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然:因为食物能够导致贪欲。
某善友:哪个地方说的,有出处吗?
淡然:许多经文都说,衣服与食物,能导致贪欲。整部的《律藏》,佛陀都在不厌其烦的制定有关衣服、食物、药品、坐卧具等方面的戒律,其目的,就是要控制与减弱比丘们对这四种如法资具的贪欲。
对于人类来说,在佛陀正法、律中出家的比丘们,是一群最为少欲知足的人。然而,即使比丘众没有任何的财产,不能储存任何的食物与衣服,但对于食物、衣服等的贪欲,还是依然存在。除非比丘已经证悟三果以上,因为只有三果圣者,才能够彻底断除欲欲及欲界。
某善友:究竟谛有四种,可以分成三种:名、色、涅槃。
淡然:应该这样说,究竟谛有四种:色法、心、心所、涅槃。
某善友:究竟谛是真实存在,难道涅槃是非五蕴的存在方式的一种存在方式?
淡然:正是如此,涅槃是非五蕴的存在方式的一种存在,涅槃是非色法、非心、非心所的存在方式的一种存在。
某善友:在究竟谛意义上,无法用存在和不存在去描述般涅槃的圣者。
淡然:我是说涅槃是真实存在的,这不是在描述般涅槃的圣者。涅槃,可分为有余依涅槃和无余依涅槃。活着的阿罗汉证得的涅槃境界,称为有余依涅槃。阿罗汉死亡时证得的涅槃境界,称为无余依涅槃。
般涅槃,是指已证入无余依涅槃的阿罗汉;我们不能够去说,这些阿罗汉圣者死亡之后的生命,是存在的或者是不存在的。
某善友:那两种存在方式可以转化吗?
淡然:涅槃本身,与证悟涅槃的人,这是两码事。在这世间,无论有无证悟涅槃的人,涅槃照样存在。无论有无佛陀出世,涅槃照样存在。无论是否有佛教,涅槃照样存在。
佛陀出世,只是发现了证悟涅槃的方法。并且,在三界世间的一切生命当中,只有佛陀这样的一种人,才能发现证悟涅槃的方法。
欲界天神、色界梵天神、无色界梵天神,无法依靠自己发现证悟涅槃的方法。这些天神必须通过佛陀的教导,才能知道证悟涅槃的方法。
同样的,一切人类、一切四恶道的众生,都无法依靠自己去发现证悟涅槃的方法。拥有三因结生心的人或某些低等天神,可以通过佛陀的教导,知道证悟涅槃的方法及证悟涅槃。
某善友:同一个涅槃境界,为何佛陀和圣者弟子的也有不同?
淡然:同一个涅槃境界,佛陀和圣者弟子们的是一模一样,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佛陀与诸弟子们的智慧不一样,并非证悟的涅槃不一样。
某善友:智慧是有为法,也是无常苦无我的,随着般涅槃而熄灭。
淡然:对的。实际上,智慧就是五十二种心所里的慧心所,由于慧心所是究竟法(究竟谛),所以我们可以说,智慧是是无常、苦、无我的。
我们为什么不能说,概念法是无常、苦、无我的?因为站在究竟谛的立场,概念法并不存在。尽管我们每天,每时、每刻都生活在概念法之中,
但我们却不能够说,这些概念法是无常、苦、无我的。因为这些东西并无实质,在究竟上并不存在。究竟上存在的只有四种法:色法、心、心所、涅槃。
某善友:菩萨是凡夫吗?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就是菩萨的…
淡然:菩萨本来就是凡夫,不然,他无法轮回那么久,去积累波罗蜜。而初果圣者最多只轮回七次,他无法轮回那么久去累积波罗蜜成佛。
只有凡夫,才有可能无穷无尽的轮回,圣者则最多只轮回几次,譬如二果圣者、三果圣者只轮回一次,四果圣者一次都不轮回。
某善友:我记得长部里说过,假如阿难先于魔王要求世尊留下来,世尊就不会那么早入灭,那样应该就是已经可以涅槃,然后不涅槃吧?
淡然:该经文要表达的,不是这个意思。而是说明,佛陀可以利用自己强大的四神足力量,令到自己的寿命延长20年,即活到当时的平均人寿100岁。
某善友:第四千年还可以证得纯观阿罗汉。现在是第三千年,为什么说现在不能证得纯观阿罗汉了?
淡然:现在不能证得纯观阿罗汉,这不是绝对的,而是非常少。因为这样的人,必须具备极深厚的波罗蜜和极强的慧根(慧心所)。
能够证得纯观阿罗汉的首要条件,就是具备极深厚的波罗蜜和极强的慧根。这样的人,多半只出现在佛陀在世期间。也就是说,这样的人与佛陀的因缘很深厚,乃至有些人甚至不用禅修,也能直接证得纯观阿罗汉。
某善友:我还有一个关于戒律的问题,有人请我喝饮料,问我好不好喝,我当时觉得不是很好喝,但是回答的却是嗯。我觉得这是犯戒了,但一位贤友说,你回答嗯是出于善意,这便不是说谎。
淡然:善意的说谎,这也是犯戒。但是,你那个情况并没有犯戒,因为你回答的嗯,不代表就是不好喝,也不代表就是好喝。你并没有故意欺骗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