佛教界所通用的佛学用语,有很大部分却是采用姚秦时,鸠摩罗什的译语,而不是采用玄奘大师的译语。
 
究其原因,很可能与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等经文流传的广泛性有关。
 
光阴荏苒,倏然已经来到了二十一世纪。随着信息的发达和交通的便利,中国人有机会接触到,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以其原始朴素的风貌、严谨的道风、严密的教理、系统的禅修次第,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热爱正法的人们的青睐和重视。
 
要学习和实践南传上座部佛教,首先要接触到的是其根本圣典——巴利三藏。目前,在以华人为主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圈中,以汉语为媒介语的南传佛教译著可谓少之又少。
 
在这些少得可怜的中文译著中,唯一全译的巴利三藏是由台湾元亨寺翻译的《汉译南传大藏经》。然而,众所周知,这一套《汉译南传大藏经》是从日译本转译过来的,
 
在翻译质量上还存在有待改进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典的权威性和可读性。也正因此,把整套《巴利三藏》直接从巴利语翻译成汉语,也就成为必要。
 
由于华人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研究和修学方兴未艾,因此在音译巴利语专有名词方面也莫衷一是,有的借用北传古译,有的采用新译,有的新老并举,中文世界的上座部佛教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套语言使用规范。
 
有鉴于此,很有必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翻译规范。在此新的翻译规范当中,对巴利语专有名词音译的统一问题,将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在新的翻译规范中,是继续借用现有的北传佛教的古译,来代替巴利语专有名词的音译呢?还是根据巴利语的实际读音进行重新拼译呢?
 
以下将专就这个问题,来进行讨论和分析:1、目前收录于汉传佛教大藏经中的经典,绝大部分是从梵语翻译过来的,而南传上座部佛教所使用的经典语言是巴利语。
 
虽然梵语与巴利语,皆同属于古印度的雅利安语。但是梵语属于正统的雅语,为婆罗门、刹帝利等高等种族所专用。
 
而巴利语,乃属于当时的民众方言——布拉格利语的一支,广泛使用于普通大众之间。这两种语言,在发音、词型、语法等方面皆不尽相同,不能混为一谈。
 
2、佛教梵语,是当时流传于西北印度和中亚细亚的说一切有部等,部派佛教以及大乘佛教所使用的经典语言,而巴利语则是属于南传上座部佛教所使用的经典语言。
 
这两种不同的经典语言,分别为不同的佛教传承(传统)所使用,不能一概而论。
 
3、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信:巴利语是佛陀当年讲经说法时,所使用的印度中部地区马嘎塔国的口语,故又被称为“马嘎底语”(Màgadhã,摩揭陀语)或根本语。
 
这种语言早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首咖王(阿育王)的时代,即随着佛教的传播,而传到了印度南方的斯里兰卡和缅甸,并一直流传到今天。
 
虽然,梵语起源于古老的吠陀语,在语源上和历史上,比巴利语还要早好几个世纪乃至上千年。但是,佛教开始较广泛地使用梵语(即佛典的梵语化),
 
却是在公元一世纪左右,亦即在佛灭五、六百年以后的事。以后来的佛典语言与早期的佛典语言相提并论,似有欠妥之处。
 
4、在《律藏.小事篇》中记载,佛陀在世时,有两位婆罗门出身的兄弟比库,企图要求佛陀允许他们将佛语加上梵语的音韵,遭到佛陀的严厉呵责与禁止。
 
音韵,是一种吐字讲究、格律工整、文句优雅、韵律长短有序、声调抑扬顿挫的婆罗门读诵法,常被运用于造偈语颂诗,为当时的婆罗门等高等种姓所采用。
 
音韵学是梵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也可等同于梵语。佛陀之所以禁止把佛语加进梵语的音韵,而提倡比库们使用俗语——马嘎底口语——一种在当时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地区,
 
被普通老百姓广泛使用的民众方言,是为了避免后来的佛弟子们,舍法逐文、以音坏义。作为佛弟子的我们,应该谨记佛陀的这一项教导!
 
