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就在街上,舍利弗遇上托钵中的马胜比丘,马胜比丘威仪端严,让舍利弗感到惊奇, 便趋前询问。
马胜比丘只短短回答一偈:「诸法从缘起,如来说 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舍利弗就在听完偈颂的当下, 证得了法眼净。
「诸法从缘起,如来说是因,彼法因缘尽,是大沙门说。」称为法身偈,明确表达了佛教的核心教义在「缘起」。深刻体会缘起的舍利弗,又怎么再跟大众说明缘起呢?
《经藏》上提到缘起的法则是:「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我们一般在十二缘起中能看到这样原则的应用。
但十二缘起只说明主要原因与主要结果的缘相,而在《论藏》的《发趣论》里,舍利弗尊者更将缘起扩大到所有一切法的条件关系。
《发趣论》是南传论藏《阿毘达摩藏》七部之一,以二十四缘分析一切法作为「缘」时的力用,分析缘法与缘所生法的条件关系,即是分析缘力。
简而言之,「缘法」、「缘所生法」与「缘力」是《发趣论》总纲领,掌握这三者彼此的关系,便能透视繁复交错庞杂的身心现象,发向大趣,解脱烦恼。
若没有学习《发趣论》中的二十四缘,对《阿毘达摩藏》的理解,将是片断、破碎、一知半解的;而愈深入《发趣论》,将愈能了解整部《阿毘达摩藏》的全貌。
不只了解整部《阿毘达摩藏》的全貌,深观缘起法,也愈能了解世间实相,世间万象有主因、有助缘、有各种条件,彼此产生了不同的关系、变化,以及之间相互影响、推动、消磨的相应变化。
缘起可以从我们的身心上去检核、去了解,若您可能感到不愉快或不舒服,就从您的身心去检核,如此你将能得到佛法真切的利益。
《基础发趣论》的作者摩诃甘达勇长老(1900-1977),是缅甸德望深高的比丘,他以浅显明白的缅语开示,解说复杂的二十四缘,已在缅甸流通一时;
本书的出版,对极少相关二十四缘资料的华文佛教界而言,是相当珍贵的参考指引。在缅甸,人们从古至今都对《发趣论》深具信心;
《发趣论》的威德力可以从三个明显的方面来看:第一,它所阐述的法义非常殊胜奥妙; 第二,是有威德力的天人及梵天们礼敬的法义;第三,它是佛法住世的第一支先锋部队。
《发趣论》共有四个意涵:种种缘之义、分别之义、建立之义、趣至之义。根据原书编者之绪论,共有三种《发趣论》:
一、《广说发趣论》,是佛陀在忉利天为天众所说;二、《略说发趣论》,是佛陀为舍利弗说《发趣论》之大纲;三、《非广非略说发趣论》,是舍利弗对于《略说发趣论》之补充说明。
现在南传上座部佛教流传下来的,就是第三种《非广非略说发趣论》(以下简称为《发趣论》),此《发趣论》是由二十四部小论组合而成的大论。
这二十四部小论,依舍利弗长老说法的方式,分为四种:〈1〉顺法发趣;〈2〉逆法发趣;〈3〉顺逆法发趣;〈4〉逆顺法发趣。
在上述四种发趣论中,各自都包含了以下六种发趣:〈A〉三法发趣; <B> 二法发趣;〈C〉二法三法发趣;〈D〉三法二法发趣;〈E〉三法三法发趣;〈F〉二法二法发趣。
以顺法发趣为例,六部小论是:顺法三法发趣、顺法二法发趣、顺法二法三法发趣、顺法三法二法发趣、顺法三法三法发趣、顺法二法二法发趣。
其他诸如逆法发趣、顺逆法发趣、逆顺法发趣的部分,同样以此类推。共计二十四部小论。许多人误以为二十四部小论,就等于二十四缘。
而事实上,「因缘」及「所缘缘」等二十四缘,只是二十四部小论中所提到的缘分而已,并不等于二十四部小论。
一九六九年,摩诃甘达勇长老座下的弟子与居士们,请长老开示基础《发趣论》,但是当时的时机尙未成熟。
经过长老的弟子和居士们不断地请求开示,长老终于在一九七三年四月九曰才开始讲述。
那个时候,是缅甸最炎热的夏天,长老利用早斋后比较凉爽的时段,为大家讲述《发趣论》之二十四缘。
辛苦的讲了十七个早上,所以本书分为十七讲。长老非常善巧地将《发趣论》结合生活经验所作的通俗演讲,藉着许多《本生经》内的故事来说明阿毗达摩的法义,
故事浅白易读,蕴含深刻的佛法哲理于其中,十分吸引人。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界中,本书被公认是一本将《发趣论》二十四缘讲述得最深入浅出,值得参考的好书。——译者等
《基础发趣论》正文:礼敬世尊、阿罗汉、正等正觉者!
