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将依据《长部.大念处经》,来详细解释安般念的修行方法。在那部经中佛陀开示说:“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于观身为身呢?
在此,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闲静处,盘腿而坐,保持上身正直,安立正念于自己禅修的所缘。他正念地吸气,正念地呼气。
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
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
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
就像善巧的车床师或他的学徒,当他做长弯的时候,他了知:『我做长弯。』当他做短弯的时候,他了知:『我做短弯。』
同样地,当比丘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
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
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
这是佛陀就安般念修行方法所作的开示。这段开示主要是教导证得禅那的方法。经文中「在此」这两个字是指在佛陀的教法中。
这两个字排除了佛教以外的宗教,因为其它宗教不像佛教这样彻底地教导安般念的修行方法。这样的方法只能在佛教里找到。
经上也说:「在此有真实的沙门;其它教法里没有沙门。」
「比丘前往森林、树下或闲静处」这句经文显示禅修者培育正念的适当处所。
一般而言,在尚未开始修行之前禅修者的心已经长时间住在声色等欲乐目标,不喜欢进入禅修的道路,因为他的心不习惯活在没有欲乐的环境里,就像用野生的小牛来拉车一样,牠会跑到道路之外去。
之前,他的心时常接触及取乐于各种欲乐目标,例如好看的电影、悦耳的音乐、美味的食物及快乐的社会生活。但现在并没有电影、音乐等来取悦他的眼睛、耳朵等,因此他的心有如一只鱼被人从水中拿出来放在干燥地面上一般,痛苦地乱跳及渴望回去水中。
呼吸对他那渴望欲乐的心来说,就有如干燥的地面一般,实在太枯躁无味了。于是在禅坐时他不专注于气息,反而将大部份时间用于回顾过去所享受的欲乐,或想象未来将获得的欲乐。然而,这只是在浪费时间,根本无助于心的培育。
为了克服这坏习惯,他必须不断地将散乱的心引导回来,尽量长久地专注于呼吸,以培育专注呼吸的新习惯。这就像牧牛者想驯伏喝野生母牛奶长大的小野牛时所做的事。
他带领那头小牛离开母牛,将它绑在一根牢固深埋的柱子上。小牛会跳来跳去,想要逃脱。但是当牠发现无法跑掉的时候,就会依靠那根柱子而蹲伏或躺卧。
同样地,禅修者想要驯伏长时间沉迷于声色等目标的难调之心。他引导心离开声色等目标,进入森林、树下或闲静处,用正念之绳将心绑在呼吸这个念处目标上。
他的心也会跳来跳去,当它得不到长期惯取的目标,并且发现无法挣脱正念之绳而跑掉时,最后它会依靠那个目标而以近行定或安止定坐下或躺卧。
如此,这样的处所适合禅修者。所以说「这句话显示禅修者培育正念的适当处所。」如果不远离聚落,则很难成就安般念法门,因为对禅定来说,声音好比是尖刺一样。
相反地,在聚落以外的地方,禅修者很容易就能掌握禅修的法门。因此世尊指出适合禅修的处所,而说:「前往森林、树下或闲静处」。
佛陀就像一位精通于选择建筑地点的大师,因为他为禅修者指出适合修行的处所。
一个善于选择建筑地点的大师看了一块适合建筑城镇之地,从各方面详细考虑之后,他建议说:「就在这里建立城镇。」城镇建设完成之后,他受到皇家高度的推崇。
同样地,佛陀从各方面详细考虑适合禅修者修行的处所之后,他建议:「就在这里修行此业处。」当禅修者循序渐进地证得阿罗汉果之后,他就以这样的话来表达对佛陀的感谢与赞叹:「世尊确实是无上正觉者。」如此,世尊受到高度的推崇。
比丘好比是豹;像豹一样,比丘独自住在森林里,克服爱欲等障碍,达成目标。正如一头豹王躲藏在森林、草丛、灌木丛或山林里,捕捉水牛、麋鹿、山猪及其它野兽。同样地,比丘致力于禅修,逐一地证悟四道与四果。
「保持上身正直」是指保持背部的每一节脊椎骨端正,节节平正地相接,身直腰正。静坐的时候如果能保持上身正直,就不会有背痛的毛病发生。
佛陀建议这样的坐姿,因为这是最稳定与舒服的姿势,有助于保持心平静与提高警觉性。因此对于禅修而言,这是最好的姿势。
「安立正念于自己禅修的所缘」是指:将心引导到禅修应当专注的目标,并且将心固定在那里。
如果你修行安般念,就应当将正念安住在呼吸。如果你修行四界分别观,就应当将正念安住在四界(四大)的特相。
「他正念地吸气,正念地呼气」是指他在呼吸的时候不舍弃正念。这是很重要的。正念的意思是明记不忘。
如果你能明记经过鼻孔下端或人中的呼吸,持续不忘失,正念就会愈来愈强。正念强的时候,定力就会提升。
当定力提升到相当程度的时候,你会见到呼吸转变成禅相。如果能持续稳固地专注于禅相,你就能证得初禅乃至第四禅。
如何才能「正念地吸气,正念地呼气」呢?佛陀在经文中教导说:「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
吸气长是指吸气时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呼气长是指呼气时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吸气与呼气长是指吸气与呼气时都各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
