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禅修者透过精进努力,不断地专注似相,当他的心能够取似相为所缘,很稳固、很稳定地达到心一境性时,他将能证得初禅。初禅到底是怎样的?怎么才知道自己已证得了初禅?佛陀对初禅是怎么描述的?初禅有什么特点?
我们要检查是不是已经证得了初禅,必须要依照佛陀的教导,依照经论。首先我们来看一看,佛陀是如何描述初禅的。在描述初禅时,世尊说:“已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只要翻开巴利三藏,我们就会发现,佛陀在提及初禅的时候,几乎都是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
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它怎样才能成为检验自己是否证得初禅的标准?在此,先依照这段话逐句逐句的意思来解释。
“已离诸欲(vivicceva kàmehi)”,是指已经离了种种的欲贪、贪欲。这里讲到的欲,有好几种欲。比如对色、声、香、味、触的追求,这称为欲,这里的欲用的是kàma。kàma是指欲乐,包括颜色的欲,声音的欲,气味的欲,味道的欲,触觉的欲。这里的欲,不是作为chanda(意欲)追求的欲,而是说这些对象,心黏著它,认为从它可以获得快乐,是作为对象来说的kàma。
离又有三种离,一种是身的离,它主要是指离世欲,例如离色、声、香、味、触这些离。或者说,离可爱的色,可爱的声,可爱的香等,这些称为离世欲。
另一种离是心的离,心的离是指离烦恼欲,心远离种种的烦恼,或特指远离五盖。第三种离是镇伏离,镇伏离也是指镇伏烦恼的意思。
下面一句是:“离诸不善法 (vivicca akusalehi dhammehi)”,akusala是不善的,dhamma是法,vivicca是已经离了,已远离了。这里的不善法,可以是指五盖,即在初禅的阶段,心已经离了五盖。是哪五盖呢?即欲贪、瞋恚、昏沉睡眠、掉举追悔和疑。又或者说,前面离诸欲的欲,是特指欲贪,即五盖的第一个,叫做kàmacchanda(欲贪),下面那一句的诸不善法,是指其他的四种盖。
“盖”,巴利就叫nvara?apaca n?vara?àni是指五盖,这五盖是可以使心羸弱的,障碍定力,以及障碍培养智慧的五种负面、不好的心理因素。
这一句话,“已离诸欲”与“离诸不善法”是指心透过禅那,以禅那的威力,镇伏了障碍禅那的烦恼,特别是五盖。
“有寻(savitakkaü)”,vitakkaü 是寻,sa是有,“有寻,有伺(savicàraü)”,寻是心投入到目标,伺是心继续地省察、思惟目标,这两种都是心所。“离生(vivekajaü)”,viveka是远离,这里是远离什么呢?即已经离了五盖。心已经脱离了五盖,称为离。由于远离五盖而生起了,就称为离生。生起了什么?生起了喜和乐(p?tisukhaü)。由于心远离了五盖,所以生起了很殊胜、强烈的喜与乐。
“成就(upasampajja)”,这里的成就,也可理解为已经达成、达到了,已经具足了,已经得达了。
“并住于(viharati)”, 这里的住是安住,已安住,心已经进入,成为并住于。
“初禅(pa?hamaü jhànaü)”,pa?hamaü 是初,由于在所有的禅那当中,或者广大心当中,这一种禅那是最初的,第一的,这种禅那是最低的,最浅的,所以称为初。以第一的顺序,所以称为初。或在低到高当中,这个是最低的,所以称为初。
Jhànaü禅那,什么是jhànaü呢?有两种意思称为jhànaü,一种是 àramma??panijjhànato(以专注所缘故),或者paccan?kajjhànanato và jhànaü (以烧毁了敌对法称为禅那)。所以,以专注故为禅,或者以烧毁故为禅。专注是指专注所缘,心极为集中,高度集中,专一地专注于似相,而证得了禅那,这个称为禅那。或者说,在禅那当中,已经烧毁了五盖,称为禅那。
