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众讲堂

佛教为何提倡斩断常人幸福源泉的“六根”?
时间:2010-10-28 00:00:00  来源:  作者:

有一次颜渊在为孔子煮稀饭时,天上突然掉落了一样脏东西,于是颜渊就用汤匙将它舀起,咬咬看它是什么,碰巧孔子在他身后,见状便不高兴地说:“唉!这个颜渊怎么这么不懂敬师的礼节呢?”孔子将此事告诉子路,子路脾气很坏,个性冲动,马上跑去找颜渊算帐;待颜渊讲明原由,子路才心平气和地向孔子说明。孔子便集合弟子们说:“我孔丘亲眼目睹颜渊偷吃稀饭尚不真确,更何况平常在大街小巷所听到的是是非非,又怎么会准确呢?”人本来可以过着快乐的日子,但我们却会为了一点小事,把自己搞得烦烦扰扰,无法宽恕、原谅他人,只想改变别人,而又不反省自己的人,将会抱憾终身而随业力坠落。

六根:六根就是人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因为六根能入于六尘,又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所入,六根六尘,互相涉入。譬如眼根能够见色,就入于色尘,其他诸根也是这样的,所以叫做六根。

触:因为有了六根,它就能够感受到六尘境界。触是十二因缘中十分重要的一支,能触是根,所触是境。“放下他触”其实是放下我们身边环境对我们的影响。要做到这一点,不容易。女孩子,最害怕的就是别人对我们自己的“评头论足”,最害怕的就是别人的嘴巴。女孩也比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因此,“放下他触”就对女孩更有意义了。比如说,许多女孩,化妆和减肥都是为了他人,自己的幸福也是为了自己“爱人”而幸福,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都交给了他人,反而自己什么都没了--如果这些他人都不见了呢?我们自己呢?我们去哪里寻找我们自己呢?

我们平常听到的“断六根”,更多的是从心灵上斩断“六根”张狂和不受控制的妄心,目的就是在于让我们的内心可以得到真正的平静,只有真正平静的心,才可以因小乐而乐,因小悲而无伤。一切坦然面对,快乐就必然常在了。

要“断六根”,我们首先要懂“六根”。

六根之眼入:我们的眼睛喜欢看美的东西,就比如我们女孩喜欢各种漂亮的衣服、喜欢美的容妆、喜欢优美的风景等等,当我们的眼睛可以看到这些美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就会快乐,当我们看不到的时候我们就烦恼和痛苦。m8s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六根之耳入:我们的耳朵喜欢听动听的音乐,喜欢听愉悦的声音,喜欢听到好听的话语;我们的耳朵不喜欢听到烦躁的声响,鼓动的噪音和不好听的话语。前者让我们快乐,后者让我们烦恼。前者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会快乐,得不到的时候我们也会痛苦。然而后者我们得不到却不会得到快乐,反而只是自然罢了。

六根之鼻、舌入:我们的鼻子喜欢闻到甜美的味道,我们的舌头喜欢品尝香甜的美食。我们的鼻子讨厌闻到臭的味道,我们的舌头讨厌吃到腐臭的食物。所以说,我们的鼻子和舌头都喜欢香的东西,不喜欢臭的东西。

六根之身入:我们的身体喜欢得到舒适的睡觉环境,喜欢得到舒适的居住环境,喜欢得到舒适的抚摸,反之我们会烦恼和痛苦。

六根之意入:意乃意识,意识都是建立在前面五入的基础之上。有了其他“五入”才会有“意入”,我们的意识才会喜欢幻想一些美的东西,对明天会充满美的期待,这些我们称之为期望或希望。反之,我们叫之绝望和焦虑。我们幻想明天会有一个好的旅行,会碰到一个帅帅的男孩,我们就会得到一种意识上的快乐。如果我们担心明天上班会迟到,明天可能面临失业等等,我们就会焦虑,就会烦恼。

所以我们要知道,六根并不可怕,很多时候六根还是我们快乐的源泉。比如我们听到优美的音乐,会为之而快乐。我们吃到好吃的点心,会为之而满足。我们的身体有一个舒适之所,会为之而开心。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还要断六根呢?是的,我们要断的不是这些,而是这些所滋长的那种不受控制的欲望和妄心。

