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我本来想要出家修学戒定慧,但是我看到一些持戒清净的人不好好修行,却爱搬弄是非、批判性很强,我内心很难过也很怕。为何持戒清净却不能更包容、更慈悲地对待其它人呢?
帕奥禅师回答:你不应该理会及受到其它人的烦恼影响;你应当记得,即使是佛陀也会遭受批评与诬告。
当某人对你或其它人批评或搬弄是非时,那是他个人的恶业,你不应以相同的态度对待他。
问:一位自认持戒严谨清净的人,一直在谈论是非、专挑别人的缺点、瞋恨心很强、妒忌心又很重,这种人的行为符合佛陀的教法吗?禅修会有障碍吗?
答:这种人的行为不符合佛陀的教法,而且禅修对他来说会困难。在《清净道论》里有如下的记载:
在古时候,有一次,有一位长老和一位年轻比丘入某个村子托钵。
来到第一间家时,他们各获得一勺子的热粥。当时长老因胃生风很痛,因此他想:“这粥对我有益,我应该在它还未冷却之前喝。”
居士们就拿了一张木凳到门外。长老坐了下来喝粥,年轻比丘看了感到厌恶,而说:“这老人被他的饥饿击败了,竟然做出他应该感到羞耻的事。”
长老托完钵回到寺院时。问年轻比丘道:“朋友,在这教法中你有什么立足处吗?”
“有的,尊者,我是初果须陀洹。”
“朋友,那么你就不必再为证悟更高的圣道努力了,因为你冒犯了漏尽者(四果阿罗汉)。”
当时,该位年轻比丘即刻向长老请求原谅,而去除了由于冒犯圣者导致不能证悟更高圣道的障碍。
如果有人批评圣者又不道歉,他就不能在那一世证悟任何道果;
若果位较低的圣者,批评果位较高的圣者又不道歉,他就不能在那一世证悟任何较高层次的道果。
由此可见,批评任何人都是不好的,因为你无法知道该人是不是圣者。
问:上次禅师说若对圣者造恶,其果报相当严重。为什么以同样的恶行对待圣者与凡夫,所获得的果报会有差别?
答:因为圣者的戒、定、慧功德,是非常高尚的;而凡夫的戒定慧则是下等的,有些甚至没有戒定慧。
问:如果冒犯了圣者,但没有因缘或没有勇气向对方道歉,而只是心生歉意,或只是对佛像忏悔,这样还会障碍道业吗?
答:是的,还是会障碍道业。如果那位圣者还活着,他应该亲自向他本人道歉。如果那位圣者已经死了,他应该去他的坟墓前或遗骨前道歉。
问:手捉金钱的出家人,能否证得初果圣位?
答:根据南传上座部的教法,如果真正的比丘接受金钱的话,就不能证得须陀洹初果圣位。
有些接受金钱的比丘们说,他们证得了须陀洹道果,如果他们是真正的比丘的话,那是不可能的。
关于这一点,我想要解释上座部佛教的戒律。一个人要成为真正的比丘,必须具备以下五项条件:
第一项条件,是‘有效之事’:这是指戒子,必须没有导致他失效的因素。
他必须不曾弒父、不曾弒母、不曾杀阿罗汉、不曾恶意地伤害佛陀的身体、不曾导致僧团分裂、不曾跟比丘尼或沙弥尼行淫、没有顽固的邪见、最少二十岁等等。
第二项条件,是‘有效之僧团’:若是在印度之外受具足戒,包括戒师在内,在传戒时必须有最少五位真正的比丘做羯磨;若是在印度之内则需要最少十位。
如果其中的某些比丘,曾经犯了波罗夷极罪,或者是以前受戒时不如法,致使真正的人数不够,那么传戒的羯磨就失效。
第三项条件,是‘有效之结界’:若结界是无效的,例如有电线、水管等,把布萨堂和界外的建筑屋连接起来,那么传戒的羯磨就失效。
再者,参加羯磨的众比丘之间的距离,不可超过两个半腕尺。
第四项条件,是‘有效之动议’:其中一位比丘,必须宣读动议来通知其它的比丘,有关戒子请求受具足戒以及谁是他的戒师。
在动议之后,必须再宣读羯磨三遍。如果宣读动议,及羯磨时的次序不正确或不完整,那么传戒的羯磨就失效。
第五项条件,是‘有效之羯磨’:必须以正确的语法,来宣读羯磨。若用错语法,则传戒的羯磨就失效,而戒子就不能成为真正的比丘。
在具足这五项条件之下,该受戒羯磨就是有效的;而戒子,就成为了一位真正的比丘。
如果一位捉持金钱的真正比丘修行止观禅,他不能证得须陀洹圣果。
如果一位捉持金钱的比丘,真的证得了须陀洹圣果,那么他肯定不是真正的比丘。
如今,在上座部佛教的比丘尼及沙弥尼的传承,已经断掉了,所以我们不必讨论有关她们的情形。
现在,上座部佛教地区只有‘戒女’,或许可以称她们为尼师。
由于她们也穿着袈裟,许多大长老认为她们应该持守十戒,不可以捉持金钱。然而,她们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去接受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