佛陀在菩提树下亲自体证了一切法相互关联而彼此不混杂的情形,前后发生的顺序和延续的生灭过程;以及这些法所展现 的力量等等诸多现象。
慈悲的佛陀将这些内容,以一切众生能够接受,能够理解的方式告诉一切众生。在通往成佛之路的菩提树下,竖立起胜利旗帜的佛陀,我们因为接受了您的教导,
思惟着一切法发生的前后顺序及其生住灭的各种现象,而能了解一切现象的因、缘、果报。藉由一次又一次不断地深入、思惟、分析,
我们的智慧愈来愈明亮,思路也愈来愈清晰,真是令人无限感恩,欢喜,满足,喝采!佛陀的名号得之不易,需要用四大阿僧祇劫及十万劫的时间来累积波罗蜜,
然后,在最后一生中,以非常庄严的法相,生长在很崇高的种族里,拥有着非常庞大的财富,但是却要入山修行证得法义,不是很浅显地知道事物的表象就够了。
一个能够被称为佛陀的人,具足这些条件而成为佛陀的人,相貌庄严无比,这是由于从无数劫以来,就已经累积了无数波罗蜜。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殊妙庄严,身金色中,诸波罗蜜,遍满芬芳,无师自证。以无上智,利器之轮,斩断一切,暴流烦恼。以大悲心,正等觉智,所显身相,名号佛陀,世之所尊。
大家好好想一想,能够成为佛陀必须用无数劫的时间累积波罗蜜,而不是一点点时间喔!我算一下自己所累积的布施功德,远不及佛陀所努力的一分一毫。
先举个例来说吧,当佛陀投生为一个小国的王子,名叫舭殊安多罗这一世,年仅十六岁就在国境内建盖了许许多多布施的殿堂,在这些殿堂内每天都提供大量的水给穷困的人喝;
不限量的提供食物给穷困的人吃,如果没有毗殊安多罗王子的布施,这些穷人将因饮用水及食物的匮乏而终日忧悲苦恼,惶惧不安的度日。
毗殊安多罗王子这份慈爱的心,每天都提供贫穷人有东西可吃和有水可喝,让许许多多的贫民、乞丐、流浪汉和出门在外的人们、修行人等等,
在饥渴交迫时,能随时进入布施殿堂止饥、解渴。我自己设想一下,如果我的财力能如此丰裕,在这一点的布施上,我应该可以赶得上毗殊安多罗王子。
但是,其他国家来向毗殊安多罗王子索求「白象」,毗殊安多罗王子也能够毫不吝惜地布施出去,这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及了。
因为,在那个时代,象军是主要的战斗力,能够拥有强健象群的国度,就算是兵力强盛的国家。而象军战斗中,能拥有白象的象军就能够无坚不摧,百战百胜。
因此,白象是维系国家命脉重要的支柱,拥有白象是国家和平与安全的保障。当其他国家来向毗殊安多罗王子求取维系国家安全的白象时,毗殊安多罗王子却也毫不吝惜地布施出去。
我设身处地来揣摩一下这项布施,发现我真的做不到这一点,我会因为保卫国家安全的理由而拒绝布施「白象」。
如果这些国家只是因为被侵略而请求军事协助的话,我可以帮忙,但要我将整个军力全都布施出去,因为攸关人民的福祉以及国家安全,我真的无法做到。
以这一份布施的心量来说,我是远远跟不上毗殊安多罗王子。再来,当毗殊安多罗王子被放逐到深山后,别人向他募缘他的子女,毗殊安多罗王子居然也同样布施出去,这份心量我也跟不上。
在戒行波罗蜜方面,佛陀所累积的波罗蜜,也不只是在八戒上的清净而已,佛陀还在行菩萨道时所持的戒,是远离一切的。
有一世投生为龙王时,菩萨深知如果以龙王身分在龙宫中受持八戒,一定不怎么圆满。因此,他在人间找到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受持八戒。
龙王受持八关斋戒之前,发愿说:「即使有人想吃我的肉,想要我的皮,我都不会破犯八关斋戒,做出伤害他人的举止。」菩萨是以这样的发心来持戒的。
这样的发心,我们称之为「究竟的波罗蜜」,或者「究竟的持戒波罗蜜」。在持戒过程中,许多困难和考验不断接踵而来。
