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库戒是由佛陀所制,拥有许许多多的戒条。如果要了解什么是比库戒,首先我们必须了解为何要成立僧团。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禅修到破晓时,证悟了四圣谛,成为阿拉汉、正等正觉者。
过后,他去找陪他修苦行的五沙门,向他们开示《转法轮经》,这是佛陀的第一次开示。开示结束时,五沙门之一的侨陈如证悟了法。
他向佛陀请求出家,佛陀说:「善来,比库,法已善说,善修梵行,以灭尽一切苦。」侨陈如尊者是第一位比库,当其它四位沙门都出家为比库之后,就有了僧团。
至此,佛、法、僧三宝都有了。当五比库都成为阿拉汉时,这世间一共就有了六位阿拉汉。接下来成为阿拉汉的是年轻人耶舍,他也出家成为比库。
当他的五十四位朋友出家为比库,且都成为阿拉汉时,这世间就有了六十一位阿拉汉。那时候,佛陀对拥有六十位阿拉汉比库的僧团,说了以下的名言:
「诸比库,我已经解脱包括天界及世间的一切束缚,而你们,也已经解脱包括天界及世间的一切束缚。诸比库,为了大众的幸福,为了大众的快乐,为了天神与人的利益、幸福与快乐,
以及基于对世间的悲愍,你们应该四处游方(弘法),不要两个人走在一起。诸比库,去弘法吧;此法之始甚善,此法之中甚善,此法之末甚善。」
以这些话,佛陀把僧团遣散至四方去弘法。从佛陀的话语之中,我们可以看到,佛陀说话的对象不是一般的比库,而是阿拉汉僧团:应做已做的比库。
佛陀在形容阿拉汉时,他说阿拉汉的知见是:「生已灭尽,梵行已立,应做已做,再无后有。」由于他们已经履行了比库应尽的责任,佛陀才向他们说这些激励的话。
随着时间的演进,越来越多的人归依佛、法、僧,许多男子都为了证悟涅盘而要出家。他们去找佛陀,接受剃度。
这么做很不方便,因为有些人必须走很远的路,而且可能遭遇危险。所以,过了一些时日,佛陀决定,如果比库们能够自己为人剃度会更好,因此制定了剃度的程序:
要求剃度者,必须先剃掉头发与胡须,穿上袈裟,以上衣覆盖左肩,再顶礼比库众之足。然后,他必须蹲着,双掌合什于额头,念三归依三遍,如下:我归依佛;我归依法;我归依僧。
每当念这些神圣的字时,我们是在向自己及世间宣布:我们以佛陀为师;我们以佛陀所发现的法为教法;我们以佛陀成立的圣僧团为模范。
这即是当人们舍弃在家生活、出家为比库时应做的。从那一刻起,这出家程序就一直沿用到至今,所有的佛教徒都采用它。成为佛教徒,就是已经归依了佛、法、僧三宝。
然而,三归依的内涵是什么呢?属于权威性的巴利圣典之一的《小诵经》解释,归依三宝,就是深信佛陀之证悟、深信佛法的帮助、深信僧团为无上福田。
《小诵经》说到,具备如此信心者会想:「这是我的归依,这是我所拥有最好的东西。」这就好像佛陀在《法句经》第192首偈里所说的:这三宝的确是平安的归依处,是最上的归依处。依此归依处,人们得以解脱一切苦。
这种对佛、法、僧的信心,是出家的必备条件。事实上,必须对三宝拥有异乎寻常的信心,才会使人想要出家,因为当他身披比库的袈裟、手持比库的钵、拥有剃得光光的比库头时,他就是佛、法、僧的象征。
袈裟,又称为「阿拉汉的标志」。由于袈裟、钵及光头,人们说:「他是比库。」由于相信他是比库,施主们供养他衣、食、住、药四种必需品。
但是有一次,佛陀对诸比库说:「当你们被问到:你们是什么人?你们说,你们是沙门。由于你们的称号是沙门,而且也自己宣称是沙门,你们就应该如此训练:
我们将会依照适合沙门的方式,来生活及修行;以便我们的称号是真实的,以便我们的宣称是真实的,
以便那些布施衣、食、住、药四种必需品给我们的施主的布施,会带给他们极大的果报及利益,以便我们的出家不会白费,而是有用、有成果的。」
在此,佛陀说,不是单靠袈裟、钵及光头,就能够成为比库,而是持戒与修行,令人成为真正的比库,真正的沙门。
当佛陀,剃度第一位比库侨陈如之时,他说:「善来,比库,法已善说,善修梵行,以灭尽一切苦。」梵行,就是比库的生活。如佛陀所说,过这种生活,是为了灭尽一切苦。
在《中部.大心材喻经》里,佛陀说:「此不可动摇的心解脱,是梵行生活的目标、心材与终点。」
佛陀所说的「心材」,是指「精华」。梵行生活的目标、精华与终点,是证悟涅盘及道果。佛陀说,如果比库不这么想,那就是说,该比库把嫩枝与叶子、或外皮、或内皮、或软木视为心材。
在出家程序里,也有提到寻找心材。要出家时,想出家的人,必须向一位长老比库请求出家。他向该长老比库请求:「为了解脱一切轮回之苦、证悟涅盘,尊者,我请求出家。」
换句话说,比库僧团之所以接受他出家,是因为他想要证悟涅盘,僧团以梵行生活给他一个能证悟涅盘的环境与机会,以便让他灭尽一切苦。
这是为何佛陀成立了僧团,这是为何僧团剃度人出家。僧团先为男人而成立,后来再为女人而成立,以便他们能够通过修行佛法而证悟涅盘,灭尽一切苦。
如何才能够证悟涅盘?那就是通过修行八圣道分。佛陀在《相应部.第二沙门经》里说:「诸比库,我要教你们沙门的生活及它的目的。谛听,诸比库!
