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众讲堂

因缘
时间:2014-05-17 13:56:22  来源:  作者:

专家们看到大象的足迹之时,大概可以猜测大象有多高多大,但是这些猜测不见得十分精确,因为有些大象很可能只有脚掌比较大而已,身体并不高大,所以还是会有猜测错误的可能。
 
不过在正常情况之下,用大象的脚印猜测大象体积还算是相当可靠的依据。就像我们可以凭着路上遗留的大象足迹,猜测这只大象体积大小一样,我们无法仅凭借臆测来了知佛陀的智慧,但藉由《发趣论》这部典籍的内容,至少可以确认佛陀的智慧是非常深广奥妙的。
 
佛陀以一切法为所缘,心识的清澈在身上产生光芒。佛陀思惟《发趣论》的时候,全身大放光明,就像在大海中身长五百由旬的这种大鱼,必须在八万四千由旬宽广的深海里,才能够尽情欢喜地畅游,一旦浮至浅海中,由于水的深度不够,他们就无法畅游一样;
 
在思惟前六部阿毗达摩论典时,佛陀的智慧还无法全然畅游其中,就像水的深度不够一样,一直到思惟《发趣论》的时候,由于可以用各种角度来看一切法的各种可能性,尽情畅游其中。
 
我们能成为佛陀的弟子真是十分幸运,能够用佛陀所说的法为所缘境,是一件很有味道、很幸福的事情,如果没有其他旁鹜琐事的干扰,或许可以因此而证法。
 
能成为圈内弘扬佛法的出家人,或者是在圈外支持赞助佛法的男女居士,必定都有殊胜的因缘。可以弘法护教是很高尙的人生,如果能够勇往向前,一路向涅槃迈进,目标就更接近了。
 
佛陀在《发趣论》里头清楚地告诉我们,生起这个法以后,接着就会生起那个法,生起那些法以后,接着又会生起什么法;什么心生起以后,接着生起什么样的心。
 
这些心的前后相互关联的各种情形,都有详尽的说明,我们将这些过程称作「心路过程」,佛陀就这样地一路教导下来。
 
除了佛陀以外,再也没有其他人能够厘清这些道理了。藉由 《发趣论》的法义,我们可以知道没有一个补特伽罗(我),没有一个不变实体的存在;
 
没有众生,只有身和心的前后连贯互动过程,纯属法性的生灭现象,以及这些现象发生的主因与助缘。虽然说身心都是生灭现象,但这些生灭并非毫无章法可言。
 
由于有这个原因才得到这样的果报,因为有这样的心才产生这样的色法等等,佛陀用因缘观法、缘起观法,条理清晰地告诉了我们。
 
我们若能跟随着佛陀的智慧,思惟并理解这些道理,便也能够像古圣先贤一样的,证得初果、二果、三果,乃至四果阿罗汉。
 
有一次,有一位摩词谛萨尊者,为礼敬菩提树而从斯里兰卡岛屿搭船出发朝圣,他在船上时思惟:「啊!海洋眞是宽广哪!令人无法看见尽头,我在此只能看到船行驶时起伏的波浪,看不见前头的岸,也看不见后头的岸。真是一望无际啊!」
 
如此思惟着无边无际的大海以后,摩词谛萨尊者接着思惟佛陀教导的法,特别想到《发趣论》里的法义,心里想:
 
「在大海上虽然看不见边际,但是终究还有尽头可达,前面有陆地可达,四周也有陆地可及。大海的水不论有多么的深,但仍然有底可触。而大海的上方是天空,也一样有边可及。
 
但是,当我思惟阿毗达摩法义的时候,发现愈是运用智慧追随法义,法义益发深广,知道只有名法和色法,没有补特伽罗、没有他、没有我、没有众生。
 
虽然没有这些,但它们却又全都依着因缘而生生灭灭。由于不清楚真相,以致于让我们一直认为有个补特伽罗、不变实体的众生,有个实体的他、实体的我。
 
而事实上,并没有补特伽罗、没有众生、没有他、没有我。只有法性的生灭。法性的生起与灭去是无常,受到生灭变化不断的逼迫是苦,没有一个不变的实体可执取(无我)。」
 
摩词谛萨尊者就这样不断地前后思惟着,顿时,他内心充满着喜悦,沉浸在喜悦中。尊者立即观照这份喜悦之心的无常、苦、无我,就在船上证得了阿罗汉果。
 
现在我们将念诵《发趣论》总说缘法与缘法释义,并将之录音。在吟诵的时候,虽然我们 什么也不懂,但是要秉着:「喔!这是多么深奥的法义呀!」
 
这样的态度来听闻,以后我会将这些法,例如「因缘」是什么意思,「依止缘」、「果报缘」、「等无间缘」、「亲依止缘」、「所缘缘」是什么意思等等,一一为大家简单扼要的解释它们的涵义。
 
之前只提到《发趣论》的轮廓与精神,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清楚,有必要先解释一下《发趣论》的意义。这部典籍不断地强调所有一切事物都是有「因」的生起才有「果」的产生,全都由因果法则所造成。
 
有这样的理解后,「没有原因而会产生果报」的这种错误见解,自然就会消失。所以,这真是一部对于众生很有帮助、非常殊胜的典籍。
 
因此,不论是自己在听讲的时候,或者尊者们在听闻或开示的时候,都应该要打从心里礼敬佛陀、礼敬佛法,来听闻或讲述这部典籍。
 
《发趣论》是在佛陀成佛以后的第四个星期,当佛陀思惟着许许多多因缘互动的法则,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接着一个,不断地这样思惟着,心灵达到非常清澈的境界。
 
