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众讲堂

藏传佛教格鲁派
时间:2005-10-20 00:00:00  来源:  作者:

一、 格鲁派的传承

  格鲁派的创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地方,本名罗桑扎巴。幼年在噶当派寺庙甲琼寺【2】出家,依顿珠仁钦学显教,对噶当派教义有了初步认识。由师劝说并助其赴卫藏深造。先后游学了当时有名的噶当寺院,如德瓦坚【3】、桑浦【4】、聂塘【5】、纳塘【6】、玖莫隆【7】等,依止聂塘巴·扎巴僧格【8】、耶协僧格【9】、聂温·衮噶白【10】、顿桑巴【11】、噶希巴·罗桑【12】、仁达瓦【13】等学习了龙树的理聚诸论、慈氏诸论、俱舍、律经、量论等,还听了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导引》【14】,系统地学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穹布勒巴和萨迦派、觉囊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15】,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乐》、《大威德》、《时轮》等。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当时,宗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16】,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自恣。佛教内部的思想也极为紊乱,邪说百出,目睹此情,大师遂立下了改革之志。1409年他建了甘丹寺【17】,先从甘丹寺下手,逐步把他改革的思想付诸实施。规定寺中僧人必须严守戒律,规定佛制;树立讲听之风,僧人必须研学经典,制定学习规程;在管理寺庙方面,制定了一些寺庙组织体制和僧人的生活准则。大师自己亦严守律戒,生平专以讲经、辩论、著述三种方式来宣传他的宗教和哲学的观点,以便推动改革的逐步发展,大师的及门弟子甚多,俊彦倍出,由于共同努力,才使改革的事业蓬勃发展,使佛教的面貌翻然一新。大师对修学方面,提倡显密并重,先显后密。在显教方面著《菩提道次第广、中、略三论》,在密教方面著《密宗道次第》,在抉择正见方面著《入中论》注疏等作为修学理论基础。大师博学多闻,其他著述尚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六十三岁圆寂。由于他树立了新教规,他的随行弟子则成一派,称为格鲁派,译言善规派,同时他是以噶当派教法六论【18】为基础,增加了中观正见及密乘方便而建立起来的教风,所以本派又称为新噶当派。

  格鲁派之创建开始于宗喀巴,然而发展使其成为完整之派风,实有赖于大师众弟子之共同努力而完成的。大师为推行其改革计划故建甘丹寺,意义非常重大。他在临逝前,以法衣付弟子甲曹吉【19】,殷重嘱咐发扬善规。甲曹吉继承法座。宗喀巴逝世后,弟子们本着大师遗愿,发扬其宗风,又分头建寺,先后建立的哲蚌寺【20】、色拉寺【21】与母寺之甘丹寺,合称为卫部的三大寺,后来又修建起藏部的札什伦布寺【22】,合称为卫藏四大寺,各寺内均成立学院,分科修学显教,此后又相继成立了上下密乘院【23】。这些道场的建立使大师制定之显密教法大为弘广。继甲曹吉后住持法座的为克珠吉【24】。此后法位继承人又采用了甘丹赤巴制【25】,推选精通显密教理并经严格考试之人担任之,这样来保持优良宗风稳定不变。公元16世纪时,哲蚌寺又认定根敦嘉措为宗喀巴大弟子根敦朱巴【26】之转世,作为第二辈达赖,追认根敦朱巴为第一辈,创兴达赖的活佛转世制度,用教主制来保证格鲁派的发展,第五辈达赖阿旺洛桑嘉措,得蒙古固始汗【27】之助,建立了甘丹颇章政权。于是政教大权,集于一身,格鲁派之发展得到了更可靠之保证。札什伦布寺僧又认定洛桑却季坚赞【28】为宗喀巴第二大弟子克珠吉的转世,从此卫藏的政教合一制得到更加巩固。格鲁派在政治上的得势,促成本派更加向外扩展,使黄教寺庙几乎遍及于阿里、康区、青海及边远之蒙古地区。

  由甘丹主寺最早发展出来的为哲蚌寺,该寺创建人为扎西班丹。扎西班丹,通称降仰却吉(1379-1449),宗喀巴的大弟子,他博通显密,讲听传授,一遵宗师规制。奉师指示,1416年在拉萨西之根培伍子山建哲蚌寺,寺内成立七大扎仓【29】,实施宗喀巴教学的改革计划。以后达赖第二、第三、第四辈均在此坐床。五辈达赖在此建立甘丹颇章宫,掌管西藏地方政教大权。

  宗师弟子释迦耶协,通称降钦却吉(1352-1435),曾代表宗师晋京,朝拜明永乐皇帝,受封为大慈法王,回藏后将皇帝赐和帕竹政权官员的资助,于1419年兴建色拉寺,寺在拉萨北郊,寺内分显宗二扎仓、密宗一扎仓,传播宗师学说。

  大师弟子根敦朱巴(1391-1474),即后来追认之第一辈达赖。甘丹赤巴霞鲁大师之后曾请他继任甘丹法座。因当时萨迦教法正处于复兴时期,后藏有鄂钦【30】、果释迦【31】等大师法缘颇为兴旺。他为了能把大师正教弘传于后藏,抛弃甘丹赤巴职务赴后藏,1447年在日喀则附近建札什伦布寺。到第四辈班禅洛桑却季坚赞时又大加扩建,作为历辈班禅驻锡之地。寺内分显宗三扎仓、密宗一扎仓,树立宗师显密大法的讲听之制。

  关于密乘的弘传情形。大师弟子喜饶僧格(1382-1445),曾在师前领受传法衣帽,肩负起弘扬大师密教任务。他先在后藏伦布孜寺【32】,依宗师密法规制建立曼荼罗法的事相和续部的讲听。后建僧格孜寺【33】,亦如伦布孜寺一样以大师的思想为指导,规定学密程序,完全遵守宗师的密法规制。其徒有都迦瓦、都拿巴【34】,领承他的传授,在色浦隆【35】兜率宫建立举巴扎仓【36】,遂产生了藏堆的举巴法系,自成一个系统。喜饶僧格因与举堆扎仓意见不合,又从后藏返回拉萨,1433年在拉萨市内建立下密院。喜饶僧格弟子衮噶顿朱,1464年先在墨笔工卡县建上密院。1485年迁来拉萨在小昭寺内成立上密院。四大寺和上下密院之建立使大师的显密教法得到广大发扬。又各寺中均建立有活佛制保持其传承系统。

  随着格鲁派的发展,格鲁的寺庙也扩展到广大边远地区。现略说其大概情形。

  大师的法嗣喜饶僧格的弟子堆·喜饶桑布,得师传授密法,后在阿里修建达磨寺【37】,以后发展到桑噶、谷格、咱让【38】等地,树立大师良好教规,发展格鲁派。

  大师的再传弟子麦·协饶桑布,曾任色拉寺副讲,其讲风完全遵守大师规制,本人也严守戒律。经衮勤·降森巴劝请,他回朵康,改建昌都寺【39】,首弘大师教法于康区。他有弟子甚多,广建寺宇,使格鲁派遍于号称为六冈、六绒、六雪、三茹的整个朵康地区,各地皆有其传承系统。

  第三辈达赖索南嘉措在康南理塘主持修建黄教的第一座寺院长春科尔寺【40】。公元17世纪时因始汗统治了卫、藏、康,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地位,帮助黄教建立寺院。公元1662年五辈达赖就派霍尔阿旺然吉赴康,在康北甘孜修建了黄教第一座寺院甘孜寺【41】,以后发展为十三寺【42】,先是第三辈达赖索南嘉措赴蒙时,路经青海湟中县,此处为宗师诞生之地,立有宝塔。甲穹扎寺为宗师母寺,遂使戒师沃色嘉措建立藏衮扎仓,住持数任后发展为显密两院和医学院(1560-1579)。后又发展扩建为塔尔寺【43】。1577年命名为衮绷降巴林寺。