佛陀在《律藏.小事篇》里说:“诸比库,不得把佛语加上音韵。若加上者,犯恶作。”《一切经音义》卷47云:“阐陀,上昌演反,梵语也。”
 
《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卷6注云:“言阐陀者,谓是婆罗门读诵之法。长引其声,以手指点空而为节段。博士先唱,诸人随后。”《说一切有部顺正理论》卷14云:“阐陀,谓造颂分量语为体。”
 
5、梵语,是由形成于公元前15世纪~公元前10世纪古老的吠陀教,所使用的吠陀语演变而来,之后又经历古典梵语的阶段。
 
一直以来,梵语都是婆罗门祭司阶层,用来读诵吠陀、祭拜诸神的专门用语。约在公元前 三世纪至公元二世纪的四、五百年间,
 
梵语又经过几代文法家的改革和规范化,使其最终成为在全印度范围之内,广泛使用的语言而渐趋定型。公元四世纪,随着信奉婆罗门教——印度教的笈多王朝统一印度,
 
印度教因得到了统治者的扶持,而风行于整个印度,梵语也作为国家的公用语,而得到全面的推广应用。佛教在与婆罗门教对抗竞争,以及接受国家王权的双重压力之下,
 
佛典的梵语化,便在佛教的内部全面展开,乃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混有大量俗语成分的、不规范的“佛教梵语”,或称为“混合梵语”。
 
佛教抛弃俗语,而完全采用梵语,其结果是不仅使婆罗门教——印度教对佛教的影响越来越大,还使佛教越来越脱离一般民众,最终走向了学术化与经院化。
 
佛教在印度发展到后期阶段,之所以会逐渐消融于印度教文化的大潮之中,乃至最后在印度本土销声匿迹,这与佛典的梵语化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
 
作为佛弟子,抛弃佛陀自己的语言(巴利语),而使用外道(婆罗门教——印度教)的语言,这是否恰当呢?
 
《五分律》卷26云:“不听以佛语作外书语,犯者偷兰遮。”《十诵律》卷38云:“佛言:从今以外书音声诵佛经者,突吉罗。”
 
《四分律》卷52云:“佛言:汝等痴人,此乃是毁损,以外道言论而欲杂糅佛经。”同书卷11又云:“尔时,佛在旷野城。六群比丘与诸长者共在讲堂诵佛经语,语声高大,如婆罗门诵书声无异,乱诸坐禅者。……
 
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呵责六群比丘:‘汝等云何与长者共在讲堂中诵经,声如婆罗门无异耶?’世尊以无数方便呵责六群比丘。”
 
6、梵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早已失传了。而从印度传到中亚细亚、中国汉地和西藏等地的梵文经典,都被译成了当地的语言文字。
 
现在要了解梵语,也只能依靠近现代在中亚细亚等地出土的残片,或散落于西藏各地寺院的经典来进行研究。
 
然而,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巴利语,直到今天仍然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和地区,受到高度的尊重与广泛的使用。
 
许多上座部佛教比库,甚至还能流利地使用巴利语,来进行对话和书写。以“死”的梵语,去取代“活”的巴利语,实为不妥!
 
7、巴利语,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和地区,而梵语在中世纪时主要流传于印度和中亚细亚一带,这两种语言所流传与被使用的区域也不同。
 
8、当以梵语为媒介语的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的经典被翻译成汉语时,古代的译经家们,皆以他们那个时代、那个地区所使用的方言,来音译梵语的专有名词。
 
因此,不同时代的译经家们,对于同样的一个梵语名词,也有不同的译法。比如“印度”一词,古代就曾音译为:申毒、天竺、天笃、身笃、干笃、贤豆、身豆、天豆、印土、呬度等等。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语言文字也在不断的变迁,这些以古代发音来音译的梵语名词,在今人读来,有些不仅异常拗口,而且与梵语的原来读音已经相去甚远矣。
 
