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佛教故事

我有好多难题
时间:2014-07-15 17:02:55  来源:  作者:

帕奥禅林某西方比库:这一次开示的题目,也是四圣谛。今天,让我们讨论第一圣谛——苦圣谛。首先让我们看一看一些统计。
  
《相应部.人死地狱经》里记载,有一次,佛陀以指甲挑起些少泥土问道:「诸比库,你们认为哪一者比较多:是我指甲上这一小点泥土比较多,还是大地的泥土比较多?」
  
「世尊,这大地肯定比较多。跟大地比较起来,该一小点泥土微不足道、无法比较、甚至算不上大地的其中一份子。」
  
「同样地,诸比库,人死后再投生为人的很少,但人死后投生到地狱的则多得许多。」
  
佛陀解释人死后投生为动物与饿鬼的情形也是如此。佛陀知道这点,因为他能够看到。
 
该些统计是否已经变了?现代的统计是否比较乐观?可惜却是更不乐观了,因为一直以来,人类的素质与行为都在不断地腐败。
 
佛陀知见这点后再解释,而且何时何地我们皆可找到支持这一点的证据,例如在报纸上与电视里。但为何该些统计是如此?为何人类无可避免地都会投生到地狱、投生为动物或投生为饿鬼?
 
佛陀说:「诸比库,因为他们还未知见四圣谛。是哪四者?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导向苦灭之道圣谛。」
 
你们是否认为自己是在该些统计之外?你们是否认为自己很安全,因此不需要理会四圣谛?我们时常认为该些统计只是与别人有关。
 
如果我们不这么认为,我们的作为将会不一样,而该些统计也会不一样。但很自然地,我们会把一切都想象得很美好,因为愚痴是很自然的。
 
在《增支部.四集.马鞭经》,佛陀以四种良马的譬喻,来解释这一点。这四种马受到良好的饲养、受到良好的训练、源自优良的品种:不是一般平凡的马。
 
佛陀解释,第一种良马,只须见到马鞭的影子,就会受到激励以遵从指示工作。但第二种良马,只有在马鞭碰到牠的皮时,才会受到激励。
 
第三种良马,必须在感到马鞭打到肉时,才受到激励,第四种马,则在狠打之下,才会受到激励。
 
佛陀说,同样地,第一种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只须听到某某处、某某人患了病或逝世,就会受到激励而停止放逸,开始潜修佛法。
 
但第二种受到良好教育的人,必须见到有人患了病或逝世,才会受到激励。第三种人,只有在见到亲戚或族人患了病或逝世,才会受到激励。第四种人,则在自己遭受严厉、剧烈、要命的痛苦,才会受到激励。
  
当然,也有一种马,是无论怎么狠打,也绝不会受到激励以遵从命令的。在此,佛陀并没有提到这种马,因为这不是良马,而是劣马。
 
同样地,无论听闻、看见、亲身体验多少痛苦,也不会学习及修行佛法的人,不能称为受到良好教育的人:这种人是佛陀所称的愚人。
 
佛陀在《中部.天使经》里提到,该愚人见到稚嫩的婴儿,面孔朝下俯卧、沾满了自己的粪尿;该愚人见到一个男人(或女人),活了八十岁、九十岁或一百岁;
 
他们老朽、犹如屋脊般弯曲、驼背、依靠拐杖支持、虚弱蹒跚、青春不再、老掉牙、白了发、头发稀松、头顶光光、皱纹满面、四肢斑斑;
 
该愚人见到一个男人(或女人),患了病、痛苦、病得死去活来、躺在自己的粪尿之中、由某人扶起、由别人放下;
 
该愚人见到一个男人(或女人),已经死了一天、两天或三天、肿胀、流出脓液,但是该愚人,依然不会透过身、口、意行善。
 
现今这个时代,贪欲已经被神圣化,因此这种愚痴当然更恐怖,因为许多实相已经被覆盖:病人被藏在医院里;死人得到化妆、迅速火化;而且提及这些事被认为消极的。
 
甚至有些父母,被知照老、病、死的实相,并不适合让孩子们知道,反之神化故事、童话故事、神话故事、迪斯尼乐园与流行歌曲则没问题,透过运动比赛来增长对身体的虚荣与自大,则被积极的鼓励——被视为国家的财富。
  
该些马受到主人的马鞭激励,人类则受到痛苦之鞭激励。苦是第一圣谛,即苦圣谛,是一切的起点。
 
什么是苦?佛陀在《相应部.转法轮经》说:「生是苦、老是苦、病是苦、死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求不得也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
  