  降仰·协巴多吉(1648-1722)为宗师法嗣根敦嘉措的弟子,1710年他赴甘肃夏河县修建显密六个扎仓的大学院,即有名之拉卜楞寺【44】。

  此外,大师的法嗣在青海还修建有敦隆寺【45】、色阔寺【46】,在内蒙的多伦尔寺【47】等等,大大小小的寺院甚多,这里就不详细述说了。

  二、 格鲁派的教义

  第一、 格鲁派的教义整个包括在宗喀巴对宗教改革的纲领中。宗喀巴为什么对宗教要进行改革?如何进行改革?现分为两项来谈。

  首先,为什么要改革,要把改革的时代背景略为叙述。公元14、15世纪时萨迦派与噶举派争夺权力,战火不熄,时局极为紊乱。因此,什么宗教,什么佛学,无人关心过问,寺庙组织涣散,戒律松驰,僧人无人约束,不念经,不修法,反娶妻生子,放荡自恣。上层僧人仗其特权,借口修密向民间索取妇女供其奸淫。从元代以来,这些修密喇嘛,无恶不作,查看《元史》:萨迦僧为元帝传无上密乘《喜金刚》大灌顶,授双修法(双身),广取妇女供其奸淫为淫戏是乐,甚至男女裸处,君臣宣淫号为事事无碍境界【48】。更令人愤慨的是行一种《合诛》邪法【49】,肆意蹂躏妇女称为合,杀人活取心肝称为诛。《青史》说合诛法是邪法。宗喀巴改教以后,其他教派也有响应者对歪风邪气略加整顿。依据《土观宗派源流》说,直至公元16世纪时,宁玛派中还有人借《伏藏密法》使百姓供酒,名为供甘露,供妇女,名为供明母,当时欢喜酒色之僧徒,争相效尤,使清净寺院僧舍几乎全变为有妻室之俗家矣【50】。积习难除,或律废驰,乃至如此。

  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出家修行为的是什么?还不是欲出轮回求解脱吗!但如何出轮回得解脱?不看经不研教,见行不正【51】如何能解脱得了。当时就有一批自号为大乘顿门【52】之人,轻视小乘,轻视经教,不注重三藏【53】的学习,反嘲研习经典之人为分别师【54】空论派。只重大师口诀,以为片言支语即可得解脱,抛弃经教。即使学密也只重视无上续部,轻视下三部续,学风极为不正,学不正则观点不正,故多胡言乱语,把佛教引入邪途,甚至于无上密【55】中只重圆满次第,修风脉明点,纵然有点证验,由于没有正见摄持也只等同外道。

  其次如何进行改革,针对以上种种错误观点和作风,大师才提出要进行改革的纲领。如何改革?先提倡闻、思、修,先听闻经教道理,然后思其意义,最后才依之起修。所以首先是闻思,闻思就是学习。如何学法?大师对于佛教有一个全盘的认识,他说佛一代言教总起来不过教证二法,无论大乘小乘一切教法均摄在经、律、论三藏之中,一切证法均摄在戒、定、慧三学之中,因此学佛不能轻经教,抛开三藏,故提出“三藏未可偏废,三学必须全修”。当时就有许多只讲顿悟,不通经教,胡言乱语的人。吾人学佛为的是求解脱,不明解脱之理,盲修瞎炼,不是求解脱,而是反增束缚。所以,求解脱必须重视三学。其次是修,所谓修就是指戒、定、慧三学,戒律是佛教的根本。大师曾说口称大乘行人若不守护清净律仪,去恶行善,连轮回也出不了,何况大乘。菩萨若不守护律戒,发大慈大悲菩提心悲悯众生,大乘亦是空名,学习密宗,不守三昧耶戒【56】,更是开恶道【57】之门,大师之言,从当时的现实就完全可以证明。特别是僧侣,更应严守戒律,故先于甘丹寺进行整顿律仪,依噶当规制,僧人必须受戒,严格遵守,独身不娶,不营世务,清净禅院。为表示中兴律仪,让僧人戴黄帽,因此后来人称格鲁派为黄帽派【58】(黄教)。经过律戒整顿,扭转当时社会的颓靡之风,使寺院面貌为之一新。其次是定、慧二学,定就是约束自心不让散逸,慧就是增长智慧不昧于解脱之道,故无戒不定,无定不能生慧【59】。定、慧二学就是讲学习修持。在学习中整顿学风,把那些浮夸不实,任意篡改等的作风完全改去。在寺中设立教理学院,定出学习制度,规定学习内容,按部就班,循序涟进,先小后大【60】,先显后密。组织一套有次序有系统的学习经论理论,大师在噶当六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略加更改,定按三学原则制定学习内容:戒学,学《律经》;定学,学《现观庄严论》;慧学,学《中论》、《量论》(因明学)、《俱舍论》【61】。密教学习作、行、瑜伽、无上瑜伽四部之续经讲解,结合实修教授导引以便求证。

  规定寺内学习五部大论(在噶当的六大论上增加了抉择正见的中观学),是从律经论三藏中选出最有代表性的经论。 三学(闻、思、修的主要内容),戒-《律经》【64】, 定-《现观庄严论》【65】(谈菩萨修行证果),慧- 中论(佛教的最高哲学思想)【66】 ,因明(锻炼逻辑思想、抉择正见)【67】 俱舍(辩诸法性相为佛学入门书)【68】。

  五部大论概括了经、律、论三藏的教法内容,其它学习的经论注疏文献,各寺采用的教本不尽相同,甚至连各扎仓也不尽相同。

  寺院规定僧人必须读完显教的五部大论,先学何经,后学何经,何时完结,均有详细的规定,显教学完考格西【69】后,才能进上下密院学习密乘,密教先学事相如摆供设坛等,然后才学灌顶实修。

  为了保证学习,学院有一整套组织制度,如扎仓、康村【70】、米村【71】等。各大小学院中均设堪布【72】作为主持,格贵【73】维持戒律秩序,翁则【74】领班念诵,格更【75】实际教学等等。当然这些组织与规章制度不是一时完成的,而是逐步改进,不断完善而发展起来的。这亦表明大师的改革心愿是得到完全实现后黄教才能得到很大的发展。

  关于学经的过程即是实践闻、思、修的过程,通过闻、思、修作为手段,在戒、定、慧中磨练,逐步升级,最后达到求解脱的目的。所学各种典籍均有详细注解,贯彻大师的思想体系。这就创造了格鲁派的理论基础。各学院中还有规定的考试制度,学成给以学位职称。

  在清净见、修、行方面,宗喀巴是在噶当的思想基础上逐步发展提高的。一个教派是否纯正,首先要看它的见、修、行是否正确。见就是见解、观点;修就是修道、修法,有显有密;行就是行为、操行。见、修是指定、慧,行是指戒律。大师提出见、修不是无的放矢,都是针对当时各派中所出的弊端而提出来的。

  在见上,承不承认有一个最终的真实【76】,为一切万有依托这处。藏传佛教其他派别,如觉囊派【77】承认此本真为绝对有,称为胜义有。宁玛派【78】、噶举派【79】、萨迦派【80】承认有此本真,但认为此本真既不可说有,也不可说是无,是非空非有的。格鲁派承认万法是缘起性空,假名安立,否认有一个绝对本真为依托处,若承认有此本真,则为因中有果论,在四边生【81】中为自生论,违背龙树中观学说。说胜义实有是空性,实有论堕常边。说非空非有,是言语矛盾,不合逻辑。说空性是都无所有,是否认缘起业果,属外道见,大师是以中观应成派【82】见来作批判的。在修上,大师提出许多修心方便,尤其是注重止观【83】的修习,要止才能定,定而后才能发慧,观就是研究诸法真理,要找到真理才能发生解脱之智。止是安住修,观是观察修,二者要结合修习,不可偏废。这正是针对当时时弊,对症下药。那时确有一些人不注重教理学习,修习也想走捷径,一步登天,不看自己根器反而说不能顿悟之人才入渐修渐悟的止观法门。他们都采取了一些顿门中的一些片词只句,狂言乱语,说什么凡属分别【84】皆应断绝,分别是散乱【85】,分别是取相【86】,要修无念;或说分别是法身【87】庄严,分别愈多,修证愈大,或说无修无治,任运天真,凡有作为,皆属功用等等。这些说法也不是完全不合理,因为若能顿悟实相【88】,实相只能是直觉现量,不能用意识推度或用逻辑思维,它不是妄想能够了悟的,故要你无念。当然,禅宗也说无念,这个无念就是要不打妄想。《密乘要集》说:“诸修道人多分遣知,唯宗真空,吾不遣知,为所宗尚,修道成佛皆非无知”(原书183页)。重在知字,可见并非说要完全无念。过去有人对禅宗有误解,他们不懂在憩心息妄无念后还要孤明独知,说“知之一字,众妙之门”。噶举派说妄念是法身波,这是一种最高境界,因为已悟真性之体,妄念就是即体之用,此乃真知。说无修无治,也是顿门本具观,认为既悟本体,一切均是从体之用,一切佛的身智本自具足,本有自然智,此非修中所得的。以上都是对见性人【89】来说的,非是对一般化机说的。一般人修学佛法,执着缠缚尚重,所以,如大师所说应从止观修习,用止来收散心,然后用观慧来明辨善恶,明辨真理,观慧是要重思考的,得观慧后才能彻断烦恼而出生死。所以大师说思维理智是绝不可少的,不是凡有分别都要排除,或者一切都要保留。若全不作意【90】则能得一切智者成佛的结果,是从异因能生异果了。故此如何对待分别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还有一些修习密法的人把一切摄界归脉【91】的风脉缘起所生征兆视为道相【92】,或者专以风脉修习为主,不知这只是一种方便【93】,应与佛理相结合,显密要结合,见修要很好结合,不然会迷入歧途,修成一个外道。还有修静人只重安住修,求三摩地,不要观察修,此与禅天外道禅有何分别。又在修定中不注意细昏细掉易出现偏差。在安住修和观察修方面大师主张交替而修,并依据慈氏及中论中所说修定正理,如八断行【94】、九住心【95】、识别沉掉【96】、掌握正确三摩地的修法等等。有关止观方面,大师著作中均有详细阐述。

