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诵》是巴利三藏中《经藏.小部》的第一经,包括四种短小诵文:《三皈文》、《十戒文》、《三十二身分》、《问沙弥文》,
和五部短小经典:《吉祥经》、《宝经》、《户外经》、《伏藏经》、《慈悲经》。所有这些诵文、短经,原来是散在长部、大品、经集等其它三藏经典中;
把它们摘选出来合编为一部,是为方便初出家或初习佛法者习诵之用。《小诵》中包含了佛法最基本教义,意在指明沙弥修习佛法的主要内容。
由于此经既包含了基本教义,又言简意赅、朗朗上口,因而在广大信众中也广为传习,在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中,于普请、庆典等仪式中都要诵读此经。
译文如下:一、《三皈文》:我皈依佛。我皈依法。我皈依僧。再皈依佛。再皈依法。再皈依僧。三皈依佛。三皈依法。三皈依僧。
二、《十戒文》:我受持不杀生戒条。我受持戒不与取戒条。我受持不非梵行戒条。我受持不妄语戒条。我受持不饮酒戒条。
我受持不非时食戒条。我受持不歌舞观听戒条。我受持不涂饰香粉花鬘戒条。我受持不坐卧高广大床戒条。我受持不受取金银钱币戒条。
三、《三十二身分》:此身有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肾、心、肝、肺、大肠、心肌、小肠、肠膜、腹中食、粪便、胆、痰、脓、血、汗、脂、泪、油、唾液、鼻涕、关节液、尿、脑。
四、《问沙弥文》:什么是一?一切众生依食而住命。什么是二?名与色。什么是三?苦受、乐受、舍受。什么是四?四圣谛。
什么是五?色、受、想、行、识五取蕴。什么是六?眼、耳、鼻、舌、身、意六内处。什么是七?择法、精进、喜、念、轻安、定、舍七觉支。
什么是八?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八圣道。什么是九?人与天、梵天、极光净天、遍净天、无想天、四无色界天九众生居。
什么是十?正见具足、正思维具足、正语具足、正命具足、正业具足、正精进具足、正念具足、正定具足、正智具足、正解脱具足,具足此十支的阿罗汉。
五、《吉祥经》:如是我闻。一时,世尊在舍卫城祇陀林给孤独园住。时,初夜已过,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以偈问佛:“众人众天神,渴望得吉祥,愿求得幸福,恭请佛宣讲。”
佛陀即以偈回答:“不与愚人交,唯与智者交;供养应供者,是为最吉祥。居住适宜处,往昔有功德;置身于正法,是为最吉祥。
多闻精技艺,严持诸戒律;言语皆善美,是为最吉祥。侍奉父母亲,护养妻与子;职业甚正常,是为最吉祥。
布施行正法,善待诸亲眷;行为无过失,是为最吉祥。远离诸恶业,不饮诸酒类;于法不放逸,是为最吉祥。
恭敬而谦逊,知足亦知恩;及时闻教法,是为最吉祥。忍耐而恭顺,得见众沙门;适时谈佛法,是为最吉祥。自制持梵行,知见于圣谛;实证涅槃法,是为最吉祥。
世法不动心,无忧无烦恼;清净趋涅槃,是为最吉祥。依此行持者,无往而不胜;处处可得福,是为最吉祥。”
六、《宝经》:天下非人诸鬼神,地上非人诸鬼神;聚集此处心喜悦,专心听我宣法音。人们常以饮食祭,不分昼夜甚诚意;对人应施慈与爱,精心护佑莫放逸。
世间天堂有珍宝,不比如来更高妙;依其真谛可得福,佛宝才是最上宝。释迦牟尼持正念,无欲无垢布法妙;依此真谛可得福,法宝才是最上宝。佛陀宣说无间定,赞美清净之圣道;依此真谛可得福,此宝才是最上宝。
