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佛法?四圣谛就是佛法。什么是四圣谛?苦圣谛、苦因圣谛、苦灭圣谛、趣向灭苦之道圣谛。四圣谛是佛陀的根本教法,由他在证悟之夜发现,且在他四十五年漫长的弘化期间,不断地重复开示。
这四圣谛称为‘圣’,是因为它们由圣者洞见;因为它们是至上圣者佛陀所教之谛;因为发现它们能够导向圣者之境;因为它们是真实,无可变更,绝不虚假之谛。
什么是苦圣谛?苦圣谛可分为两种:生、老、病、死、愁、悲、苦、忧、恼、怨憎会、爱离别、所求不得,这些是苦圣谛。
在《长部.大念处经》中,佛陀如此解释生、老、死:“诸比丘,什么是生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诞生、产生、出现、生起、诸蕴的显现、诸处的获得,诸比丘,那称为生。
诸比丘,什么是老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衰老、老朽、牙齿损坏、头发苍白、皮肤变皱、寿命损减、诸根老熟,诸比丘,那称为老。
诸比丘,什么是死呢?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死亡、逝世、解体、消失、命终、诸蕴的分离、身体的舍弃、命根的毁坏,诸比丘,那称为死。”
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这些称为有贪之苦,意思是因为执着而产生的苦。佛陀在《大念处经》中如此解释:“诸比丘,什么是怨憎会苦呢?
在这里,任何人有了不想要的、讨厌的、不愉快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遭遇到心怀恶意者、心怀伤害意者、心怀扰乱意者,与这些人会合、交往、联络、结合,诸比丘,那称为怨憎会苦。
诸比丘,什么是爱别离苦呢?在这里,任何人有想要的、喜爱的、愉快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遇到心怀善意者、心怀好意者、心怀安慰意者、父母、兄弟、姊妹、朋友、同事或血亲,然后丧失了与这些人的会合、交往、联络、结合,诸比丘,那称为爱别离苦。
诸比丘,什么是求不得苦呢?诸比丘,会遭受出生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出生,希望我不要投生!’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衰老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衰老,希望我不要变老!’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病痛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病痛,希望我不要生病!’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死亡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死亡,希望我不要死去!’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诸比丘,会遭受愁、悲、苦、忧、恼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要遭受愁、悲、苦、忧、恼,希望我没有愁、悲、苦、忧、恼!’然而,此事无法借着愿望而达成,这就是求不得苦。”
在此,五取蕴也是苦圣谛。简要来说,三界世间的一切法,除了渴爱之外,都属于苦圣谛之内。
什么是苦因圣谛?苦因圣谛只有一法,即相等于贪心所的渴爱。然而,渴爱有三个方面:欲爱、有爱(渴爱生存)、无有爱(渴爱断灭)。
什么是苦灭圣谛?苦灭圣谛,也只有一法。即通过去除渴爱,而证悟的涅槃。
什么是趣向灭苦之道圣谛?道圣谛就是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什么是正见呢?在《大念处经》中,佛陀解释正见的四个层面如下:了知苦谛的智慧、了知集谛的智慧、了知灭谛的智慧、了知道谛的智慧,这四种智慧称为正见。
什么是正思惟呢?将心投入苦谛、将心投入集谛、将心投入灭谛、将心投入道谛。这四种将心投入的法,称为正思惟。
由于禅那法也包含于苦谛中,所以将心投入禅那目标与禅那法,也是正思惟。因此正见与正思惟经常相伴存在,它们生起于同一个心识剎那中。
正语、正业与正命,则属于戒学,即戒行的训练。持戒清净,是修行止禅获得定力的基础。