我们要断六根的什么?比如说,我们听到优美的音乐会快乐。我们不能断了我们的耳朵而不去听优美的音乐,我们是要断掉我们的快乐来源对于优美音乐的依赖和欲望。断掉的是依赖和欲望,唯有这样,我们有优美的音乐的时候我们应该快乐,而没有优美音乐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到不用不快乐--就这样,我们就足够了。

所以,我们要断六根,不是要断掉我们六根,而是要断掉我们六根的依赖和欲望

自我,就是我内心快乐的锚。我们的内心是否波澜不惊,是否安静如常,是否岿然不动,就在于我们的内心的锚是否稳定。

一则寓言:有一天,八仙之一的吕洞宾下凡,在路上遇到一个小孩哭泣不已,他就问小孩:“你为什么哭泣?”小孩就说:“因为家贫,无力奉养父母。”“我变个金块,你拿回去孝敬父母,如何?”吕洞宾被孩子的孝心所感动,随手指着路边的石头,那石头立刻变成金块。当他把金块拿给孩子时,竟然被拒绝了。“为什么你连金子都不要?”吕洞宾很诧异。

孩子指着吕洞宾的手说:“我要点石成金的手指。”

这则寓言,内容不长,却发人深省。贫穷饥饿的孩子面对诱惑,激发了他的欲望,欲望升级到连金子都不要,竟要点石成金的手指。由此可见,诱惑令人心智迷乱,诱导自己步入歧途。m8s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诱惑,可以解释为引诱、迷惑。“诱惑”一词,出自《淮南子》,“诱”为先导的意思,“惑”则是给人以假象之意,就是要诱导别人离开自己的思维方式与行动准则,步入歧途。人在尘世,五颜六色,流光溢彩,风暖花香,目眩头晕。可以这么说,诱惑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人处于诱惑的包围之中:名利的诱惑、金钱的诱惑、声色的诱惑、美食的诱惑、锦衣的诱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凡此种种,都能勾起你的联想,激发你的欲望,令你心智迷乱,欲得之而后快。在诱惑面前,有人接受了,有人拒绝了。

名利,尽管大家有时鄙视它,诅咒它,但它毕竟是富有魅力的奇妙的东西。要不,古往今来,多少人在向往,在追求,在奔波。《史记o货殖列传》中有一句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传说乾隆皇帝微服游江南的时候,有一次在山上眺望景色,看见许多帆船在海上驶行,往来如织。他便问身边的大臣,那几百只船上的人在做什么,他的大臣答道,他只看到两只船,一只叫“名”,一只叫“利”。可见名利对人的诱惑是多么大,非一般人所能放得下的。许多有修养的高僧大德和贤士能够避免利的诱惑,可是只有最伟大的人物才能避免名的诱惑,可见有的人能放得下利,却不能对名放下看破。

面对诱惑,凡人都难免冲动、浮躁,难以自制,而戒律却在提醒你不能屈从诱惑,必须保持住做人的清白,提升起人格的尊严。《玉堂丛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秦州曲吏曹鼎捕盗时抓获一女子甚美,目之心动。正巧这晚由曹当班,此女子多次对他暗送秋波,搞得他心慌意乱,于是他将“曹鼎不可”四字写于纸上,用于自戒。这四字曹鼎写了烧,烧了又写,如是数十次之多,终于克制了自己骚动的心。为此,曹鼎的自戒是难能可贵的。

诱惑是一只美丽的青鸟,翔飞于古典和现实之间。

面对诱惑,君子可能变成小人,忠良可能变为奸佞,坚定的革命者可能变为贪图小利的可怜虫。然而,凡事须辩证地对待,面对诱惑,关键在于人不可被诱惑所奴役异化,人可以被诱惑所包围,但不可被诱惑所湮没,否则,人便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人一旦失去了主体性,岂能称作人耶?由此观之,面对诱惑,既应有所取又应有所舍,既应有所投入又应有所自持,既应有所热忱又应有所节制,从而能在诱惑的包围之中,头脑清醒,心态平衡,行为规范。

理学家程明道与弟弟程伊川共同赴友人宴席,席间友人召妓共饮,伊川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明道则毫不在乎,照吃照饮。宴后,伊川责明道不恭谨,明道先生答曰:“目中有妓,心中无妓!”这是何等洒脱的胸襟,正是“云月相同,溪山各异”,“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这是凡人所不能致的境界。