  在行上,有些自诩为大乘的人,不知大乘应以菩提心为主,不学菩萨学处即六度支行,不守菩提心戒【97】,胡作非为,这哪里是菩萨,纯粹是个魔王。有人说断酒和非时食【98】为信小乘者说,大乘人已见真性则不须受此约束,可以放任自恣。因此他们不仅不行出家人应保持的行操,还脱下三衣【99】,舍去出家人之相,败坏了佛教的优良作风。

  对经论的闻、思、修不应放松,勤习戒、定、慧和见、行、修,只有通达诸法性相,才能明见法性,完成戒、定、慧之慧学。大师根据噶当教典所说“发菩提心”、“七义修心”、“二谛”、“十地”和“粗细无我之理”等,作为本论入境、行、果之纲要。在见、修、行方面也进行了整顿,务使清净纯正不容稍许混杂。

  关于实修,大师在显教方面著有《菩提道次第》广、中、略三论,在密教方面著有《密宗道次第广论》、作为指导实际修习之教授。

  第二、谈显教实修次第。依《菩提道次第论》而为修学。菩提道就是成佛之道,由于众生的根器和意乐不同,从凡夫到成佛还有阶段,所以菩提道内容包括了三个阶段,即三类土夫【100】的修学之道。

  初学佛的人面临几个问题,首先学佛如何下手,学哪种法,怎样学习等等。法门广大无边,必有明师为指路,所以学佛开始就是要依止善知识【101】,此为道之根本。依什么样的善知识,如何观师、择师,如何依止,论中均有详述。

  既有学佛的愿望,就要想暇满的意义。所谓暇就是有空闲时;满就是条件具足圆满。若是忙于生活,或无权自主,或诸根残缺,或地处偏僻,都无暇听闻佛法,这种无闲共有八种,称八无暇【102】。条件具足圆满者,指能生而为人,有佛法之地,有说法听法之机会,诸根完全,非盲聋痴等,这种圆满共有十圆,为十圆满【103】。既然有闲暇,又条件圆满,便应思维,人生不只是穿衣吃饭,必定要过得有点意义,不让空过。在佛教来说修学佛法就是为完成人身大义,不要把暇圆的人身浪费了。

  为了不浪费时光,就应思维,人生寿命无常,刹那即过,何时将死,不能预知,既知人生难得,佛法难闻,就应珍惜时间,勤奋苦学,克实求证。

  今生不能解脱,死后仍堕轮回。六道之中生于地狱饿鬼之趣,苦不堪言,要解脱恶道之苦,只有依三宝求其救度,故要皈依三宝。

  为求后世利乐,不以皈依只靠三宝便为满足,尚须勤行业果【104】取舍。佛教是因果论,种因必有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若畏恶果,故应广大修善。

  然上面所说,仅是得人天福报,属下士所修(下士道),为人天乘,不是佛法的真实目的。佛说法的目的在令众生永出轮回,共同成佛,上面所说思人身难得,念无常,念轮回苦,皆非解脱正因。故尚应进一步追求解脱轮回这道,此求出离【105】所修即为中士道。正修此心,即依苦、集二谛,生起求解脱之心。抉择解脱之道,即依灭、道二谛。此四谛【106】或十二有支【107】佛虽为小乘所说,但是这些是三乘【108】人均应修习为共通之法。无论小乘大乘,首先对世间不生厌倦,无出离心,则什么都说不上。四谛就是苦、集、灭、道,先知三界轮回犹如火宅,是痛“苦”之源,苦又是由烦恼和业所“集”,只有“灭”除苦、集、乃得安乐,其能灭除之“道”即戒、定、慧三学。外道不知出离心,无论他的方便有多好,修证有多高,但终究不出轮回,仍堕生死。又出离心只为中士道所修学,属于小乘,仍只有自己出离轮回,尚未想到一切父母有情还在轮回中受苦,我应发大慈悲大菩提心,修六度【109】行,度一切众生皆出轮回。要心怀大志,才是大乘菩萨,才是上士之道,才是真正佛道。

  上士道的修心次第以要发大心,专为利他最为重要,只有不住自利之心,方能脱离小乘,突破狭隘的自利,进入大乘的最高精神境界。

  何为大乘之门,即波罗蜜多乘和蜜乘。

  波罗蜜多乘就要广修六度,学菩萨学处,受菩萨戒,尤其是要学习止观,止是修定,观是修慧,无戒不定,无定不慧,止观必须双运。止出轻安,观慧通达一切诸法皆是缘起性,证悟空性。若无观慧则不能断生死轮回根本之实质,自己尚不能出轮回,遑言度众生,所以大师总结菩提道次第为三要: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出离心和菩提心,此二是噶当派所提出。只有出离心和菩提心,不能出轮回生死,大师又提出空性见,有空性见才能破除无明实执,断生死轮回之根本。但不知轮回苦,不生厌离,不求出世,无出离心,连自己出不生起厌倦轮回之苦更不能发菩提心度广大众生出轮回,那么不求出轮回,修了空性又有何用?故首先要有强烈出离心和菩提心,然后才能断生死轮回根本之实执,求出生死之空慧正见。有了正见才能断除二障现证空性,直趋佛位。若轮回都出不了,哪里还能成佛。

  总之,三藏一切大小乘经典,均为成佛之支分,前前为后后作准备条件,因此不可偏废。这些要点全包括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之中,是求佛道者真正之教授。从众生成佛必须经过这三种道次,不能躐等,或妄行取舍。菩提道中最重要者为止观双修,若只修止,纵然得到最好的三摩地,也出不了生死轮回,修到了四禅天的地位也终有堕落之一日,所以由止获得轻安,为修观奠定基础,始易生观慧。如已修止进而必须修观,生起空性正见,方能对治生死轮回根本实执,解脱轮回,其次修大乘行,应重视空性与大悲和四无量心相结合,重视业果,重视缘起,缘起性空必须双运,若欲即生成就,必须急速圆满二种资粮【110】,方能成一切种智,圆满三身。然欲急速成就,若无善巧方便,独依显教修习,亦难成办。故大师又特著《密宗道次第广论》,并提出许多实修方便,如此显密双重结合修习,则必有成就之日。这些都是大师的殷殷教导,一切详见大师所著二种《道次》之中。

  第三、谈密乘实修次第。依《密宗道次第广论》而修学,规定先学显教后学密乘,意思就是要学人在学显教大乘中首先注重发菩提心,学密是为利益众生急速成佛,现证三身,,才能广大利益众生,故发菩提心最为首要,如此学密才有基础。学密前先依止具德上师,方堪为大阿阇黎【111】,求其灌顶。未得灌顶者,不得讲听密法教义,更不能随便乱修。关于作净、设坛、仪轨事相【112】,论中均有详细的规定。灌顶后受三昧耶戒及别解脱律仪【113】,须严谨守护,若不持戒连人天善趣亦不能得,遑云成佛。其次则须精研密教教理,密教的经典分续部,即作、行、瑜伽、无上瑜伽四部。

  四部的道次第首先讲事部。事部以外部事相为主。如身语之沐浴作净、设坛设供等外事,而内心则兼修瑜伽住三摩地,其灌顶以花、水、冠三灌为主,随加授记、庆慰、随许。其授三昧耶戒与行部同。事部中对有无自身明现为天身或自己对面生起天身【114】这方面颇有异义,大师许有自起天身。修十真实【115】作承事,四支念诵静虑【116】,修六天【117】与及住火、住声【118】等静虑或加供养忏悔,修四无量心【119】等。大师指出在修密中无论四种续部皆要贯彻修真实之义,所谓修真实,即运用缘起性空的观点来作修习。

  行部。外部事相与内瑜伽交相为重。行部灌顶于花、水、冠上加入金刚铃、杵、名等灌顶,随即作授记等同事部。授三昧戒,其戒即恒念皈依和发心,断四黑法,行四白法【120】及菩萨根本戒与支分戒,其它续部所说之三昧耶戒亦应守护。正行有有相瑜伽和无相瑜伽【121】、承事法、求悉地【122】法等。

  瑜伽部。专示内修三摩地法。灌顶法于行部灌顶上加金刚阿阇黎灌顶和秘密灌顶,连同随许、授记等共十一项。授三昧耶戒,当守皈依学,菩萨学,乃至密咒十四根本戒及依根本和解释经所说五部之三昧耶戒等。本尊有五部如来,正修法分有相和无相二种三摩地。有相瑜伽有四座修【123】、无相瑜伽、修佛部【124】等四部为主修法,善承事已修悉地法。此又分为静虑、念诵、护摩和修悉地法【125】。

