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佛陀不是万能的,他只是一位觉悟的人。在《法句经》第276偈中,佛陀开示说:
“你们自己应当努力,诸佛只是导师而已,专注修行者能脱离魔王的枷锁,达到解脱。”
佛陀是人类与天神的最佳导师,但他不是万能的救世者。他指示我们通向涅盘之路,但他不能代替我们走。
他明白业果如何产生作用,但他不能违反业果。如果他是万能的,他能变出一块自己推不动的石头吗?
请思考这一点。而且,如果佛陀是万能的,那么他就不够慈悲,因为他并没有以神通力将一切众生都变成佛。
问:想修行菩萨道的人,要如何做才能只证到行舍智,不证道智?
答:如果他是一位已经得到授记的菩萨,除了在他即将成佛的最后那一世之外,无论他如何精进修行,都不可能证得任何道果。
至于尚未得到授记的人,如果他具有想要成佛的强烈意愿,那么他的观智提升到行舍智时就会自动停在那里(不再向上取证)。
问:南传教典中,世尊除了为弥勒菩萨授记成佛之外,是否也为其它菩萨授记成佛?
答:在斯里兰卡写成的《未来种姓》中,提到有十个人从佛陀那里得到授记。但是此书是后人的著作,不属于巴利圣典。
问:如何有次第地学习巴利藏经?其特色为何?
答:如果想要彻底地研究南传三藏或巴利圣典,最好是先学习巴利文之后,直接研究巴利文三藏,因为还有许多巴利圣典并没有翻译成其它语言。
再者,从巴利原典翻译过来的著作中,意义上经常有一些改变。
在不同的国家,巴利文法的用法上有些许的差异;然而,你可以选择用任何一种文字保留下来的巴利文,
例如:斯里兰卡的辛哈尔文巴利或缅甸文巴利。除此之外,你应当在博学的导师指导之下研究这些圣典。
在研究巴利三藏之时,你也应同时研究注释和再注释,因为若不研究注释和再注释,你就无法透彻地了解巴利三藏。
三藏包括律藏、经藏和论藏。在这三藏之中,每一位比丘、比丘尼都必须彻底地研究律藏。
经藏包括许多部经,教导我们如何修行到证悟阿罗汉果的方法。
至于修行到色业处、名业处及十二因缘的人,他们必须具备一些《阿毗达摩论》的基本知识,否则无法彻底地修行这些业处。
问: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各断那些烦恼?能否请禅师开示,或在那些经论有说明,可以有所依据?
答:须陀洹道断除身见、疑及戒禁取见。在某些经及《阿毗达摩论》中提到,嫉妒和悭吝也是在须陀洹道时被断除。斯陀含道将感官欲望及瞋恨减轻。
阿那含道断除感官欲望及瞋恨。阿罗汉道断除剩余的五种高层次的结(五上分结),即:色界欲、无色界欲、骄慢、掉举和无明。
问:瞎眼、耳聋的人是否没有眼净色、耳净色?
答:是的,如果他是完全地瞎眼或耳聋的话。
问:如果一个人右手不全,只靠左手做事,但是他很有智慧,而且有因缘接受具足戒。当他的戒腊足够时,能否传授他人具足戒?
答:根据南传戒律,他可以传授他人具足戒。只有当初在他本身接受具足戒时,参与授戒仪式的比丘犯突吉罗罪,而这位右手不全的比丘本身并不犯任何罪。
问:为什么你们出家人却是光头的?
答:在我们菩萨的最后这一生中,当他在阿拏摩河边出家时,他切掉自己的头发,直到只剩下两个指宽的长度。
从那时候起,他的头发就一直保持两个指宽的长度,不会变长,也不会变短。
佛陀允许比丘、比丘尼,头发留到最长两个指宽。如果头发留到比两个指宽还长,那就犯了突吉罗罪(恶作罪)。
因此,如果你办得到的话,你也可以随自己的意愿,而一直保持头发两个指宽长。
问:证悟须陀洹道果的比丘才是真实的比丘。此话确实否?
答:比丘有两种:认定比丘与真实比丘。凡夫比丘是认定比丘。
认定比丘指的是,经由佛陀所允许的方式,结界作羯磨法而成为的比丘。
只要还未证得圣位,他们就还是凡夫;只要还是凡夫,他们就称为认定比丘,也就是名字上的比丘而已。
但是,认定比丘也必须遵守别解脱律仪戒(比丘的戒条与威仪)、
根律仪戒(防护根门,不令烦恼在根尘接触时生起)、
活命遍净戒(以清净正当的言行来过活)及资具依止戒(如理思惟使用四种资具之正确目的)。
这四种戒,称为增上戒。增上戒非常重要,为什么呢?
假设一位凡夫比丘遇见一位阿罗汉比丘,如果凡夫比丘的戒腊比阿罗汉比丘高,那么阿罗汉比丘就必须礼敬凡夫比丘。
这是戒律上的规定,因此增上戒非常重要。
问:南传比丘是否能向菩萨像(如:弥勒菩萨像)顶礼、问讯或合掌?
答:依据南传的戒律,比丘不应向在家人、女人、天神或梵天顶礼或合掌。
因此,如果弥勒菩萨现在是一位比丘,而且戒腊比我们高,那么我们应当礼敬他;
然而,如果他的戒腊比较低,则我们不应向他致敬。
如果他是在家人、天神或梵天,那么我们也不应该向他合掌致敬。
如果比丘那样做,就违犯了突吉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