当他吸气与呼气时都各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时,他的心中生起修行的强烈意愿。透过意愿,他吸气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变得更微细;
透过意愿,他呼气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变得更微细;透过意愿,他吸气与呼气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变得更微细。
当他透过意愿的缘故,吸呼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变得更微细时,喜悦在他心中生起。透过喜悦,他吸气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变得更微细;
透过喜悦,他呼气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变得更微细;透过喜悦,他吸气与呼气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变得更微细。
就禅修而言,生起喜悦是很重要的。如果没有喜悦,你的定力就不能持续进步。喜悦何时才会生起呢?
如果能够去除掉举与散乱,持续不断地专注于长的微细呼吸,如此就能提升定力,喜悦也自然会在你心中生起。
接着,当他透过喜悦的缘故,吸呼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变得更微细时,他的心离开长的呼吸而专注于禅相,既无贪欲也无忧恼,而是以中舍的态度持续地专注。
同样的修行步骤可运用于呼吸短的情况,即经文中所说:「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
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这是透过了知呼吸长短而持续专注于呼吸直到禅相出现的情况。
下一段经文是:「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
意思是他以如此的想法训练自己:「吸气的时候,我应当知道、明了整个吸气过程里开始、中间、结尾的气息。
呼气的时候,我应当知道、明了整个呼气过程里开始、中间、结尾的气息。」如此,他以清明的心,知道、明了吸呼的全息。
在这里,大家不要误解说觉知全息的时候要默念「开始、中间、结尾」;事实上,在觉知全息的时候不需要如此默念,只需要知道经过同一点上的呼吸从头到尾的气息就够了。
对于吸呼的气息稀薄、分散的比丘而言,他只能清楚地觉知与专注于开始的气息,而不能觉知与专注于中间与结尾的气息。
另一位比丘只能清楚地觉知与专注于中间的气息,而不能觉知与专注于开始与结尾的气息。
第三位比丘只能清楚地觉知与专注于结尾的气息,而不能觉知与专注于开始与中间的气息。
第四位比丘能够清楚地觉知与专注于开始、中间与结尾这三个阶段的气息,没有任何困难。
为了指出修行此法门应当依循第四位比丘的例子,所以佛陀说: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
由于修行此法门最初的方法除了吸气与呼气之外,不需要再做其它事情,所以说:「吸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长。』
呼气长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长。』吸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吸气短。』呼气短的时候,他了知:『我呼气短。』」
然后他必须致力于提起更清楚的觉知等,所以说:「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吸气。我应当觉知(气息的)全身而呼气。」
清楚地了知呼吸是慧学;专注于呼吸是定学;约束自己的心,不使烦恼生起是戒学。在呼吸当中应当致力于实践此三学。
接着是安般念的第四个阶段,佛陀开示说:「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他如此训练:『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
意思就是他心里想:「我吸呼时应当存着使气息平静、平稳、安宁、安详的动机。」他如此训练自己。
在这里,我们必须了解粗显、微细与平静这三种情况:还没有致力于禅修的时候,比丘的身心是纷扰的、粗显的,呼吸的气息也是粗显的、不平静的,
只借着鼻孔吸呼还不够用,必须也经由嘴巴来吸呼。然而,当他调御自己的身心之后,身心变得宁静、安稳,呼吸也就变得微细,他甚至会怀疑自己是否还在呼吸。
就好像一个人刚从山上跑下来,放下顶在头上的重物,直挺地站立着的时候,他的呼吸是粗显的,经由鼻孔呼吸还不够用,必须还要透过嘴巴来呼吸。
然而,当他去除了疲劳、沐浴、喝水、用湿布盖在头上、坐在阴凉处休息的时候,他的呼吸就变得微细,他甚至不清楚自己是否还在呼吸。
这个人是用来比喻禅修之后呼吸变得很微细的比丘,意思是他难以分辨自己是否还在呼吸。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在尚未开始禅修之时,他不曾去觉知、专注、反省或思惟将粗显的气息平静下来的问题;一旦开始禅修之后,他就会注意到这个问题。
禅修时的气息比尚未禅修时的更微细,所以古代的注释者说:「在扰动的身心中,气息是粗显的;在平静的身心中,气息是微细的。」
他如何以「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吸气;我应当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气」这样的想法来训练自己呢?