什么是沙门的生活?它就是八圣道分,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及正定。这称为沙门的生活。诸比库,什么是沙门生活的目的?灭贪、灭嗔、灭痴,这是沙门生活的目的。」
佛陀所说的「灭贪、灭嗔、灭痴」,当然是指证悟涅盘及证悟阿拉汉果。佛陀所说的八圣道分拥有八道支,而它们又可以分为戒、定、慧三组。第一组是戒组,又称为戒蕴。
在家人最少要持守五戒,这就是在家人的戒。比库戒是「巴蒂摩卡」的二百二十七条戒,以及记载于律藏的《大品》与《小品》中的许多条戒;这些都是佛陀所制的戒。
由于比库在受戒程序一开始时,就说「我归依佛;我归依法;我归依僧」。所以,他必须持守及恭敬所有的比库戒。
比库戒,是比库生活的根本。佛陀在《法句经》第375首偈里说:「防护感官、知足、依照巴蒂摩卡自制——这是组成于此教法中的智者比库的梵行之根本。」
比库戒,是比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但比库并非只是基于佛陀所说,而持守及恭敬比库戒。他持守及恭敬比库戒,是因为如果不这么做,他就不能够证悟涅盘。
为什么不持戒的比库,不能够证悟涅盘?因为如果要证悟涅盘,就必须要禅修;而要禅修,就必须要先持戒。
佛陀在《增支部.什么目的经》里说:「持戒是为了自制;自制是为了无悔;无悔是为了喜;喜是为了悦;悦是为了轻安;轻安是为了乐;乐是为了定。」
接着,佛陀继续解释说,持戒与禅修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证悟涅盘。佛陀所说的第一项是:「持戒是为了自制」。自制,是指控制自己不去做某些事。
例如在家人所说的:我受持禁止杀生之学处。佛陀更进一步说:「自制是为了无悔。」后悔,是后悔以前做了某件事,而希望不曾做过该件事。
做了坏事,我们就会后悔。然而,通过自制,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身、口、意,也就是说控制自己不去造恶。
在远离造恶之下,我们就没有什么事好后悔的。如是,我们就具备了能够导向于喜、悦、轻安、禅定及涅盘的无悔。
让我们来看一看,一个现代社会的例子。比如说有个女子,已经归依了佛、法、僧三宝及受持了五戒,如此她即成为佛教徒,而且获得快乐。
然后,有一天她看到一则广告,说用杀虫剂杀昆虫很好。她就买了一些杀虫剂,来杀当地寺院或者佛堂里的昆虫。
这么做之后,她将不能够培育禅定力。为什么呢?因为她刻意地杀死了昆虫,破了五戒中的第一条戒。
虽然,她没有正式地舍弃归依佛、法、僧三宝;但事实上,她已归依了说用杀虫剂杀昆虫很好的广告公司。
在实际的角度上,她已经不再是一个佛教徒,而是该杀虫剂公司的立杀剂品牌的「立杀徒」。
如果她是一个不虔诚且不老实的人,那么这对她来说,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因为她根本就不能够培育定力。
但是,如果她是个虔诚且老实的人,而且正在尝试禅修,她将无法令心专法。不仅如此,她甚至无法再得到快乐。
如果要再次获得快乐及令心专注,那位虔诚且老实的女子,就必须再归依三宝及受持五戒,而且下一次对昆虫感到生气时,她必须想起自己说过的话、所持的戒,进而抑制自己的嗔恨。
她不再刻意地杀害任何昆虫等动物。通过足够的禅修,她能够停止嗔恨昆虫,而且能对一切众生培育慈心。这是一个女居士的例子,但是,这些原则对比库来说就不适用了吗?
