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猿〕
此本生经历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提婆达多没入地中事所作之谈话。彼没入地中时,比丘等于法堂开始议论:“诸位法友!提婆达多与其同伴一同亡灭。”尔时佛出问曰﹕“汝等比丘!汝等今有何语,集于此处?”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之事。”佛言:“汝等比丘!彼与同伴之亡灭,非自今始,前生亦如是亡灭。”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昔日,梵与王于波罗奈之都治国时,菩萨生为猿,与五百之猿同伴相伴,住于王庭。提婆达多亦生为猿,与五百之猿同伴住于其处。某日,司祭前来庭苑,沐浴后着衣欲去时,某一恶戏之猿先来,止于庭苑入口之弧形门顶,向司祭之头上落下粪便,更又于其仰面见时,落于口中。彼于归去云:“甚善,我知有如何处分汝之方法。”向猿威胁,再行沐浴而去。猿等为彼所怨而倍受胁迫,向菩萨告语,菩萨向一千所有之猿宣告:“住于怨恨者之住所,甚为不宜,一切猿群应离此往他处。”而不从顺之猿,则与自己之同伴相伴云:“此事以后自明。”而不肯离去。菩萨则伴随同伴往森林而去。
某日,女奴隶于日下晒捣米,为山羊所食,彼女向山羊投以松火,火着山羊之体,逃往象舍附近某草屋之壁擦体,火着于草小屋,移至象舍,烧伤象舍中之象背,象医为象治疗;司祭思考捕猿之方法,巡回踱步?彼来向王伺候而坐时,王作是语云:“尊师!我等之象,多有伤者,象医不知治疗,汝知治疗之法耶?”“大王!我知。”“究应如何?”“猿之油脂最善。”“如何可得?”“王庭岂非住有多数之猿耶?”于是王命杀住王庭之猿,持脂肪来。射手前来,五百之猿,全部射杀,猿之大将虽被矢射而未倒于彼处,逃来菩萨之住所倒毙。猿等云:“彼来我等之住所而死”,彼等将此猿被射杀之事向菩萨告知,菩萨前来坐于猿群之中央云:“彼等不顾贤者之教诫,住于怨恨者之住所,正所以招致灭亡。”彼对群猿教诫唱次之诸偈:
怨恨者住所。贤者不居住
虽住一二夜。住者遭不幸
愚痴人之言。信者成不幸
只为一只猿。全群遭不幸
愚者为群首。自信为贤者
己为心支配。恰如猿倒事
愚者有势力。护群为不善
同伴赍不幸。如媒鸟之例
贤者有势力。护群多为善
同伴赍幸福。如同天帝释
戒律闻思慧。自己体现者
自己与他人。皆得齐幸福
戒律闻思慧。思量之贤者
支配诸群伦。一人或出家
如是摩诃萨虽为猿王,而说明应学习戒律之义务。
佛述此法语后,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恶猿是提婆达多,同伴是提婆达多之同伴,贤明之猿王即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