《清净之道》解释,苦圣谛是四圣谛的第一项,因为它粗显且为一切众生所共有,而易于明白。要了解苦的本质的其中一个方法,是观察对苦的两种反应。
 
佛陀在《增支部.洞悉经》中说:「当某人受到痛苦击败、其心受到痛苦控制,他就会忧伤流泪、搥胸痛哭、心烦意乱,
 
或者他会向外追寻,心想:有什么人懂得能够帮助灭除痛苦的片言字语?」第一种反应,是耽乐于痛苦、以扩大它)。另一种反应,则是尝试对治它、以减轻痛苦。
  
我们都见过这一点。我们自己或某位亲爱的人生病或死亡时,我们几乎每个人都感到心烦意乱。子女生病时,父母感到心烦意乱;
  
父母生病时,子女感到心烦意乱;妻子生病时,丈夫感到心烦意乱;丈夫生病时,妻子感到心烦意乱;朋友生病时,朋友感到心烦意乱;
  
师长生病时,学生感到心烦意乱;自己生病时,我们也感到心烦意乱。病情越严重,痛苦就越强大;死亡发生时,我们甚至会精神失常。
  
许多父母永远忘不了孩子的死亡,许多子女一年又一年地为父母的死亡忧伤,丈夫则为过世的妻子感到忧伤不已等等。
  
有些人因为这种忧伤而开始酗酒、忽略了工作与自己,最终这种精神上的病、导致身体上的病。事实上,有些人因为忧伤而患上癌症、帕金逊症或心脏病,甚至死于忧伤;即使动物也会如此。
  
透过对贪欲、青春、健康与生命的现代世界性正统信仰,因体验痛苦而产生的迷惑,变得非常糟糕,变得越来越难以对治。这是至深的愚痴(迷惑的思想与价值),无可避免地导致更迷惑——愚痴带来更多的愚痴。
 
然而,佛陀解释,也有些人并不耽乐于痛苦,不太迷惑,会寻求解决的方法。这种人在世界各地皆可见到。
 
去问任何一位医生,他都会告诉你们在医院有些非常罕见的病人,会开始探索生命,开始阅读报纸以外的东西,开始讨论与温布尔登网球赛、世界杯足球赛无关的事物。
 
不幸的是这是非常罕见的,而且许多人在痊愈之后就把它给忘了——直到下一次生病为止。当所患的是致命病,或在死亡边缘,或亲爱的人逝世时,
 
这种具备建设性的反应有时会发生,也就在这时候,人们开始学习佛法与禅修。他们的痛苦,为他们拨出以前认为没有的时间。
 
即使如此,这种反应还是非常罕见,因为它的根基,是与自然相反的智慧。而智慧或道智是不自然的,因为它们必须透过禅修佛法才能获得。
  
老、病、死之苦,显而易见。然而生之苦,却较少获得理解,或许该说是较少为人接受。人们并不甚了解怀孕(对孕妇,尤其是对胎儿来说)充满剧烈的痛苦。
 
《清净道论》形容胎儿的极苦,以及生产的折磨。看一看刚出生的婴儿,看那你们不曾见过的痛苦面容。
 
但是,我们并不看那面容,而只看到「我的儿子」、「我的女儿」与「我」,假装婴儿的出生,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那其实是痛苦的景象、痛苦的声音、痛苦的气味以及痛苦的触觉;衰老、得病、死亡,这些其它的人生大事,也是如此。
  
在解释堕胎之苦时,《清净道论》说胎儿受到切割、肢解所经历的痛苦,甚至不适合朋友、亲密者与同伴看见。
 
保密这一切实相,是人类的无明,但依据现代世界性已神圣化的贪欲来说,提及这些实相存在,就等同犯了无可宽恕的滔天大罪——说实相的人、说真话的人,必须非常的谨慎。
  
接着,还有佛陀形容为怨憎会之苦。《长部.大念处经》:「任何人有了不想要的、讨厌的、不愉快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或法尘,或者任何人遭遇到心怀恶意者、心怀伤害意者、心怀扰乱意者、心怀危害意者,那称为怨憎会。」
  
这种苦纯粹是体验苦受,在一生之中不断地发生,分分秒秒地发生。但这比较复杂,因为它依靠我们的感想。举例而言,使得我们不断地移动四肢的身体不适、捕鼠器中死老鼠的景象、小孩哭泣的声音、杀虫剂的气味或无糖咖啡的味道。我们或许会说这些东西产生痛苦,但这是因人而异的。
 
