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凡是以追求生命超越为宗旨的宗教,都把信仰内在化作为践履宗教人生的基础,因而宗教的超越之道,其实主要就是对人心人性的改造。佛教的生命超越以超越生命意志为基本精神,所以其超越之道更是主要表现为改造心性之道,这自然离不开启迪思想、培养心性、规范行为等基本内容。具体的体现,就是佛教的戒、定、慧三学。
1、戒学
要改造人的心性和行为,最基本的就是要让信徒的思想和行为有所依据,有所指引,让理想世界的思想行为取代世俗的习惯性思想行为。因而佛教为信徒制定了思想和行为戒规,借以扬善止恶,这就是戒学。戒的内容可分为止持戒和作持戒两大类,南者是止非防恶的各种戒,包括五戒、八戒、十戒和具足戒等。后者是奉持一切善行的戒,如二十犍度等。两者一破一立,相辅相成。下面作一些简单介绍。
五戒:五戒指居家男女佛徒终身遵守的五条戒律,即一、不杀生
尊重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不可杀害;二、不偷盗棗不公开或隐蔽地擅取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三、不邪淫棗尊重异性,不好色思淫,不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四、不要语棗不说假话、大话、虚话,对自己不知道的事情,不随便乱说,要句句实言,以诚待人;五、不饮酒
不喝容易刺激和麻痹神经、扰乱心性的饮料,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宁静的心境。
八戒:一般居家信徒由于俗务缠身,加之身处尘染之地,难以保证高质量地做到五戒;为此佛教专门规定每个月有六天斋日。在此六天内,居家信徒要像出家僧人一样,远离一切声色尘器,闭门静心守戒,并且在五戒之外,再加三戒,合为入戒。增加的三戒是:一、不参加赏心悦目的娱乐活动和不刻意装扮自己,也就是不品歌赏舞吹拉弹唱,不揽胜猎奇游戏玩耍,不涂脂抹粉弄妆戴花;二、不坐不睡高广华丽的大床;三、不食非时食,也就是正午过后不得再吃饭。十戒:十戒是为七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男沙弥和女沙弥尼制定的十条戒规。其内容与八戒大致相同,另增加不娶嫁结婚和不蓄金银财宝两项内容。
具足戒,也称大戒,是出家的男僧女尼奉行的戒条。因其与沙弥、沙弥尼所受十戒相比,内容更多更全面,所以名为具足戒。比丘(男僧)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女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出家人必须依戒法规定奉行具足戒,才能取得正式僧尼资格。
二十犍度;二十犍度是作持戒的重要内容,犍度是聚的意思,即按类编集的僧尼戒条。一、受戒犍度棗受具足戒法;二、说戒犍度棗每月定期说戒仟悔;三、安居犍度在每年的一段时期不外出,安居寺院修习坐禅,以免意外伤生;四、自恣犍度棗安居期结束时众僧自我反省并互相揭发同门的罪过;五、皮革键度棗对于使用由动物皮革制成的器具的规定;六、衣犍度棗对衣著的规定;七、药犍度因病用药的规定;八、迦纟希那衣键度
安居后受在家居士赠送功德衣;九;拘谈弥犍度
对比丘之间的争斗,应如法制止;十、瞻波犍度棗评论不正确的作法;十一、呵责犍度棗说七种惩罚的方法;十二、人犍度棗行忏悔法人数;十三、覆藏犍度棗治罚隐瞒犯罪的事;十四、遮犍度棗禁止罪人混入僧侣行列里来;十五、破僧犍度棗说佛陀弟子提婆达多背离僧团的事;十六、灭净犍度棗灭七种争论;十七、比丘尼犍度棗对比丘尼行事的规定;十八、法犍度棗对比丘的种种行为仪则的规定;十九、房舍犍度棗关于僧房卧具的规定;二十、杂犍度棗其他种种有关杂事的规定。
佛教戒律还有多种内容和多种划分,但总体上看都是佛教思想家根据他们对社会和人的本质及存在状况的思考而提出的对人的应该或不应该的行为要求。由于佛教戒学的思想立足点是社会和人生的苦难,因而佛教戒律的实际目的和社会动用就是通过对人类心性的改造和行为的引导来消弭社会和人生的罪恶与苦难。当戒律被人们反复强调习期并自觉遵守时,它献出一种外在的条规转化为一种内在的道德律令,因此佛教戒律的核心也可以被看成是一种祛恶扬善的社会伦理规范。这样,我们不必过多考究遵循佛教戒律是否就是众生摆脱苦难,寂灭成佛的重要途径,也毋需把佛教戒律放到生命超越的过份高度来评价,仅仅是从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角度看,佛教戒律也有其超越历史时空限制的重要意义。