  无上瑜伽部。专显内瑜伽最胜三摩地之修法,除此更无过者,故名无上。其灌顶法在未灌之前先修曼荼罗,有自起对起之分,乃至七合等【126】修法,修习各种仪轨,然后灌顶。无上部有四大灌顶,即宝瓶、秘密、智慧、句义等灌顶。授三昧耶戒、有十四根本戒【127】、八粗罪【128】、二十五禁行【129】和诸禁等。

  正修即修生起次第和圆满次第。关于本尊本派有《大威德》、《胜乐》、《密集》和《时轮》等。修生起次第自观天身,生起佛慢,可以打破耽着,断生死轮回根本,同时密乘观修,直观佛的果德如五现证等,即生成佛之意,圆满次第又有二规,依父续修幻身光明,通过金刚诵等三远离,由最细风心成就幻身,再入光明中清净,身现自加持之虹身,心成胜义真实,现证双运之身【130】。依母续修乐空双运,成乐空无别,即大乐心与空性身二者体性无别清净一切尘垢之无二智。此智则为无明永尽,微尘清净无碍之空色身,亦即相好庄严之报身此身与不变妙乐之心结合成为双运之佛身。欲证乐空之见,首先应证空性正见,若无空见所摄,绝不能得真正之乐空。

  第四、谈格鲁派的缘起性空见。为什么得空性见则能解脱轮回?因为空的对立面是有,万法之有是由缘起而有,其法性为空,众生由于无明执有为实有,故成为生死流转之根。所以要通达空性,悟得缘起性空之理,才可断除人法二执,不起惑造业彻断生死流转。欲断生死,空性最为紧要,要明性空必先了解缘起而有之理。佛家认为宇宙万有皆由众多因缘聚合而有而存在,因缘条件不具备就不能生,不能存在,就非有。缘起有即无自性,即是性空,而否认任何一种存在是永远有真实性。外道则不讲性空,说宇宙万有是自性有。何为自性有?

  (1) 承认万有有自成性,非因缘造作,不须条件聚合,本来即有,或自然而有;(2)不相待性,不相互关待性,不相互依存是孤立存在的实体;(3)不变易性,没有生、住、异、灭等变化,是永恒不变的。自性有则不承认万有是缘起而有,也不承认有空性。佛教反对自性论,说这是破坏缘起论,认为世间没有一个不依条件、不互相关待而永恒存在的独立实体。

  万法是缘起而有(存在),又是如何缘起而有?缘起之因须具:(1)因缘聚合;(2)依靠条件;(3)假名安立。聚合缘起是小乘有部经部和大乘唯识所许,其理最粗;条件缘起为中观自续派所许,其理略粗;唯有安立缘起,即名言施设之缘起,其理最细,为中观应成派之所特许。中观应成派认为“从色乃至一切种智皆是唯名安立而有”,即一切万有都是由假名三安立而存在。如何安立而有,则由分别心、于安立名处、安立假名三者缘起聚合而有,三者之中若缺其一,则不符合安名之量,不能成其为有。

  一切缘起都是安立缘起,安立缘起应该具备三个条件:

  1、 有分别心、有安名处(即支分条件),若无有名字(假名)则此法亦不能成立为有。如造一年,必须车之支分具足,如车之轮、轴等。车支聚合成形,尚不成车,因无假名,还不能够构成车的明确概念,不能引起车想。因只有车形,无有名字,脑中构不成概念,难以想象,所谓非名言境、非分别境故【131】。如人乍见一新鲜事物,初尚不知此是何者,必待他人告之,始生认识。有些事物虽尚未安立名言,立即知其为何物者,乃由过去已有名言概念能引起联想推测,极串习故,若无车名,虽佛菩萨亦不能说彼为车,佛亦要顺世间名言,若无名言则不能成立为“有”(存在)。安立名言是由不加观察俱生之知而为安立。又名言安立须合三量:(1)&127;世俗传称之名言;(2)世俗量不相违害;(3)于空性不相违背,非任何名言皆能安立为有。

  2、 有分别心、有假名,无立名处(缘起支分),亦不能成立为“有”。因为是无事作为根据(事即安名处之支分),亦不起作用,纯属抽象幻想。要砖、瓦、木、石等支分聚合,始立屋名。当然砖瓦等每一支分并非是屋,因在支分下求屋而不可得。支分聚合虽有屋形,亦非有屋,未安名前尚未定知是何物,未形成概念。必须支分聚合因缘具足,成立名处,予以安名,屋乃成立为有。又安立处必须与分别心和假名同时而有, 若安名处不待分别安名而先已有,则成为物,为自相有,属于应成所破。又安中处必须如量而有,如盤蛇似蛇,细观其形,毫无蛇之支分(非量),何以又生蛇觉而起恐怖,此全由分别心于非量之安名处而安名所致,若人告以此是绳(正量立名处)非蛇,则其恐怖感觉亦自消失,蛇法则成非“有”(存在)。,安名处仅是构成一法之支分,亦非是实有,唯有假名。此支分系由其它缘起因素提供的支分,再穷追下去,支分又是由支分聚合成的,亦唯假名,其一一支分,永远都无独立自体,而由其它提供的缘起有,皆无实义可得,中观应成与自续的差别就是在安名处上,共同承认一切均是由分别于安名处上立的假名,但自续则承认安名处有自相,应成则破之,认为皆是性空唯名,名下全无实义可得,然又说安名处之支分,必是实事,与抽象安名者不同,但车之有轮、轴等仅是支分亦是安名而有,于支分下求车不可得,支分非车,聚而成车。虽是有车,仅名有支,唯有假名,亦不可得。有支,即具有支分者,此指的车,只是一个总名而已。

  3、 有安名处、有假名,若无分别心,亦不能成立法有。如车有支分,虽成形,但无分别心参与共间,则谁来证明有车,或有屋之存在。车不能自言我是车,屋不能自我是屋,都是通过人们的主观认识才了解其存在的,“法不自起故”。“由分别心遂有一切法”,“以分别成立诸法”。“彼法如有,须有彼法之分别,彼法如无,则决无彼法之分别,故法之有无与分别心极为相关”。“一切皆以分别心而有”,“没有分别心,就没有一切法”,所有世俗胜义皆是分别心所安假名,佛与众生皆同为安名,唯众生以分别心安立,佛以一切种智安立,其安名之理则是相同,可见一切法存在与否都是以“心”为主要条件的。

  以上三缘聚合,始能成立法有,这是应成派的看法。依应成派看,除自性有是属外道,内部诸宗皆共同反对自性有,但诸宗对缘起有的有的看法则又有差别。应成派认为他们都是实有论,因为他们承认不依唯分别假名安立而有故。

  如小乘教中把万法归为人法二法。认为诸法无我,人我是空,法我则不空;认为色心有极微的本元实体不是唯名安立。大乘中的唯识认为三性中之依他上所起能所二取是空,但依他不空,承认有阿赖耶及自证分,不是安名而有,而是有实体;大乘中观宗之自续派虽承认色心皆是假名安立,但认外境或安名处为有自相,假名之下而有所得,不是唯名,亦是空不彻底论。依《止观讲义》,说此实有论约分为七种: ①谛实有。小乘认为人我空,法我不空,法有心法和色法,即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二皆有体,为终极元素,似二元论。 ②实物有。小乘承认极微是有质素是缘起的基础。 ③真正有。小乘承认极微是真实不虚的存在。 此三属内宗小乘的实有论 ④胜义有。有终结的实在,有真体。 ⑤真性有。有真性。 ⑥自体有。有染净一切诸法所依托处的本体。 此属大乘唯识和内部各宗派,如宁玛派、萨迦、噶举、觉囊等承认有真如,如来藏、阿赖耶等,均为实有论。 ⑦自相有。中观自续派承认诸法立名处有自相特征,因此安名处即不须名言安立而有。 以七有论,或说有体,或说有相性,这样就否定了完全彻底的空性,而是有所得见,故应成派均破之。

  应成派承认诸法唯由分别安立,立名之下并无实义可得,若有所得,则是实有论。故于“由分别安立”前加一“唯”字,唯由分别安立,这是彻底的空性论(毕竟空)。

  应成派也承认假名安立之法有体、相、用,但均属假名安立,非有实体。

  诸法是分别心安立假名,本非实有;若执为实,则为实执。实执有二,即我执和法执。我法二执由于所执对象不同,执在我上为我执,执在法上为法执。对象虽然有别,而执相相同,破此实执才能出得轮回。二执之中我执无明是生死流转的根本。我,梵语为补持迦罗,我执即执有补持迦罗我,要破我执首先要认识此补持迦罗以何事为我。

