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修行者〕
此本生经历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一只牝山羊所作之谈话。某时,目犍连长老止住于为山环绕只有一入口山窟之住处,而恰于入口近处为彼之经行处。尔时山羊之牧者等,相互言曰:“山羊皆在此处游息。”将羊追入山窟,自己等任意游乐。
如是某日之黄昏,彼等前来收赶山羊而去,但有一只牝山羊远离游玩,彼未见山羊等离去,只有〔单独〕落后。突有一豹见落后离去之〔牝山羊〕,思欲吞食,而立于山窟之入口处,牝山羊环视四周,忽见彼豹,心中自思:“彼为杀我噉食而立,若我改变方向而逃,我即无命,莫若为人之作风为宜。”彼向豹猛然跳跃,顿足向豹之立处作欲捉豹之状,然后急逃而入于山羊群之中。
长老见彼等之所作,翌日,往告如来:“世尊!彼牝山羊如是之所为,彼以自己之善巧方便,努力而免遭豹〔灾〕。”佛言:“目犍连!今只此次豹未能捉得山羊,然于前生,山羊泣叫而为豹所杀。”佛应彼之请,为说过去之事。
昔日,菩萨受生于摩揭陀国某邑大富〔者〕之家,成人之后,断爱欲为出家仙人而出家,得禅定与神通力,长住雪山地方。为求盐与酢,入王舍城,于山窟建庵而住。
尔时,与今恰为同样之事,某日,山羊牧者等使山羊游息之时,与今之同样有一只豹见一落后而行之牝山羊而欲食彼,立于山窟之入口,而牝山羊亦见到彼豹,彼思:“我命休矣,今设一方便,与豹善为妥协,使豹心柔软,以保性命。”于是由远方与彼交谈,向彼接近,说第一之偈:
伯父!卿之量好健康善。卿之安宁又如何
卿之安宁如母语。我等愿卿得安宁
豹闻此自思:“此一狡猾之羊,竟称我为伯父,企图朦混,彼尚不知我之狞猛。”
于是说第二之偈:
踏我尾者汝山羊。牝山羊!伤及我者汝又为
彼女今更语伯父。彼思由此可幸免
牝山羊闻此云:“伯父!卿莫作是言。”于是说第三之偈:
卿面向前坐。我来面对卿
卿尾向后方。如何我能踏?
于是彼告牝山羊曰:“牝山羊!汝言云何?我之尾无处不有”为说第四之偈:
凡及四大洲。海山诸方所
根内皆我尾。如何汝得避?
牝山羊闻此自思:“此恶徒对甘言不入耳,今为敌人与彼相谈。”为说第五之偈:
先者父母与兄弟。曾经告我如斯言
恶者之尾长且锐。我便飞来由虚空
时豹语山羊曰:“我知汝由虚空来之事实。然如是来时,乃为破坏我之食物而来者。”于是说第六之偈:
牝山羊!汝紧闭汝口。见汝通虚空
鹿群逃散行。我饵为汝坏
牝口羊闻此,畏缩死之恐怖,口实亦不能出言,哭泣叫唤曰:“伯父!请勿为暴
乱之行,切望饶我之命。”然而对方乘其啜泣之际,捉其肩杀而食之。
豹为吸血者。懦泣牝山羊
叫唤空鸣喉。恶者无善语
恶者无可导。无法无善语
勇与恶者战。恶者不喜贤
此二者为现。等觉者之偈。
修行者(菩萨)对彼等之行一切皆见。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牝山羊正是今之牝山羊,豹正是今之豹,修行者即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