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乘)第一条戒律,就是树立学佛的无上正见, 并永远不要舍弃这个正见。这个正见是什么呢?就是将一切事物,包括我们能看到的,也包括我们不能看到的,全部观为清净,一切都是佛的坛城……不舍无上这一条,是执持一切誓言修行的命根,请一定要注意。”
—— 《南亚出行记》中希阿荣博上师的开示
初到扎西持林,上师赠《南亚出行记》并嘱细读。次日,我独问师,何为“清净观”。师笑言:“明天跟你讲,弟子。” 可直到临行,师不曾再提及。自此,我常念及师开示的“清净观”。起先,我以为“清净”指的是好的意思,几年以后,我觉得“清净”大概是平等的意思。但终不过是蜻蜓点水,未有深究。
今夏临飞成都往扎西持林的前一晚,我在整理书柜时无意中又看见了那本《南亚出行记》,不由重读起来,为的是找师宣讲的“密乘五戒”,特别是第一条“不舍无上”,里面包含着我曾问过又常思而不得其意的“清净观”。师道:“不舍无上这一条,是执持一切誓言修行的命根……”我想,净地之旅,我须得将此记挂。
炎蒸的酷夏到了高原便似化作了青峦中的秋凉。时密时疏时停的雨伴着日起日落,穿梭在本已很和美的空气里,把扎西持林映照得清丽异常。每天晨起,我总沿着青青的长坡往白云底下翠嶂之前那新起的绛红色茅房去。景致中的茅房虽新,里面却已显茅房的相了。对着脚底下的污秽,我常会揣度一下那个“清净观”,又想古德所说的“大便里亦有佛”是否同出一辙?
有一天,上师对众开示时说,扎西持林是一个非常清净的圣地,大家不要妄起分别,说是道非。我以为师说的是别人。但不久,我发觉自己的念头在渐渐变长,身处寂静之地,心却比之在家还要喧闹起来。
佛在《四十二章经》中说人有二十难,后面的十五难分别是“……忍色忍欲难,见好不求难,被辱不嗔难,有势不临难,触事无心难,广学博究难,除灭我慢难,不轻未学难,心行平等难,不说是非难,会善知识难,见性学道难,随化度人难,睹境不动难,善解方便难。”不知不觉中,我便在那些“难”上和更多的“难”处起心动念,做起活计。
由于修行了一段日子,自己能对念头行止看得比以前明了些,但因未在破相破执上用功,故一面诧异寂静之地为何杂相纷呈,一面又苦自己欲不为所动,却力不从心,于是便觉心欲近道,反被其累,烦恼上又添了一段烦恼, 真所谓不能直下承担。
一日下午,闷闷不乐的我翻阅起从图书馆借来的《憨山大师自传》,不多时便读到大师33岁夜梦兜率天弥勒阁的记述。大师在梦里于无极虚空中初见弥勒殿阁时,如是叙道:“予心谓金刚宝座,其阁庄严妙严不可思议,予欢喜欲近,心中思维,如何清净界中,有此杂秽耶,才作此念,其阁即远,予复自思曰,净秽自我心生耳,其阁即近。”后又梦闻慈氏说法曰:“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依识染,依智净,染有生死,净无诸佛。”读至此,我心下颇有触动。
当日黄昏,我在上师院外偶遇师,师问我可好,我说:“还好,就是念头不好。”师说,你要控制一下自己的念头,这里人多,有些行为你可能看不惯,可能你的烦恼也会多一些。我过后想,怎么控制呢?记得有一天黄昏同几个师兄一起随在师后转山,师行至大转经筒处便开始转经,转至我近旁时,我听见师在念百字明。呀,莫非师要我多忏悔。
师下山后,我虽则忏悔,仍烦恼炽盛,故常思下山。 我不再记挂“清静观”,只觉眼目中一切均是因住山而起。上课的法师则说,“烦恼妄念初生时,即刻铲除佛子行”,在圣地修行,忏悔也是功德。的确,在山上的后一半日子,我修的最多的是金刚萨埵,只是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
以前在香港的时候,有一阵子周末常去坐落在大屿山的宝林禅寺。禅寺没有车直达,由近码头的一条山道步行大约个把时辰才能到。一径之隔,天地之迥。外面是熙熙攘攘,山径却清绿幽寂,鲜有人迹。 走过一程便到山门,中横着“东山法门”, 侧题是“到这里一尘不染,行将去利济群生”。我当时以为,非此出行,莫能躲去港岛的喧扰。一晃多年,此心依旧。
我遇见师的那天黄昏,师要我回去后写篇扎西持林的感想。现在想来,师是要我好好反思如何才是真用功,而因着时间和距离,有些事也才能看明白些。师在七月天里的微博中曾写到:“佛法大海,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信什么?……信生佛一体,心佛无二。信自性清净,能生万法…… ”若真信,自家心地,何苦外求?自己只在知见上作功夫,“知是空华,即无轮转”原来不是想的这般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