有一则故事: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去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老禅者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前面我们也说到这个故事,现在读者是第二次看到这头“团团转”的牛了。但是故事所表达出来的含义却是不同的。前面的故事主要是让我们认识“识”,让我们认识我们的世界。而这里,则是让我们认识到:假如我们受到我们“触”的束缚,我们就会像这个老牛一样,只会团团转,不得自由,不得悠闲,不得快乐。

尝试做触景生情,很多人都误解了其中的禅机。许多人以为触景生情,触的是景色,生的是感情。实际上是:触的是人生之景象,生的是人生之感情。m8s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人生之景象就是我们身边的客观环境,主要是我们身边的人和事。人生之情就是我们人生中对于“自我”的一种感情。有怎么样的身边人和事,就会有怎么样的“自我”的感情。

当我们的“六根”在获取这个世界的体验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被这个获取的来源所牵制了。就比如,我们女孩子追求美貌,什么是美貌?我们追求自己的美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问题是,什么才是美貌?这就是触--我们如何得知“美貌”的这个源头就是触。我们如何认识和理解“什么样子的女人是美貌?”的呢?源自于我们身边的环境--我们身边阅读到的时尚杂志、电视时尚节目、网上关于明星的介绍和自己身边人的嘴巴。时尚杂志是从我们的“眼入”,别人的嘴巴是从我们的“耳入”,然后进入我们的内心,对我们的自我进行影响。同样的,当我们说这个美食,那个香奈儿香水和一辆好的宝马车等等的时候,我们无不被周边的环境所影响--所有这些,无论是通过何种方式,最终都是从我们的“六根”而入--即“六根”是了。

我们知道,六根有一根叫“意根”,什么是“意根”?意即是我们的心,是内心里最坚固的自我。而这个自我,才是我们与这个世界接触的基础。自我坚强了,所有的都不能让我为之动。我就是我,我不因为别人怎么说就变成“不是我”。

是的,究竟什么是真善美假恶丑呢?我们六根追求的不也就是这些吗?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六根之所以让我们快乐,是因为我们的心。对于美食,如我们觉得喝白粥也是很好吃的美食,我们何必要去追求鱼翅鲍鱼呢?所以,一切的一切,终归是取决于我们的内心,取决于我们的自我。

但是问题是,我们的自我,有足够的坚强吗?我们的自我是真实的吗?我们真的是喜欢喝白粥吗?还是因为其他原因而“假喜欢”呢?

诚心地多问问我们自己,答案是肯定的话,那么,恭喜,你可以真正地快乐了。快乐,最终还是要反求诸己。反求于我们内心对这个世界的态度。我们的态度是真实的就可以。相反的,就算我们每天都跟着潮流走,我们就是喜欢听潮流音乐,穿潮流服饰,那又如何呢?只要我们问我们的内心,我们是因为别人觉得潮流的东西是美的还是因为我们自己本身就觉得这个是美的?自己内心清楚,那就可以了。

很多时候,我们的烦恼、痛苦和焦虑,都是源自于我们的环境。是环境塑造了一个“我们自己都不喜欢”的自我。而这个自我的心,就为这些环境所影响而烦恼痛苦焦虑了。烦恼越多,痛苦越到,焦虑越多,我们反而会变得越来越憔悴,再好的身材,一旦烦恼多了,痛苦多了,焦虑多了,也会变得不健康甚至肥胖。这就是恶性循环了。身材如此,样貌也是如此,工作如此,生活也是如此。

我们要对我们身边的环境--即人和事物进行警惕。多点想想,我们眼睛看到的事物是真的如此吗?这些事物是别人的快乐还是我们自己内心的快乐呢?比如我们看到大海一样,我们是因为别人跟你说海很漂亮,还是我们真的觉得眼前的大海很漂亮呢?我听我们喜欢的歌,是因为别人说好听,还是我们真的觉得很好听呢?我们身上的香水味,是因为别人说好闻,还是我们自己觉得真的好香呢?我们喜欢吃的食物,是因为别人说的好吃还是真的我们喜欢吃呢……

