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所说的持戒,不光只是在佛教徒范围类要遵守的,它含摄了整个社会的大众团体,佛法里又叫戒律。
戒律是社会大众身、口、意行为上必须依循的尺度,能遮止世间一切不善的行为,说明戒律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我们对于持戒律的理解应该是广泛的,《大智度论》云:“如是持戒为诸善法根本。”止的当下就是善,世间人之所以造下危害社会及他人的一切过患,都是没能自我约束。由于对物欲产生过度的贪婪和执着,身、心一时热恼而造成的,而违背的世俗的法律,这也只是事相上的黑业果(苦果),更是来生轮转苦海的恶因。
佛法的戒学是以圆满利益一切有情而设的。世间人通过学习佛教戒律,很快能改变自身的不良习气,是促进社会和谐、道德好转的有利因素。
佛陀为在家人制定了五戒、五戒尚在的在家居士能获得现世安乐和后世解脱的路径。如“不杀生”能使你的家庭美满;“不妄语”能使你的信誉很高;“不饮酒”能使你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神智清明。五戒是改变自他人生命运的最好方法,世人不可不从之。
现世生活中对佛法的传播,把三皈依五戒作为学佛的入门首要修持之法,但有的信徒只是受三皈依不学戒法,这是不正确的。三皈依是根本,五戒才是学习安身立命的基础,三皈依五戒齐受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