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婆罗门〕
此前身因缘是佛在东园精舍时,对持游乐性比丘等所作之谈话。佛在阶上时,彼比丘等居于阶下,互相谈论见闻之事,或为争论、或云恶口,佛呼唤大目犍连言曰:“汝往使比丘等震惊。”于是长老飞扬于虚空之中,以足趾击打建筑之塔,如海边之水到来,震动建物,彼等比丘心中恐怖死之威胁,跳出立于外面。如是彼等持有游乐性之状,于比丘间遍知,某日之事,于法堂中,开始议论:“诸位法友!某比丘等于导向解脱之教而出家,但巡回耽于游乐,不为沙门之业以为达到诸法无常、苦而无我之智见。”佛适出堂问日:“汝等比丘!汝等有何语而集于此处?”比丘白佛:“如是如是。”佛言:“汝等比丘!彼等非自今日始,前生亦持有游乐性。”于是佛为说过去之事。
昔日,梵与王于波罗奈治国时,菩萨生于某村邑婆罗门之家,其名为寇玛耶普陀,及长后,彼出家为仙人生活,住于雪山地方。当时,其他游乐性苦行者等,亦于雪山地方构筑仙居,不为遍处定之准备,由森林持野生之果物来食,谈笑争吵,耽于种种娱乐,以渡时光。然彼等之前有一只猿,亦有游乐性,变种种颜面,于诸苦行者前现诸种种艺。苦行者等长期之间住于此处,为得盐酢而出往人住之处。彼等去时之后,菩萨来此场所,以为定居之处,猿则一如对彼等同样向彼现艺,然菩萨弹指,与以训诫,语猿曰:“住于积充分修练出家者之傍,应具德行,制御身等之业,于禅定善使心统一。”其后彼猿亦守戒具德行。其中菩萨又由彼处前往他所,彼等苦行者得盐与酢归来,但猿对彼等不作以前之现艺,苦行者等问彼曰:“吾友!汝以前于我等之前作艺,今不为此,缘何理由?”其中一人唱最初之偈:
有德者傍为道场。汝作叫声现乐艺
猿友!汝为猿应为之事。汝之有德我不喜
猿闻彼之偈,唱第二之偈:
多闻寇玛耶普陀。我闻第一之净法
汝勿思我如昔我。法友!努力禅定住此者
苦行者闻彼之偈唱第三之偈:
有时岩上播种子。雨虽降下终不生
虽汝闻得最净法。汝猿禅定地甚遥
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圣谛之理,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持游乐性苦行者是此等比丘,寇玛耶普陀即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