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材:南传大藏经《本生经.婆那树品.骚音本生谭》
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拘萨罗国有一位边防官贪欲极强。他欺瞒国王,自己在边境村庄增收国税,还串通森林里的盗贼,里应外合,鱼肉百姓。
这个贪官是边境村镇的父母官,他伤害老百姓的方式是:先跟盗贼们串通好,自己带领国家边防军,假装进入森林中剿匪,而盗贼们则乘虚而入,进入无人防守的村镇,洗劫村庄,大肆掠夺老百姓的财产。
当夜晚降临时,贪官再率领边防部队,装模作样的班师回朝,其实只是在森林里玩耍了一天而已。最后,贪官要盗贼一方,分出一半所掠夺的财物给军方,相互签下平分赃款的协议。
当这样的事情发生几次后,老百姓一开始没明白其中的内幕。但同样的事情,在几个村庄里接连发生,人们便开始怀疑,官盗是否一家?他们是否在相互合作?不久,村民们齐心协力,英勇抗击,抓获盗匪,获得证据。
于是,在了解到其中的肮脏内幕后,村民们将这个贪官告到皇宫。国王听后,龙颜大怒。立刻命令禁卫军将其抓获,表明其罪,处以极刑。然后,再派遣多名廉政清官,前往边境的各个村镇,担任当地的新父母官。
此事由边境的村民们传扬,一直流传到全国各地。因而,这件事情也传到了佛陀住锡的祇园精舍。当比丘们将听闻到的事,告诉给佛陀时,佛说:“这个贪官所做之事,在过去世也同样发生过。”于是为说过去之事。
昔日,于波罗奈都城,有梵与王治国。那时,释迦菩萨是一位商人,定居于国境边的某个村庄,以正当的行商方式养家糊口。
当时,管理几个村庄的镇父母官,是一个大贪官。他的所作所为,与前文叙述的一模一样。那时,一到傍晚,这个贪官就由众边防兵围绕,鸣击大鼓、铜锣,自森林里班师回朝。
菩萨思维:“这贪官与盗贼串通,掠夺村镇,盗贼回到森林后,故作天下太平之状,击大鼓前来。”并说偈一首:“夺牛杀食之,烧家诱人出,无惭无愧男,骚音击大鼓。”于是,菩萨以偈颂讽刺这个贪官。
不久,此贪官的行为被国王所知,处以极刑,一命呜呼。佛陀说完这个本生故事后,连结过去、今生,作因缘结语:“那时,此贪官就是现在的这个贪官,说偈商人即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