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世时,对当时信众的开示,一般是从施论、戒论、天论开始,然后观察信众的根基,给予开示诸欲的过患及四圣谛,这种教法称为‘次第说法’。
而对于戒与定都已达到清净的比丘,佛陀则直接教导观禅。最初的五比丘就是很好的例子:在他们都证得须陀洹果之后,佛陀为他们开示《无我相经》,单纯只教导观禅,没有谈到戒与定。
因此,只有在必要的时候,佛陀才以‘次第说法’系列来开示。对于持戒已达到清净,但是定力还不够强的比丘,佛陀就从禅定的修行方法开始教起,《中部.小空经》就是一个例子。
在《小空经》里,佛陀教导世间的八定及灭尽定。对于持戒还未清净的人,佛陀就从戒开始谈起,例如《中部.愿经》。
对于需要听闻布施论、持戒论、生天论等的人,尤其是对于在家居士,佛陀才开示‘次第说法’。
关于获得好福报的布施方法,《中部.布施分别经》提供我们许多这方面的知识。
在那部经中,佛陀列举十四种对个人的布施,从对佛陀的布施谈到对没有道德的人的布施,乃至对畜生的布施。
每一种布施都有它的利益,但是接受者的德行愈高,布施所带来的利益就愈大。再者,即使布施给同一类的接受者,其利益还依照布施者的动机而有不同。
例如,以不期待回报的清净心所作的布施利益,高过以期待回报的不清净心所作的布施利益。
布施可以由于布施者或接受者,或者双方的清净德行而得到净化。净化了的布施,能带来更为殊胜的利益。因此,若想由布施中获得殊胜的果报,应当具足以下五项条件:
一、布施者戒行清净;二、所布施之物以正当的方法取得;
三、布施者的心清净无染(不期望回报);四、布施者对业果法则具有坚强的信心;五、接受者也是戒行清净。
具足这五项条件的布施,能够产生很大的福德果报。然而,佛陀并不十分称赞这种布施,因为这种布施,还是会造成未来世的投生。
只要还有投生,就肯定还有老、病、死、愁、悲、苦、忧、恼。所以,佛陀赞叹另一种布施。
他在《布施分别经》中如此开示:“诸比丘,当一位阿罗汉以清净无染的心,相信业果的殊胜,布施如法取得之物给另一位阿罗汉,那么此布施,是世间所有布施当中最崇高的一种。”
这种情况有五项条件:一、布施者是阿罗汉;二、所布施之物以正当的方法取得;三、布施者具有清净无染的心;四、布施者对业果法则具有坚强的信心;五、接受者也是阿罗汉。
这种布施不会产生未来世的投生,也就不再会有老、病、死、愁、悲、苦、忧、恼,这就是佛陀赞叹这种布施最崇高的理由。
然而,如果布施者还不未证得阿罗汉果,他如何能行这种布施呢?在《难陀母经》中,佛陀教导两种可行的方法:
当布施者与接受者双方,都已经远离贪、嗔、痴,或者当双方都在为了灭除贪、嗔、痴而精进修行。这种布施,也可以算是最崇高的。
这种情况,乃是布施者在行布施时修行观禅,观照自己的名色法、接受者的名色法,以及布施品的究竟色法,都是无常、苦、无我的。
他还必须观照布施前、布施时与布施后的善名法,也是无常、苦、无我的。这种布施通常不会造成未来世的投生,若想解脱生死轮回,最好能行这种布施。
至于持戒,比丘应当遵守比丘戒;在家居士至少应当持守五戒。能够终身谨慎地持戒是最好的,不时地违犯戒律则是不好的。
在家居士若有适当的机缘,也应当持守八戒或九布萨支。所谓九布萨支,就是在持八戒时,也修习慈心,这是《增支部.九集》里记载的。
持戒,可以避免人类遭受地狱的烧烤之苦。当戒行被禅定与观智所围绕时,这种戒行变得更殊胜与有力,更能避免人类堕入四恶道。如果能获得圣者所喜之戒,意即证得圣果,那么就肯定不会再堕恶道。
天论,是指谈论天界的快乐、福报。我们无法衡量天界的快乐,经典里记载:他们的宫殿非常华丽,以金、银及各种珠宝建造而成,依照个人过去的业力而有不同。有些宫殿长宽各四十公里,有些乃至长宽各六百公里。