根据一些西方社会学家如腾尼斯、韦伯等人的观点,社会发展从社会整合基础的变化上讲;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发展是一个社会整合由伦理整合、道德整合向法律整合转化的过程。事实也是如此。目前世界上现代化程度高的国家,都是以法治社会相标榜,而那些落后地区,则依然是传统道德在维系着社会的运行。以当前中国的具体社会情况而言,中国正致力于商品社会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就是正致力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因而建立和完善法治,用法律来整合社会,成了时代的一个中心任务,这对于长期羁留于传统社会的中华民族来说,当然是一个很大的飞跃和进步。但我们也看到在社会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现代社会既为众生展示和带来了无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新鲜事物,但也极大地刺激起了众生的追求和攫取热情。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人们忙于丢弃传统的伦理道德,以便更轻松自在地在世俗世界中追寻和角逐。而另一方面,更有理有序地追求和获取的法律制度又尚未犍全完善、深入人心。所以尽管法治宣传搞得轰轰烈烈,法律制裁威猛严厉,但社会犯罪之风日盛一日,腐化堕落习气愈趋蔓延,这不能不令人深思。在许多私下和公开的场合,我们经常听到法制工作者痛心疾首地感叹法盲太多,呼吁加强法制教育。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上也经常报导一些罪犯在被问及为何犯罪、知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构成违法犯罪时,回答说不知道。然而,法盲犯罪固然可悲,但不少熟悉法律的人,包括一些党政干部、政法工作人员也在犯罪,如媒体上披露的广东某县公安局长犯罪被枪决的事件,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例子。这说明,法制不健全仅仅是当前社会整合乏力的一方面原因,而另一方面重要的原因则是人们心中缺乏制约行为的内在的道德自觉。笔者前不久读过一则毁答案的报道,讲新疆某地一位男子因厌弃妻子而严重损伤妻子面容,使其终身致残。像此类恶性案件的发生,暴露的就不仅是罪犯法制观念淡薄,而更是心性丑恶、缺乏向善的内在道德律令的问题。试想,一个内心向善、充满道德感的公民,即使搞不清虐待妻子究竟是否犯法,又岂会做出如此令人发指的丑恶行径呢?要知道,法律整合的特征在于其客观性、普遍性和强制性,伦理整合的特征则在于其情感性和自律性,因而法律整合的力量比较外在,伦理整合的力量更加内在。一个内心具有强烈道德感和伦理意识的人,即使是犯下一次偶然的过失,也会感到强烈的良心自责并引以为戒,更遑论犯罪。因此,在法制的基础上,保留和发扬个人内心向善的道德品质,如佛教戒律中所提倡的那些不杀生、不偷盗、不淫邪等伦理思想和行为,对社会和个人岂不更有利?尤其是中国社会目前存在很严重的道德匮乏倾向,一些人杀人放火、贪赃枉法、欺世盗名、损人利己都不知自羞自责,单靠法律打击显得功效甚微。如果能在人们心中建立起基本的内在道德信仰,从内外两方面同时着手整合人心和社会,效果一定会更好。事实上,即使是在西方现代化程度高度发展的国家,法律条文已近事无巨细皆可依据的程度,但传统的基督教伦理道德仍被十分看重,因为社会需要,人心需要。佛教与基督教同属内在宗教,佛教在提出自己的戒律时,已经蕴含了对社会和个人两方面关系的把握。从社会方面考虑,众多个人无约束地肆意行动,必然导致社会冲突,滋长社会罪恶,加深社会苦难;从个人方面考虑,不顾条件,不计后果,不讲利害的盲目冲动和恣意妄为,难免不遭遇社会障碍,从而产生巨大的身心痛苦。佛教智慧所蕴含的社会和人生法则完全适用于我们今天的现代社会,为此笔者愿意呼吁众生,"让向善的道德驻进自己心中!"
