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行者)
此前身因缘是佛在祇园精舍时,对一名乌婆沙鲁哈伽之婆罗门,执意墓场为不净之谈话。彼为大富翁,具有诸多财产,因信仰不同,与住于近所精舍之佛弟子等,并不相亲,然彼之子,贤而智慧。彼已年老,谓其子曰:“我子!彼低贱人之火葬墓场,不可葬我。汝应葬我尸骨于不污之所。”“父亲!父之火葬适当场所,我不能知,父可与我结伴前行,指定适当之场所。”婆罗门于是与子结伴出都,登灵鹫山顶,谓其子曰:“我子!此处无一贱者火葬,可于此处葬我。”婆罗门与其子下山。
佛于是日晨起,观察应济度亲族之中,此父子二人具入预流向资格,于是佛如猎夫攀寻山路,向山麓前行,等待彼等二人由山顶降下。恰于降下时与佛相会,佛与彼等喧谈:“汝婆罗门等曾往何处?”青年婆罗门语其事。“汝等善来,今可再往汝父所言之处。”佛与父子二人相伴,再登至山顶。佛问:“在于何处?”青年曰:“尊师!我父指此三山之中间。”佛云:“青年!汝父厌墓之不净,非自今始,前生即为厌墓不净之人。汝父命汝葬彼于此处,亦非自今始,前生彼仍欲葬于此处。”佛应青年之请,为说过去之因缘。
昔日,此人仍于王舍城,其名仍为乌婆沙鲁伽婆罗门,青年仍为其子。尔时菩萨出生于摩揭陀国婆罗门家,修习学艺已尽,出家入仙人之道,得禅定与神通,彼享禅定之乐,久住雪山地方。为得盐酢等物,住于灵鹫山上草舍之中。尔时彼婆罗门以与今相同之语告其子,子云:“请教我安葬之处。斗彼仍教此所,与其子由山降下,来至菩萨之侧,菩萨亦问青年与今相同之语,闻青年之语而行,并谓:“依汝父所语,察看尸骸污与不污之所。”与二人一同登至山顶。青年云:“些二山之中间为不污之所。”佛曰:“青年!此处被火葬者,其数之多,不可胜数。仅出生于此王舍城婆罗门之家如汝父乌婆沙鲁伽之名而被火葬者,即为一万四千次。在此大地之上,未作火葬之所,非墓场之所及未曾辗转头骨之所并无一处。”于是菩萨教彼明宿住智而唱次之二偈曰:
乌婆沙鲁哈伽名,一万四千人葬所
皆被荼毘于此处,世间无有不灭者
对人真实有正义,慈爱节制与克己
彼为贵中所尊敬,能于此世成不灭
如是向彼父子说法,使闻修行四梵住法,出生于梵天之世界。
佛述此法语后,说明圣谛之理──说圣谛之理竟,父子已入预流果──佛为作本生今昔之结语:“尔时父子是今之父子,行者即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