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悟道果的圣者不会再退为凡夫,这是正性决定的法则。得到授记将来成佛的人,不能放弃菩萨道,这也是正性决定的法则。然而,这些正性决定法则,是否符合无常的法则?
在此,我们必须先了解,什么是法则,以及什么是常。依照业报的法则,恶业产生恶报,善业产生善报,这是恒常不变的法则。
但这是否表示,善业与恶业是常的呢?如果善业是恒常的,那么,现在我们正听闻佛法,这是闻法的善业。
它是恒常的吗?如果它是恒常的,那么在这一生当中,我们将只有这个业,没有其它的业。
善业产生善报,恶业产生恶报,这是恒常的法则,但这并不表示,业本身是恒常的。
善思(善的动机)与不善思(不善的动机),是业。这些业一生起之后,就立即消灭。这就是它们的无常本质。
但是,业力(能产生个别果报的潜在力量),仍然存在名色流的过程当中。
假设这里有一棵芒果树,现在树上没有果实,但是终有一天它会结成果实。我们可以说,能产生果实的那个力量,存在于芒果树中。
那个力量是什么呢?虽然我们剖析了树叶、树枝、树皮与树干,仍然无法找到那个力量,但并不表示它不存在。因为终有一天,芒果树会产生果实。
同样地,我们并没有说善业与恶业是恒常的;只是说业力以潜在力量的形式,存在于名色流的过程中。并且有一天,当此力量成熟时,它会产生果报。
现在,让我们来讨论正性决定。道果法是正性决定的法,但是,我们并未说道与果是恒常的,因为它们也是无常的。
然而,道智的力量存在于证悟道果与涅盘者的名色过程中,那个力量也称为正性决定,它能产生一层比一层高的果位,而不能产生较低的果位,这是恒常不变的法则。
在此,我们应当考虑到:证悟阿罗汉果是不容易的,必须付出极大的精进来修行,同时坚强的毅力也是必要的。
例如:释迦菩萨在他的最后一生中,为了证悟与一切知智相应的阿罗汉果,非常精进地苦行了六年。
我们可以想象,那是多么的艰难。如果经历无数艰难,而证悟了阿罗汉果之后,他又再变成凡夫,那么修行的成果何在呢?我们应仔细思考这一点。
在什么情况下,菩萨能得到授记?具足下列八项条件时,他能够得到授记:一、他生为人。二、他生为男人。
三、因或根:他有充分的波罗蜜,只借着听闻佛陀讲说关于四圣谛的短偈,就足以证悟阿罗汉果。这意指:他必须曾在过去世彻底地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
四、见佛:他遇见佛陀。五、出家:他出家为隐士或比丘。六、成就善德:他修成八定与五神通。
七、增上行:他具备能接受授记的充分波罗蜜。这意指:他必须曾于过去生中,修行证悟一切知智的波罗蜜,因此他能够从佛陀那里接受授记。
换句话说,他必须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播下一切知智的智慧与正行种子。
根据《小部.耶输陀罗譬喻经》,后来的悉达多太子与耶输陀罗公主,曾在数万亿尊佛面前,为释迦牟尼佛的一切知智而发愿,并在这些佛的指导下,修行所有的波罗蜜。
八、强烈意愿:他具有想要成就一切知智的强烈意愿。此意愿需要多强呢?