9、目前通用于中国汉传佛教界的梵语古音译,有很大部分采用的是东晋时,龟兹人(今中国新疆)鸠摩罗什的译语。
 
而他的许多译语、译意,即使在其后不久的唐代,也被玄奘大师、义净法师等精通梵唐语言的翻译大家们,批评为“讹也”、“讹略也”。
 
现在只要稍懂梵巴语言的专家、学者,也不难看出这些译语的错误与讹略。
 
10、更有甚者,中国佛教的祖师大德们,自古以来就有创新、发挥的习惯,对于直接从印度与西域传过来的佛教,也不肯完全地学习与接纳。
 
而要与中华的本土文化进行一番融会贯通,才能有选择性地接受与吸收。对于古来音译的梵语专有名词,他们也不肯直接按照其读音来拼读,
 
而要稍为改一改、变一变,使这些原来已经够别扭的梵语音译,变得错上加错。比如“般若”(智慧)一词,梵语为prajà,接近现在的读音“不拉只雅”,
 
巴利语读音近似为“班雅”, 与“般若”很接近。但“般若”一词在目前的汉传佛教界,并不直接读为“般若”,而是讹读为“波惹”或“波夜”。
 
又比如,“阿那般那”(入出息,简称安般)的正确汉语读音,与巴利语和梵语ànàpàna的发音几乎一致,可现在这个词,被普遍讹读为“婀娜波娜”。
 
又比如,把“阿罗汉”读为“婀罗汉”,甚至简化成词义相反的“罗汉”。这种不明真相、自作聪明的拼读方法,究竟起于何时,现在已无从考究了。
 
如果仍然把现有北传的梵语古音译,用在巴利语专有名词的音译上,这种错误的拼读方法,必然将会以讹传讹地继续使用下去。
 
11、语言,本来就是人们用来交流沟通的一种工具。这些梵语的古音译,对于讲“圆融”、“方便”的北传大乘佛教来说,只要大家能听得懂,明白其意,当然不必过多细究。
 
台湾印顺法师在《印度之佛教·自序》中,也说到:“中国佛教为‘圆融’、‘方便’、‘真常’、‘唯心’、‘他力’、‘顿证’之所困,已奄奄无生气。”
 
然而,上座部佛教属于“保守派”,注重传统,教理精密、道风严谨,对于那些不求甚解、不甚了了的治学态度,难以在上座部传统中立足。
 
有志于修学南传佛教的华人,自然也应该继承上座部佛教的这种优良传统。在使用巴利语专有名词的音译方面,如果继续借用北传佛教的梵语古音译,实在与上座部的传统相左!
 
12、同时,许多巴利语专有名词与北传梵文术语,不但发音不同,而且释义也有差别,例如“正自觉者”(巴sammà- sambuddha)和“正等觉者” (梵samyak-sambuddha);
 
“巴帝摩卡”(巴pàtimokkha)和“波罗提木叉”(梵pràtimokùa)等等。如果继续使用北传术语,难免有些人会将北传的义理套用在巴利名词上;
 
或者是用北传的方法来解释南传佛教,从而使向来保守传统、学风严谨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华人圈逐渐被边缘化。
 
13、目前,巴利语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语言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比库及佛教学者,至今仍然可以用巴利语来进行交流和沟通。
 
虽然巴利语作为一种语言,自古至今都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但是,所有的上座部佛教国家和地区,都使用自己国家、民族的语言字母来拼写巴利语。
 
他们之所以可以使用巴利语来进行对话,是因为他们在使用自己的语言字母来拼写巴利语时,都是采用音译法。
 
假如这些不同语言字母的音译拼读法,没有一种共同的发音标准的话,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成为不可能。
 
如果华人圈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弟子,仍旧借用现有北传佛教的梵语古音译来拼读巴利语的话,那么,这种带有浓厚北传色彩的巴利语音译,
 
