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婆罗门〕
此本生经历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般若波罗蜜所作之谈话。此故事于隧道本生经历〔第五四六〕中亦将被说述。
昔日,于波罗奈之都伽那迦王治国时,菩萨生于婆罗门之家庭,人人称彼名赛那伽童子。成年后,彼于得叉尸罗学一切技术,归来波罗奈谒王,王置与辅师之地位,与大名誉,彼教王俗事、圣事,为一言辞具有魅力之说法者。彼使王守五戒,又使遵守布施,布萨羯磨,十善业道等之善道,于全国为诸佛出现时之状。每半月王与副王等之一切诸人,集于装饰之法堂,于法堂准备羚羊之皮椅使菩萨摩诃萨坐于中央,以佛之威严说明法要,其教如诸佛说法之状。
尔时,某年老之婆罗门为得钱而游行,彼得一千金币托付于某婆罗门之家族,彼云:“再去乞食”而离去;于彼去时,此一家族将彼之金我以消费,彼归来取金,婆罗门无力偿金,将自己之女与彼为妻。婆罗门伴妻定住于距波罗奈不远之婆罗门村,彼妻年少不能满足欲望,与年少之婆罗门为不法之行。世间之不满足者有十六种,此十六为何?海对一切之川不满、火对燃料不满、王对王国不满、愚者对恶行不满、女人对欲行和化妆及产儿三者不满、婆罗门对赞歌不满、禅定者对禅境之获得不满、有学者对名誉不满、少欲知足者对修习功德不满、努力者对得勇气之事不满、雄辩家对对话不满、知者对会众不满、信者对教团之奉仕不满、供养者对施舍不满、贤者对闻污不满、四果对见如来不满,有如是。此婆罗门女对欲行不知满足,彼女以婆罗门为无物,毫无顾虑,欲为恶行。某日悄然而坐,其夫问曰:“吾妻!汝何为耶?”妻云:“婆罗门!我于汝家,不能工作,请召使役前来。”“我妻!我无金钱,如何召使与金前来?”“汝可得物集金伴来为用。”“我妻!如是为我准备旅行必要物品。”彼女与彼麦粉干果及麦粉软果结入皮袋之中。婆罗门游行村、市及城下,得七百金币,彼思:“有此之金,可以充分支拂仆婢之金额。”彼于归近自己之村时,于某有水之便利处,开袋食麦粉果子。彼开袋前往取水之时,某空树中之黑蛇,嗅麦粉果子之香而入于袋中,食麦粉果子盘卷而坐,婆罗门归来,未见袋中而结缚背至肩上而行。
尔时途中再生树之树神于树干之穴中云:“婆罗门!若途中汝休息时,汝将死矣,若今日归家,则汝妻将死。”言毕消失。彼回顾不见树神,彼惊惧为死之恐怖所袭,悲泣而到达波罗奈都门之处。恰于其时为十五日之布萨,为菩萨坐于装饰之法座上说法之日,大众手执香花分为数组前往听闻法话。婆罗门见此问曰:“前往何处?”答曰:“婆罗门!今日赛那伽贤者以优美之声与佛之威严说法,汝不知耶?”彼思:“贤者现在说法,我今为死之恐怖所袭,贤者能愈大之烦恼,我亦往其处听闻法语。”于是彼与彼等一同前往彼处,围绕摩诃萨,王亦参加坐于会众之端,彼则肩负麦粉果子之袋,一方为死之恐怖所袭,距法座不远之处而坐。摩诃萨则如天降恒伽河或降甘露雨说明法要,使大众闻法满足而喝采。贤者具有炯眼神目,尔时摩诃萨以五种慈悲,开启澄清之目,各方观察,眺望会众,见彼婆罗门而作如是之思:“诸多会众闻法满足而喝采,而彼婆罗门悲哀而啜泣,由其流泪,心中必有悲哀之事;我将为彼说法,使彼无忧而满足,如酸之剥落铜青,如莲叶之滚落水滴。”于是彼云:“汝婆罗门!我为贤者赛那伽,今为使汝无有悲恼,请汝亲切交谈。”菩萨与彼共语唱第一之偈:
汝心混乱根动摇。由目流泪可知晓
汝来此处失何物。婆罗门!愿汝语我欲如何
于是婆罗门语自己痛苦之原因唱第二之偈:
夜叉云我归。我妻今日死
我若不归去。则我死中途
依苦我烦恼赛那伽!来此为说明摩诃萨闻婆罗门之言,如海上投网,扩其智网而自思:“有情之死,原因甚多,即:有落入海中而死者,又于彼处为猛鱼所捕,或落入恒伽河为鳄鱼所夺,由树上跌落为刺所刺,种种种类之武器所伤,饮毒,跌落,由绝壁落下,或受极寒,或罹疾病等等。于此种种死之原因中,依何种原因,今日于途中休息,此婆罗门则自死,若归家则其妻死?”菩萨思考之同时,见到婆罗门肩上之袋,依彼方便善巧之智得知:“彼袋之中,必有蛇入,侵入于婆罗门朝饭之际,因食麦粉果子,未闭袋口而往饮水之时,闻果子之香而入袋,婆罗门饮水归来,不知蛇入袋之事而结袋取之而去。若彼于中途休息,于其场所食晚饭之麦粉果子,开袋置手于其中,则蛇咬彼之手而杀之,此为中途休息者致死之原因﹔若彼归家中,袋交与妻手,彼女欲见其中之物品,开袋置手其中,则蛇咬而杀之,此为今日归家者妻死之原因。”更依善巧方便得知:“其蛇为黑蛇,大胆而不畏,何以知之?此蛇于袋中,袋触婆罗门之一侧,自己动荡,亦不表示震惊,又于如斯会众之中,亦不显示其自己为存在之事,由此观之,可以了解其为黑蛇,大胆而不畏。”如是摩诃萨有如依天眼得见如是,又如站立之人见此袋之蛇,于王亦参加之会众中,决心依善巧方便之智答婆罗门之质问,唱第三之偈:
考虑种种原因后。今我所云为真实
婆罗门!我思汝之果子袋。人所不知住黑蛇
如是告而问曰:“婆罗门!汝之袋中有麦粉果子耶?”