假设全世界充满炽燃的火炭,有人告诉他说:如果他能赤脚从世界的这一端,走过炽燃的火炭,到达世界的另一端,则能成就一切知智。他必定毫不犹豫地走过那火炭。
如果菩萨具足这八项条件,他必然会得到佛陀授记。释迦菩萨在燃灯佛时,是一位名为善慧的隐士,他具足这八项条件。
这就是为什么,他能得到燃灯佛如此的授记:“再过四阿僧祇与十万大劫之后,你必定会证得一切知智,而你的族姓为乔达摩(瞿昙)。”
为什么说授记是肯定的呢?因为它不会改变。我们并没有说它是恒常的。燃灯佛的名色法是无常的,善慧菩萨的名色法也是无常的,这是事实。
但是,只要菩萨还未证得一切知智,其业力(尤其是他的波罗蜜)是不会消失的。燃灯佛的话(指授记),也是不会改变,不会是虚假的。
如果那些话改变了,则授记就不是真的。那么就有另一个问题产生,即:佛陀会说假话。佛陀唯有见到上述八项条件都具足时,才会给予授记。
例如:当一个精通农业的人,看见一棵条件良好的香蕉树时,他能告诉你:这棵香蕉树将在四个月后产生香蕉。为什么呢?因为他精通农业,并且他看到香蕉树长出的花与细叶。
同理,当某人具足,上述成佛的八项条件时,佛陀看见他,将能证得一切知智的佛果,这就是为什么,佛陀会给予授记的原因。
在燃灯佛时,释迦菩萨是善慧隐士,是一个凡夫;在最后一生证悟成佛之前,他还是一个凡夫;唯有在证悟之后,他才成为释迦牟尼佛。
在证悟与一切知智相应的阿罗汉道之后,他不能改变他的阿罗汉果位,这是正性决定的法则。
这里正性决定的法则,指的是:阿罗汉道的结果不能改变。
这并不表示阿罗汉道是恒常的,而是指由业力产生的果报,是不能改变的。
这究竟指的是什么呢?这是指,阿罗汉道必然产生阿罗汉果,而且阿罗汉道将灭除所有烦恼、所有恶业与所有善业,这也是必然的。
这些烦恼、恶业与善业若未被灭除,则将于般涅盘之后产生它们的果报。这种业果法则称为正性决定,是不会改变的。因此,正性决定与授记并不违背无常的法则。
在此,单靠发愿或向往成佛,并不足以证得一切知智。当菩萨接受授记时,他们必须已具足上述的八项条件。
再者,单靠授记,也不能产生成佛之果。即使在得到授记之后,他们仍然必须继续修行,以圆满三种层次的十波罗蜜:
一、他们必须借着牺牲儿子、女儿、妻子与外在财物,来履行十种普通波罗蜜。
二、他们必须借着牺牲自己的肢体与器官,如:眼睛、手臂等来履行十种中等波罗蜜(近波罗蜜)。
三、他们必须借着牺牲自己的生命来履行十种上等波罗蜜(最上波罗蜜)。
总共有三十种波罗蜜,如果我们归纳它们,那么就只有布施、持戒与止观禅修。
这些都是上等的善业,菩萨必须借着,牺牲有生命与无生命的财物、自己的肢体乃至自己的生命,来完成这些善业。
再者,菩萨必须以多久的时间履行波罗蜜呢?以我们的释迦菩萨为例,在得到授记之后,他以四阿僧祇与十万大劫的时间履行波罗蜜,这是最短的时间。
然而,在得到授记之前,我们无法确定他已经修行多长的时间。因此,我们应当记住,单靠发愿或向往是不足以成佛的。
虽然菩萨已经从佛得到授记,但是证得一切知智的波罗蜜还未成熟,他必须培育波罗蜜直到成熟。
例如:释迦菩萨得到燃灯佛授记之后,还必须以四阿僧祇与十万大劫的时间培育波罗蜜,直到成熟为止。
从得到燃灯佛授记,到最后一生之间的时期,菩萨有时因为过去所造的恶业,而投生于四恶道。
那时,他还不能灭除那些恶业的业力,所以当业力成熟之时,无可避免地,他必须遭受果报,这是不变的法则。
但是,对于已经达到缘摄受智、生灭随观智,或者已达到行舍智的普通弟子而言,他们证悟道智与果智的波罗蜜已经成熟。
因此,他们能在接着的未来生中,证悟道果、彻见涅盘,这也是不变的法则。
编摘于南传尊者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