  何事为我,即我的名相所依事【132】(能诠表之我)是什么?除外道执离蕴常我外,内部各宗亦各有不同。小乘以极微【133】或五蕴为我,大乘唯识以阿赖耶识【134】为我,皆有实体。中观自续派以立相续为我,我有自相。中观应成派则以依蕴【135】假立之我的唯我,为我相所依事,亦即我之所缘境界。此唯我为名言之我(唯我)属假有事、假名法,非是实有,不是所破对象,但要认识以何事为我,现在仍以车为喻: 外道执离蕴之常我,执实物有,如离车之分别有一独立之物。小乘内部许极微、蕴和合或蕴相续为我,或我的名相所依,不待假名安立,执立名处,实物有,如执支分聚合以为车。 大乘唯识许阿赖耶或自证分为我,或我的名相所依,依他起性有实体,实物有,如执车之一支分。 中观自续派许意识流为我,或我的名相所依,非唯分别而有,而是执自相有,亦如执车之一支分。 中观应成派许于立名处蕴上假名为我,或我所相事,说则为全车。此我相所依即为执着所依、业果所依、生死流转之依据。

  从佛教的观点看来“诸法无我”。“我”本来是没有的,但众生有此实执,因此追查此执因何事而起?按应成派的看法,我既非有,故执着所依亦非实事,只是假名安立之我,属名言境,是业果所依,是生死流转的根据。但其他宗的看法,我执所依皆为实事,应成派看若破此唯我(名言境之我)则破坏业果成为断见,是所破太过。破的是依此唯我上生起之自性实我,此则为萨迦耶见【136】,为俱生我执【137】亦即我执无明,执实我实法,属应破分。我执无明所缘之境,执我是实法,此境为名言,非有自性,属虚妄分别,故是应破。所以首先要认识所破。现举一例,如通常眼见一瓶,同时即觉瓶是有,此有尚属世俗有,即名言有,尚非执实有之情。如此瓶遗失,遍求不得,情急曰:“我瓶何在?”或告之曰:“瓶已破”,彼时由痛惜心情所执之瓶,不待名言安立过去,而觉本来即有。如此之有,则为自性之有,亦即实执之有。此有即是应破(实执)。总之缘起所现不可遮破,也不能遮,这是业缘因果。

  在所破上应认识何为所破、何非所破。依应成见依蕴为立名处安立为我,此“唯我”的分别心是有,不是应破;凡不依分别安名之我,皆为非有,属实执,为应破,故破我执只是在唯我上所生之执着,此执即是生死流转的根本,属应破。若破业果所依之“唯我”则破业果,成为断见。缘起所业缘因果只有随着无我空慧的增长,自然逐渐消除,缘起规律不能破坏,破法执也是这样,就不多谈了。

  另外在破无我方面,还有粗细无我【138】之分。应成派、唯识派和小乘所安粗细无我之理均大体相同,只是对执的所缘和所证悟的空性略有大小之分。唯中观自续所许略有差异。自续承认法若有者即通是法我,不承认有粗细之分。不依于蕴和合之体空者为粗分无我(补特迦罗),补特迦罗(我)之独立实有空者,为细分无我。应成派说补特迦罗(我)由独立实体空为粗分无我,补特迦罗假名安立由自性有空,则为细分补特迦罗无我,无分极微由异体空则为粗分法无我,假名所依蕴由谛实空则为细分法无我,不论大小三乘都是认为通达二种无我则为通空性,断生死根本,而获解脱。

  上面已说缘起性空之理,现将略说二谛。二谛即真谛与俗谛:俗谛即世俗谛,世俗义为虚妄,由于执实,便成世俗谛。应成派许因缘生法非自性实有,为唯名言有为世俗谛;圣者等持智中所行境界,或以无分别智所行境界,真实不变,名为真谛。应成派许一切法自性皆空,二谛为一体性,本自双融,如就俗谛见缘起有;就真谛则自性空,缘起有与自性空,空有二者本是统一的,本属名言识之所安立,皆非实有。同时二谛也是对机立说,属于言教【139】方面的事,是因缘相待而有分别,故只有假名,并无实体。二谛各别是众生事,二谛圆融是一切种智。凡夫见缘起不见性空,小乘人见性空不见缘起,缘起性空能同时双见者唯佛之智境。二谛如何双融?世俗谛为名言增上之所安而有,胜义谛内心显现如幻而空,现空二合则为二谛双融,这一点各派的看法颇为一致。

  应成派许空性亦唯有假名安立,但若无空性名,则不能了解空性义,更无法从之求证。要而言之,一切诸法皆由分别心所安。胜义、世俗皆属名言安立而有,若就胜义则为空性,胜义、世俗皆安立有,自性本空,即佛之功德境界虽非凡夫名言可以安立。然与分别安立之理无违,以其为佛一切种智所安立故,圣凡之境虽有不同,而分别安立之理则无有异,世俗如何安立,一切种智亦如是安立。这就是格鲁派中观应成派的空性之见,也是格鲁派的中心教义。

  三、 格鲁派的特点

  格鲁派是在噶当派的教义思想和行持作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称为新噶当派。宗喀巴大师如何发展了噶当派?在显教方面噶当提出《道炬论》,先修出离心,后修菩提心,由小乘到大乘,由显教互密乘,分三士道。大师本着这种思想,加入了中观正见,成为道之三要【140】,造《菩提道次第广论》,概括了三种士夫修学显教整个过程。尤以在止观方面更有精辟阐述。

  在密教方面,噶当虽有密法,但未广传。大师阐发密乘精要意义,提出许多实修方便。由于无上瑜伽方面对幻身光明的修法提出不共教授,造《密宗道次第》对学习密教的过程,详作规定,特别是规定无论显教、密乘均须按规遵守律戒,这样就形成了独特的风规,奠定了格鲁派的基础。

  在见地方面,大师得萨迦派僧仁达瓦的帮助,通达了中观应成派见。藏传佛教教派除格鲁派外,还有宁玛、噶举、萨迦、觉囊等诸派承认世俗性空、真如本性、如来藏属胜义不空、胜义有论。大师提出应成派见,认为无论胜义、世俗皆是由分别心假名安立,除假名外皆非实有,成立毕竟空说。格鲁派本着中观应成派立论提出了与其他派别不同的八点作为本派特点:

  (1) 不许有阿赖耶识。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2) 不许有自证。【141】(3) 在胜义虽不可得,在世俗中施设外境是有,不破外境。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4) 立敌共许【142】所依法,不必言陈尽同,故不取自立之因而立量【143】,随顺他宗说应成语,亦成正比量。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5) 三乘各自资粮道中即生一切法无自性见,各自得圣道即已是一分证二无我。(6) 执谛实以三毒一分为性,非所知障而为烦恼障。故执实属烦恼障。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7)灭法待因而生,故是有法。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8)因灭法有故,过未二者非有为非无为【144】,现在成就是实(一般承认灭法是无为)。

  立此三遮五立以别于他宗。立缘起理,不许另立实体,不许阿赖耶,不许有自证,不许无外境,此三者均为遮破唯识之说。破赖耶,破自证分,即破识有实体,凡属待不待名言安立,而有者则为有自性,有自相皆是所破,如本觉、觉性、如来藏等皆属应破之列。但这里有个问题,就是业果所依的问题。应成派以外他宗均承认业果所依必是实体(实事),若不是实体,诸法刹那生灭,所依亦随之生灭,那么如何来保持业果不失。所以小乘承认极微或五蕴为实体,为业果所依;大乘唯识承认阿赖耶识为所依;中观自续承认意识流(识相续)为所依,而应成派说业果所依亦是依于蕴上唯由分别安名之“唯我”,从而引起我想,我造如是业,我受如是果。因缘和合安立假名,自有业果作用,不须另立所依实体。若先立一个实体即为自体有,不须观待安立名言即有,破坏唯名假立的缘起学说。那么要问这个分别心是什么,应成派答复说分别心亦是由分别心安的假名,都无实事。一切法都是由分别心、安名处、假名三者因缘和合安立而生,因缘散后归空,这假名的业果所依岂不亦随之断灭,如何能保持其连续性?说一切万法皆分别心安立假名,即使“涅槃”、“胜义”亦是分别所安假名,这分别心和安名处在未安名前又在何处?是否突然而有?分别心安的假名,这能安立者又者谁?诸法变了,分别心是否随之而变?总之,从前世到后世,从凡夫到成佛中间必然有一个不变的分别心作为根子不动,才能保证贯彻始终。所以要承认有一个有实体能统摄万有之真性,此性为体,分别心为其用,用虽随缘而体不变。当然,“实有为中观之所应破”,但亦要承认是有此真心。万法安立假名者是此心,无明实执的也是这个心,业力负荷者也是此心,任持前因后果的规律性而不断的也是这个心,悟后转成佛智都是这个心,故摄万法皆为一心。佛与众生本是一心,由于无明实执障复而不显了,随着险障去执,本性功能逐步显发出来,从分别心转成一切种智都是此一心,若非此心,岂另来一心?故迷悟染净的根本均是一心。此心是实有,非安立而有。是本分天真,任运成就,非是造作。此本性真心看不见、摸不着,只有现量亲证,不能以比量可以推测,再精细的逻辑,无懈可乘之论证,都推断不出,若不能亲证则凭佛语经教得知,此真心是万有的总体,或称法界,或称涅槃,均非空无,佛说涅槃最真实。《法界赞》中说:“凡是佛所说,宣讲空性义,皆为灭烦恼,非谓灭法界”。