什么是气息的身行?与呼吸本身相关或系属于呼吸的事物称为气息的身行。他训练自己使气息的身行镇定、平稳与宁静,以如此的思惟来训练自己:
「借着在身体向前弯、侧弯、各方向弯及后弯的时候,使气息的身行平静下来,以及借着在身体移动、颤抖、震动、摇动的时候,使气息的身行平静下来,我应当如此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吸。
在身体不向前弯、侧弯、各方向弯及后弯的时候,不移动、不颤抖、不震动、不摇动的时候,我应当借着这些安详、微细的身体活动,平静气息的身行而呼吸。」
到这里,我已经解释了以安般念来培育定力的四个阶段,即专注于(一)长息,(二)短息,(三)全息,(四)微息。
大家应当了解有可能三个阶段合而为一,例如同时专注于长息、全息与微息。这是指当你呼吸的时间长而且气息微细时,你应当在同一点上觉知经过那里从头到尾的微细长息。
如果呼吸还未变微细,你可以存着希望呼吸变微细的动机来持续地专注。如此,当你的定力提升时,呼吸就会变得微细。
那时你必须以想要了知长息、全息与微息的强烈意愿来专注于经过同一点上从头到尾的气息。若能如此修行,你就可能成功地证得禅那。
有时也可能短息、全息与微息这三个阶段合而为一。那时,你应当专注于经过同一点上微细短息的全息。
因此,当呼吸长而且微细时,你应当同时专注于长息、全息与微息。当呼吸短而且微细时,你应当同时专注于短息、全息与微息。
若能以够强的意愿与喜悦如此修行,你的定力将会提升,呼吸也会变得愈来愈微细。那时,不要因为呼吸变得不清楚而感到失望或焦虑不安,否则你的定力会衰退。
事实上,呼吸愈来愈微细是非常好的现象。为什么呢?当你的定力提升到相当程度时,禅相就会出现,而且你的心会自动地专注于禅相。
那时如果呼吸还很粗的话,它就会干扰你对禅相的专注,你的心会一下子注意在呼吸,一下子注意在禅相,如此你的定力就无法进一步提升。
所以呼吸变得愈来愈微细是很好的,你应当感到欢喜,进一步去适应它、熟悉它。提起正念,持续地专注于那微细的呼吸。
但是也应当注意这一点:要保持自然的呼吸,不要故意使呼吸变长、变短或变微细。若是如此控制呼吸,你的精进觉支与择法觉支会过强,定力就会渐渐衰退。
应当照着呼吸自然的状态去专注它。定力提升时,呼吸有时会变长,有时会变短。无论呼吸长或短,你只需要专注于每一次呼吸从头到尾的气息。
当定力更好的时候,你可以存着希望呼吸变微细的动机,继续专注于全息。当呼吸自然地变微细时,无论呼吸长或短,你都应当持续地专注于微细呼吸的全息。
如果每一次静坐时你都能持续地专注于微细呼吸的全息一、二小时以上,你的定力就已经相当好。
这是个关键的时刻,你必须特别谨慎地持续修行,停止一切的妄想与交谈,在行、住、坐、卧等一切时刻都必须保持正念,一心只专注于呼吸。
如果能在每一次静坐时都持续专注于微细的呼吸一小时以上,如此持续至少三天,通常禅相就会出现。
对有些禅修者而言,光在禅相之前出现;对有些禅修者而言,禅相在光之前出现。无论那一种先出现,禅修者都必须分辨禅相与光之间的差别。禅相与光不同,就像太阳与阳光不同一样。
光可以出现在你身体乃至周围的任何部位、任何方向,而禅相只会出现在你鼻孔出口处附近而已。
除了结生心以外,所有依靠心所依处而生起的心都能产生许多物质微粒,称为心生色聚。
如果分析它们,就可以透视到每一粒色聚里至少含有八种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营养素)。
如果是定力强的心产生的色聚,其中的颜色会很明亮,其光明会出现在你全身的各处。再者,这些色聚里的火界能产生许多时节生色聚,它们里面的颜色也是明亮的。
