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原始佛教

出离
时间:2014-08-29 06:17:35  来源:  作者:

出离,是指在感受到欲乐目标或事欲、烦恼欲与其它生命界的不圆满之后,所生起的舍弃欲界之愿。
 
出离的特相,是舍弃欲欲(对欲乐的欲求)与欲界。出离的作用,是看透欲乐与生命的不圆满。出离的现起,是远离欲欲与欲界。出离的近因,是悚惧智。
 
在此,出离与解脱的涵义相同。解脱有两种,即解脱生死轮回与解脱欲欲,前者是后者之果。只有修习至解脱欲欲之后,才能够解脱生死轮回。
 
世间众生有三种生存地,即佛陀所说的三有:一、欲有,即生存于欲界;二、色有,即生存于色界;三、无色有,即生存于无色界。
 
佛陀把这三有比喻为监狱,他开示《佛种姓经》,是为了解说如何解脱生死轮回、如何脱离这三有。根据《行藏注疏》,从论藏的角度来看,出离巴拉密是在舍离欲欲和三有时,生起的善心及其心所。
 
《大义释》中形容了两种欲欲,即事欲(欲乐的目标)与烦恼欲(欲获取欲乐目标的烦恼)。于出离巴拉密,解脱欲欲即是指解脱这两种欲欲。
 
《大义释》里解释了如何有正念地解脱烦恼欲:“贪欲!我已经看到你的来源,你源自我的欲贪思惟。我将不会再想要任何欲乐目标。那么,贪欲就不会再生起。”
 
关于这点,我们必须明白三种邪思惟与三种正思惟。三种邪思惟是:一、欲贪思惟,即想象欲乐目标为可喜之物。二、嗔恨思惟,即想要伤害别人。三、伤害思惟,即想要折磨别人。
 
三种正思惟是:一、出离思惟,即是想要解脱欲欲。二、无恨思惟,即是以慈心对待别人。三、无害思惟,即是以悲心对待别人。
 
在深入地检验之下,烦恼欲的来源,是属三种邪思惟之一的欲贪思惟。只要还想获取欲乐目标,贪欲即会不断地增长,以及不可能解脱烦恼欲。
 
只有不再想获取欲乐目标时,贪欲才不会再生起而获得解脱。因此,我们应该保持正念以解脱烦恼欲。解脱欲欲,就会导向于脱离生死轮回。同样地,致力于解脱贪欲即导致解脱事欲。
 
出离与比库生活之间的关系:《行藏注疏》为出离所立下的定义是:一、比库生活是出离的因。二、出离是成为比库的因。第一种解释符合《大生王本生经》的故事。
 
大生王是先有了袈裟、钵等出家人的资具,然后在没有通知皇后、妃子与大臣的情形之下,悄悄地走上皇宫的顶楼使自己成为沙门,过后他才宣布出家。
 
在这事件里,大生菩萨(即我们的释迦菩萨)是先成为沙门,然后才出家。因此,可以说比库的梵行生活是因,而出离则是果。
 
第二种解释,符合须弥陀隐士、护象兄弟等的故事。须弥陀是先出家,然后在到达如法山帝释天王为他准备的住所里成为沙门。
 
同样地,护象兄弟也是先出家,然后在不管父母与全国大臣的哀求之下,他们成为了沙门。因此,可以说须弥陀和护象兄弟等出家是因,而成为沙门是果。
 
《行藏注疏》所给的说明,是根据第一种解释。虽然须弥陀与护象兄弟等是先出家,然后成为沙门,但是他们如此做,是因为他们想要过沙门的梵行生活。
 
因此,虽然出离是先行发生,但是却可说随之而来的比库生活,是他们真正的出离原因。譬如为了建屋子,人们先斩木材。虽然斩木材比建屋先发生,但是斩木材的本意,是为了建屋子。所以应说欲建屋是因,斩木材是果。
 
《律藏.附随篇》与《头陀支品.优婆离问经》,有解说五种森林住宿:一、出自愚痴地住在森林,并不知道住在森林的益处与理由。
 
二、心怀着‘若我住在森林,人们就会乐于支助我这个森林隐士’的邪恶念头而住在森林。三、由于精神不正常而住在森林。
 
四、由于是佛陀与有德者所称赞的修行,而住在森林。五、由于具备少欲知足等美德,而住在森林。只有这最后两种森林住宿,是值得称赞的。
 
出离巴拉密重要的并不是人们住在何处,因为无论住在何处,烦恼欲都是可能生起的。每当烦恼生起之时,我们都应该即刻去除它,莫让它继续滋长。如此地解脱烦恼欲,是出离之相。
 
至于解脱事欲的例子,则有须弥陀隐士与护象兄弟等,他们出离远至喜玛拉雅山。因此,有人可能会询问,想要解脱事欲成就出离巴拉密的人,是否一定要远离俗世至喜玛拉雅山。
 
若修行者有能力,或有决心,或在环境允许之下,他是应当如此做的。在有关出离的《本生经》里,多数时候菩萨与弟子们远走至喜玛拉雅山,他们如此做是因为情况适合他们。
 
根据《摩伽天本生经》与《尼弥王本生经》,从摩伽天王开始至尼弥王之间连续不断的八万四千位国王,都是在第一根头发变白之后即出家。
 
然而,他们之中没有一个是去到喜玛拉雅山的。他们只是住在弥体罗首都附近的皇家芒果园里,过着出家人的梵行生活。经中记载,由于精进修行禅定,他们都证得了禅那,以及死后都投生到梵天界。
 