  有此真心,缘起性空皆能建立,心性空,空是体,体无生灭,缘起即体之用,用有生灭。性空出缘起,缘起归性空,故证佛智能有二现【145】。佛智分为如所有智和尽所有智,如所有智缘空性胜义,尽所有智双缘二谛,佛证空性,入空性定,二现沉没缘起归空,佛从定起,二现起现,缘起又生。由于佛已证空性,了知缘起如幻,能现空双运,但证明佛入空性定,并非无心,出定后佛仍有知,二现前后均是一心,非另有心,也不成断灭,不随二现起没变化,故此心是真心,是无为性。同时也证明缘起性空(空有)是一直存在的。

  尽法界是一个大缘起网,纵经尘沙劫数而缘起因果毫不紊乱,其中必有一纲为之连贯,缘起千千万万,而真心只有一个,这就是自心本性。

  再从缘起性空的关系来看,此心是空性故缘起能依空而生。本派亦说空性虽是无为、不动,而是有法,“灭谛待因而生,故是有法”。此空有随缘之性,能为缘起所依。不过他们说为空性,别派则说为法界,无始以来业果因缘支分,必然包在此大空法界之中,只是缘起没有聚合,未曾出现,未安立名言,我们不知其“有”而已。所以谓之甚深空性,不可思议。若说凡不待分别安名的皆是无有,即在本派亦不许空性之中全无所有,只承认空的是实执,不空缘起。故说未安名言者皆说为无,这是断见,是拨无因果。

  即以二谛双融来看,二谛双融亦在此一心之中。缘起显现有,是在心头上现;了知所现本空,亦是心上所了知,若无此心则谁现,谁知?故均归结在此能现能知的一心之上。此能现知之心即是真心,当然指未起实执分别之心。真心非如木石是以觉知为性。故此二谛双融,即现空双运如幻,凡属心宗,皆所共许。

  中观自续派许自心有真实成就,属胜义有;中观应成派许无论胜义世俗皆由名言的缘起安立而有,非是实有,而是性空。然应成派亦曾说除去烦恼实执则显出空性,空性即清净心,证清净心即成佛,可见亦是承认有心的,而非绝对的空。

  归结起来,格鲁派认为成佛证涅槃即证诸法法性、空性,为胜义谛;宁玛、噶举、萨迦、觉囊认为成佛为见佛性、见自心本性、本有,为胜义谛。在世俗谛上各派均同为缘起性空论,在胜义谛上则两种观上尖锐地对立,一主空,一主有。这空有这争在印度也持续了数百年之久,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来,说“空”是佛说的,说“有”也是佛说的,各有经论作为根据,释迦牟尼说法四十九年,在早期他说的四法印:苦、无我、无常、不净,在涅槃时又一反前说,说常、乐、我、净。可见既同为佛说,即应皆是佛教而非外道。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龙树在前,无着在后,其间相隔一二百年。既有龙树的空宗,何以又来无着的有宗?空、有二宗,号称二大车乘,可见二宗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这就是结论。

 