“贤者!袋中有之。”
“今日朝饭之时食麦粉果子耶?”
“唯然,贤者!”
“坐于何处?”
“森林树之根前。”
“食麦粉果子后,前往饮水时,袋之口结否?”
“贤者!袋未结口。”
“饮水归来,检点袋后而结袋耶?”
“贤者!我未检点而结袋。”
“婆罗门!我思汝往饮水之时,因麦粉果子之香,蛇于汝不知之中入汝袋中。因此,汝放下袋,于会众之中解开袋口,退后以杖一根先向袋击打,于是蛇必台首发音,若见黑蛇出,可以解汝之疑。”
于是唱第四之偈:
取杖击打袋。汝见二叉舌
今解疑惑去。解袋见黑蛇
婆罗门闻摩诃萨之言,惊怖依言而行。蛇为杖所击,由袋口而出,彼眺望大众而止住。
为说明此事实,佛唱第五之偈:
表情惊怖婆罗门。会众之中解果袋
毒蛇被击抬鎌首。爬行脱出燃怒焰
蛇抬鎌首出来时,有预兆显现摩诃萨如一切智之佛:大众数千挥动衣物,无数数千拍手震响,又如密云之降雨,降七宝之雨;数千善哉之叫声,起如大地震裂之骚动。今以佛之威严,对如是之质问作答,非生之力,亦非种姓、家世、国家、名誉、财宝之力,然则为何力?乃智慧之力。有智慧之人,增知见,开圣道之门,得不死之大涅盘,得成就声闻、独觉智、三藐三菩提;于得不死之大涅盘法,惟有殊胜智能,其他不过为智能之从属。故如是云:
智慧犹如星中月。谓为最胜之贤者
戒律幸福一切法。皆为智慧之从者
依摩诃萨答如斯质问之时,某捕蛇者以口具嵌蛇,捕蛇而放入森林之中。婆罗门近于王前,向王合掌祝福,感谢王而唱半偈:
见出贤者最高慧。最上收获为国王
彼向王表感谢之后,由袋中取出七百金币,亦向摩诃萨感谢,欲为欢喜之赠物,唱一偈半:
汝离障碍有知见。婆罗门!汝之智慧人惊叹
吾有七百钱。一切奉献汝
今日救我命。我妻亦幸福
菩萨闻此唱第八之偈:
贤者唱诸偈。不为取报酬
婆罗门!财产应与汝。汝取归自家
摩诃萨如此语毕,与婆罗门一千金币,菩萨问曰:“婆罗门!汝所得之钱,将与何人?”“贤者!我为妻而得钱。”“汝妻年老抑或年少?”“贤者!我妻年少。”“若然,汝妻与他男为非行,为使非行得无顾虑,而将汝放逐出外。若汝持金归家,则汝苦心所得之金,汝妻将与自己之情人,因此,汝勿直接归家,将金放置于村外树根某处,将金隐藏而后入家。”菩萨语毕,送彼而出。
彼行近己村,将金藏于树根某处,然后回归自己家中。尔时妻与情人并坐,婆罗门立于门前云:“吾妻!”妻知彼之声,熄灭灯火开门。婆罗门入内时,妻伴情人而出,使立于门前,再行入内。见袋中无任何物,妻问曰:“汝为得物而出门,今何所得耶?”“我得一千金币。”“现在何处?”“我置于如是如是之场所,明晨取来,汝勿心忧。”妻去告彼情人,彼往夺取如自己所藏之物。
婆罗门次日前往,不见其金,往菩萨之处,菩萨问曰:“婆罗门!汝事如何?”“贤者!我金不见。”“汝告知汝妻耶?”“贤者!我曾告之。”菩萨悟其妻告知情人,菩萨问曰:“汝妻有相识之婆罗门耶?”“贤者!有之。”“汝有相识者耶?”“贤者!有之。”于是摩诃萨与七日间之费用,向彼云:“汝往,第一日邀请汝七人、妻七人,合为十四人之婆罗门加以招待飨宴,由次日以后,每日各减一人,至第七日,则为邀请汝一人、妻一人,合为二人之婆罗门与以招待飨宴。而依妻于第七日受招待之婆罗门,汝如知其任何日皆前来,请告我知。”婆罗门依言告摩诃萨:“贤者!我知任何日皆前来为食事之婆罗门。”于是菩萨与彼一同遣人呼彼婆罗门前来,问曰:“汝有否由如是如是之树根取此婆罗门一千金币之事?”“贤者!我未有取。”“我为赛那迦贤者,汝不知耶?我可将彼金取来。”彼心生恐怖而自白曰:“我实取之。”“汝如何将金处理?”“贤者!我正藏之。”
菩萨向老婆罗门问曰:“汝仍置彼女为妻耶,或娶他女耶?汝将何为?”“贤者!彼女乃我之物。”菩萨遣人取来婆罗门之金,呼婆罗门之女亦至,由盗人婆罗门之手将金交与老婆罗门之手,而盗人婆罗门与以王罚,由城市放逐,对婆罗门之妇亦与惩罚。与婆罗门以大名誉,使彼住于自己之近处。
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圣谛之理--说圣谛之理竟,多人得预流果--而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婆罗门是阿难,树神是舍利弗,会众是佛之会众,赛那迦贤者实即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