作为比库的目的,就是要证悟涅盘,这是为何佛陀成立了僧团。在某人剃掉头发,穿上袈裟,持着钵出家,成为比库之时,他就自动受持了比库戒。
该比库必须严谨地持守比库戒。虔诚且老实的比库,甚至害怕会刻意地犯了佛陀所制的小小戒。为什么呢?
因为他知道,如果刻意地违反了佛陀所制的戒,那么,虽然他还是穿着佛陀与阿拉汉的标志,但是他已经归依了「自己的享受」。简而言之,他不是归依佛,而是归依魔。
比库的一切弱点,都是魔王的财产,都是魔王的快乐。成为烦恼的猎物之后,该位虔诚且老实的比库,就会感到后悔。
由于后悔,他不能够快乐;由于不能快乐,他不能获得平静的心,不能够培育定力,不能执行自己的任务,那就是不能证悟涅盘。
在多数的情况里,该比库能够通过向另一位比库或向僧团忏悔来清净自己。然而,如果他习惯于不恭敬佛陀所制的每一条戒,他就不是一位虔诚且老实的比库,永远都不能够清净自己。
不恭敬且不持守佛陀所制的比库戒,对比库来说是有极大危害的。这是为何佛陀在《法句经》第311首偈里说:犹如不握好古沙草就会割伤手,比库胡乱的出家生活拖他入地狱。
这是为何佛陀劝比库们要非常谨慎。在《中部.所愿经》中,佛陀说:「诸比库,应当具足戒、具足巴蒂摩卡地过活。应当以巴蒂摩卡来抑制自己,行处无瑕,于小错中见大怖畏,透过持守戒律来训练自己。」
在律藏的《小品》中,佛陀说:「诸比库,对于我为弟子们所制的任何戒条,我的弟子甚至不会为了保存生命而犯戒。」
佛陀这么说是因为他知道,比库必须遵从他这位导师,再依照其教法实行,如此才能够获得欲证悟涅盘的必备因素——无悔、喜、悦、轻安、乐及定。
透过所需的定力,比库能够证得禅那,知见究竟法,透视过去世与未来世来了知缘起,了知四圣谛,也就是证悟涅盘。
基于这能力,世人称僧团为「世尊的修行善巧之弟子僧团」;同样是基于这能力,比库们成为「应受供;应受招待;应受施;应受礼敬;世间无上的福田」。
当比库恭敬且持守比库戒时,他即是归依佛、法、僧,恭敬真实,既自尊又自利,既尊敬又利益视他为福田之人。
「教诫巴蒂摩卡」,是僧团开始成立时的戒律。佛陀时常念诵它,过去的一切佛也这么做。「教诫巴蒂摩卡」并不长,它只是《法句经》中三首偈,但已经涵盖了应该如何过比库生活的精华。
大约首二十年期间的僧团,只需要「教诫巴蒂摩卡」,因为当时的比库们都非常优秀。这是一个法则:当佛陀出现在世间时,先向他请教佛法的人,都很优秀且拥有极大的巴拉蜜,不需要再累积多少巴拉蜜就能够证悟涅盘。
在初期的僧团里,来出家为比库的人都有正确的目标——证悟涅盘。他们之中许多都成为阿拉汉,而且有些是非常迅速的。
当时并不需要许多戒条,因为那些比库的行为,很自然地符合沙门。只有在过后,当比库僧团开始扩大及出名,巴拉蜜较少的人才来出家。
他们之中许多都没有正确的目标,也就是说不想证悟涅盘。而那些拥有正确目标来出家的人,又需要更艰辛地修行后才能达到目标。
因此,他们需要佛陀更多的指导。佛陀所制的一切戒条,都只有一项作用,那就是协助众比库证悟涅盘。无论自己的巴拉蜜有多少,比库的责任就只是为证悟涅盘而奋斗。
因此,「教诫巴蒂摩卡」在任何时代都是实用的。佛陀建议我们每天都思惟它。「教诫巴蒂摩卡」,就是《法句经》的第183-185首偈:
不造一切恶,实行一切善,及清净自心,是诸佛所教。忍辱是最好的德行,涅盘至上。出家人不会伤害他人,伤人者不是沙门。莫辱骂、莫伤害、应依照戒律自制、饮食知节量、安住于静处、勤修增上心,这是诸佛的教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