这些故事明显地指出,虽然没有远走至喜玛拉雅山,但只是离开令烦恼欲滋长的住处,已足于成就出离巴拉密。那八万四千位国王,已彻底地舍弃了豪华的皇宫生活,而得以住在芒果园里成就出离巴拉密。
 
因此,任何人只要能够彻底地舍弃烦恼欲滋长之处,以及住在无此烦恼的适当地方,他就能够成就出离巴拉密。
 
菩萨的出离有两种:一、年轻与单身时出家;二、年老与婚后出家。须弥陀隐士与护象兄弟等出家,是为了脱离事欲,即豪华的家庭。
 
虽然《本生经》中把他们视为欲成就出离巴拉密者的模范,但是他们其时还很年轻,而且又是单身。
 
虽然他们拥有许多可供取乐的事物(指事欲),但却可以说他们与事欲之间的束缚,还不是很强。只有已有妻儿家庭的年长者,才是紧紧地受缚于事欲。
 
由此,可说年长已婚者出家的难度,要比年轻人来得更高。但有些人可能会说,德米亚王子在年仅十六岁未婚时出家,是真正极难之事。
 
可是,他所面对的困难并不是事欲的束缚,而是如何假装全身瘫痪、耳聋与哑吧以达到出家的目的。
 
因此,虽然德米亚王子在出家前,必须面对许多的困难,但是在真正出家时,他并没有面对多少阻难,因为他只有非常少的事欲束缚。
 
《殊胜义注》在出离巴拉密一章中,详细地描述当释迦菩萨投生为欢喜王子、护象王子、铁屋王子等时,如何成就出离巴拉密。
 
那注释把小须陀须摩王所修的出离巴拉密,列为究竟巴拉密。欢喜王子、铁屋王子、护象王子与德米亚王子出家时,都还很年轻。
 
大生王出家的难度比他们更高,因为他比较年老,而且又是已婚的人。他在皇后、妃子与大臣们毫不知情之下成为沙门。
 
只有在出家之时,大生王才面对皇后与随从们哀求的难题。他们根本就没有想到他会去出家,也没有作出认为他会出家的反应。
 
而摩伽天王等八万四千位国王,则公开宣布自己想要出家的意愿。虽然在家人与随从的哀求之下,这些国王们也不肯降服,而要坚决地出家。但他们并没去到很远的地方,而是住在皇宫附近自己的芒果园里。
 
与他们相反的是,小须陀须摩王看到头上白发而激起悚惧之后,宣布了想要出家的念头。虽然他的皇后、父母与市民们,都痛哭哀求他打消出家的计划,他依然对他们的哀求保持平舍与不受动摇,再远走至喜玛拉雅山。
 
因此,小须陀须摩王出离的难度,比起摩伽天王等来得更高许多。所以论师形容小须陀须摩王所修的出离巴拉密,为究竟巴拉密。
 
菩萨怎样修行出离?关于出离巴拉密,它是以大悲心与方法善巧智为基础,想要脱离欲乐和生命界的心与心所。它的前提,是对欲乐和生命界的不圆满感到厌恶,以及悚惧智。
 
因此,菩萨首先以过患智,如实地观照欲乐和生命界的不圆满:由于在家生活是诸多烦恼的住所;由于有妻子、儿女等约束,是自己修善的障碍。
 
由于牵涉与受束缚在种种的日常活动当中,譬如经商、耕种、工作、应酬、迁居、社交等等。因此,在家生活不是一个可以获得出离之乐的适当地方。
 
人们的欲乐,就有如在利剑尖端上的一滴蜂蜜,实在是危害多于享受。这些享受都是很短暂的,就有如电影片段的影像。只有像疯子的服装扭曲般混乱的知觉,才会去享受它们。
 
欲乐有如掩盖一堆粪便的掩饰物一般,具有隐藏的误导性;欲乐,又有如舔舐手指上的水份一般,难以得到满足。
 
欲乐有如饥饿过度的人,正狼吞虎咽食物一般,会带来许多的不幸与具有危害性。又有如钩上之饵,会带来过去、现在及未来的诸苦。
 
欲乐有如焚烧之火的炽热,又有如树胶之黏;它有如凶手的斗篷,掩饰了凶器。菩萨首先省察了欲乐与生命界的坏处,再省察脱离它们的好处之后,他致力于修习出离巴拉密。
 
由于出家是出离巴拉密的根基,在没有佛法的时候,为了修习此巴拉密,菩萨就在相信业力与相信造业的修行者之下,出家为隐士。
 
但是,若佛陀出现,他将加入佛陀的僧团。出家之后,他培育止持戒与作持戒;为了清净这些戒行,他再修持十三头陀支。
 
菩萨以受持头陀支的净戒水,去洗掉内心的烦恼,而具备了无可指责的清净身业和语业。他对任何所获得的袈裟、食物、医药与住所,都感到知足。
 
在跟从了圣者四个传统的前三个之后,他致力于获得第四个传统,即乐于止、观禅修,而从四十种业处中选修一种适合的,直到证得近行定与安止定。在证得禅那之时,菩萨即成就了出离巴拉密。
摘自明昆大长老的开示

上一篇:
下一篇:出家人的邪命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