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聚,指的是由究竟色法组成的微粒。如果禅修者能够分析这些色聚,他将能见到究竟色法。
根据佛陀教导的《阿毗达摩》,有二十八种究竟色法:1.地界,2.水界,3.火界,4.风界,5.眼净色,6.耳净色,7.鼻净色,
8.舌净色,9.身净色,10.颜色,11.声音,12.香臭,13.味道,14.女根色,15.男根色,16.心所依处,17.命根色,18.食素,
19.空界,20.身表,21.语表,22.色轻快性,23.色柔软性,24.色适业性,25.色积集,26.色相续,27.色老性,28.色无常性。
在每一粒色聚中,至少有八种究竟色法: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臭、味道、食素。
在某些色聚中,有九种究竟色,那就是加上命根色。在某些色聚中,有十种究竟色,那就是再加上性根色或净色。
色聚不是究竟色法,所以,它并不是佛法观智的对象。如果借着观察迅速生灭的色聚,为无常、苦、无我来修行观禅,那将是虚假不真的观禅。
存在于每一粒色聚里的究竟色法,才是观禅修行的对象。所以,当你见到色聚时,应该继续分析它们,借着透视其中的究竟色法,来修行观禅。
某些禅修者,在见到微粒(色聚)时,无法分析它们,而只是借着观察那些微粒的生灭,来修行无常、苦、无我。
根据佛陀教导的《阿毗达摩》,那些微粒只是概念法而已,概念法不是观智的对象。
如果他们那样修行,渐渐地,那些微粒会消失,只剩下白色透明的物体。
于是,他们专注于那白色透明的物体,认为那就是色法的息灭。他们不了解,如果注意白色透明体的空间,他们将能再度见到微粒。
为什么他们不了解呢?因为他们并未有系统地修行四界分别观,他们也许只以一界或几界作为对象来修行。
然而,由于他们过去世的波罗蜜,所以他们能见到微粒。但是,他们无法分析每一颗微粒里的地、水、火、风这四界。
然后,当那些微粒消失,只剩下白色透明体时,他们也不知道,应当注意白色透明体中的空间。因此,他们误以为那是色法的息灭。
在专注于那白色透明体时,有时他们的心,落入了有分当中,而以为那就是名法的息灭。
于是,他们误以为已达到名色法息灭的涅盘。而事实上,他们连观禅的开始阶段——名色分别智,都还未能够达到。
因此,我们在修行观禅时,应该记住这项事实,并知道会有一些错觉产生。
当我们能够以观智,真正见到每粒色聚中的究竟色法时,我们的心与见解,能够暂时被改变。因为,观智能暂时地去除邪见与其它的烦恼。
只有在证得高等的观智——道智时,我们才能逐步完全地断除邪见与其它烦恼,从而成为证果的圣者。
摘自南传尊者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