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瓦德尊者序:生死轮回的开端是无法察知的。其起点是未知的,也是不可知的。由于被无明所蒙蔽,为渴爱所束缚,我们所有人一直在无止尽的生死轮回中流浪和游荡。现在我们依旧照着老路在流浪、游荡,我们还将继续如此直到不可想象的无限久远的未来,除非我们能驱散那束缚我们于生死的无明阴云。
“由于无明,这个世界是盲的。”这是佛陀的话。什么是无明呢?无明是不了知真相,把错的当成对的,把对的当成错的。它是痴。有些东西我们还不了解,但仅仅如此并非无明。另一方面,如实了知,知道正确的为正确,知道错误的为错误——这是正见。以正见建立正思惟;以正思惟建立正行。
没有正见,我们会迷路,会误入歧途,因此,明辨善恶非常重要。许多人觉得这轻而易举,甚至普通人也认为自己清楚善与不善的区别。然而,当读开示“人类在做些什么”的时候,你也许会意识到大多数人都在欺骗自己。
为了知道何谓善与何谓不善,一位佛陀必须出现在世间。就如太阳升起驱除黑暗,佛陀出现荡涤无明。只有当佛陀出现于世间,我们才能懂得什么是善与什么是不善。第一个开示将把你从无明之室的长睡中唤醒,也就是让你从善恶不分的黑暗中醒来。
开示也清楚阐明了当一个人身坏命终之后,要再投生为人是何等困难。希望这会帮助你获得正见,并明白自己正在做些什么。这也许会激发你深入地探寻自己还需要做些什么。你将会觉醒!
第二个开示告诉你什么是“生命的真正保护”,以及如何培育有真正保护的生命。你将会觉醒!在生死轮回中,有时我们投生为人;其他时候,投生为动物或天人;还有些时候,投生为地狱众生或鬼。尽管我们了解人和人间,我们中的大多数对天人及他们的世界却知之甚少。
第三个开示将告诉你天界是多么的美妙,天人是多么的美丽。它将提醒你我们人的生存状态是多么的宝贵,并指出作为人,如何获取好的收获。这是来自天界的启示。你将会觉醒!
作为人,我们将历经生死。在生与死之间,我们做许多事情。有时,我们是施与者;有时,我们是接受者。我们互相给予。但许多人并不知道要布施什么、如何布施,或者布施给谁。第四个开示针对这个问题阐明我们应如何做。再者,开示讲解了什么是我们可以给予的至上布施。你将会觉醒!
“世界是盲的。”这是佛陀的话。第五个开示 “死随念”将阐明佛陀话中的含义。人总有一死。有一天,我们都必将死去。在我们出生的那天,我们哭而他人笑;在我们死去的那天,别人将哭泣。我们也要跟他们一起哭泣吗?不应该!这个开示讲解了我们应该怎么做。你将会觉醒!
“深妙的法”是第六个开示。它解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以及如何寻找真正的快乐。开示指出大多数人在感官世界中寻求快乐,但真正的快乐无法从外部世界获得。事实是大多数人并不熟悉真正的快乐。
沉迷于经由感官追求快乐,会让人精疲力竭。真正的快乐是平静的、寂静无害的。真正的快乐是内在的。通过自我觉悟、通过禅修,我们获得真正的快乐。我们需要知道如何系统次第地禅修。这些是开示“深妙的法”中所阐述的内容。你将会觉醒!
明辨是非善恶是第一步,这会巩固我们的知见。最后一篇文章“一个人想要做些什么”讲述了这个课题。你将会看到许多小标题,比如“心的希求”、“获得机会去做想要做的”“那些敢于葬送自己性命的人”等等。在阅读每一部分的时候,请深深省思。只有这样,你才能了知其更深的含义,并获得正见。
藉此正见,我们将被领上正确的道路。通过修行,有一天,我们将觉悟圆满并获得真正的快乐。那一天,我们将醒悟。无明的乌云将被彻底驱散。一个崭新的人将“诞生”。对于这个人,我们可以说:“应作已作。”觉醒吧,世界!
《人类在做些什么》
人类在做些什么?你将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考虑一下,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我们投生为人,度过短暂的一生。然后,有一天,我们撇下人的躯壳,死了。我们从生到死的过程如白驹过隙,那么,在这个短暂的旅途中,我们人类到底在用自己的生命做些什么?
