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戴吊坠的朋友应该都听过这句话:“男戴观音女戴佛”,这是很容易就能明白的一句话,其中由来已不得而知,里面的很多说法也颇多,但大多都似是而非,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讲一下其中的一些道道。
所谓“男戴观音女戴佛”尽管源于对佛教的一种信仰与崇拜,但其实真正来讲是与佛教无关的,这只是民间自发而起的一种习俗,缘于对美好生活的一种祈愿。
据民间说法,在过去许多男性多是在赶考与经商的路途当中,常年在外奔波,家人对其平安的担忧可以想象会有多重。而观世音菩萨在民间信仰中所占地位极高,至今我们还常能在一些影视剧中听到“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的祷词,因此,他们常常会在身上随身佩戴一块观音玉佩,认为这样就能够保佑自己平平安安。
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祈祷,更是一种寄托。
至于“女戴佛”,在这里一定要明白,这里的“佛”指的并不是佛祖,而是弥勒佛。
在民间形象中,弥勒佛从来都是大肚开怀,笑口常开的,有快乐有肚量的寓意。因此,让女性佩戴佛像,是希望女性能够容忍大度,和气待人。这是出于对女性持家的一种美好愿望,毕竟“家和万事兴”,有一“贤妻”稳住了后方,男人才能放心在外奋发图强。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与近似音相关。
因“观音”音通“官印”,书生赶考无非为了出人头地,理想再大一些就是要以自身之才学去“治国平天下”,才能不枉此生。
因此,“男戴观音”同样也是代表了一种对未来美好的祝愿之意。
而“佛”字的读音与“福”有一定的相似,“女戴佛”则含有“福报”之意。
这是一种很直白的解释了。
其实,单从“男戴观音女戴佛”中,我们应该能发现一点,这其实也有着“阴阳互补”的意思。
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实佛教在初入中国之时,观世音是没有男女之分的,她的想象是到了唐代之后才出现了一些改变。
最初是“观世音”这个称呼,因为唐太宗李世民的名字中也有一“世”字,为避此名讳,就将这“世”字给隐去了,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就此称呼其为“观音菩萨”。
后来,随着武则天的上位,女性地位大大提高,同时也因为观音菩萨俗世身份“妙善公主”的传说广为流传,观音的形象也渐渐的向更加柔美的女性转变,直至如今所有的观音形象都变成了女性。
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讲,“男戴观音女戴佛”尽管代表了民间对佛教的信仰,但实质上,与佛教没有任何的关系。
在所有佛教经典中,都不见什么“男戴观音女戴佛”之类的典故出现,甚至在正信佛教之中,都不鼓励任何男女佩戴这些坠饰之物。
事实上,我们也从未见有任何正经佛寺中的僧众佩戴过类似之物,可用于佩戴的有楞严咒,手上则可佩戴菩提子佛珠等物。
近代著名高僧印光法师(弘一法师之师)更是曾一度对“男戴观音女戴佛”这一风俗加以痛斥,在《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邬崇音居书》中就有记载:
“现今之善男信女及在家居士,多以玉制(或金银等)佛像、观音像挂件为护身符,不仅不带在衣服外,还紧贴皮肤,进厕所也不摘,洗澡也不摘,亵渎之罪绝非浅浅!还妄想依此植福消灾,岂有如愿之理?!更有传言所谓‘男带观音女带佛’之说!印光大师乃近代高僧,于此弊端之始就极陈其过,鉴于此流弊之泛滥,唯愿大众惜福,莫造罪业!”
但是,若是大家细心,可回想起自己曾经游逛过的各寺庙之内,无论大小,均有此类金银玉坠售卖,可以说,这也与佛教所传之法背道而驰了。
但不管如何,佩戴这些坠饰已成多年之习俗,老百姓的心思其实很单纯,只求能够保佑自己的亲朋平安快乐健康长寿即可,这却也跟佛教所传颂的“慈悲为怀”相合。
老话说的好:“心诚则灵!”
笔者认为,这个“诚”字固然是指对其信仰的崇拜,更是在强调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要让自己“一心向善”。
一句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