2、定学
佛教戒律是佛家为信徒追求生命超越竖起的路碑,但这些佛路历程中的指南要内化于人心,使人的心性受到改造,却需要人主观状态上要能专注于这些路碑和指南,否则也难入于心。同时,佛家生命超越的指归是涅磐寂灭,是要让躁动不宁的生命意志归于平静,因而佛家的生命超越之道对人的心境和精神状态有着特殊的要求。这使与戒学紧密相连,产生了佛教定学。
定学就是禅定。禅的意思是静虑,也就是清除杂念,使心灵和思维纯净。定的意思是心专注于一境而不散乱,也即精神状态集中。中国佛教界通常把禅定合称,总体指调练心意,为获得佛家的智慧、神通、功德、果报而勤行修习的功夫。佛教各派关于禅定的说法很多,这里择其大要作些基本介绍。
小乘佛教的禅定主要是"四禅"和"四无色定"两类。
四禅是治迷妄、成就功德的四种基本禅定,具体内容是: 初禅。思维形式是"寻"和"伺",即由寻求伺察而厌离欲界,进而产生喜乐之心。
二禅。思维形式是"内等净",意思是进一步断灭以名言为思虑对象的寻、伺作用,形成内心的信仰。对这种禅定产生的感受,称为"定主喜乐"。
三禅。思维形式是“行合”(非苦非乐)、"正念"(正确的记忆)和"正期:(正确的智慧活动),也即舍去二禅所得的喜乐,住于非苦非乐的行舍境地,并运用正念、正如,继续努力修习;从而产生"离喜妙乐"。
四禅。思维形式是"舍清净"、"念清净",即舍弃三禅的妙乐,专注于修养功德,由这两种清净而得"不苦不乐"的感受。
可以看出,从初禅到四禅,是一个逐层递进、由浅到深,由低到高的修练过程,其最高的境界便是心净意寂、苦乐不受不生的涅磐情状,犹如我们前面谈到过的大佛的寂然。
四无色定。修练四禅的最后结果是精神、意念的清净,修练四无色定的结果则是优化人死后的归宿。在佛教概念中,无色指没有任何物质性的东西。佛教把宇宙世界划分为有色界和无色界(也称无色天),无色界高于色界,此界没有任何物质性的东西,居于此界的全都是无形体的高级生物。此界共分四处,分别由修习四种无色定者死后居住。四无色定的具体内容是:
空无边处定。修习者思想上排除对一切物质形态的想法,只对虚空作无边的思维,死后生于"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定。舍去空无边处的思维,转到思维识无边所达到的心理状态,也即以内识为对象,作超越空无边处的观想。修此定者死后生于"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定。修习者进一步觉悟到,不仅物质和虚空不存在,而且连识也不存在,一切思维的对象都不存在,从而死后得以进入无所有处天。
非想非非患处定。无所有处定是舍弃一切想法,叫做"非想"。非想也是一种想,叫做"非非想"。因而非想非非想处定,就是指超越无所有处的观想而进入任何观想都不存在的绝对寂静状态。修此定者死后入非想非非想处。
小乘佛教的因禅和四无色定合称“八等至”,其总体特征在于以意念寂灭程度判别证佛修为的高低和生命超越的层次。应该说在体现佛教价值观、追求生命超越方面还是很充分,很严肃的。然而,小乘佛教强调只有静坐才能凝神聚思,防止精神散乱,这又过于死板和拘泥于修习禅定的形式,不利于终日忙碌的芸芸众生修习。因之大乘佛教起而改造,认为禅定不拘于动静,甚至散心也能发挥定力,从而扩大了禅定的范围。大乘佛教最有影响的禅定方法是“念佛禅”和"实相禅"。
念佛禅。大乘经典《般舟三昧经》认为,只要借助于佛家智慧,专心观想佛的三十二种相、八十种好,就可使十方诸佛现立在前。
实相禅。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认为,事物的本相,即实相就是空,因而在禅观中既要看到一切事物的空性,又要看到一切事物的作用,两者不可偏废。禅法与空观相联系,这便是实相禅。
佛教在中国流传很广,因而不同时期的佛学家和著名僧人,根据自己的见解和体会,结合中国社会文化的具体状况,对禅定方法加以发展。南北朝时期定居中国的鸡摩罗什,编译了《禅秘要法经》倡导玉门禅观,强调佛教信徒在修习禅定时要根据各自不同的心性情况,采用不同的禅法。具体而言,贪欲重者修"不净观",在禅定中观想社会与人生、物质环境与生理状况等从内到外、从生到死的各种污秽不净,以此消除对人生的贪恋;目真恚重的修"慈悲观",在禅定中观想众生的苦难可怜之相,从而祛除目真恚,产生爱护、怜悯和救助众生之心;愚痴重的修"因缘观",在禅定中观想十二因缘,弄清人生缘起故而虚幻无常的道理,以破除以为生命是永恒实体的痴见;散乱心重的修"数息观",在禅定时剖粝ⅲ股⒙业男乃技校垢≡甑囊饽钇较?一般人修"念佛禅"。在禅定时存心观想佛的庄严妙相,使佛象现立眼前。玉门禅之后,隋唐时天台宗宣传"止观双修"(也称定慧双修),强调禅定的专心一意和智慧融通并举,使二者相启相辅。此后禅宗兴起,主张单刀直入,直彻心源,见性成佛,即心是佛的禅悟方法。禅师们更是宣传坐住行卧、搬柴挑水、日用操作都可体现禅的生活,将证佛的修行生活与世俗社会生活完全融合,从而大大拓展了佛家生命超越的意境。这一内容和意义留待后面再详细介绍。