这一段话是佛陀对初禅的描述,这段话里所包含的意思到底是什么?我们来看看《清净之道》里面,用一段话来表述,阐述初禅的特点。论中如是说:
Evamanena pa¤ca?gavippah?naü
pa¤ca?gasamannàgataü tividhakalyà?aü
dasalakkha?asampannaü
pa?hamaü jhànaü adhigataü hoti
(如此证得了舍弃五支,具足五支,三种善,十相成就的初禅)于是,我们就从这一段话里,看出了初禅的特点是舍弃了五支,具足了五支,拥有三种善和十相成就,这就称为初禅。
舍弃了哪五支?这里的支,是指要素。具足了哪五支?具足哪几个因素?是哪三种善?成就了哪十种相?首先,是“舍弃五支(pa¤ca?gavippah?naü)”,vippah?naü 是舍弃的,舍离的。这里的五支,是指五种障碍定力和智慧的烦恼,对于培养定力来说,这五种烦恼是最粗显的。在初禅当中,它们被镇伏了,被压住了。
第一是欲贪(kàmacchanda),kàma是种种的欲乐,chanda是追求。心对种种欲乐的追求,称为欲贪,对欲乐的贪求。第二是瞋恚(byàpàda),byàpàda是生气,不乐,抗拒,排斥。包括暴怒,包括忧伤等,都是属于瞋恚。第三包括两种心所,一种是昏沉,一种是睡眠,分别是心的软弱无力和心所的软弱无力。第四是掉举,追悔 (uddhacca kukkucca) ,uddhacca(掉举)是心的散乱,不平静。kukkucca是心的后悔,追悔。以及第五种,疑(vicikicchà),怀疑,不信。包括对佛、法、僧三宝的怀疑,对因果的怀疑,对禅那、对业处、对老师,乃至包括对自己的种种怀疑,这些都是修定的障碍,都是禅修的障碍。
禅修者在培养定力的过程中,达到了近行定,已经镇伏了这五种盖。所以在证得初禅的时候,他已经把这五种烦恼镇伏住了。由于心强大的力量把这五种烦恼压住,使它们没有办法生起。然而,这五种烦恼并不能通过禅那而断除、完全地断尽,只能够暂时镇伏。所以禅那的力量称为镇伏断,犹如把一块大石头放在地上,而那些草全部都被压死。但是,那些草的根还在,它们可能还会生长。或者犹如强大的军队,去镇压了边境的叛乱,但那些人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待时机成熟,那叛乱又会出现。所以,只是暂时镇伏。在初禅当中,这五种烦恼不会再生起,称为舍弃了五支,就是这五种盖。
“具足五支(pa¤ca?gasamannàgataü)”,具足五支,这里的支是指要素。也就是五种禅支,即:寻、伺、喜、乐和心一境性,这是五种心所。由于这五种心所在初禅当中,完全地被培育起来;而且在初禅的心与心所当中,这五种心所是最显著的,所以称为禅支。把它们总合起来,或者说它们的整体,就称为初禅。
犹如佛陀在《论藏》的《分别》里这样说:
Jhànan'ti vitakko vicàro p?ti sukhaü
cittassekaggatà'ti
(初禅即是寻、伺、喜、乐和心一境性)
在这里,佛陀就明确地提到了初禅及五种禅支。这五种禅支是什么意思?第一,“寻(vitakka)”。寻是一种心理作用,即心所。它是把心投入到似相,例如专注在入出息的似相当中,把心投入进去,这称为寻。所以,寻不是寻找的寻,而是投入。或者说,把心完全地碰触到似相。
第二是“伺(vicàra)”,使心继续保持于似相。寻和伺有什么区别?寻是把心投入,伺是后续,继续保持心在似相里。就像敲钟一样,敲响钟的那一刹那,犹如寻。然后,钟声会不断地缭绕,嗡...嗡...嗡...,那就好像是伺。又像一只大鸟在空中翱翔,它首先展翅,拍拍翅膀,在拍翅膀的时候,犹如寻。然后,一直在空中不断翱翔,不用再扇翅膀,这就比喻是伺。所以,寻与伺的心理作用就是这样。然而,在第二禅或二禅以上的禅那,这两个禅支就没有了,这两个禅支是在初禅当中独有的。