四双八辈贤者颂,善逝弟子当应供;行此布施功果大,僧宝就在僧团中。依此真谛可得福,最上之宝为是僧。瞿昙教中持戒净,心定垢除智慧生;趋向涅槃断生死,罗汉果位已修成。依此真谛可得福,最上之宝为是僧。
因陀罗柱入地中,四面来风吹不动;贤者以智悟圣谛,如柱一样甚坚定。依此真谛可得福,最上之宝为是僧。大智佛陀宣圣谛,僧能领悟并发挥;该僧即使稍放逸,不会再有第八生。依此真谛可得福,最上之宝为是僧。
僧摒弃“有身见”,以及疑惑邪戒行;脱离四种地狱苦,避免重大罪六种。依此真谛可得福,最上之宝为是僧。僧得预流趋涅槃,或许仍可罪业犯;身口意中有过失,过错确是不可瞒。依此真谛可得福,最上之宝为是僧。
为了指示涅槃道,佛陀讲说高妙法;如同丛林逢初夏,树顶开放新鲜花。依此真谛可得福,最上之宝是佛陀。无上佛陀知涅槃,指示无上涅槃道;佛陀讲说无上法,无上士者佛名号。依此真谛可得福,最上之宝是佛宝。
有僧夙业已消除,不恋来生断新业;种子断绝无再生,如同明灯将熄灭。依此真谛可得福,最上之宝是僧伽。地上天下诸鬼神,现皆集聚在此地;如来佛陀天人供,我们向佛恭敬礼。愿为一切众生灵,祈求吉祥与如意。
地上天下诸鬼神,现皆集聚在此地;如来佛陀天人供,我们向法恭敬礼。愿为一切众生灵,祈求吉祥与如意。地上天下诸鬼神,现皆集聚在此地;如来佛陀天人供,我们向僧恭敬礼。愿为一切众生灵,祈求吉祥与如意。
七、《户外经》:今有饿鬼众,回到旧时宅;停于到路口,立于门户外。饿鬼因罪业,已被亲人忘;饮食虽备足,饿鬼难得享。
饿鬼亲友中,亦有慈悲人;净好之饭食,适时施鬼亲。亲友愿鬼亲,安好少祸灾;饿鬼自各方,聚拢此处来。饿鬼皆随喜,祝亲福寿高;亲人所施食,亦有善果报。
鬼界无农畜,无商无金钱;饿鬼之所需,全靠世人献。诸亲所施物,饿鬼能得益;犹如高处水,流向低洼地。
诸亲所施物,饿鬼可满足;犹如江河水,自向海洋注。辄念去世人,曾助曾有赐;或曾为亲友,现当行布施。哭泣和悲伤,于鬼并无益;
饿鬼依然是,故地受苦凄。若在僧团中,如此行布施;利益众饿鬼,长远得护持。亲情既表现,饿鬼得施益;比丘亦得力,世人功德积。
八、《伏藏经》:有人将财宝,埋于深穴中;以待需要时,于己有大用。为避王之祸,并防贼寇抢;免借备饥荒,世人埋宝藏。
坑深近地水,宝藏慎埋入;虽非总如意,需时可取出。藏处可移动,标记可忘记;龙可地下窃,鬼可取而去。
不肖继承人,偷偷可挖取;福报完结时,一切皆失去。设若男或女,布施持戒律;勤修定与慧,四者为伏藏。
施僧敬他人,善待父与母;以及兄与妹,此德为藏伏。此藏最牢固,他人难占有;命终全抛开,此藏可带走。
福德为伏藏,贼寇不能抢;智者积福德,永远随身旁。如此福藏者,满足天人需;所求之一切,皆可能给予。
色美声音妙,身段相貌好;权大随从众,福藏可得到。为侯为帝王,乃至转轮王;天堂诸般乐,可得自伏藏。
人间之幸福,天堂之悦乐;涅槃之乐境,可自伏藏得。修习禅观者,可以得三明;乃至得解脱,福藏可使成。
无碍解解脱,声闻波罗密;辟支佛佛地,福藏可给予。福藏之功德,如此大无限;造福积德人,智者常赞叹。
九、《慈悲经》:求涅槃寂静,须彻底觉悟;应忠诚直率,且谦和驯服。应知足常乐,且清闲简朴;根基有智慧,不依仗家族。
小过亦不犯,不受贤者责;愿众生无惧,幸福而安乐。惧者或安者,高胖体异样;大小诸众生,皆当得吉祥。
可见不可见,居处近或远;已生和未生,均当得轻安。不当互欺诈,互蔑互毁辱;不应互瞋恨,以免他人苦。
于一切众生,应生无限慈;犹如亲父母,舍身护独子。于上下左右,决不结仇恨;于世诸众生,唯施慈悲心。
行住坐卧时,皆怀慈悲念;堪称为梵住,精进无怠倦。无有迷妄念,于物无贪爱;持戒有正见,自不再投胎。
译者:邓殿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