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愿心是受菩萨戒的重要条件。若未发起者则不应授与。《菩萨戒品释》云:“受戒要须何身为依耶,谓诸菩萨或是要家或是出家……于大菩提已发弘愿,谓如教授已发愿心。若惟欲受菩萨律仪,于菩萨学不欲修学或未发愿心,则不应授与菩萨律仪。”⒈《瑜伽师地论》云:“若诸菩萨欲于如是菩萨所学三种戒藏勤修学者,或是在家或是出家,先于无上正等菩提发弘愿已。”⒉此等皆说受菩萨戒先须发起菩提愿心。
何谓菩提愿心?愿心相对行心而言。愿心指“为利有情当成佛或应成佛,作是愿已,于施等行随学未学,乃至何时未受律仪,是名愿心。”⒊它与行心之不同,在于菩萨律仪的受与未受之差别。⒋“受律仪已,当知此心,是名行心。”⒌
愿行二心有“欲往”、“正往”之差别。《入行论》云:“应知如欲往,正往之差别,如是智应知,此二别如次。”⒍《入菩萨行论广解》释云:“仍坐床上,于身未亲到之境,作应往彼之想,是欲行往彼境之心。已举步下足时,作应往彼想之心。二者有别。往彼境想之心虽等,而往彼之事已作未作有其差别。显然可见。如是诸有智者,于愿行二菩提心之差别,如其次第,当知亦尔。”⒎从此亦可看出愿行二心有其先后次第之差别。愿心当为行心之先,故应先须修习菩提愿心。
那么,如何来修习菩提愿心?这在宗喀巴大师(1357-1419)《菩提道次第广论》中有着非常广泛的论述。虽然我们知道菩提愿心是“为利有情愿成佛”,但并非仅是念诵一句“为利有情愿成佛”就可以真实生起。“但此不过口头念诵如此”。⒏“盖此颂不过于行法时提示行者须发心已耳,然则引起菩提心之法何如?曰,是须先修其心。”⒐“此菩提心云何修,当依大车轨⒑所传之修习菩提心教授。一依七因果而修,一依自他相换而修。”⒒
所谓“七因果者,谓正等觉菩提心生,此心又从增上意乐,意乐从悲,大悲从慈,慈从报恩,报恩从念恩,忆念恩者从知母生,是为七种。”⒓如是当知,“知母”为最先下手处,然为伏“怨”、“中”、“亲”三心,当于知母前先须修平等舍心。修平等舍心最为切要,喻如下谷种,先宜平治其田,而后收获始丰。
自他相换者,“乃是改换爱着自己弃舍他人二心地位……应知亦是于我爱执视如怨敌,灭除爱重我之安乐,于他爱执见为功德,灭除弃舍他人痛苦,于除他苦殷重修习。”⒔自他相换即是将无始以来追求自己安乐之心易为追求他人安乐之心。“能仁唯于他义作殷勤。”⒕
依宗喀巴大师教授,将七因果言教与自他相换教授合并而修,更能迅速生起猛利之菩提心。关于菩提心之修法介绍,请读者自行参阅《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士道部分,并于具德上师前求授传承。
得戒有诸多因缘,然以发心为最要。⒖没有菩提心,谈何受菩萨戒?徒有菩萨虚名而已。故本文一再强调菩提愿心预习⒗之重要。虽然平日,“为利有情愿成佛”之心亦会偶偶生起,往昔善根使然,或师尊三宝加持,然不久住,刹那而过,故须依仪轨恒久励力修习,令心串习成片,念念无间。唯平日打成一片,坚固成熟矣,正对境时,方不浮散。“心境相应,纳体正要。”⒘
愿一切有情皆能发无上菩提心,受菩萨戒,行菩萨行,自利利他,共成佛道。如上之文,若有不确当之处,敬请诸贤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