  注释

  【1】宗喀巴:本名洛桑扎巴。宗喀是青海湟中的藏语名称,因为敬重他,不直呼本名而称为宗喀人。一般也不称宗喀人,只称为“吉仁布齐”,译言为救主大师,是他挽救了西藏的佛教和众生,功德很大,故有此敬称。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2】甲琼寺:在西宁的西南,黄河北岸的一座噶当派寺庙。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3】德瓦坚:在拉萨西南聂塘附近,为噶当派讲学显教上下两大院之一,此为上院。宗师依该寺座主耶协僧格学经。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4】桑浦:在拉萨西南内邬地方,1073年噶当开山祖师阿底峡的大弟子俄·勒比协饶在此创建内邬陀寺,成立研习显教经论大学院。此又为德瓦坚的下院,为当时佛教教理最高学府。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5】聂塘:在拉萨西南,属曲水县境,噶瓦·释迦旺秋所建,为噶当派主寺。阿底峡曾在此讲学,居住9年,直至圆寂。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6】纳塘:在日喀则专区境内,距札什伦布寺约一日程。纳塘寺为公元1153年噶当僧仲敦·罗朱扎巴建。这是噶当派有名的大道扬,纳塘印经院亦最驰名。宗师在此止该寺座主顿桑巴学量论,依衮噶坚赞学中论。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7】玖莫隆:在拉萨堆龙德庆县内,宗师在此依堪布噶希巴·罗赛学《律经》。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8】扎巴僧格:聂塘寺座主。1373年宗师从之学显教经典。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9】耶协僧格:德瓦坚寺座主。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0】聂温·衮噶白:为觉囊派僧,大师曾从之听讲《时轮金刚》经疏。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1】顿桑巴:噶当派的译师,亦是纳塘寺座主。大师从之学《量论》和《俱舍》。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2】噶希巴·罗桑:噶希巴译言为四难论师。四难论师是学位名称,凡精通《律本论》、《现观庄严论》、《因明论》、《中论》四大论典,并能从之立宗答辩者,就得此学位称号,大师从之学律经。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3】仁达瓦:萨迦派孜塘寺座主,大师从之学《俱舍》和《中论》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4】《道次第导引》:即噶当教授派所传出之《菩提道次第导引法》,由噶当僧洛扎大堪布南喀坚赞讲授。大师从涅·扎郭寺大堪布却郊桑布又听受此教授。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5】依止多师学习密教:主要依止布敦大师弟子琼布勒巴学习四部瑜伽,其次还从衮桑瓦、却吉白、德庆巴、坚赞扎巴等学过密法。大师博学多闻,不分门第。此外还依止萨迦派的仁达瓦学《道果法》,依噶举派的邬坚巴学《那若六法》和《大手印》,依觉囊派的巧勒南杰学《时轮》的经续讲解和要门。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6】僧人争夺政权:指从公元1272年起帕木竹巴派与萨迦派的贵族僧侣为争夺政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权进行战争。直到1349年帕主绛曲坚赞彻底推翻萨迦的统治,另建帕木竹巴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政权以代替之。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7】甘丹寺:在拉萨东达孜县境内,1409年宗喀巴兴建,后来成为格鲁派之祖庙,宗喀巴为座主。宗师圆寂后,由大师亲弟子甲曹吉和克珠吉相继续承法位,弘扬大师教法。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8】噶当六论:噶当派内分教典派和教授派。教典派主张学习六论:《本生经》、《集法句经》为起信之本;《菩萨地》、《大乘经庄严论》为修定之本;《入菩萨行》、《集菩萨学论》为行道之本。教授派有修见行,见为十二缘起、四谛、二谛;行为修菩提心、七义修心、八座法。见行双重的为《菩提道炬论》。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9】甲曹吉:本名达玛仁钦(1364-1431)。为第二任甘丹赤巴,他保持宗喀巴的教规,远离垢污,对于本派之发展功劳很大。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20】哲蚌寺:在拉萨市西郊更培伍子山下,为大师弟子降仰却吉建于公元1416年。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21】色拉寺:在拉萨市东北郊,为大师弟子降钦却吉建于公元1419年。  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22】札什伦布寺:在后藏日喀则尼色日山下,为大师弟子根敦朱巴建于公元1447年。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23】上下密乘院:上密院初由宗师弟子喜饶森格(1382-1445)之徒吉·衮噶顿朱于公元1416年在前藏墨竹贡卡县境建寺,称为局扎堆巴。1485年迁拉萨市小昭寺内,故小昭寺又称上密院。下密院在拉萨麦如寺西面,公元1433年由喜饶僧格创建。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24】克珠吉:宗喀巴第二大弟子(1439-1504),他继承札什伦寺法座,后被追认为班禅第一辈,他又是继甲曹吉后担任第三任甘丹赤巴者,因此通常把宗喀巴、甲曹吉和他称为法主三师徒,唐卡画中常画他们三位在一起。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25】甘丹赤巴制:甘丹赤巴是甘丹寺的座主,是宗喀巴的继承人,常住甘丹寺,任期7年,凡考取拉然巴格西,又经上下密院学习升甘丹寺强孜扎仓或夏孜扎仓的堪布后,按资历顺序等待担任此职,其宗教地位仅次于达赖和班禅。选任赤巴以保证大师宗师风不变,从此形成制度,称为甘丹赤巴制。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26】根敦朱巴:为大师弟子(1391-1474),建札什伦布寺,把格鲁派的势力扩展至后藏。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27】固始汗:蒙古族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的汗王(1582-1654),原驻牧天山北路,后迁至南路,袭据青海。于1640年消灭康区白利土司,1641年回兵至西藏,推翻藏巴汗的统治,扶植五世达赖建立甘丹颇章政权。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28】洛桑却季坚赞:(1567-1662)四岁即在札什伦布寺坐床。1640年闻大清已接帝位,劝达赖往朝,受封。此时札什伦布寺已建立班禅系统的活佛制,他本人是班禅第一辈,因承认他是该寺的首任座主克珠吉的转世,从克珠吉到他已是四辈,所以又算他是班禅活佛的第四辈。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29】扎仓:僧院或僧学院。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30】鄂钦:名衮噶桑布(1382-1456),萨迦派高僧,1429年建鄂寺,弘传萨迦教法自成一派,称为鄂派。他是中兴萨迦教派而又是鄂寺的开山祖师,故称鄂钦。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31】果释迦:名释迦乔丹(1428-1507),此人博学多闻,有班钦之称,果是其出生地名,1468年在后藏建森多坚寺,自任座主。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32】伦布孜寺:有两寺,一在日喀则地区白朗县,一在曲水县。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33】僧格孜:在日喀地区萨迦县境内。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34】都迦瓦、都拿巴:二人均为第一辈达赖弟子,属协饶僧格的密法法统,称为色举系。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35】色浦隆:在日喀则地区西南雅喜地方。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36】举巴扎仓:举巴,密乘的经典叫“举”。举巴扎仓即学习密乘经典的学院。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37】达磨寺:在阿里地区境内,堆·协饶桑布所建。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38】桑噶、谷格、咱让等:桑噶在阿里地区内,即今普兰县,协饶桑布所建。谷格,今阿里扎达县。咱让,即今乍布朗,在扎达县境。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39】昌都寺:原属噶举派类伍齐下院,1417(1437?)协香桑布改为格鲁派等院,由转世活佛帕巴拉继承寺主法座。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40】长春科尔寺:即今甘孜自治州理塘县之理塘寺。约在公元16世纪时格鲁派发展到了康区,在康南建立的第一座寺院,传说为第三世达赖亲自主持修建的。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41】甘孜寺:公元17世纪时,霍尔·阿旺然吉在康北修建的第一座格鲁派寺庙。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42】十三寺:习称为霍尔十三寺,有甘孜寺、大金寺、白利寺、东谷寺、扎龚寺、桑珠寺、苦马寺、觉日寺、灵崔寺、惠远寺、则书寺、更萨寺、寿灵寺。据说这些寺庙都是公元17世纪固始汗的和硕特部统治者为了发展黄教帮助兴建的。固始汗部藏语称霍尔,故十三寺均贯以霍尔之名。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43】塔尔寺:在青海湟中县境内,此地原为宗喀巴诞生地。1560年建寺,后不断扩建,至1577年建成格鲁派在青海的最大寺院。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44】拉卜楞寺:在甘肃夏河地方,1645年降仰协巴多吉建。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45】郭隆寺:或称郭隆降巴林,即土观·洛桑却季尼玛住持的青海佑宁寺,在青海互助县境内。1604年建,1723年罗卜藏丹津乱寺火毁,十年后又重建。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46】色阔寺:又名甘丹当却林,在青海大通县境内,1649年顿朱嘉措建。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47】多伦诺尔寺:蒙语,意为七湖,在今内蒙多伦县。18世纪时拉卜楞寺格丹嘉措建,由章嘉活佛及其转世作该寺寺主。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48】《元史》引自《元史·列传》15-4585页。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49】《青史》引自该书第300页。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50】《土观宗派源流》引自该书第79页。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51】见行:佛教所谓见,即是观点,对宇宙人生的看法;行即行持或操行。【52】顿门:主张顿悟,顿悟一心的法门,承认智慧是自心本具者则主顿悟,承认智慧是由修中得来者则主渐修。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53】三藏:经、律、论三藏。一切佛语和诠解佛语之论典的总名。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54】分别师:只重空洞的推理而无实证之人。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55】无上密:密乘把密经分为四部,即作、行、瑜伽、无上瑜伽四部。无上密即无上瑜伽。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56】三昧耶戒:梵语译言誓言,三昧耶戒,在本尊前允诺的誓言,要坚持不违。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57】恶道:佛教说众生此死彼生有六道,生为地狱、饿鬼、畜生的众生即称三恶道。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58】黄帽:后弘初期复兴律教的贡巴饶色为鲁梅传戒时,贡将自己的黄帽赠送给他,且嘱咐他,你戴此帽,可忆念我。后来凡持戒的人都戴黄帽,象征佛教的中兴。大师弘传律戒也作为标志,故又称格派为黄教。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59】戒就是约束身心的,身心不约束则心散乱不定,心不定则不能生起思考明辨之力。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60】先小后大:就是先由小乘的发出离心,然后到大乘菩萨的发菩提心和修六度行。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61】法相学:研究诸法名相的一种学问。《俱舍论》是佛教法相学入门之书。【62】因位修学:即由凡夫因地从头学起。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63】一切智:即佛。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64】《律经》:学习《戒律本论》,全论分两部分,解释戒律有关之十七事,概括为三科:①未得戒时如何得戒;②既得戒后如何守护;③如有违犯如何按律还净。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65】《现观庄严论》:又称《般若经论现观庄严颂》。藏语简称“帕钦”。弥勒菩萨作。主要讲述三智、八事和七十义。叙述从一个普通凡夫循序修持达到成佛境地的过程。全书分八品。前三名释应明之“境”,次四品释应修之“行”,末一品释证得之“果”。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66】中论:主要学习《入中论》,月称著。从发菩提心起到佛果功德。全书分十品,依波罗密(六度)配释十地的行法,其中第六地释慧度,抉择二谛广破唯识(胜义有论)为全书重点,也是格鲁派立宗之主见。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67】因明:主要学习《释量论》,此书是法称解释陈那的《集量论》的。全论分四品:自利比量品、成立品、现量品和利他比量品。阐明因明八要义,前四种要义为利自能领悟之道,立四量,即真现量(直观或直觉)、真比量(推理)、似现量、似比量。前二者为正确的,后二者为不正确的;后四种要义为利他,即使人领悟之道。亦有四量:真能立、真能破、似能立、似能破。前二者为正确的,后二者为不正确的。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68】俱舍论:或称《对法藏论》,全论分八品,初二品释世间与世间共法(世界缘起);次三品释轮回流转之因果次第;后三品解释证得解脱法之次第。  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69】格西:格鲁派僧人学法后考取的学位名称,在僧院学习结业时经过考试及格者给与这种学位称号。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70】康村:一个扎仓下面又分若干康村,按照僧众来源地区而划分的僧团单位。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71】米村:康村下又分若干米村,是寺庙最小的基层组织。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72】堪布:寺庙的住持,僧院中的堪布即是教学的主持人。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73】格贵:掌堂师,维持寺庙循序的僧人。