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
人们终日在忙碌地工作奔走,只为了裹腹之食。很多人为了吃饭,就已疲惫不堪了。
场景二
一番努力后,终于解决了吃饭问题。这时的人们,开始觉得身上的衣服不佳,很丢面子。于是,人们又开始奔走,以得到华丽的衣饰。
场景三
经过千辛万苦,终于衣食不愁了。这时的人们,突然发现自己的房屋已破旧不堪,又低又暗。于是,人们又开始为住房而疲惫地奋斗。
场景四
通过努力的工作,终于拥有了良好的住房。这时的人们,发现自己出门尚无好车代步,既不够舒适,又不够威风。于是,人们开始为车而奋斗。
场景五
终于有了好车代步,虽已累得可以,但总算衣食住行的问题都解决了。可是人们却发现,衣食住行并非是自己的理想。相对来说,伴侣的温暖更加重要。这时的人们,又发现自己还没有可心的伴侣。于是,人们又开始在茫茫人海中不停地追寻自己心中的伴侣。
场景六
众里寻她(他)千百度,排除万难,终于得到可心的伴侣。可这时的人们,又感到夫妻间彼此束缚的烦恼。于是,人们想起应当出人头地。俗话说:“宁当鸡头,不当凤尾。”人们开始计划自己作老板。虽然是鸡,但作头脑必定太诱惑人。于是,原来的合作伙伴各奔东西,各自为自己作老板开始奋斗。
场景七
劈荆斩棘,一部分人们终于当上了老板,钱财不成问题,有人前呼后拥。但此时的老板们,又发现自己虽有钱财,却还没有什么政治地位。俗话说:“有钱无势被人欺”。于是,老板们纷纷想着要从政。这又少不了一番奋斗。
场景八
一路过关斩将,部分幸运儿们终于进入了政坛。位高权重,压力也重。这时的人们又开始向往平常人的自由自在。
以上的诸多场景,世间的人们再熟悉不过了。有些人,一生中经历了全部的场景。有些人,一生中只经历了其中部分场景。人们在这些场景中,努力奋争,到头来就象是“围城”,外边的人想杀进去,里边的人想冲出来。人生自有死,到一命呜呼之时,许多人却不知自己活在世上,究竟为了什么,到底想要什么。
当然,进取是美德,应当赞颂。但大家该注意的是,自己应当知道在为什么而奋斗。对人们来说,最重要的不仅是物质生活,还有精神世界。人生在世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根本的大问题,若是自己不知道答案,当真是白活了一场。
(二)人有八苦
人生在世,有许多烦恼,不管你有钱无钱,无论你有势无势,任你王侯将相,庶民乞丐,都难以逃脱。
深思之后,人们告诉自己说,人生在世的意义在于彻底解决烦恼,并使大家也同样解决烦恼,使一切更加美好。
人的苦恼,综合而说,可分为八类: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五阴炽盛苦。
生老病死,是人们所熟知的。怨憎会苦是怎么一回事呢?说起来大家都会觉得熟悉。人生活在社会中,周围的人们,有些是自己熟识的,有些是自己陌生的,有些是自己欢喜的,有些是自己厌恶的。人们总有这样的感觉,越是讨厌谁,就越是遇到谁,似乎躲也躲不开,不胜烦恼。这就是怨憎会苦。
求不得苦是人们感触很深的。人生在世,有大大小小、许许多多的追求。而在人的一生中的追求中,所得到的,总是很少,求不得的,总是很多。人们一次一次地追求,一次一次的求不得。想一想,就已经很烦恼了。
爱别离苦也是人们感触极深的。人们通过不懈的努力,追求到的一切,终有一天要别离而去。这是一个残酷的事实。钟爱的人,如父母,如妻子,终有老死离别。钟爱的物,如财宝,如宠物,终有遗落散失。自己的事业,如地位,如权势,终有无常失落。终有一日,一切如过眼云烟,不胜烦恼。
五阴炽盛中的五阴是怎么回事呢?五阴是一切事物的五个组成部分,指的是色、受、想、行、识。色指一切物。受指触物所生的苦、乐等感受。想指触物感受后所生的想法。行指行为等。识指分析、分类对象而后认知的作用。
了解了五阴,就可以自然明白五阴炽盛苦是怎么回事了。人们生活在社会中,不断地接触色,而有受想行识,见到自己所厌恶的人惑事,就会感受到怨憎会苦,见到自己所欢喜的人或事,就会追求,求不到就会感受到求不得苦,求到以后又会感受到爱别离苦。如此等等,实在是够烦恼的。
