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通过直接经验明白一件事实:生活是享受与受苦、幸福与悲哀、愉悦与痛苦的混合物,无论智愚富穷,都会体会到幸福中有某种苦难,这就是人生。
生命中没有全然的幸福,也没有全然的不幸;在幸与不幸之间,自有一条动线,你的幸或许是他人的不幸,但也可能他人的幸正是你的不幸;幸与不幸互为因果,每个人都有同等质的幸、不幸交错,总审视自己的不幸,或以自己的不幸与他人的幸运相提,便是不安的渊薮。
人生是公平的,没有人特别受到眷爱,我们通常不是被不公平击倒;应声倒地的重拳,往往是自己击出的。幸福的背后藏着一堆悲哀,欢喜的背后,都有一串痛苦的历程,除非你缺乏感情线,否则这些感觉你绝对体会得出。
这种佛学观点,提出一套值得省思的哲学:雨过天晴。谁都听过雨过天晴,但又有几个人懂得“等待”雨过天晴;如同地球一样,太阳的背后是阴暗,酷热的非洲对应极地的寒冷,盛夏之后冬天即将到来,白天对黑暗,花开对花谢,一切都那么自然。等待代表很多事情是可以自然痊愈的,像《易经》六爻,飞龙在天之前,也有见龙在田的时候——走过失意的人,慢慢步上如意之境。
生活修持里,有三个关键理念:“理解人生”,“分明生死”,“自律自足”。理解生命是怎么一回事,才不会茫然失措;理解人生中的起伏不定,才懂得逆来顺受的真义;理解人生是一个断代,才能懂得过程比结果重要的道理,结果只是刹那,但过程却是长远。
人生的大方向,应该是一门体验学,每一刻,或说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值得玩味之处,这才不虚此行。
佛学究竟不是心理学,不是理论,它是一门深邃的学问,必须经过筛选、沉淀、烘焙、酿制、反刍而成,一样也不能少;制作出来的宽心学才能持久不退,历久弥新,反复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