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婆罗门〕
此前身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长老舍利弗之弟子所作之谈话。长老之弟子至长老之前问候,坐于一方问曰:“师尊!请教我得利得之方法。如何能得衣类等之利得?”长老谓彼曰:“法友!具〔次〕之四支(性质)者,得集聚利得与尊敬。即于自己之内心,断绝知耻之心,舍弃友人,非疯狂而作疯狂之状;语诽谤之语;如同踊者之行为;到处以暴言为必要。”彼闻此得利得之方法,心生轻侮,起立而出。长老至佛前语此事,佛言:“舍利弗!此比丘轻侮利得非自今日始,前生亦有轻侮之事。”佛应长老之求,说过去之事。
昔日,波罗奈国梵与王治国时,菩萨生于婆罗门之家,十六岁达成年时,已穷极三吠陀及十八学艺之蕴奥,声名普遍四方,为教五百弟子学艺之师尊。尔时德行兼备之弟子,某日,来至师前问利得之方法:“此等诸人,如何得利得耶?”师云:“爱弟!此诸人得利得依有四因。”于是唱最初之偈:
可为狂气可阴口。如踊暴言并下流
愚者之中可利得。此为对汝之教诫
弟子闻师尊之语轻侮利得,唱次之二偈:
耻哉婆罗门。财名利得者。
行罪为不法。依此得生计。
若持钵在手。无家且游行。
依法不望得。此生活最胜。
如斯青年赞出家之德,出家入仙人之生活,依法行乞食,达等至,成可生梵天界之身。
佛述此法语后,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之青年婆罗门是今之轻侮利得之比丘,师尊即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