了解了人生八苦,想一想就会发现,人生至死,多数都只是在追求过程,很少有人看看结果。而成熟之后,却发现自己从未离开过这八烦恼。如此生生世世地在烦恼中打转。所以,人们才意识到解决烦恼问题的重要性。
可如何才能彻底解决烦恼呢?这解脱之道,就是自古以来,大众想知道的,也是智者伟人们所探究的问题。
(三)对解脱的探寻
自古以来,有很多人认为自己被冥冥之中、高高在上的主宰一切的神所操纵着。“人的命天注定”的观念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在崇信天神的古代中国,以东皇太一为代表的诸神主宰一切。在古希腊,以宙斯为代表的诸神主宰一切。在古印度,大梵主宰一切。如此等等。
人们的一切,都要祈求神的护佑。就这样,古时的人们,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了神。人们希望在神的庇护下,解脱升天。
而连接神与人的祭司和僧侣们,是人们精神世界的主宰。天神的意念,只有祭司和僧侣们方能诠释。而普能人,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抑或是奴隶,都只能在祭司和僧侣们所诠释的神的精神世界中,扮演自己固定的角色。
在这样的秩序下,自然就会形成不可逾越的等级制度。比如在古印度,婆罗门教的发达时期,人们被分成四个种姓,即婆罗门、刹帝利、呔舍、首陀罗。婆罗门即祭司僧侣。刹帝利即贵族武士。呔舍即一般平民。首陀罗即奴隶阶层。而婆罗门拥有至上的地位和权威。其他种姓都只能生活在婆罗门界定的精神世界中,履行自己的义务,以最终得以从烦恼中解脱出来。
而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等级制度自然出在不断受到冲击。同样在印芳,公元前六世纪左右,新的宗教不断兴起。他们反对婆罗门至上的等制度,提倡种姓平等,这就是所谓的沙门。
而在这一时期的印度,神控制一切的观念开始动摇。人们发现,自己的祸福并不绝对取决于神,人通过自我的努力,可以从烦恼中解脱出来。于是,人们开始探寻自我的解脱之道。
人们通过探寻,总结出了截然不同的两条解脱的途径。一部分人认为,众生由于做恶,才遭受苦果,所以应当行苦行,以消除罪业,以得解脱。另一部分人认为,众生不必理会什么因果,若想得到幸福,就应即时纵欲行乐。
娑婆佛教也是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的。只是,佛教认为,纵欲和一味苦行都不是解脱之道,应依中道,而得解脱。
(四)人人都有宝藏
一切众生都具备觉悟的胜因。佛教与其他宗教的重要差别之一,就在于佛教透彻地明了这一点,并将其明示给众生。
有一些不了解佛教的人,总认为佛教是宣传“人的命天注定”,是消极的。其实,这是极大的误会。佛教是不承认什么“人的命天注定,万无能改”的。佛教告诉大众,众生的祸福命运,并不由天定,而是自作自受。一切事物,都有他形成的因缘。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众生行善,则感福报。众生作恶,则感灾祸。众生若想幸福,就应当积极努力地工作生活,多行善事。
佛教正法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具佛性,一切众生都能成佛。就象古德所说,一切众生“自家宝藏一应俱全”。
所以说,人人都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宝藏。只要你肯挖掘自家的珍宝,终究会直趋大觉的彼岸。这开发自家宝藏的大方便,就是修行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