由于佛陀的心,非常的清澈,所以血液也变得十分清澈,脉搏自然变得十分通畅。由于血液的清澈,在五脏六腑内的气血也变得十分的顺畅净澈,身体也都变得非常松柔滑润。
 
就在这时刻,佛陀全身发出了光芒。因此,当我们能深切地思惟这部经典时,自然就能够见到伟大至尊的佛陀(别忘了我们所形容为伟大至尊的佛陀,当时只是一位在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证道的壮年美男子,在人生的黄金时期就证悟了)。
 
「佛陀」这个称号不是平凡人可以得到。除了佛陀以外,只有舍利弗尊者的智慧最广大、最深远。就算是舍利弗尊者的智慧,都无法畅游于这部典籍中的所有法义;
 
不能顺畅地完全理解《发趣论》里的所有内容,因此,我们现在能够听闻到这部深奥典籍的法义,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在整个轮回过程中,我们到现在才遇到这一次,各位居士们也是在这辈子的今天才有机缘听闻。希望大家要认真专注地听讲。虽然我可能没有能力将全部内容都跟大家讲得非常清楚,
 
但我会尽量将我所研究、所能理解的内涵,用一般人能够清楚了解的字眼,尽量地调整到大家能接受的方式来讲述它。希望大家能用高尙的心来听闻这么崇高的法义。
 
1.因缘:佛陀以「因缘」为起点开始讲《发趣论》,「因缘」这个名词,就字面上意思来看似乎很狭窄,其实,它涵盖的范围非常广泛,广泛到和一切众生所发生的一切现象都有关连。
 
早期的大师们(例如论师们)用树根来比喻「因缘」,一棵树是否能成长及茁壮,最主要的因素取决于根部长成的优劣情况。
 
直根能延伸越深,在地底下吸取大量的水分和营养,地上的树干就长得又粗大又健康,枝叶茂密苍郁。「因缘」这个法到底包含了什么呢?
 
在不善法方面,它包含了贪、嗔、痴三种不好的根。在善法方面(包含唯作),则包含了无贪、无嗔、无痴三种好的根。这些善或不善的根,对于与它们相关、与它们同时生起的一切法,有支配权。
 
先举贪为例吧,由于「贪」支助着和它相应的法,随着贪的生起,依随贪而生的心和心所,自然会顺从于贪的指挥而有「想要这个」、「想要那个」的冲动。
 
贪有多大,依贪而起的色法,就会有多么渴望的表情。法的殊胜还在于当思惟自己心理情况时,可以清楚的知道:当贪根扎得很深的时候,随它生起的心与心所,全部都得臣服于贪的指使。
 
再来,生气的时候也与这个法则一样,生气时,心非常粗糙,还会随着嗔而产生十分不好看的色法,比方说在脸部眉毛皱的很紧,眼睛睁的很大,手脚也都僵直了,这时候,就知道心里的嗔到底有多强了。
 
在这一点上,我们身为法师的以及一般人们,都必须要好好注意。我们应该要仔细观察我们正在做什么,生起什么样的心,是什么样的心在主导着我等等。
 
再来看看有关善法生起时的状况,无贪的心会让色法呈显出「不想要」的表现,站在旁边想要得要命的人,是渴求的不得了,而有着「无贪」善心所的人,却是一点也不为所动。
 
讲一个《本生经》的故事给大家听听,佛陀还在修菩萨行的时候,有一世曾为乌迪亚巴达 王子,由于国王及王后希望让他早日继承王位,所以一直催促他找一位公主成婚。
 
但是乌迪亚巴达王子,却一点也不想要这些,心中完全没有「贪」生起(这就是我们所要全心地礼敬的特质)。他之所以不想要王位,是由于「无贪因」这个根扎得很稳固,让他不想要王位,也不想要王妃。
 
他只是一心等待,未来父王及母后去世之后入山修行,其余什么都不想要了。所以,他一直保持着无贪、无嗔、无痴的心。
 
依无贪、无嗔、无痴为根而生活着的乌迪亚巴达王子,生活起居、言行举止,也处处展现出无所求的态度。
 
最后,乌迪亚巴达王子跟其他走向修行的菩萨一样,入山林独居,并将一切修行成果,无嗔地用慈心回向一切众生们,愿他们都能获得宁静、安详与快乐。
 
并非短暂的片刻如此,乌迪亚巴达王子时时刻刻都对一切众生散发慈心,也因为慈心不断增加,进而获得禅定,命终后投生于梵天界。
 
反观现今的世间,人们的贪根扎的到底有多深,我们可以由他们的行为举止知道。由于扎下贪的根,所以依着贪吃喝,随着贪的指使而处处炫耀,让整个心以及色法,都随着这个「贪因缘」的生起而充分表现出来。
 
因缘犹如直根,助树成长,枝叶绿隆,花果茂盛。如根六因,亦复如是,以因缘力,支助结生(结生是指一个新生命产生的第一时间),新名色法,安于母胎,无患成长。
 
此中,无有人我众生,非我非他,纯属法性。以无上智,如此遍知,并告示一切众生的最上佛陀,我忆念着您的风范,观想着您的容貌,称扬赞叹,恭敬合掌,顶礼您。——摩诃甘达勇长老开示

上一篇:彻底舍离欲乐
下一篇:佛教如何看待吸烟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评论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