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说,世俗的人,对信徒对僧伽的布施和供养不理解,总会和传销、迷信,大量花钱什么的混为一谈。末学描述可能不是很准确,如果这样,我该如何回答父亲比较得体,而又不会引起他的误解?
淡然:首先,你告诉你的父亲,供养与布施等,类似于帮助别人,它们是一种善事与善业。因为当你帮助了别人,别人也会帮助你,这是自然法则。因此,做布施等善事的结果,还是利益了自己。
其次,你告诉你的父亲,上座部佛教的出家僧人,并不需要信徒过多的供养,因为上座部比库不能接受金钱、不能使用金钱,也不能储存任何物品,否则犯戒。
在佛陀正法、律中出家的比库,秉承着佛陀少欲知足的教诫,严格遵守佛陀制定的一切戒律。他们没有任何的财产,因为佛陀不允许比库拥有任何的物欲追求。
上座部佛教的比库,之所以也接受信徒们的供养,乃是基于他们必须要完成的一个职责——做信徒或人们的福田。
因为,若同样地帮助别人、做布施等善事,如果对方是一个少欲知足、道德品行很高的人,或者戒行清净、禅修成就等很高;那么你对他所做的善事与善业,其功德与果报就会很大、很殊胜。
如果对方只是一个普通人,甚至没有什么道德,品行也比较低劣,那么对他所做的善事与善业,其功德与果报就不会很大。
众所周知,在佛陀正法、律中出家的上座部佛教比库,他们的主要特点是严守佛陀所制定的一切戒律。他们的主要素质是少欲知足,不追求物欲;
比库们只会寻求精神充实、内心宁静,只是精进于禅修,他们只想做证悟涅槃与道果,彻底解脱轮回之事。
因此,上座部佛教比库是一群少欲知足、德行高尚的人,如果对他们做布施等善事,我们自己将会获得殊胜的利益。
这就是佛陀规定,戒、定、慧等德行具足的比库,必须要充当人间福田这个角色的含义,其目的只是为了利益到世间的众生,而并非是为了利益到比库自己。
因为比库们本身,只需要三衣一钵等生活必需的四种资具,其他不如法的物品、财产、金钱、首饰、奢侈品等,在戒律上都是不被允许接受、使用与拥有的。
某善友:萨度、萨度,谢谢淡然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