第三个禅支是“喜(p?ti)”,指喜欢似相。喜有五种喜,一种喜是小喜(khuddikàp?ti),能够使身毛竖立的那种喜称为小喜。第二种喜是刹那喜(kha?ikàp?ti) ,这种喜被人体验为好像触电那样,那种喜悦。第三种喜是继起喜(okkantikàp?ti),就好像大海的海浪,不断地冲打,拍打着海岸一样。这种一阵一阵的喜悦,称为继起喜,就是不断有来的。第四种喜是踊跃喜,它是一种很强烈的喜,甚至可以使人上升到空中那种喜。第五种喜是遍满喜(phara?àp?ti) ,这种喜就好像水冲进山洞,整个山洞都被水充满的那种喜,遍满全身的喜。喜依照程度可以分为这五种,在禅那当中的喜,是属于第五种的遍满喜。
第四是“乐(sukha)”,是体验似相的快乐感受。喜和乐之间又有不同,喜是指喜悦、兴奋。而乐,是指快乐的感受,或者说享受对象,享受所缘的滋味那种乐。喜与乐之间有什么差别?犹如一个在沙漠中长途跋涉的旅客,他很口渴且天气很热,在行进的过程中,突然看到前面有绿洲。他会怎么样?很欢喜,很兴奋。他走进绿洲,尽情地喝水,然后洗了个澡,把旅途的疲劳全都消除掉,然后静静地躺在树下,睡了一觉,享受着水的清凉和树荫的清凉。这两种不同的表现,看到绿洲、看到远处有水的时候,那种兴奋是喜。而在享受凉水,享受树荫时的快乐,称为乐。所以,喜与乐有这两种不同的区别。
第五是“心一境性(cittekaggatà)”。心是指初禅的禅心,一境是只有一个目标,一个所缘。这里的一境是指似相,性是指状态。也就是心只专注在似相上,不会有其他的目标。心也不会跑到声音,不会跑到妄想,不会跑到过去,不会跑到未来。心只是专注,很专一地,高度集中地投入在似相上,称为心一境性。这五种禅支的整体就称为初禅。
初禅是怎样被人体验的?我们来看看佛陀是怎么描述,以及佛陀是用什么样的比喻来描述初禅。在《长部·第2经·沙门果经》中,佛陀这样描述初禅:“他已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他此身乃被离生之喜、乐所浸润,流遍、充满、遍布,其身没有任何一处不被离生之喜、乐所遍满。”这里讲到,一位证得初禅的禅修者,他的四大所生之身,被离生之喜乐完全遍满了,遍布了,充满了。然而,是不是身体被喜、乐充满呢?并不是。而是由于这种喜、乐的心,产生很殊胜的心生色法,遍满了整个四大所造之身。那个时候,他的整个身体验到很殊胜的喜与乐。
“大王(这是当时佛陀对未生怨王这样说),犹如熟练的洗浴师或洗浴师的学徒,在铜盆里撒了洗浴粉后,不断洒水揉捏,使此沐浴球内外皆被水渗透、浸透、遍满、湿润且不滴下。同样的,大王,比库此身乃被离生之喜、乐所浸润,流遍、充满、遍布,其身没有任何一处不被离生之喜、乐所遍满。”佛陀这样描述一个证得初禅的人。他的体验是整个身心,都充满了喜、乐。就像我们把面粉,古代来说是洗浴粉,类似用洗浴粉,先滴上水。当水全部已经跟洗浴粉溶在手中,还不会滴下来的时候,整个洗浴粉没有一个地方是干的,全部都被水所浸润。证得初禅的禅修者的体验就是,这些水就好像是喜、乐,而洗浴的球、沐浴球,就像身体一样全部都被喜、乐所充满了,这就是初禅的体验。如果证得初禅了,你可以用这句话检验,是否有这样的体验。有了这体验你就知道,原来佛陀是这么描述的。
我们再来看看初禅的其他特点,三种善与十相成就。“tividhakalyà?aü(三种善)”,就是三种善妙。“十相成就(dasalakkha?asampannaü)”,这里的相是指特点,也就是在初禅中有十个特点,这十个特点都已经具足。三种善,是指初善、中善和后善。初善称为行道清净(pa?ipadàvisuddhi),为初。初善有三种特点,称为三相成就。
第一是心从其结缚中净化,结缚,是心的枷锁、捆绑,指五盖。在证得初禅的时候,由于心已远离了五盖,所以它从五盖的束缚中得到净化,脱离出来。他的心,已没有再被这五盖所污染。
第二,清净故,心于中等的止相而行道。由于已经离了种种障碍,他的心获得了清净,得以在中等的止相当中,继续地维持下去。这里的中等,是指平等的。止相(samatha-nimitta),也可以叫做安止。也就是他的心,已经很平静地维持在安止当中,不偏不倚。
第三,行道故,心跳入其处。由于不断地维持,他的心已经跳进初禅,所以行道清净故。这些是初禅的第一种善,是刚开始时的三种成就。