这时,有人想要得到这条活龙,因此绞尽心思地设下毒计来捕捉牠,用各种残酷的手段虐杀牠,龙王菩萨以超强的能力忍耐着,这一点我是远远赶不上的。
当佛陀转生为谛威王的时候,也曾经将自己的双眼挖出来布施,这真的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我用这些故事的内容看菩萨的发心,发现自己还相差甚远。
菩萨如此累积究竟的波罗蜜,不只一世两世,一劫两劫的时间,而是经过无数个大劫的努力。因此,这些波罗蜜的功德成熟于一生一世,让整个身心都充满着这些波罗蜜的果报。
跟业果有关的部分,我会在讲述「业缘」的时候再补充说明。业并不会凭空消失,有它的影响力存在,这一点我以后再讲。
在佛陀的最后一生,这些业的能量充分展现开来,因为此生,是他唯一能让业的果报成熟的最后机会了。
以一般人的用语,就是业会争先恐后的抢着让果报成熟。由于过去生布施眼睛所累积的波罗蜜,就会让佛陀拥有一对最庄严最明亮的眼睛。
同样的,过去所累积波罗蜜这些业的力量,让佛陀长出最修长最庄严的身高、双手和双脚,让全身的皮肤就像黄金一样地光洁亮丽。
不论佛陀的大小相貌都长得非常完美,充满着善男子、大丈夫应具备的特相,一共包含了三十二种特相,而小小的相貌,一共有八十个,也是非常庄严。
佛陀在世时相貌的庄严,无人可比,业的力量会尽其所能地给予最美好的果报身体。
甚至当代最美的美女沙纳巴达迦耶尼、耶输陀罗,以及其他最美的美女们,在临入般涅槃前都曾赞叹佛陀的容颜,是她们远远比不上的。
在智慧波罗蜜方面的薰习呢,早在燃灯佛时代顶礼燃灯佛的时候,释迦菩萨本身就已经有世间禅定和神通,智慧已经是非常优越的了。
在顶礼燃灯佛的时候,他虽然还无法完全了解燃灯佛的智慧,但尝试着思维和想象,可以体会燃灯佛的大慈大悲,智慧得以不断增强。
然后,每当布施都将功德回向佛智,希望成为佛智的助缘。就心行和业行方面,他都将功德导向无上的佛智。
每逢遇到佛世的时候,他就向往佛智的高尙与广阔。遇到佛陀教法时代,就在佛教僧团中研习经教并实际用功;
菩萨出家勤修止、观禅,其用功的程度,已经很接近证初果的心(行舍智)。假如他想证悟初果,他就可以证得初果。
得到授记决定成佛的菩萨,假如想证得第四个果位(阿罗汉)的道智与果智,也能够轻而易举的证得。
但是,由于菩萨发心要证得一切智(佛智),所以他并没有上进到初果。在接近初果时,无常、 苦、无我都了然于心;
因此,菩萨无论是自己用功修行,还是在遇到佛陀住世时期,他都可以预想一切智,也能在当前这尊佛陀的座下用功修学戒、定、慧。
因而在最后这一生,菩萨藉由之前的善根薰习,才可以无师自通,自修证得一切知智。所以才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殊妙庄严,身金色中,诸波罗蜜,遍满芬芳,无师自证。
所谓的无师自证可能吗?当然!因为前面无数生都为了证得这个智慧而累积了种种波罗蜜,也亲自实修过,当然可以证得。
以无上智,利器之轮,斩断一切,暴流烦恼。佛陀以无上的阿罗汉道智,断除一切烦恼。这里打断一下,希望现在正录音的居士们,一边录音,一边听法,
最好持守八关斋戒一天,穿着洁白的衣服,告诉自己:「我正在累积波罗蜜」,能够这样是很殊胜的。
守持斋戒的时候,可以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喔!我现在的心好像叫它贪它都不贪,叫它瞋恚、傲慢、悭妒,它好像也不肯,这一片刻是如此的清净无染,完全没有烦恼。
释迦菩萨由于经年累月的修习,烦恼不只是逐渐减少,最后,他在证得阿罗汉道智的时候,已经完全断除了。
大家可以思惟一下,以三十五岁的黄金年华坐在菩提树下,完全断除烦恼的佛陀的心智,是多么的清澈。