这个问题问起来容易,却难以回答。来自各行各业、不同阶层的人都在为财富、名望、口碑、赞赏、尊敬与地位而奋斗。因为达成这些惯常的目标,基本上标志着他们在世间的成就,所以他们渴求这些。
那些已获得或者继承了财富与名望的人,被誉为成功人士且具有影响力。他们受人仰慕,因为他们选择的生活方式为世人所熟知和接受。由于他们的目标与“公众首肯”的世间目标无异,他们存续着世俗的社会秩序。
对于他们来说,生活看起来安全、无虑、可知、可以掌握,然而,这种生活方式只会将他们束缚于渴爱与执取,并安于现状及强化现状。
与世俗生活方式不同的是,还有另外的一些人,他们在精勤努力地禅修,以便止息渴爱和执取。这些人不随众见,逆流而上,他们受到公众、乃至自己家人的冷遇。令人们及社会感到不解的是,一个心智正常的人为何会愿意选择违逆大众公论。
改变令现状受到威胁。对于那些被“落下”的人来说,这无异于遗弃。亲人们实在不愿意他们关爱的人发生变化。人们认为若彼此都在掌控之中,会比较让人安心,他们情愿一切依旧。
对于那些认知水平局限于感官知见的人们来说,要认可或接受他人深远的蜕变是艰难的。他们认为自己的朋友或亲爱的人已经失去理性。否则,还有什么原因能让他们舍弃过往熟悉的一切呢?这整个过程让他们困惑、恐惧。不难想象,他们为此万分苦恼。
人类伴随渴爱而生,伴随着渴爱而活,大多数也将伴随渴爱而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佛陀说:“渴爱引领世界。”我们围绕渴爱来计划自己的行动与追求,增进并守护渴爱。
我们中的许多人竭尽所能去劝阻那些试图止息渴爱的人,甚至连让他们尝试都不允许。然而,渴爱却是痛苦之路,伴随着无穷尽的轮回之苦。
我们无法回避这个问题:人类在做些什么?我们到底在做什么?我反复思索,希望能找到答案。然而,正确的答案既不显而易见,也非唾手可得。
无疑,除了谋生,我们在生命中还有更多的事要做。食物、衣服、住处和金钱对于人生的安定和幸福固然重要,但它们自身并不赋予我们的生命以真正的意义或目的。
我意识到人存在的目的并非仅为累积财富或名望,我们活着也不纯粹是为了获得公众的赞扬、钦敬、世俗地位或自己名下的高等学位。理智指出生活不仅是这些,还有更多更多。
虽然,我认为自己明白了,但在初次考虑这个问题时,我并不真正知道该做什么,或者需要做什么。后来,我认识到当我们终于知道自己正在做什么,才开始懂得自己需要做什么。
和许多人一样,我曾徒然地尝试通过高等教育来寻找目标与成就,然而很快我发现它的局限与界限。最后,为了探寻渴望得到的答案,我转向于一切知佛陀的教导,他的智慧无限且无界。由此,我才真正开始明白我们人类在做些什么,以及我们还需要做什么。
让我们来研究两个重要的问题:我们在做些什么?我们还需要做什么?这两个问题是今晚开示的主题,我们将以巴利圣典里的《相应部》、《增支部》、《法句经》、《阿毗达摩藏》及巴利义注的相关内容做依据。
作为一名佛教比库,我的责任是竭尽所能地将佛陀初、中、后皆善的正法传递下去。带着这个目的,让我从第一个问题开始:人类在做些什么?
我曾向不同的人提出这个问题,得到的答案形形色色。当然,他们的回答取决于各自的喜恶,但总而言之,我所听到的通常是以致力于达到世间物质上的成功、地位与安全为主旋律的各种变调。
这根深蒂固的愿望定下了他们生命的航向。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大多数人希望能获得充足的教育或培训以武装自己,从而竞争到较好的工作。有了好的工作,他们期盼能赚取许多金钱,增加财富,并改善社会地位。
他们认为,要在世间获得成功,这是符合逻辑的道路。他们相信可以在世俗成就中找到幸福与快乐。跟你们一样,我也是个人,人类社会的一员。我的确想要知道我们在这儿干什么,更具体地说,我应该做些什么,为什么。
这些简单的问题意义深远。为了得到正确的答案,一位佛陀必须出现于世间。虽然我们的佛陀在许久以前已经般涅槃,但他的教导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先是口口相传,后来记录成文,并由一代接一代的比库传承到现在,已超过2500年。
令人开心的是,佛陀的教法至今仍能保持原貌,它被一丝不苟地记录、保存,可以通过阅读巴利圣典来学习。有些经文通俗易懂,其他则难以掌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比库可以结合不同的经典为大家解说,因此他们的角色显然很重要。
今晚开示所引用的第一篇佛经,来自于《巴利经藏.相应部.有偈品.诸天相应》,名为《渡越瀑流经》。经文如下:一时,世尊住在沙瓦提城(舍卫城)揭德林(祇园)给孤独园。
当时,在深夜,有位容色殊胜的天人照亮了整个揭德林,来到世尊之处。来到之后,礼敬世尊,然后站在一边。站在一边的那位天人对世尊这样说:“尊者,您是如何渡越瀑流的呢?”
世尊说:“朋友,我不停留、不挣扎,渡越瀑流。”
让我们考察一下义注所提及的天人的态度。天人心中生起这样的念头:“我知道佛陀已经渡过瀑流,也知道瀑流是什么,但我不知道他是如何渡过的。只需要佛陀告诉我,他是怎样渡过的,我将立刻明白。”该天人颇为自负。
作为一切知者,佛陀了知说话的适当时间、适当对象、适当地点与适当方式。他可以看出这个天人的‘我慢’之心,因而,佛陀故意给他一个晦涩难懂的回答。
佛陀知道该天人现在自我膨胀、自以为有智慧,必须要让他谦恭下来。除非天人先改变自己的态度,否则他将无法领悟教法,于是佛陀有意令他迷惑以破除其我慢。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慈爱,显示了佛陀博大深切的慈悲。这位天人听到佛陀的回答后,他感到难为情,由于不能了解其含义,他于是谦恭下来。(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