第二种善称为中善,中善是以增长舍为中(upekkhànubr?hanà majjhe)。upekkhà是中舍的,心平等的。anubr?hanà是不断地去增大、增长。增长舍,增长心的中舍状态,也有三个特点,叫做三相。
第一个是舍置清净心。这里的舍置(ajjhupekkhati),是指心已经无视,或者忽略,或者将清净心放到一边了。第一个特点是把清净心放到一边。为什么呢?因为入定之后,他不需要为清净心再作努力,不用再为令心获得清净而努力。所以,他可以把清净的心都忽略掉,只是保持平等、中等即可。
第二是舍置止行道。由于他的心已达到安止的状态,这里的止就是安止,或者samatha,就是心已经平息了种种盖,他不用再为获得止而作努力,他的心只是继续维持下去即可。
第三是舍置一性的现起。一性的现起(ekattupa??hàna),ekatta是专一性,心的专一性,upa?hàna是现起。舍置一性的现起,是指在初禅当中,他的心已经不再与烦恼结合,已经不会再飘走了。只是很专注,由于他的心很专注,一性就已经呈现出来了,他不再为让心专注而继续努力,因此可以舍置它。可以把对心的专注放到一边,只是保持就可以,这是初禅的中善。
初禅的后善,是以喜悦为后(sampahaüsanà pariyosànaü)。后善有四种特点,或者四项成就。第一种相(特点),是以其处所生诸法不凌驾之义为喜悦。在初禅当中,由禅那所生的心与心所,已经不会互相凌驾,也就是定与慧都平等了,不会互相克服,互相冲突,所以称为不凌驾,巴利语叫做anativattana,这种称为喜悦。
第二种相,是以诸根一味之义为喜悦。这里的诸根,是指信、精进、念、定、慧五根。这五根已解脱了种种烦恼,以解脱为一味。也就是五根的作用都是同一的,只有一种作用,即解脱的作用。这里的味,称为rasa。
第三种相,是以到达的精进乘之义为喜悦。这里的已达到tad-upaga,是已经到达的,精进乘是指viriyavàhana,意思是透过中等、适当的精进,已经到达了目的地,乘这样的车辆一样,已经到达了。禅那以这样的意思,以这样的意趣为喜悦,这是第三种特点。
第四种相,是以重复之义为喜悦,在入禅的时候,由于禅那速行心生起又灭去,还会再生起,不断地生起,所以称为重复。即禅那速行心不断地生起,这称为重复。因此,初禅有这四种特点。
我们讲到的舍去五支,是舍去五盖。具足五支,是具足五禅支。讲到的三种善,是指初善,初善是行道清净为初善,中善是增长舍为中善,后善是指喜悦为后善。十种相,就是在初禅当中,有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一共有十个特点:即心从其结缚中净化;清净故;心于中等的止相而行道;行道故,心跳入初禅;还有舍置清净心;舍置止行道;舍置一性的现起;以及在初禅中所生诸法不会互相凌驾,以不凌驾之义为喜悦;以五根都是一解脱味,只有一个解脱的作用之义为喜悦;已经到达了适当的、适合的,精进乘之义为喜悦;以及禅那速行心不断地生起,不断地转起为重复,这样的意思为喜悦。因此,初禅就有这些特点。
不过,在刚刚证得禅那的时候,禅那心往往很弱,在第一次证得安止的时候,只生起一个心识刹那,随即落入有分。禅修者还必须不断地练习入禅,于是禅那速行就可越生越多,生起得越久。
一个小孩刚学会站立和走路,他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去练习。跌下、爬起来,再跌下、再爬起来,不断地练习走路。我们在修习止禅,培育定力的时候,也是这样不断地做,重复地去做。对于禅修者来说,在刚刚证得禅那的时候,要多练习入禅、多重复入禅。对已经拥有禅那的人来说,必须学习让禅那更加稳固和持久的技巧,要掌握好这些技巧。