以大悲心,正等觉智,所显身相,名号佛陀,世之所尊。大悲心不是一点点的悲心。一位母亲初生儿子的时候,对儿子充满着慈爱与悲悯;
没有生小孩前根本没有这份慈悲心,有了亲生儿子以后,慈悲心油然而生,非常奥妙,这种法的特性,谁都无法主宰。
后来又有了女儿,对两个孩子一样的疼爱,不会减少反而增加。后来子女越生越多,甚至有了孙子孙女,慈悲心更加增广。
就像这样,佛陀对待一切众生就好像是看待自己的子女们一样,以纯净的慈悲心,担忧着他们受苦,由于用天眼智清楚地看到地狱、饿鬼等的苦境,担忧着众生们堕落这些境地,佛陀的悲心之大,真是名符其实。
对于一些现世过得还不错的众生,虽然他们现在很富裕舒适,但佛陀想到他们终究必须抛弃一切,各自依自己的所作所为,生生死死轮转于不同处境而心生悲悯。
这些从燃灯佛时代就蕴藏的大悲心,直到他最后成佛这一生都不曾消失。不只是大悲心,在佛陀证得阿罗汉道智的时候,同时也证得了一切知智。
像这样外相具足各种殊妙的特质,清净而无烦恼的心智,对众生怀着无尽的悲心,一切知智也广阔而无边际,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号称「佛陀」。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殊妙庄严,身金色中,诸波罗蜜,遍满芬芳,无师自证。以无上智,利器之轮,斩断一切,暴流烦恼。以大悲心,正等觉智,所显身相,名号佛陀,世之所尊。
佛陀成道后,没有马上起座,继续在原地结跏趺坐了七整日。七整日之后,佛陀下座并注视着结跏趺坐的位置,想着:「在这里断除了一切烦恼,在这里证得一切知智」,
他完全不眨眼地整整注视了七天。在第四个七天的时候,佛陀思维法义进入到阿毗达摩。在思维前面六部论的时候,因为智慧太强,论典的义理范围不够广,以致光明无法显现。
等到思维了第七部论《发趣论》的时候,佛陀才大放光明:「比丘们! 有别于戒德、定德,非常寂静的(巴利文)。」
寂静到什么程度呢?就像刚才讲过的,一个母亲怀有一个小孩以后,在自己的心识中就出现了慈,我们称为慈心所。
佛陀心中在证得阿罗汉道智的时候,同时也证得了一切知智,就好像我们怀了一个小孩而产生慈心一样,一切知智也确确实实地出现。
(巴利文):非常殊胜的,就好像我们吃到非常可口的食物时,我们简直无法抗拒,吃过了还想再吃,即使是吃饱而不得不停止的时候,仍嫌不够,永远无法感到满足。
证得一切知智也像这样,永远不会腻。以这个大智慧为所缘(目标)而居,就像在吃一种殊胜的食物一样,永远不会感到厌烦。
就像非常柔嫩的物品一样,佛陀的一切知智也非常细滑柔嫩,我们根本无法想出任何文字来形容它。我现在跟大家讲述的时候,因为不是亲身体会,只能全部依照着经教的描述跟大家讲。
照着经典讲述或思惟「大概是这个样子吧」,这样的思惟其实没法真正了解,一定要自己彻底体会了,才能真正知道什么是一切知智,任何人都没办法仅凭臆测就知道一切智是什么境地。
深奥的连佛弟子里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也无法到达了知一切智的程度,它是如此崇高而深奥难懂。
我们试着,想要去理解一切知智深奥的程度,就好像是要一只蚊子,以它细小的嘴巴,去支撑大海一样的自不量力。
既然是如此深奥,我们又如何能轻易地就能理解呢?连舍利弗尊者都没办法了知它,何况我辈。更别说想要透视其中的奥秘了。
一切智只有佛陀能够知道,对于一切知智所能展现出的能力,没有其他人可以了解或知道,我们只好完全依着经教的内容来讲述。——摩诃甘达勇长老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