有些人不断地移动四肢,这可以是心散乱的征象,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执着自己的身体。再看一看那些曾经禅修及培育身体方面的自制力的比库们,观察他们几乎不曾移动四肢。他们的禅修已经减轻了对身体的执着。这是为何《清净之道》说,身体苦受的作用是导致愚人忧虑。
 
接着有家庭主妇设下捕鼠器。开始时她对见到死老鼠感到不悦,但接着想一想、随着进一步的行法运作,它变成了乐受:「终于捉到你了!」
 
她也可能会对杀虫剂的味道感到快乐,因为它代表她的死对头——蚊子与蟑螂的死亡。我们都曾见过小孩子们如何乐于互相弄哭对方,而众多现代教条之一是,自以为是且武断地指责人们咖啡中的糖。如是:「某人的食物成为另一人的毒药。」
 
感受苦的多样化,也可以在佛陀形容的爱别离苦之中见到。这纯粹与前者相对。前者是与不喜爱的相遇,这一项则是与喜爱的分离:例如母亲在早上把儿子送进学校;儿子在学校假期时怀念着在学校和他一起游玩的同学而感到无聊。
 
泊车票也是苦,因为我们必须与自己可贵的金钱分离,却得不到任何欲乐回馈,这是为何付所得税也是苦。迷失(与熟悉的事物分离)是苦,赌输钱是苦,遗失钱包是苦,发脾气是苦,找不到锁匙也是苦。
  
佛陀也解释求不得苦,那是追求得不到的东西,《长部.大念处经》:「会遭受老、病、死、愁、悲、苦、忧、恼的众生内心生起这样的愿望:希望我不会遭受老、病、死、愁、悲、苦、忧、恼,希望我不会老、病、死、愁、悲、苦、忧、恼!」
  
所求者,即是希望或期望得到之物。每个人都希望不会老、病、死等;丈夫希望怀孕的妻子会生个儿子,其怀孕的妻子则希望生个女儿,他们两者都希望孩子是个美丽的天使、心地善良、聪明有礼、永无病痛等。
 
他们的失望始于生产的惨痛经历,而且随着孩子的一生继续下去,因为孩子也跟他们一样必须遭受老、病、死;老妇女希望医生能够医好她那可怕的关节炎,但痛苦还是持续下去,因为那是老化的症状;
 
医生看到所有的病人都遭受痛苦,心里希望自己能够为他们解除一切的病痛,然而这是一场败仗;农夫一时希望天下雨,一时又希望天不下雨,但雨神却随心所欲而为;我们追赶公交车却赶不上;狗儿想要获得餐桌上的食物却被斥骂。
 
在整个人生,每一天,甚至分分秒秒之中,我们都从一个期望去到另一个期望,而且这些期望几乎都不曾如我们所愿地实现。无论失望的痛苦是大是小,都是苦。
  
看回佛陀对苦的分析,我们就会了解,苦是与人生不可分离的一部份。这是为何佛陀解释出生是苦时,他最终是指,仅仅只是投生已经是苦。
 
佛陀解释:「无论是任何众生,在任何众生的群体,都有诞生、产生、生起、诸蕴的显现,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的获得,诸比库,那称为生。」
 
无论投生到哪一界都是苦。投生到欲界天与梵天界时,我们时时刻刻所体验的只有极强的乐受,但还是有痛苦的,因为我们必定有寿终的时刻,其时不知又会投生到哪里。
 
我们可以持续不断地讨论各种痛苦,但《清净之道》解释:「即使花了许多个大劫,要毫无遗漏地说出每一种苦,是不可能的。因此世尊说:简而言之,五取蕴是苦。」
 
五取蕴是色、受、想、行与识:没有五取蕴,苦就不存在;有了五取蕴,苦就不可能不存在。
 
我们都能够了解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与求不得,但只有少数人能够了解五取蕴这一词。我们之中多数一听到「五取蕴」这一类的词句,就感到痛苦。
 
五蕴是生命的五个层面。佛陀以许多层面来形容生命:这有视其对象是谁,以及其原因何在。举例而言,佛陀有时形容生命为六处: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
 
有时形容生命为十二处:眼处与色尘、耳处与声尘、鼻处与香尘、舌处与味尘、身处与触尘、意处与法尘;
 
佛陀形容生命为五蕴,也形容生命为只有二法:名与色。名,即是受、想、行、识四蕴;色,则是色蕴。佛陀也形容生命为只有一法:苦。
  
然而什么是蕴?蕴的巴利文是khandha,可翻译为群、体、整体、聚、组别或蕴。但为何诸蕴称为蕴?
 