第一是应把握行相(àkàrà pariggahetabbà)。这里的行相(àkàrà)是指特点,或者入禅的种种条件、种种情况。对刚练习入定的禅修者来说,他要学会掌握好,什么样的条件最有利入定。或者先思惟一下,在什么样的情况,例如身心、内外条件,使他在那时入定,是最佳的状态。以后,他就应该不断掌握这些条件,再继续入定。犹如一个善巧的厨师,在刚开始不知道主人的口味,不知主人喜欢吃甜或咸或辣的,他下厨房做一些菜,当发现主人很喜欢吃某一种菜,或喜欢他做的那道菜,于是经常做那道菜。结果主人表扬他,你做的很好吃。在此,该厨师知道主人的口味,掌握好主人的口味,并根据主人的口味做菜。同样的,禅修者在刚学会入定的时候,应把握在什么情况下入定最好。比如吃了这样的食物,坐在那样的位置,亲近了这样的人,住在那样的山洞,以这样的姿势等各种内外条件。或者,他把握在哪个时段入定最好。有些人早上不能入定,但下午可以入得很好。有些人早上可以入得很好,到下午就没办法入得很纯粹。这时,他应该把握地点,把握时间,把握各种条件,然后根据这些条件,在自己最有把握的时段去入定,这就称为把握行相。
第二是净化定的结缚法(samàdhiparibandhànaü dhammànaü suvisodhana)。什么是定的结缚法 (samàdhiparibandhànaü dhammànaü),它是指让定不清净、能障碍定的种种不同现象,例如身心沉重、昏沉睡眠、掉举、恶作等,这些都称为定的结缚法,我们要净化它。比如透过观察、思惟欲乐的种种过患,去镇伏欲贪;透过身轻安,放松身心,去除身心的沉重;以精进去除昏沉睡眠;以作意心的平静去除掉举。用这些方法去除定的障碍,去除结缚法。
如果心有种种障碍,比如有些心事,有些烦恼等,即使他能够入定,也会很快从定中退出来。就像一个国王,不小心跑到一个很脏的花园或园林,里面有很多垃圾、粪便,于是他很快跑出来。同样的,如果心里还没有得到净化,还有些贪著、有些烦恼、有些心事,即使能够入定,他很快就退出来,心不能久久地安住在定中。所以先要除掉修定的烦恼,就像国王进到一个干净的花园,花香草美又很幽静,他可以在花园里度过整日。同样的,如果心已经得到净化,禅修者便可在禅那中安住整日。
第三是增大遍相。这是对增大所缘而说,十种遍是属于增大所缘,对于修十遍的禅修者,他应该把遍相不断增大。但对于修入出息念,他就不应增大,而应该稳定似相,不要玩弄似相。无论禅相是什么颜色,什么形状,都不用管它,只是把它稳定下来即可。
第四是多练习入定,这一点很重要(samāpajjanabahulena bhavitabbaü)。有些禅修者可以入定了,就自认了不起,于是放弃精进。这样的话,他已经到达的定力将退失,还没有到达的定力不可能到达。有些禅修者太过理性或理论化,他想禅那中听不到声音,要去看看能不能听到声音,他的心总是去判断。如此,即使获得了定力也会退掉,或即使能够达到禅那,也不能够稳固。为什么?因为经常去判断,不经常练习入定。练习入定是什么意思?是指心很单纯地完全投入似相中,什么都不用想、不用管,不要去检查,只是让心完全投入到似相,让禅那速行无限地生起即可。
有些人过于理性、喜欢检查,他这种不断判断、不断思惟的心,会把他的心流从禅那速行中拉出来。所有禅那心都只能专注在一个所缘(目标),出世间心也是,它只能专注在涅槃。例如修入出息念,禅那心只是专注在似相,其他什么目标都没有。若禅修者生起这样的思惟:这是不是禅那?我能不能听到声音?此时,他已经在欲界心路当中,已经不属于禅那了。或者他想看这个五禅支,想体验一下,佛陀说初禅有很强的喜、乐,我现在想体验是不是有喜、有乐。只要你体验,心就放在喜和乐上,那肯定是欲界的心了。因为色界的心,是不知道喜和乐的。
有些人说,他的心就安住在喜、乐上,他认为这个是禅那。很可惜,这情况连近行定都不是。为什么?因为禅那心只缘取一个目标,它只是知道似相,而不会知道喜和乐。那知道喜和乐的是什么心?是在他出定之后,再去检查,原来这种感觉、这种体验是喜,那种体验是乐,这种体验是寻,那种体验是伺。当你说,我有什么禅支的时候,那个不叫禅那,这些都是在出定之后。入定是什么?入定是很纯粹的,心只是知道似相而已。所以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当禅修者说,在定中只是看到他的似相,那是对的。但那些说定中看到什么,说定中看到某某人、某某景象,那不是在欲界心里、就是在打妄想。根据阿毗达摩,禅那心只有一个所缘,不会有很多目标,不会有种种现象。所以想要练习入定,让自己的禅那更稳固、更持久,他必须练习心很单纯的长时间地入定,什么都不用去思惟,什么都不用去分析、判断。就像一个潜水员,他只需完全潜到水里即可,不要总是浮出水面观看。这一点也很重要,因为许多禅修者都是栽在这一点上。