就将与已经成为南传佛教弟子之间用来沟通交流的国际性语言相脱节。同时,在外国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弟子们听来,华人圈中的南传佛教弟子们所讲的巴利语发音,也将是怪模怪样的。
 
14、巴利语和梵语分离的做法,并不是没有先例。在英文世界的佛学著作中,北传大乘佛教(包括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作品,
 
在使用源于梵文的专有名词时所采用的梵语,比如dharma(法,达摩)、karma(业,羯磨)、nirvàõa(涅槃)、bhikùu或bhikshu(比丘)、sutra(经,修多罗)等,
 
在上座部佛教的作品中,都使用了巴利语dhamma, kamma, nibbàna, bhikkhu,sutta等。可以想见,假如一位西洋的上座部比库,在谈论佛法或写作时,使用梵文来表述一些专有名词的话,是多么的不伦不类。
 
15、如果继续借用现有北传佛教的梵语古音译,来拼读巴利语的话,其唯一的好处,就是为那些已经有一定北传佛学基础的信徒们,提供了语言上和理解上的方便。
 
换而言之,如果在华人圈中发展南传上座部佛教,只是为了化度和改进北传佛教的话,或者其发展对象,
 
只着眼于目前已经接受和借用北传梵语古音译的那一群南传信众的话,当然没有必要探讨所谓巴利语新音译的问题。
 
然而,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能够对南传上座部佛教感兴趣,能够更系统、更完全、更纯粹地接受上座部佛教传统的人,
 
反而更多的是那些并没有北传佛教基础、见地纯如白纸的人,以及那些虽然曾经接触过北传佛教,但所受影响并不很深的一群人(这一点在中国大陆尤其明显)。
 
这一群人对许多北传佛教的专门术语,以及梵语古音译往往都比较陌生。在这种情况之下,是否有必要让他们在刚开始学习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时候,就接触和使用发音与巴利语实际读音有一定差距的北传梵语古音译呢?
 
然后,再让他们把这种不规范的阅读方法和拼读方法养成习惯,以讹传讹地一代一代继续流传下去呢?今日不改,更待何时?!
 
16、与北传大乘佛教对比起来,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华人圈中从过去直至现在,都是属于弱势群体。因此,在巴利语专有名词的音译方面,一直以来都借用北传佛教的梵语古音译也是情有可原的。
 
然而,南传上座部佛教无论是在三藏经典、教义教理、禅修方法、修行目标、生活方式等方面,还是在历史发展、教法传承方面,都与北传大乘佛教有很大程度的区别。
 
当前,某些学习南传上座部的华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⑴、否定代表上座部佛教传统的阿毗达摩及义注,喜欢用个人(或家师)的经验,来解释经典及指导禅修。
 
⑵、南北圆融、杂糅各家,把北传《阿含》、有部宗义,甚至连“气功”等等,都混杂进南传上座部佛教;⑶、大量使用梵语音译和北传术语。
 
南传上座部佛教,是属于保守传统的佛教。假如学习南传上座部的华人,仍然喜欢圆融方便或杂糅百家的话,将很难得到上座部长老们的承认。
 
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如果南传上座部佛教要在华人圈中弘扬、扎根、发展,就必须立足并致力于纳入诸南传佛国,纳入整个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大传统!
 
为了继承南传上座部的传统,为了悲愍未来的有缘人,华人圈的上座部佛教,是应该到要自立的时候了!佛教在传入中国汉地之初,面对着强大的孔孟思想和老庄哲学,
 
也经历了附会佛教、格义佛教等阶段,直到南北朝时期才逐渐走向独立,其间经过了约400年的时间。所谓“附会”,即是用儒道的术语、思想来比附佛教。
 
所谓“格义”,即以老庄、道教等外教义理来解释佛法。对照佛教东传的这一段历史,现阶段的华人上座部佛教,当属哪一种?
 