青春常在的秘诀不是在于我们外在的保护和对化妆品的依赖,而是在于我们的自我,是否可以保持平淡而安静的快乐。如果我们每天都过得很快乐,每天都穿上我们认为漂亮的衣服,每天都可以听到我们真的喜欢的歌曲,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m8s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济公(1130-1209),原名李修元(缘),出生于天台,是南宋禅宗高僧,法名道济。道济天性好动,不喜念经,难耐打坐,经常和那些顽童厮混在一起,作呼洞猿、斗蟋蟀的游戏。甚至蘸大蒜吃狗肉,僧众告到方丈室,慧远却说:“佛门之大,岂不容一癫僧!”于是他又被人们称作“癫僧”。慧远圆寂,他失去庇护人,被迫转到净慈寺,先是替人念经兼作火化工,后来升了书记僧,却依然出入歌楼酒肆,游山逛水。他写诗自述:“削发披缁已有年,唯同诗酒是因缘。坐看弥勒空中戏,日向毗卢顶上眠。撒手须能欺十圣,低头端不让三贤。茫茫宇宙无人识,只道癫僧绕市廛。”活脱脱一幅“游戏人间”的自画像。从外表看,这位号称“湖隐”“方圆叟”的穷和尚,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似丐似氓,非僧非道,实际上却是禅宗杨岐派第六世得道高僧。

识得六根苦,方得六根甘甜。不懂得六根之苦的人,肯定也得不到六根之甜,而只会陷入六根的痛苦轮回之中。六根得则乐,六根不得则苦,依此循环,轮回不绝。

就比如济公一样,假如他没有认识这六根之苦的本质,他又如何做得到“蘸大蒜吃狗肉和西湖酒醉无归”这样的事情来呢?

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六根有苦,就杜绝六根之甜。就比如我们女孩子喜欢吃各种甜美冰淇淋一样,我们不能因为吃冰淇淋会让自己变得肥胖而就永远不吃。我们喜欢吃,就应该吃,快乐与否不在于我们吃和不吃之间,而是在于我们吃多吃少之间。

能放下“六根”,我们就可以得到快乐。如果我们的内心,一直都纠结于各种“六根”之苦,那么我们永远都得不到六根之甘甜。

所以说,我们很多人都恐惧。比如说,许多女孩子恐惧自己会变得肥胖,因此就放弃了许多美食。我觉得这是非常遗憾的事情。

既然眼睛喜欢美的风景,那么我们就让眼睛自由地去欣赏美的风景。我们喜欢美丽的身体,那么我们就大方地欣赏自己的美体。何必要纠缠于如此多的世俗限制,限制自己内心的快乐呢?同样,我们喜欢靡靡之音,就是喜欢,喜欢就可以了,何必要害怕别人言说呢?

放开我们的眼睛,放开我们的耳朵,放开我们的鼻子,放开我们的舌头,放开我们的身体,才可以放开我们的心灵。

让我们的眼睛勇敢地去看美丽的风景,让我们的眼睛追求美丽的容颜,那又怎样呢?我们快乐就可以。我们没必要杜绝眼睛给我们内心带来的愉悦。

放开我们的耳朵,让我们听情歌,听摇滚,听别人恭维我们漂亮,听别人赞美我们优秀,我们没有必要去逃避这些声音给我们带来快乐和享受。

放开我们的鼻子,让我们去闻花香,闻身上迷人的香水味,闻哈根达斯的味道。

放开我们的舌头,让我们大胆地品红酒,静静地喝杯卡贝奇诺。

放开我们的身体,让我们睡在柔软的榻上,坐在舒适的沙发上。。

放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的心灵勇敢地去接受这六根带来的甘甜。

只要我们知道一点就可以:有,我们就加倍地快乐和满足。没有,我们要平常心处之,不强求,不勉求。

欲望不是在于杜绝,而是在于节制。适当地“放荡不羁”就是个性人生,就是快乐人生。

愿我们都可以跟济公一样,想喝酒的时候就喝酒,何必在乎是否淑女呢!大声吆喝一下:小二,来两斤牛肉,三斤好酒!m8s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上一篇:问:做人只要心地善良、品行端正就好了,为什么还要信佛、皈依呢?
下一篇:何建明教授:发展商禅只能对在家人而言 出家人搞什么商禅不太合适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