佛教的定学"虽然是佛家证佛的重要方法,且不乏神秘意味,但说穿了其实是一种心理学。佛家通过禅定而达于某种精神状态和心境,其实就是针对人的心理和思维特性,以对一种特定思维和精神意念状态的刻意追求来对人的心理和意识进行状态置换,便之易于含纳佛教戒律,同时拒斥、清除悖离戒律的思想。具体来说,天生心性淡泊、意念单纯、清心寡欲的人毕竟是极少数,而绝大多数人身处社会场中,心性随社会激流的波澜起伏而震荡跃动,意念随声色世界的生灭不定而追逐不息,思维随生活红尘的变幻迷乱而发散摇曳,这便是社会苦难、人生痛苦的主观原因。要改变这种主观的心理状态,就必然要用心理疗法,而禅定正是一种调理心性意念和主观精神状态的心理疗法。禅定用穷追不舍的定向思维意志将浮躁的意念平息、将散乱的精神集中、将芜杂的思、维滤清的心性修养功夫,"就是植根于心理学。有时,所谓禅定方法简直就是人的日常心理经验。比如坞摩罗什的五门禅观,主张散乱心重的人修数息观,通过集中意念于计数而排除杂念,使兴奋活跃的神经安宁平息,从而将散乱的心性收聚,达到净心净意的目的。这就是很经验性的方法。笔者因为神经属于兴奋型,夜晚入眠困难,脑海中电光石火,念念不断,如跑马般有意无意地东想西想,放电影般各种杂乱影象闪现不息。便每每采用数绵羊的方法,一只、两只、三只……,或编武侠故事,使意识精力尽量心无旁驾地专注于某项单一的心理活动,从而逐渐疲倦入睡。因此,从心性修养功夫和心理学的意义上讲,禅定对于现代人、现代社会,还是很有意义的。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弗罗姆、马蒂诺等,就曾经从禅学中寻找过心理学研究的灵感和治疗心理疾患的启发。在日常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可耳闻目睹这样的事例;有人在骑车上下班时不慎与人相撞,不是互致歉意,而是肝火喷发,址圈争执辱骂甚至动手斗殴,结果彼此搞得身心极不愉快,既影响了交通秩序,又耽误了正常的工作;有人从事财务金融工作,天天和大堆的钱打交道,便见钱眼开,按捺不住贪欲,取了不义之财,结果锒铛入狱;有人上班坐不住,心里老想着打麻将,结果工作常出差错,在单位影响很坏;还有人追求事业缺少恒心和常性,今天想这明天想那,稍遇困难挫折便打退堂鼓或转向,结果一事无成。……凡此种种生活中的不该和心躁易怒、欲望难羁、用心不专、见异思迁入精神分散等等不良心理和精神状态的产生与存在,都可归结为缺乏定力的表现。所以即使仅仅从现实生活的功利角度考虑,佛家的禅定功夫也是颇有值得学习和借鉴之处的。过去笔者见 报上介绍著名高僧海灯法师晚上睡觉不是躺而是坐,曾大感惊异,其实海灯的特殊睡眠方式就是一种长期修炼的禅定功夫。坐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佛教的根本旨趣虽在于超越生命意志,在于追求寂灭,但修禅入定却本身就需要具备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毅力,否则很难坚持、很难保持始终如一的身心状态。因此,禅定既是调练心性的方法,又是磨炼意志的功夫,人们一旦掌握并有所成就,就能在自我克制和人生追求两方面均进入自在随意、收发自如的自由境界。这从客观上看,既可减少个人的烦恼,增添人生的欢乐,又可消弭社会冲突,改善社会秩序,使众生有一个更好的安身立命环境。如此,人们虽不见得就能成佛,但起码现实地拥有了一个良好的内外世界,这应该说也是一种生命的超越。
3、慧学
佛家之所以守戒律,习禅定,追求解脱成佛,基本缘由就在于佛家智慧参破了宇宙真谛,通达了社会事理,悟彻了人生本象,所以佛教智慧既是佛家守戒习禅的理性基础广又是守戒习禅的理性结果。因此,众生要超越成佛,就离不开对佛教智慧的学习、领悟和掌握,这便是佛教的慧学。由于佛教慧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人生的意义在前面备章已分别有所介绍,大体上就是佛教对宇宙、社会、人生真谛的阐释,故这里不再重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