时节生色聚不只会散布在身体内,而且也会散布到身体外。散布的远近决定于定力的强弱。定力愈强时,这些色聚就能散布得愈远。
光明就是来自这些心生色聚与时节生色聚里颜色的明亮。然而,你不应该去注意那些光明,而应该只专注于呼吸。那时呼吸通常很微细。
为了觉知微细的呼吸,你必须保持持续与适度的精进,对微细的呼吸明记不忘并且清楚地了知微细的呼吸。若能如此修行,你的定力就会继续提升,安般禅相也会出现在你鼻孔的出口处。
什么是安般禅相呢?当你的定力够强时,呼吸就会转变成禅相。呼吸是由心生色聚所组成的,其中的每一粒色聚里至少含有九种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食素、声音。
当定力强时,色聚里的颜色会很明亮。正如前面解释过的,这些色聚里的火界能产生许多时节生色聚,它们里面的颜色也是明亮的。
由于呼吸里有数不尽的色聚,一粒色聚里颜色的明亮与其它色聚里颜色的明亮结合在一起,如此产生的光明就是禅相。
开始时的禅相通常是不稳定的,那时还不要注意禅相,而应当只专注于呼吸。当你专注于呼吸的定力愈来愈深、愈来愈稳定时,禅相就会愈来愈稳定。刚出现的禅相通常是灰色的。
定力提升时,禅相会转变成白色(或其它颜色)。定力更提升时,禅相会转变成光亮透明的,称为似相。
禅相会随着禅修者的心或想而改变:有时禅相是长形的、有时是圆形的、有时是红色的、有时是黄色的等等。
你不应去注意禅相的颜色、形状或外观,否则它会继续改变,你的定力也会衰减,因而无法达到禅那。
应当一心只专注于呼吸,直到呼吸与禅相结合为一,而且你的心自动地专注于禅相,那时就要专注于禅相,而不要再注意呼吸。如果有时注意禅相,有时注意呼吸,你的定力就会逐渐减退。
你也不应注意呼吸或禅相里四大的特相,如硬、粗、重与软、滑、轻,流动与黏结,热与冷、支持与推动。如果去注意它们,就变成在修行四大分别观,而不是修行安般念了。
其次,你也不应观呼吸或禅相为无常、苦或无我,这些是共相。为什么不应如此观呢?
因为观禅的目标是行法,即究竟名色法及其因;呼吸与禅相并不是究竟法,它们都还是密集(概念法),因此不是观禅的目标。
如果能持续地专注于似相,它会变得愈来愈明亮,犹如天上的明星一般。那时你的心会自动沉入似相之中,这称为安止,也称为禅那。就初学者而言,这是非常重要的阶段。
疏钞以譬喻来解释这一点:譬如一个王后怀了将来能成为转轮圣王的胎儿。她可以时时用肉眼看见自己子宫内的胎儿。
那时她会非常谨慎恭敬地保护着胎儿,以免胎死腹中。同样的道理,禅修者必须以非常谨慎恭敬的心来守护自己的禅相。
由于懒惰、迷糊与健忘的心,不可能使人达到高度的修行成就,所以他应当保持热诚、正知与正念,在行、住、坐、卧当中都专注于禅相。
例如在经行(行禅)的时候,他应当先站在经行处的起点,专注于呼吸。当禅相与呼吸结合并且他的心自动专注于禅相时,他应当一心专注于禅相。
专注到定力很强的时候,才开始起步慢慢地走。走的时候仍然一心只专注于禅相。能够在任何姿势中,都一心专注于禅相是心力的作用。大家都有这样的心力,请精勤地修行,你一定能成功的。
在开始的阶段,安止的时间通常不久。这时你不应气馁,而应当一再地努力。如果能付出持续有力的精进,保持清明的正知与敏锐的正念,你就能维持长时间融入于禅相之中。
那时你应当多练习长时间住在安止定中,而不要经常检查禅支,否则你的定力会逐渐减退。你的安止定必须深而且稳定,能够持续达到一小时、二小时、三小时等,愈久愈好。
若能在每一次静坐时,都持续入在安止定中一小时以上,如此连续至少三天之后,你就可以开始检查禅支。检查禅支之前,必须先入在深且强的安止定中一小时以上。
摘自《显正法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