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74】翁则:领诵师,僧人念经的带头人。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75】格更:老师,具体教授僧徒学经的教员。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76】最终的真实:即本真,藏传佛教各派各安名不同,如真性、如来藏、法界、佛性、胜义、俱生智、本元智……等等。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77】觉囊派:藏传佛教之一派,北宋时宇摩米局多吉创他空见,吐杰尊追建觉囊寺派名遂张,笃补巴时广为造论大弘他空见。五世达赖时将其法系改宗格鲁派,此派在卫藏即已绝传。现在四川青海交界处还有几十座寺庙。【78】宁玛派:当后弘期新译咒派出现时,约公元12世纪,素·释迦炯乃和绒宋·却季桑布等将公元八九世纪所译之旧有密乘经典弘传于世,人们遂称此派为宁玛派,宁玛即古旧之意,属于旧译密咒派。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79】噶举派:公元11世纪时,玛巴赴印留学,得到从金刚持亲口传下之密乘教授,回藏后传授弟子。口传教授,藏语为噶举,因此本派遂名为噶举巴,属新译密咒派。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80】萨迦派:公元11世纪时衮乔杰布建萨迦寺,传卓米和毗瓦巴等所传《道果》密法,他的后继者更加大为发扬,以寺名萨迦(白土),故称萨迦派,属新译密咒派。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81】四边生:四边生即自生、他生、共生和无因生。谓一法之生起必是因缘生,否则便是四生之边执。但有一法是因缘生法而是不生不灭的无为法,那就不在此四生之内。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82】中观应成派:为中观中之一支派,主张万有均是由分别心安立假名的缘起有,常用应成何过的论式以破敌方,故名。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83】止观:止就是系心一处获得安定;观察是由观察智慧来抉择正理。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84】分别:就是思索,考虑。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85】散乱:使精力分散,或心驰逐外境。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86】取相:执着事理之形相。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87】法身:为佛三身之一。法身为法性之体,空宗则认此体为空性,有宗则认为法身是佛智德出生之源。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88】实相:是诸法之真相或真性。法身、真如、涅槃等皆其异名。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89】见性人:指修禅宗的人。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90】全不作意:或说无念,不是说什么都不想进入愚痴状态,而是说见一切法心不染着,不在所见上打妄想,自住如如之意。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91】摄界归脉:圆满次第的修法,把身中精微均摄收入脉内。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92】道相:修道中应出的正常验相。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93】方便:是手段,并非目的。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94】八断行:住心、欲求、勤奋、轻安、正念、正知、作行思和正住舍等,在修定时应用这八种方法来断除防碍修定时五种过失的出现。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95】九住心:内住、续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专住一境和平等住,为修止住心的九种情况。使意念等高度集中,精神逐渐处于极端安静的状态。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96】沉掉:修定时心易昏沉不明为沉,或心向外驰散不能内收为掉。一般沉掉易知,细昏细掉难辨,大师论中均有详尽指示,这是格鲁派的特法。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97】菩提心戒:以利他之心作为动机,断除损他及损他之因,承办利他及利他之因,以此成为戒律,故名。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98】非时食:为防止贪馋,戒中规定时间进食,若不按时,则为犯戒。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99】三衣:上衣、下衣、重复衣、规定为僧人应著之服装,表示出家之相。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00】三类士夫:谓上、中、下三士,即三种根器。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01】善知识:为人说正法,导人为善而得解脱的贤者之称。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02】八无暇:生为地狱众生,或傍生、饿鬼、长寿天、边地人士,诸根不全,执邪见和佛不出世,以上随一受生,或者受苦无暇,或者享乐无暇,或者虽欲修学佛法,但佛不出世,或无佛之边地,或诸根不全,或固执邪见,皆是没有空闲来修学佛法,故名八无暇。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03】十圆满:本身圆满有五,就是主观的条件具备者有五:生而为人、或生中土、诸根具足、业未颠倒、信仰佛法;他圆满者,客观的条件具备者有五;佛出世、说正法、正教住世、随转法轮、有他悲悯摄受,以上共为十种,称为十种圆满。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04】业果:业就是造作的善业和恶业,果就是果报。有造作就必有果报,这是佛教因果律。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05】出离:厌弃轮回而求出离,即解脱之意。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06】四谛:苦、集、灭、道四种真理。“苦”指三界六趣之苦;“集”指此苦由造积善恶诸业而来;“灭”即涅槃寂灭,可以出离业苦;“道”即欲求涅槃则须修道,道有八正道等等。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07】十二有支:又名十二因缘,说明众生轮回六趣的十二种缘起。有无明、行、识、名色、六入、六根、受、爱、取、有和生老死,这十二支循环不已,流转三界六道。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08】三乘: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09】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此六度可以度众生脱苦海到达解脱彼岸,旧称六波罗蜜。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10】二种资粮:即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作登上或趋往成佛道路上的资具。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11】大阿阇黎:阿阇黎梵语译言教授师,指导密法实修的称金刚阿阇黎。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12】事相:属外部事务,不是内修,如设坛要先修坛城法,乞地、净地、坛城弹线划界、修净瓶、作烧施等种种仪轨事务。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13】别解脱戒:即比丘戒。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14】生起天身:即观想天身,属于生次起次第。或观自身想为天身,名为自生;或想天身在对面虚空为对生。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15】十真实:修行处所真实、我之真实、明咒真实、天之真实、住火、住声、住声后得解脱、入修明咒、护摩法(烧施)和灌顶等,各续部说法又略有差别,总之修真实之义即把世俗和胜义交融而修,即所谓即事即真之义。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16】四支念诵静虑:自所依支、他所依支、专注心支和专注声支。四支指有相者,观自为天身,或观对面天身,或自他无二双融,或注口诵咒声,以此持心。无相者即观所显成空。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17】修六天:身天、声天、字天、色天、印天和相天。天指所观佛菩萨的身相等,此有六门皆是悟入真实之法。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18】住火、住声:心缘天身心之间火舌而住心,有缘口诵咒声而住心,由此则可进入三摩地。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19】四无量心:为大乘之发心,缘想一切众生发慈、悲、喜、舍四无量心。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20】断四黑法,行四白法:四黑有,一、欺骗上师;二、阻挠他人的善行;三、对菩萨不敬,说污秽语;四、不是出于上品动机而欺骗有情。四白有,一、即使说玩亦不应说诳;二、不但使他人乐于修法而且还应引其进入大乘,不是二乘道;三、视一切众生为师;四、用诚心善愿来对待众生。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21】有相瑜伽和无相瑜伽:有相瑜伽即修观想等,无相瑜伽指观显相成空,唯观空性。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22】悉地:梵语译言成就。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23】四座修:上午、日中、下午和半夜分四次依仪轨次第而为修习。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24】四部:即佛部、金刚部、宝生部和莲花部。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25】求悉部:即求成就意,愿修三摩地和所念诵皆得成就,愿所施对象皆能满足。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26】自起,对起和七支合修:自起,即自己生起为天身;对起,即想天身起在对面空中;七支,即自观为本尊为一支;迎诸智慧尊者,此二融合为二支;此二与曼荼罗合为二支;自起之三昧等与对生之三昧耶等为二支共为七支。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27】十四根本戒:或译十四根本堕罪:欺凌金刚阿阇黎、违背佛的教言、仇恨金刚弟兄、舍弃慈心、抛弃菩提、诽谤正法、泄露秘密、损害肉体、怀疑自性清净法、对应得灭诛法者反施行仁慈、于离名之法妄以逻辑推论、破坏信众信心、不如法服用妙药、辱骂智慧妇女。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28】八粗罪:或译八粗堕罪:亲近不具密乘誓戒之明妃、大会坛场制造斗争、非摄取对象摄取甘露、为虔信弟子问法所答非所问、在小乘声闻家中留宿一周、不具瑜伽智慧而冒充瑜伽行者、为非器人开示深道。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29】二十五禁行:五种根本恶行即杀、盗、淫、妄、酒;五种次性恶行即赌博、不正当的谋生、传阅邪书、祭祖宗和敬鬼神、信邪教;五种特重恶行即杀男人、杀女人、杀婴儿、杀牛、毁塔庙经像;五种伤害行为即伤害亲友、伤害长官、伤害佛和上师、伤害僧众、伤害仰赖自己的人;五种贪欲行为即眼贪色、耳贪声、鼻贪香、口贪味、身贪安乐。此为五五共二十五种应禁之恶行。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30】双运之身:指乐空双运之身。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31】非名言境、非分别境:即没有明确的概念很难设想之意。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32】我的名相所依事:我,指有主宰义,非我你他之我,我的名相所依,即以何事为我。每一事物均是由众多因缘聚合而安立一个假名,离开因缘条件则全无一个主宰可得。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33】极微:元素中之不能再行分割之单位。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34】阿赖耶识:或译藏识,谓其能包含一切万有。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35】蕴:此指五蕴即色、受、想、行五种聚合物,皆无独立自体。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36】萨迦耶见:即我见、身见。认为我和身都是真实存在的,这种恶见是与佛教所说相反之见。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37】俱生我执:与生俱来的执我之执着。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38】粗细无我:无我之无,即显了空性,由于无我的无之程度上有粗细之分,因此其所显空性亦有大小程度不同。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39】言教:二谛只是假名,并无实体,如来为教化众生易于领悟,而立的言说而已。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40】道之三要:即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此三是大小三乘修行的核心。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41】自证:自己内心的领悟或了知。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42】立敌共许:辩论时自己提出论点,要自己和对方共同承认之事作为前题。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43】立量:标准。逻辑上就是立一个论点。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44】无为有为:非因缘生法,无造作,无生、住、异、灭等相则为无为。有时则为实相、涅槃、法界等之代词。有为则与无为相反。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145】二现:内心和外境分别存在的感觉。佛有时二现沉没,但有时二现显现,佛已断实执能空有双融,这正说明缘起有和性空仍存在于一心之中。

  参考书目

  《菩提道次第广论》 宗喀巴著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 宗喀巴著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密宗道次第》 宗喀巴著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止观讲义笔记》 阿旺南结讲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宗喀巴传》 王森著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宗派源流》 土观·洛桑却季尼玛著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番僧流流考》 钟方编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藏族历史年鉴》 才旺夏茸著

eYu佛教网 - 人生佛教网,以弘法利生为己任的权威佛教网站

上一篇:记者调查:申遗能否拯救北京智化寺古乐?(图)
下一篇:噶举派的特点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