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佛在舍卫城。有一次,佛到祗陀园去,路途中,遇一婆罗门老人。这位老人一见佛陀,一边情不自禁地喊着:“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一边向佛陀扑过去想抱住佛陀,这时,旁边的比丘上前拦住,不让他这么作,佛陀对众比丘说:“你们不要拦他,否则,他会立刻吐血而亡的。”比丘们让开了,这位老人就抢上去,紧抱住佛陀的脖子,象久别重逢的父亲终于见到自己的儿子一样,急切地喊:“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你、你……。”亲热了良久,这位老人松开手,激动的心才渐渐的平静下来。这时,佛陀给他传了相应的法,这位老人马上获得预流果位。此时,得果的老人向佛陀祈求道:“我愿在佛陀的教法下出家,请佛陀慈悲摄受。”世尊欣然答应并摄受了他,当下以’善来比丘(Ehi-Bhikkhu)’之方便言词为他授了近圆戒(译者:受戒的十种旧仪规与现在的仪规不同,旧仪规中有十种得近圆戒,于《花鬘论》中广明。)出家后,他身披三衣、手持钵盂滤水器,成了一位很如法的出家人,世尊为他传授了一些相应的教言,他自己也是勇猛精进,灭尽了三界轮回的烦恼,获证了阿罗汉的果位。时诸比丘请问:“世尊,在拜见您的成千上万个男人中,没有一个像这位老人一样如此对待您的,今老人之举是以何因缘?唯愿为吾等演说。”
世尊告曰:“这位老人在此世之前的五百世中作我父亲。他往昔的习气现前,所以,才会有今天这些行为。”“世尊,既然他五百世中作世尊您的父亲,那为什么今生不作您的父亲呢?”世尊复言:“凡大菩萨好行布施,具足出离心,但这位老人在五百世中,经常对我布施与生出离心造的违缘太多了。最后我发了一个愿:愿他以后不要再作我的父亲。另外我今生的父亲净饭王曾发愿作佛的父亲,这两个因缘和合,所以,他今生没作我的父亲。”“那么请问世尊,净饭王往昔是如何发愿的呢?”世尊告曰:“早在九十一个大劫(Maha Kalpa)前,有如来正等觉俱留逊佛(Krakucchandha Buddha)出世,有一位大商主供养佛陀时,见佛身相十分庄严,就发了一个愿:愿将来我能有一位象佛陀一样的儿子。当时的商主就是今世的净饭王,以此愿力他今生作我的父亲。”“请问世尊,那位婆罗门老人以何因缘今生贫穷,人已年迈,才值遇佛陀出家?”世尊曰:“因为他生生世世对大菩萨行布施与生出离心造种种违缘,尤其是对我出家造种种违缘(师言:在《贤愚经》中讲,对出家不能作违缘,若作违缘,罪同毁坏佛塔无别。凡是个人想出家时说明因缘已成熟,任何人不得阻拦,而应随喜。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信心具足就可以出家,上至国家元首下至乞丐都可以出家,任何人不应作违缘,否则,将生生世世受贫穷之苦,难遇佛法等之许多果报。所以,自己出家劝人出家功德很大。)故他今世贫穷,老年时才遇佛出家。”“世尊,他以何因缘对佛生欢喜心,于佛教法下出家证得罗汉果位?”世尊说:“这是他往昔的愿力。贤劫人寿两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有一位比丘,在临终时发愿:我一生中出家修持,虽然没得到什么境界,但愿我将来在释迦牟尼佛的教法下,令佛欢喜,出家断尽三界烦恼,证得阿罗汉果。(译者:小乘观点《俱舍论》中也说:若要证罗汉果必须现僧人相。故此经中得罗汉果者都是在教法下出家才证果的。但大乘中不一定现僧相才能成就,也有居士身、沙弥、沙弥尼得成就的。如国王恩札布德、赤松德真、维摩诘居士等都是很好的例证。)因此他在我的教法下出家得证阿罗汉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