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经典提到四种食:段食、触食、思食、识食,这里所谓的食,是指‘因’而言,而不是指食物。四食,就是四种因。
于《增支部》,佛陀开示说:“一切众生依靠食。”段食是指四类色法,即业生色、心生色、时节生色与食生色。
在此佛陀强调,于这四类色法中的食素,它是五蕴界众生赖以存在的主因之一。
然而,食素不能单独生起,因此与它俱生的其它色法,也都包括在段食之内。
另一项理由是,四类色法中的业生色里,包含着六内处: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舌净色、身净色、心所依处色。
就五蕴界的众生而言,名法(精神现象),必须依靠这些色法依处才能生起。因此,这些依处也是一种因。
其次,关于触食、思食、识食。这里的‘思’,是指‘行’而言,‘识’专指‘业识’而言。
而‘触’,是指与思和识相应的触心所。这三种食,所代表的就是行与业。
若禅修者修行观禅,在观照过去世的因时,假设观照到以花供养佛像,他应当照见那时的究竟名色法。
如果当时,他以欢喜心与了解因果的清明之心供养,那么供花时,意门心路过程的每一个速行心中,就有三十四个名法。
在这些名法当中,触心所即称为触食,它的作用是令心与目标接触。如果没有触,你就见不到目标(如花、佛像等),所以触食是一种因。
接着是思食,思心所也称为行或业。由于有思的力量,所以才会造成果报。思心所愈强,果报就愈强;思愈弱,果报也愈弱,所以思食也是一种因。
第四种食是识食,这里的识是指业识。它也是一种因,因为如果没有识,思心所就无法生起。这是由于,心所必须与心(识)同时生起的缘故。
这触、思、识三种食,一生起之后就立即坏灭,但是它们的业力,会存留在名色相续流当中,而造成未来的果报。
行与业,必须依靠依处色法才能生起,因此,依处(段食)也是一种因。
此外,还需要其它的助缘,即无明、爱、取。这三项烦恼,存在于另一个心路过程里。
在《食经》中,佛陀开示说:“四种食,由于什么法而生起呢?由于爱的缘故,所以四种食生起…”
一再生起的爱,就是执取;有爱与取的时候,就有无明。由于无明、爱、取生起,所以四种食才会生起。禅修者必须如此观照它们的因果关系。
在能够如此观照之后,应当观照今世结生心时的五蕴。然后,再观照前世临死时现起的业力,交替地观照这两者,以便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禅修者可能在前世,发愿于下一世成为比丘或比丘尼。错知有比丘、比丘尼真实存在,是无明;贪爱比丘、比丘尼的五蕴,是爱;一再发生的爱,就是取。
由于有无明、爱、取这三种烦恼,所以人们会造作行或业。行的业力成熟时,就会产生今世结生时的五蕴。
当禅修者如此一再观照因果关系时,就能了解四种食,能够造成结生时的五蕴。
另一种观照的方法是:禅修者也可以先观照现在的四种食,即四种因。
例如,现在发愿来生要成为比丘或比丘尼。由于这个愿,禅修者会修积善行。
那善行里,就包含了触食、思食与识食,即触、思与识这三种因。而它们都必须依靠依处才能生起,依处就是段食,所以总共有四种食。
这四种食是如何产生的?佛陀开示说:“由于爱生起,所以四种食生起。”爱是因,四种食是果。
一再生起的爱,就是取。因此,由于取生起,所以四种食生起。然后,禅修者应当观照:由于受生起,所以爱生起;受是因,爱是果。
接着,禅修者继续观照:由于触生起,所以受生起;触是因,受是果。由于六处生起,所以触生起;六处是因,触是果。
由于名色生起,所以六处生起;名色是因,六处是果。由于识生起,所以名色生起;识是因,名色是果。
由于行生起,所以识生起;行是因,识是果。由于无明生起,所以行生起;无明是因,行是果。
禅修者可如此逆着观照因果关系,这称为逆缘起法。《长部.大因缘经》里也提到‘识缘名色,名色缘识。’
在缘起法当中,识缘名色,意谓:由于识生起,所以名色生起。这里的识,是指心。名,是指心所。色,只是指心生色而言。
由于心生起,所以心所生起;由于心生起,所以心生色生起。因此说“由于识生起,所以名色生起。”(识缘名色)
当禅修者能够照见心生色法时,就能清楚地了知这一点。
接着,名色缘识,意谓:由于名色生起,所以识生起。这里的名,是指心所。色,是指依处色而非指心生色。
就五蕴世间的有情而言,如果没有依处色,识就不能生起,所以依处色是识的因。
心与心所是互为因果的,如果没有心所,识(心)就不能生起,所以心所也是识的因。
在依照因果关系来观照五蕴时,禅修者必须照见,四种名蕴之间的因果关系。
佛陀在《阿毗达摩藏.发趣论》中,谈到受、想、行、识这四种名蕴,是互为因果的。
当讲到其中一个为因时,其余的三个就是果;当讲到其中的两个为因时,其余的两个就是果;当讲到其中的三个为因时,其余的一个就是果。
如果没有名(心所;即受、想、行这三蕴)的话,识蕴就不能生起。
因此,名色都是识的因,这就是“由于名色生起,所以识生起”(名色缘识)的意义。
编摘于南传尊者的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