什么是正精进呢?修行止禅时,为了完全专注于止禅目标,而付出的努力称为正精进。修行观禅时,为了彻知苦谛、集谛、灭谛与道谛,而付出的努力称为正精进。
什么是正念呢?对苦谛的忆念不忘、对集谛的忆念不忘、对灭谛的忆念不忘、对道谛的忆念不忘,这四种忆念不忘称为正念。
什么是正定呢?在止禅中,八定称为正定。八定即: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空无边处定、识无边处定、无所有处定及非想非非想处定。
在观禅中,专注于名色法的无常、苦、无我三相称为正定。此正定通常与正见相伴存在,生起于同一个心识剎那中。这是世间的正定。
而出世间的正定,则是以涅盘为目标(所缘)的安止定,它与圣道智同时生起。
在四圣谛的教法里,道谛是指出世间道心里,所生起的八道分心所。当知,八道分可以是属于世间或出世间法,但在四谛教法里,它们则纯粹属于出世间法。
关于四圣谛教法中,五取蕴是苦谛。色、受、想、行、识,这五者被称为五蕴。蕴的意思,是‘组’、‘堆’或‘聚集’。
佛陀把有情分析为这五蕴,并在诸经里说:“无论是那一类色,是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劣、胜、远或近,这一切都称为色蕴。”对于其他四蕴也是如此。
五取蕴是: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这五法称为取蕴,是因为它们组成了执取的目标。
佛陀说:“无论是那一类与漏有关及会被执取的色,是过去、未来、现在等,这一切都称为色取蕴。”再次,对于其他四取蕴的定义也是如此。
在此,一切能被欲、邪见、戒禁、我论这四取,所执取的五蕴成份皆名为取蕴。这包括了所有色蕴与世间四名蕴,属于三界世间的相同之法被称为五取蕴。
出世间的四名蕴并不属于取蕴,因为它们完全超越了执取的范围。也就是说,它们不会成为贪或邪见的目标。
于此,色蕴也是二十八种色法。受蕴与想蕴,分别是受心所与想心所。其余的五十种心所,是行蕴。
八十九种心,是识蕴。由于涅槃无可分别为过去、现在、未来等,所以不包括在蕴类之内。
十二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颜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
十二处,是佛陀教导的另一个整体分类法。这分类法从门与识的所缘分析一切各别法。首五处与五净色相同;第七至第十一处,则与五根所缘相同。
然而,属于第六项的意处的范围,则比意门更为广泛。它相等于整个识蕴,即包括了所有的八十九种心。
法处并不相等于法所缘,它只包括不属于其他十一处的各别法。如此,它不包括五根所缘、五净色、及相等于意处的诸心。
法处也不包括概念法。因为处,所辨识的只是究竟法,即拥有自性而存在之法,并不包括由概念组成而存在之法。
十八界是: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颜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
上述诸法被称为界,是因为它们‘持有’或‘背负’自己的自性。把十二处的意处分成七个识界,即得十八界。在其他方面,处与界是相同的。
于此,包括五十二种心所、十六种微细色、涅槃的六十九法,属于法处与法界。
意界本身,则分为七识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法界、意识界。
由于根门与所缘(目标)之间的差别,而有十二处。依门、所缘及相符的心识,则生起十八界。
虽然心,可以分别为八十九种,但它们都被视为同一种各别法。因为一切心,都拥有同一个自性,即识知目标或所缘。
五十二心所的每一个心所,都被视为一个各别的究竟法,因为每一个心所,都拥有自己的自性。
基于相同的原因,十八种完成色法的每一种完成色,都被视为一个各别法。涅槃只有一个,所以也是一个各别法。
除了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这八个心所,道心里的其他心所,都不属于八道分,不被视为圣谛。
须陀洹(入流者)、斯陀含(一还者)、阿那含(不来者)、阿罗汉(漏尽者),这四种沙门果,也被置于四圣谛之外。
总结四圣谛,有偈一首:“三界轮回苦,渴爱是其因,涅槃名为灭,道是出世间。”
所以,四圣谛即是佛法。因为释迦牟尼佛在《相应部.谛相应》中说:
“诸比丘!于过去世,诸佛皆对此四圣谛如实现等觉。于未来世,诸佛皆对此四圣谛如实现等觉。于现在世,如来对此四圣谛,如实现等觉。何为四圣谛耶?乃: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圣谛是。”
编摘于巴利经典及尊者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