有一位比库就曾经提出这个问题,佛陀则解释每一蕴称为蕴,是因为每一蕴是十一种蕴的聚合体。
 
在《中部.大月圆夜经》,佛陀说:「无论是哪一种色法,无论是过去、未来或现在的;内在或外在的;粗糙或微细的;劣等或殊胜的,远或近的:这些都称为色蕴。」
  
佛陀解释,无论是哪一种色法,是指四大种(四界)与由四大种所造之色。四大种是地界、水界、火界与风界,由它们所造之色,则是颜色、声音、香、味、食素等。
 
该蕴本身组成十一蕴,例如过去、未来或现在的色法,可以是过去世、今世及未来世的色法,或者是这一秒、前一秒及后一秒的色法;
 
内在与外在的色法,可以是自己的色法及其它众生与无生命体的色法,或者是自己今世的色法及自己其它世的色法;
 
劣等与殊胜的色法,可以是不同生命界(越低层就越粗糙,越高层的生命界就越微细)的色法等等。受、想、行、识诸蕴,也都有这十一种蕴。
  
可见佛陀的眼光,不是短浅与狭窄至只见到一个世界的一个大劫里的一段时间的其中一个层面而已。其眼光是无量的佛法,即生命的整体——无量时空的一切层面。
  
这些几乎都不能以肉眼看见,当然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为何(依靠物质工艺的)现代科学的范围微不足道,其知识极其肤浅且受到扭曲。然而,依靠精神工艺的力量(定与慧),我们能够以慧眼知见这一切。
 
佛陀的这种慧眼特别强大有力,这是为何当佛陀在《中部.天使经》,解释愚人如何投生到地狱时,他可以说:「诸比库,我向你们所说的这件事并非听自其它沙门或婆罗门;我向你们所说的这件事是我自己知见与发现的。」
 
五蕴与五取蕴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其差别是看法。五取蕴是指它们能够被执取。五蕴被执取是什么意思?它的意思是,无明凡夫执取它们为快乐、安全等。虽然四道与四果这八个出世间心也都由四种名蕴组成,但它们是不能被执取的。因此,五取蕴不包括八个出世间心,五蕴则包括它们。
 
佛陀在《相应部.蕴经》里解释,这些蕴具漏——受到欲漏、有漏与无明漏的污染。这是什么意思?举属于色蕴的色法来说。
 
有些色法是我们的身体,有些色法则在我们的身体之外:内在与外在。我们的身体拥有生命,也就是有生命体,虽然我们四处带着走的粪尿是无生命体。
 
在我们身体之外的色法,是其它众生的有生命体色法,以及植物、水、空气、石头、玻璃、塑料、整个地球至无边世界的无生命体色法。
 
它是一切色法整体,我们则执取它为可乐之物(欲漏)、永恒之物(有漏;那就是之前我们提及对老、病、死盲目的愚人),我们也执取它为我们的东西、组成我们的东西(无明漏,这也是其它二漏的原因)。
  
我们以为自己的色身美丽,但即使现代科学也知道,《清净之道》所说身体由成千成万只虫组成是真的。现代科学证实我们的皮肤(即使是在胎里时)是成千成万只虫,而且体内藏着千千万万只虫。
 
我们时时刻刻带着走的骨头、肌肉、腱、肠、血、痰、口水、鼻涕、汗、粪与尿,是否美丽?把这些都拿掉,剩下的是什么?什么都没有,除了空间。如此,即可理解认为身体美丽只是在看幻象。
 
现代科学也知道身体不断地变化这一项事实,然而我们还是想象它为恒常不变。而且我们多数都不禁认为自己的身体,是我们的自我——年轻力壮的男人,认为他那年轻健康的身体是他的,是他自己;
 
虚弱的老人,认为他那衰老多病的身体是他的,是他自己。我们对亲爱者的身体,也持有相同的看法——父母如此看待子女的身体,子女如此看待父母的身体,丈夫如此看待妻子的身体,妻子如此看待丈夫的身体等等。
 
然而由于我们天生的愚痴,我们没有觉察到自己的看法是如此——我们视此愚痴为理所当然,不曾停下来质问其真相。现代科学对身体实相有较好的见解,但这知识,只能让他们乐于自己的发现——这是被贪欲与无明污染的受蕴。
  
如此执取身体与其它色法(色蕴)很自然,因为如实知见诸法需要智慧——但智慧是不自然的,需要透过禅修才能获得。同样地,如此执取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也很自然。
 