至于诸欲的过患,佛陀以种种方式加以讲解。在《中部.哺多利经》里,佛陀举出几种譬喻,来说明沉迷于欲乐的危险:
一只饥饿的狗,无法因为啃没有肉的骨头而消除饥饿与虚弱,感官欲乐就好比是没有肉的骨头一样。
当一只秃鹰,口中叼着一块肉而飞行时,它会被其它的群鹰攻啄与抓攫,因而导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乐就好比是那块肉一样。
当一个人,握着炽燃的草扎火炬逆风而行时,他会被火炬焚烧,而导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乐就好比是那束火炬一样。
当一个人,掉入充满灼热火炭的坑陷时,他会被灼烧,而导致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乐就好比是那火炭坑一样。
一个人梦见可爱的花园,醒来之后,则丝毫见不到那花园的迹象,感官欲乐就好比是那个梦一样。
一个人向别人借物品来使用,物主将物品要回去之后,此人会感到很沮丧,感官欲乐就好比是借来的物品一样。
一个人爬上果树去摘果实,当那棵果树,被人从根部砍断而倒下来时,树上的那个人会死亡或遭受致命的痛苦,感官欲乐就好比是那棵果树一样。
因此,感官欲乐会带来许多的痛苦与绝望。在感官欲乐当中,潜藏着很大的危险,这就是诸欲的过患。
于《中部.摩犍地耶经》中,佛陀所举的例子是:“摩犍地耶,假设有一个麻风病患者,四肢长满了脓疮与水泡。由于被种种虫所折磨,所以他用指甲将伤口上的痂疤抓下来,并且在火炭坑上烘烤自己的身体。
他愈抓伤口上的痂疤、愈烘烤自己的身体,他身上的伤口就愈肮脏、愈发臭、愈受感染。然而,他在抓自己身上伤口的时候,他感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与享受。
同样地,摩犍地耶,未脱离感官享乐之欲的众生,受到欲爱的折磨,受到欲热的烧烤,却仍然沉溺于感官享乐。
这样的众生,愈沉溺于感官享乐,他们的欲爱就愈强烈,他们就愈受到欲热的烧烤。然而,在他们沉溺于五欲之乐时,他们感到某种程度的满足与享受。”
因此,感官欲乐的过患之一,是它会使人沉迷得愈来愈深,无法自拔。最后,就只有趋向灭亡与遭受长久的恶道苦报。
佛陀也在《相应部.六处相应.燃火之教经》中,谈到执取尘相的危险。他说:“诸比丘!即使被一支火红的、燃烧的、炽烈的、灼热的铁钉,刺穿眼根,仍然好过于执取眼根所对的色尘之相状与特征。
因为如果心识系缚于对那相状或特征的欢喜,而万一此人在那一刻死亡的话,他就可能投生于二趣之一,即地狱或畜生道。由于见到这种危险,所以我如此说。”
然后,佛陀以同样的方式,解释了执取声音、气味、味道、触觉的危险。
此人之所以投生到地狱或畜生道的理由是:一生当中最后一个速行心——临死速行心,会决定下一世的投生。
如果由于爱欲或其它烦恼的缘故,使得不善的临死速行心生起,死亡后他会投生于恶道。
举例而言,苏巴玛天神的五百位天女,在享受天界的感官欲乐时死亡,并立刻于死后投生地狱。由于对感官享乐的欲爱,她们的临死速行心是与贪相应的不善心。
那成熟的不善业力,引导她们投生到地狱,这种业称为近业。意即临近死亡时,回忆起过去所造之业,或者临死时所造之业。
苏巴玛天神见到她们的不幸遭遇,并且发现自己在七天之后,也将投生到同样那个地狱,他感到非常忧虑。于是,他带着剩下的五百位天女,来到人间向佛陀求助。
在听完佛陀的开示之后,他们全部证得初果须陀洹,因此永远免离堕入四恶道的危险。从这里,我们就可以了解诸欲的过患,以及脱离诸欲的重要性。
编摘于南传尊者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