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中国人开始重视春节、元宵、端午、七夕、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甚至还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议把除夕、端午、中秋等定为法定假日。
这反映了中国人已经逐渐摆脱过去百年来那种“中国传统文化落后,西方现代文化先进”的民族虚无主义观念,开始重视中国人的传统文化,认识到“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大根大本大源”。
不过,也应该注意到,虽然有一部分中国人强调要重视传统节日,但是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洋节”却受到更多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的重视,而这又跟“洋节”背后的商业活动有关。因此,有不少主张重视传统节日的中国人,是相当敌视“洋节”的。
这样的情绪可以理解,但却是偏执的、不健康的。事实上,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明,在其鼎盛时期,比如汉唐,甚至到了宋朝,都是以开放的、宽容的态度来面对异质文明的。比如说,传统节日中的盂兰盆节、腊八节等,都是源自于印度的佛教节日。
近年来,中国领导人一直都在强调要“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无疑是个宏大的国家民族建设目标,但是要复兴的不应仅仅是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而是在这之上的哲学、文化和艺术等,即民族精神。
谈到中国的往昔辉煌,人们常常会提到“汉唐气魄”。何谓汉唐气魄?就是大无畏的、敢于拥抱一切外来异质文明的开放精神。既然古人都能热情欢迎来自天竺的佛教文化,现代中国人难道就不能以开放的心态来看待现代西方文化,包括“洋节”?
上海市政府搞的“七夕私语时——中国情人节惊艳派对”,把七巧节和昆曲艺术结合起来,确是令人激赏的尝试。不过,如果今后也能把昆曲、书画、茶艺等传统艺术,巧妙地和西方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洋节”结合起来,就更好了。
假如能这样做,那么尽管名义上是“洋节”,形式和内容却是“很中国的”——就像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怎样看都不像是印度人,而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