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宗皇帝是唐玄宗的第三子,开元二十六年立为太子,安禄山造反,长安沦陷了,玄宗逃难到西川去,肃宗在灵武地方即位,改元至德,后来用郭子仪为帅,收拾残局,恢复失地。
肃宗登位后,因国事多难,为求福佑,诏沙门一百多人,在行宫结道场,朝夕诵经祈祷,国泰民安。第二年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命李猪儿弑杀了安禄山自立为王,到了九月郭子仪大破安庆绪克复了京师,肃宗在那年十二月把玄宗从西川迎回京师,尊为太上皇。
梦见沙门,诵宝胜如来
肃皇帝登位后不久,有一天夜间梦见沙门身金色,诵念宝胜如来名号,第二天早朝时,将梦中所见之事,询问左右,有人奏道: “贺蓝山白草谷有一个新罗僧,名无漏者,常诵此佛名号,颇有神异”。皇帝随即下旨,派人去请无漏和尚,可是无漏和尚,固辞不赴。皇上再派郭子仪去请,无漏和尚,才不得已奉诏而来。肃宗见面大悦道:“真是梦中所见之僧也。”不久不空三藏法师也来行宫相见,肃宗一并将二师留下,请他们在此为国祈禳。
后来新罗僧无漏在右阁门示寂时,他合掌凌空而立,双足离地有一尺多高,左右大臣以此奏闻皇上,肃宗惊异,亲自前往视看,无漏和尚有遗表请求归葬旧居之所,诏令护送旧居建塔,到了怀远县的下院,无漏就不肯走了,送者移举不动,就用香泥为塑金身,留在下院供养。
肃宗在乾元元年大赦天下,并在宫中建立内道场,讲经、诵念、唱赞,天天勤修佛法,而且做得有声有色,当时的宰相张镐看皇帝像和尚一样,整天忙着讲诵佛经,就劝谏的说:“天子之福,要在养人,未闻区区佛事,能致太平,愿陛下以无为为心,不以小乘忧了圣虑。”可是肃宗没有接受他的劝说。不久又下令在五岳的地方,各建寺庙,先派高僧住持。如有白衣能诵经五百纸者,或者纳钱两百缗的都可以剃度出家,获得度牌。那一次天下纳钱得度的僧道者万人之多,这就是唐代买度牌出家的开始。
不空神威,郡象跪伏
不空三藏法师,在玄宗开元年间来我国弘扬密法,他是北天竺国的人,婆罗门的种族,幼失依怙,跟随他叔叔到东方各国来观光,十五岁时依金刚智法师学密法,蒙金刚智法师教授他的密法,从此出家,严守规戒,善解一切有法,深得密法的灵异。
他在师子国从普贤阿 梨请求,为开十八会金刚灌顶,以及大悲胎藏建坛之法。有一次师子国王调象时,不慎群象一齐冲出象厩,不受约束,狂跑乱奔,无人敢挡。国王也慌得手忙脚乱,四边的人吓得纷纷逃避,只有不空大师,他不但不逃,而且在通衡要道的大路中,端身正坐。那些狂奔乱跑的大象奔到不空面前,见到大师的神威,全都顿然停止,跪伏不动,过了很久才慢慢起来走去。从此全国人民对不空大师,敬之如神。
结坛诵咒,天兵解围
不空三藏依金刚智法师在中国住了一时期,自金刚智入灭后,他在开元廿五年十二月率领弟子三十七人回返印度。历经诸国,求取得佛法经论与密典共五百多部,到天宝五年,再来中国弘法,天宝六年,奉诏入宫立坛为玄宗皇帝灌顶,皇上赐号名智藏国师。
洛阳北邙山上出现一条巨蟒,见人即喷毒气,使人闻后立即中毒而死,人们无法除此害人的毒蟒,玄宗召请,不空三藏持咒,毒蟒立毙。