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宗旨,在于保存和传承佛陀的原始教法完整无杂,北传大乘佛教则主张圆融无碍、随缘化物、恒顺众生、与时俱进。
 
在华人区弘扬和发展纯粹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意味着既不批评北传佛教、也不反对北传大乘;同时,我们也不杂糅、不混同于北传佛教,不杂糅、不混同于大乘或密乘;
 
而是在南北传佛教相互尊重、和平共处的前提之下,为更多的华人提供认识、学习和实践佛陀根本教法的机会,让更多华人在修学佛法的道路上,自己作出选择。
 
基于上述的种种理由,在汉译《巴利三藏》翻译新规范中,对巴利语专有名词的音译问题,将选择根据巴利语的实际读音,进行重新拼译。
 
在此所谓的“根据巴利语的实际读音进行重新拼译”,乃是指以最接近印度古音的斯里兰卡的巴利语读音为标准音,同时参考国际巴利语读音标准来拼读巴利语。
 
笔者曾向数位斯里兰卡和印度的比库,学习与校对过巴利语发音。然后,再以与该巴利语读音最接近的普通话(国语)读音相对应的汉字,拼写出来。
 
例如:巴利语pàtimokkha,以国际音标拼读为[pa:timokkha], 汉语拼音则拼读为[bà di mok ka],再以汉字拼写出来则成了“巴帝摩卡”。
 
因此,巴利语pàtimokkha 的新音译,为“巴帝摩卡”。当然,巴利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
 
同时,巴利语是表音的语言,而汉语则是表意的语言,在表音语言中的许多读音,是作为表意语言的汉语所无法拼读的。
 
比如巴利语的元音分为长音和短音,子音又有硬音、软音、不气音和送气音之分,而这些都是汉语拼音中所没有的。
 
同时,巴利语也有许多在普通话读音中(不包括某些地区的方言读音)无法找到相对应的汉字拼写出来的发音,比如:ki, khi, khe, gi, ghi, chi, che, je, jhe, vi, vin, hon, hi, hin 等等。
 
世间万事万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要把巴利语的读音发好,除非是下功夫学好巴利语。由于中国普通话读音和汉语拼音的局限性,
 
要完全准确无误地把巴利语音译成相对应的汉字,使我们在拼读时能够与巴利语的读音一模一样,那是不可能的。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采用最接近或最相似的汉字,来重新拼译巴利语的读音。
 
当华人佛弟子们在使用这些新音译的巴利语,与外国的南传佛教弟子进行交流和沟通时,至少也能够让他们明白,我们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在接受一件新事物(与其说是新事物,倒不如说是回归古老的佛教传统)时,刚开始多少会感觉不习惯。
 
对那些已经有一定北传佛学基础的信徒们来说,在刚开始阅读和接触新音译的巴利语时,多少会有点不习惯,也是情理中事。
 
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时间性的过程,一个慢慢适应与习惯的过程。欧美人士在刚开始接触和学习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东方佛教时,他们所懂得的佛教专有名词与专门术语,总不会比咱们中国人多吧?
 
他们岂不也是经历了使用自己的国家语言字母,来拼写巴利语的这一个过程?欧美人士接触到南传上座部佛教,也不过是最近一百多年的事。
 
但比起华人来说,他们已经遥遥领先了,令我们这些号称有“两千年佛教文化底蕴”的中国人,早已望尘莫及了。
 
接受巴利语的新音译,还是一个态度的问题,如果就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那还谈什么学习南传巴利三藏、继承南传上座部的传统、回归佛陀的教导呢?!
 
因此,对于巴利语专有名词的新音译,我们可以做到的是:“虽然无法样样十全十美,但也要尽量做到最好。”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巴利语是佛陀的语言,作为佛陀的弟子,学习与使用佛陀的语言,是我们佛弟子的本分!
玛欣德比库  写于缅甸帕奥禅林  2006年12月24日

上一篇:比库常用作持文
下一篇:护僧须知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