它们是名法,我们视它们为乐、常、属于我——我们视它们为自己的与别人的自我。想要色法永远美妙,就是说每当我们看见、听到、嗅到、尝到与感觉到某样东西(这一切都是色法);
 
我们只要美妙的受蕴、美妙的想蕴、美妙的行蕴与美妙的识蕴生起——我们要永远美妙的名法。若名色法果真是我们的,因此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一切事物将会很好。
 
我们只需要决定:「我要我的色身与财产永远美妙,我要我的受、想、行、识蕴永远美妙。」,然而,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佛陀说‘无我’,我们并不能控制这些名色法。
 
我们做得,好像我们能够那样地控制这些东西,然而无论我们的意愿如何,无论我们如何努力保持身体年轻、健康、美丽、永生,身体只会依照一切肉体(变老、患病与死亡)的道路进行;
 
世界也朝它所要的道路进行——我们一直都体验不美妙的色尘、声尘、香尘、味尘与触尘。无论如何,由于天生的愚痴,我们执取五取蕴为我们的快乐泉源,我们执取它们为常、乐、我、净。
 
然而,由于它们只朝着它们所要的道路进行——无常、苦、无我、不净。因此这些是苦,也因此它们不曾是我们的。
 
我们的生命,只是在喜爱与不喜爱中徘徊(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一直都在变化),这并不是快乐,而只是苦。
  
《中部.小真实经》里记载,有一次,一位名叫真实的沙门挑战佛陀,坚持五蕴是我。佛陀就问他,是否能够决定自己的五蕴怎样与不怎么样。
 
真实沙门只得承认他不能——他只得承认,无论我们想怎样,五蕴依然无常、必须遭受变易。
  
佛陀接着问他:「无常之法,是苦还是乐?」
  
「是苦,乔达摩大师。」
  
「对于无常、苦及必须遭受变易之法,是否可视为『这是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自我』?」
  
「不可以,乔达摩大师。」
  
佛陀接着问道:「若人依附苦、依靠苦、执着苦,且视苦之法为『这是我的,这是我,这是我的自我』,他自己是否能够彻知苦,或完全灭尽苦而安住?」
  
「他怎么能够呢?乔达摩大师。」
  
换言之,只要还有无明,就还有漏(烦恼),就还有取蕴,就还有苦,而且无法了解苦。无明是苦的母亲,因为无明是有情再次投生的母亲。
  
佛陀在《相应部.缘起》解释缘起时,即说明了这一点:「诸比库,无明缘生行、行缘生识、识缘生名色、名色缘生六处、六处缘生触、触缘生受、受缘生爱、爱缘生取、取缘生有、有缘生生、生缘生老、死、愁、悲、苦、忧、恼。一切苦蕴如是生起。」
  
缘起,是对生死轮回的透彻分析,它始于「无明缘」。无明是苦之缘,没有无明就没有苦。如何灭除无明?那就必须彻知四圣谛。
 
彻知四圣谛即是灭除无明,也就是灭除生死轮回。如何才能彻知四圣谛?首先必须彻知第一圣谛——苦圣谛。事实上,彻知第一圣谛,就等同于彻知所有四圣谛。佛陀在《相应部.迦弯巴帝经》里:「诸比库,见苦者亦见苦集,亦见苦灭,亦见导向苦灭之道。」
 
如果有人来说:「大德,我有好多难题。请给予开导。」他所获得的答案是什么?
 
「你有难题,是因为你已经投生,而那些难题只有在你停止投生时才会停止。这是第一圣谛、第二圣谛、第三圣谛与第四圣谛的摘要。
 
这是一切诸佛的教法,不多也不少。一切的佛陀,都劝导你停止投生,而这只有在你成为阿拉汉时才能办到。因此,你还期望我会给予你什么劝导?劝你继续去追求生命或再生?」
  
佛陀解释,有(即「业有」与「生有」,在此是指业有),是出生的缘。因此请让我以很少被人引用、佛陀对「有」的评语,来结束今天的开示。
 
《增支部.一法圣典.三品》:「诸比库,犹如甚至一小点的粪也恶臭,因此我对连一刹那的生命也不赞叹,即使只是一弹指的时间。」
  
为什么佛陀对生命的这一句评语,极少被人引用?因为人们执取五蕴、执取无明、执取苦——不了知第一圣谛;他们不是良马佛教徒。

上一篇:慧的总说
下一篇:抓痒、抓痒、抓痒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