曾经有个洋人禅修者就是这样。他出家不久,就有了很强的禅相、似相,如果他的心很单纯的话,应该可以修得很好。但他那种判断的心太强了,也许跟他的生长背景有关。他经常做判断,有没有听到声音?然后常去帕奥禅师那边,禅师说你不用去查声音,只是专注似相就好。然后他又找别人问,你体验到吗?去问这个,又问那个,一问呢,他就去禅师那边抱怨。几年下来,他制造了很多麻烦,给自己添了麻烦,也给禅林添了麻烦,也给禅师添了很多麻烦,这个是自己挡住自己的路。有时候,入定由于不纯,还是可以听到声音;但在听到声音的时候,已经不在禅那当中了。
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次,马哈摩嘎喇那尊者在一条河边入定。当时,他入的是不动定(aneja samàpatti)。入不动定,是指第四禅,或者说无色界定,才能叫不动定。然后,他跟其他比库说:“贤友们,我在河边入定,听到了大象进河喷水洗澡的声音。”其他比库就批评他说虚妄语,因为他说自己入了不动定,又听到了大象进入河中洗澡的声音。于是,他们就把这件事告诉佛陀。佛陀说,马哈摩嘎喇那尊者入的确实是不动定,他也确实听到了声音,因为他的定不纯净的缘故。也就是说,他入定之后,很快又落入有分,然后生起了耳门心路,听到了声音,之后又很快进了禅那。由于刚开始禅支不强,所以他会落入有分,然后生起其他的五门心路。于是,他会感觉听到声音等,这个证明是定还不纯净。
第五个让禅那稳固持久的技巧,是应当练习五自在(pa¤cavas? bhavitabbaü),这也是很重要的。只要依照佛陀教法培养禅那的人,在证得每一个禅那之后,都应该练习五自在。第一是转向自在,是能够在出定后转向禅支,心能无障碍地转向于禅支。第二是入定自在,能够在自己愿意的任何时刻,没有障碍地想要入定就可以入定。若一个人想入定,半个小时都还没法入定,或专注了二十分钟禅相还不亮,那他就入定不自在了。第三是决意自在,能随自己意愿住定多久就多久。比如决意现在入三个小时就入三个小时,而且出定后时间很准,这称为决意自在。第四是出定自在,能够在预定的时间内出定,准确度不超过几分钟。第五是省察自在,能够在出定之后,很快地省察到禅支。这五种自在,第一个和第五个自在很像。第一个自在是心转向于禅支,第五个自在是心省察禅支,这两个自在都在同一个心路当中。转向禅支是意门转向心的作用,心很快想要转向于禅支。省察是再去查到禅支,所以省察自在是速行心的作用。如果按照顺序来说,先是决意自在,你决意要坐到什么时候,然后就入定。入定自在是第二,出定自在是第三,转向在是第四,省察在是第五。这是按照禅修者实修的顺序。这五种自在必须要多练习,若没有练习这五自在,就想跑到更高禅那的禅修者,他将会翻跟头、将会摔跤。
犹如佛陀曾教导马哈摩嘎喇那尊者说,就像山中有一头母牛,它很愚痴,而且不知道什么是适当的,没有善巧地去登一座很崎岖的山。它想要爬到山上去吃草、喝水,但由于它不善巧爬山,在前脚还没有站稳的时候,后脚跟就提起来了,于是它就滚下山去。同样的,如果比库愚痴,不知道什么是适当,没有善巧,他有能力入了初禅,但对于初禅他不经常去练习,不修习五自在,在初禅还没有稳定时,就想证得第二禅、第三禅,如此,他不仅不能证到第二禅,连初禅也会退失,就像那只愚蠢的母牛一样。
所以,如果想要证得第二禅,我们必须先练习初禅的五自在。若想要证得第三禅,我们先要练习第二禅的五自在。若想要证得第四禅,我们先要练习第三禅的五自在。若想要证得无色界定,我们先要练习第四禅的五自在。唯有练习了这五自在之后,我们才上更高的禅定,这样的话才稳。——摘自玛欣德导师开示的《清净之道讲要》 未经导师最后校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