天宝十二年西番,大石,康居三国的军队联合围困凉州,玄宗请求不空,祈请天兵救援,不空结坛诵念仁王密语,皇帝亲自在旁手执香炉,不一会见有一神介胃而来,皇帝看见神将现身,就问不空国师:“此是何神?”不空答道:“这是北方毗沙门天皇的长子,是我诵持密语遣令而来。”到了四月廿日,接到西凉的奏报说:“二月二十一日,在城东北三十里许的云雾之间,见有神兵长伟,城北的门楼上有光明天王,双目怒视着番邦的元帅,同时又有鼓角之声,凌云而至,西番各国的军队见到这些天兵天将,都吓得抱头弃甲逃去。”
皇帝阅后大喜,因此下旨给天下诸道,在城楼上置天王像,后来城楼上有天王像者,此其之始也。
肃宗依师,受灌顶法
肃宗皇帝在乾元年中,诏请不空大师入内宫建道场护魔法,为肃宗皇帝受转轮王位,七宝灌顶法,上元元年的冬月不空大师表请入山,皇帝敕住终南山智矩寺修诸功德。代宗皇帝登位对不空更是恩渥弥厚,在永泰元年,诏请翻译密严仁王二经代宗御制序文,大历三月诏不空大师在兴善寺建坛,为近侍大臣。以及诸镇将帅们悉授灌顶大法,皇帝加封不空大师为广智三藏,大历六处,不空大师进上他所翻译的经典,共一百廿卷,七十七部,大历九年大师有病,上表辞帝,皇上派使慰问,御赐医药,加大师为开府仪同三司,封肃国公,食邑三千户,不空不肯接受官禄,可是固辞不已,自己慨然的叹道:“白月圆满,吾当去世,奈何临终之前更窃名位?”可见出家的大德,不论中外,都是淡泊名利的。大师果然在他所说的时日圆寂,皇上为之辍朝三日,敕旨功德使李元琮为智护丧事,一切用费,全由国家支付,火化时得舍利数百粒,以八十粒舍利送进宫中供养,其顶骨不坏,中间有舍利一颗,半隐半现,大师溢号为辩正广智三藏。
诏天下建放生池八十一所
肃宗在位做了一件前人未做的最大功德,那就是在乾元二年三月间,诏令天下诸州郡建立放生池,共建八十一所,大放生池,参预其事的有升州刺吏颜真卿居士,他在那年十月撰了一篇大唐天下放生池碑铭,他在碑铭前序言中大意说:“皇唐七叶,我乾元大圣,先天文武孝感皇帝陛下……推诚而万邦胥悦,克已而天下归仁,恩信俟于四时,英威达于八表,功 格天地,孝感通神明…… 所以能摧元恶如拉朽,举两京若拾遗……拯已堕之皇纲,据再安之宗社……天子至孝,问安侍膳,不改家人之礼……生人以来,未有如我皇帝者也。……皇帝而独慈爱万类,忧勤四生,于乾元二年三月,诏令左骁卫右郎将史元琮,中使张迁玉,从山南、剑南,黔中、荆南,岑南、浙西、诸道,以及升州之江宁、泰淮太平桥,临江帝郭,上下五里,各置放生池,共有八十一所,此正以宣皇明而广慈爱也。所以易经上说:“信及豚鱼”。书经上也说:“洎鸟兽鱼龟咸若。”古之聪明睿智神武之君而不杀生者,非当今陛下而谁?从前殷朝的汤王克仁,犹存一面之纲,汉武帝垂惠,绕致衔珠之答,虽有流水救涸,宝胜利名等,慈心救命之举,那不过止于当时,而不能持之永久,岂有今之,动者,植者,水居,陆居,各得其所,举天下以为池,磬域中而蒙福,乘陀罗尼加持之力,竭烦恼海生死之津,这种伟大慈爱众生之事,揆之前古,恐相似仿佛者尚未有也,微臣职忝方面,生逢盛美,受恩寐深,无以上报,所以述天下放生池碑铭一章,虽然不能表明圣明万分之一,是臣之精恳也,”我们读了颜真卿居士这一篇序言,就知道唐肃宗皇帝,不但是仁慈之主,而且是大孝明。
后来玄宗太上皇七十八岁崩驾时,至孝的肃宗皇帝哀感号恸,因此致疾,相距只有四十天,自己也崩驾了,享年五十四岁,在位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