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众讲堂

信仰与奉献
时间:2014-05-09 21:04:02  来源:  作者:

在漫长的生死轮回当中,要获得人生是极难得的。佛陀在《中部.愚人智者经》里说:“诸比库,假设有人把一个中间有洞的轭丢进大海里,
 
东风把它吹向西边,西风把它吹向东边,北风把它吹向南边,南风把它吹向北边。大海中生活着一只瞎眼海龟,每隔一百年浮上海面一次。
 
要想让这只瞎眼海龟正好把它的头穿过那个轭的洞,甚至比堕落恶趣的愚者想要获得人生还来得容易。
 
为什么呢?在恶趣中没有法行、正行、善行、福行,它们只是互相吞吃、弱肉强食而已。”试想想,获得人生容易吗?
 
又有一次,佛陀用指尖抹了一些尘土,问比库们说:“诸比库,你们认为如何,哪样比较多,是我指尖上所抹的尘土,还是这大地呢?”
 
比库们回答:“尊者,当然是大地比较多!您指尖上的尘土极少,根本无法和大地相提并论!”
 
佛陀接着说:“同样地,诸比库,只有极少众生能投生为人,更多的众生投生为人类之外的四恶道。”
 
只有极少数人能够从人界死后继续投生为人,绝大部分人死后都会因为恶业成熟而投生到四恶趣,他们就像大地上的尘土那么多。
 
这样的譬喻乍听之下让人难以置信。在这里先不说地狱、鬼类和阿苏罗,我们只说畜生类。请大家想一想,是人类的数量多,还是畜生的数量多?
 
在森林里,仅仅是苍蝇、蚊子、蚂蚁、蜘蛛、飞蛾的种类、数量就不计其数。在池塘里、江河里、大海中,到底有多少种鱼、虾、螺贝?
 
在轮回过程中,我们也曾经投生为畜生,现在的这些畜生也曾经侥幸地投生为人。为什么畜生和人类的数量会相差那么悬殊呢?
 
我们以后可能会投生到哪里呢?这与自己的心念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贪、嗔、痴的烦恼中,经常生起的不善心多,那么投生到恶趣的机会就多;
 
如果我们每天生起的善心多,经常造作善业、善行,那投生到善趣的机会就多。请问大家每天生起的不善心多,还是善心多呢?它们的比例如何?
 
我想,您现在应该知道为何恶趣众生和人类的数量会不成比例的原因吧!所以,获得人生是多么难得,拥有人的生命是多么珍贵啊!
 
在漫长的轮回流转过程中,获得人生是很难得的,但是能遇到佛陀出现的机会更加难得。为什么遇到佛陀出现的机会那么稀有难得呢?
 
因为成就佛果极不容易,需要经历极其漫长的时间。自从善慧隐士(释迦牟尼佛的前生)在燃灯佛跟前发至上愿希望成佛,并获得燃灯佛的授记成为菩萨的那一刻开始;
 
他不断地圆满十种或三十种巴拉密,直到最后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为佛陀为止,中间经历了四个不可数又十万大劫的漫长时间。
 
什么是“大劫”?一个大劫有多久呢?劫,是指时间周期。佛教认为,包括世界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无常的,所有世界都要经历形成、存在、毁坏和空无四个阶段。
 
然而,世界又是周而复始的,一个世界毁灭殆尽之后,经过一段漫长的时间,又会形成另一新的世界。
 
一个世界从最初形成到毁灭殆尽,再到新的世界最初形成的这一段极漫长时间周期,称为“大劫”。一个大劫的时间大致相当于一个太阳系的寿命。
 
佛教经典中这样比喻说:犹如一座长、宽、高各一由旬(约11公里)的没有缝隙的大岩石山,假如有人每隔一百年用一块布在山上擦拭一下之后就离开,等这座大岩石山被擦为平地时,一个大劫的时间还没有结束。
 
又犹如一座长、宽、高皆为一由旬的铁城,里面堆满了芥子,假如有人每隔一百年来取一粒芥子,这样直到把那大芥子堆取完,一个大劫的时间还没有结束。
 
那“不可数”又是多少呢?这是巴利语中的极数,意为无法计算的,有些论师认为是10的140次方或145次方。既然是不可数,为什么前面还加上四个呢?
 
原来,在不计其数的世界周期(大劫)中,有佛陀出现的大劫是极为稀有的,绝大部分的大劫都是“空劫”,即没有佛陀出现的世界周期。
 
如果有佛陀出现的大劫灭尽之后,一直到下一个有佛陀出现的大劫,其间经过了不计其数的世界周期,这称为“一个不可数大劫”,也称为一个阿僧祗劫。
 
这样的“不可数大劫”一共经过了四次,才称为“四个不可数大劫”(四阿僧祗劫)。在我们的菩萨圆满巴拉密的极漫长时间内,
 
即经过四个不可数又十万大劫的时间,包括当时的燃灯佛和我们的果德玛佛陀在内,一共才有二十五位佛陀出现于世间。
 
所以说,轮回是多么的漫长啊!在漫长的轮回过程中,能够遇到佛陀出现、修学佛陀的教法,是多么的稀有难得啊!
 
在漫长的轮回中,即使像菩萨这样有大福报和大智慧的众生,也曾经投生为各类众生。菩萨(善慧隐士)自从被燃灯佛授记以来,由于善业,他曾经投生为梵天人,投生为天人,
 
投生为国王,也曾经做过出家人、普通人。然而,由于恶业成熟,许多时候也投生为狮子、大象、鹿、猴子、孔雀等等,甚至还曾经堕落到地狱。
 
只要翻开《小部.本生经》,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些故事。佛陀在《长部.大传记经》中,曾提到有七位过去佛:
 
在过去九十一大劫以前,有位名叫维巴西的佛陀出现。这位佛陀般涅槃之后,很漫长的一段时间都没有佛陀出世。
 
这样经过了六十大劫,到了过去三十一大劫以前,才有西奇佛和韦沙菩佛两位佛陀出现。当韦沙菩佛般涅槃后,又经过很漫长的时间没有佛陀出世。
 
我们现在的这个世界周期称为“贤劫”。只有五位佛陀先后出现的世界周期才能称为贤劫,而这也是自从我们的菩萨被授记以来所绝无仅有的。
 
在现在这个贤劫中,已经有四位佛陀先后出现了,他们依次是咖古三塔佛、果那嘎马那佛、咖沙巴佛和我们的果德玛佛。
 
在久远的未来,还将有一位美德亚佛出现于世。美德亚佛(弥勒佛)般涅槃之后,又将是一个极漫长的时间没有佛陀出现。
 
每一位佛陀出现于世间,他必然会教导佛法,很多人听闻佛法后成为佛陀的弟子,有些弟子则加入佛教僧团。
 
因此,每一位佛陀出现,也必然会有三宝:佛陀、佛陀所教导的法,以及依佛陀教法修行证果的弟子僧团,称为“佛、法、僧”。
 
佛陀的教法由盛到衰将会经历三个时期:正法——像法——末法。在正法时期,很多弟子通过听闻和实践佛法,证悟圣道圣果。
 
后来,随着佛陀教法的不断流传,信徒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佛法慢慢地被人增删、篡改,开始变质,逐渐出现“像法”,即相像的、似是而非的佛法。
 
像法愈演愈烈,甚至本末倒置,世俗法和外道法反而成为佛教的主流,这是末法时期。此后佛陀正法愈加衰微,最后隐没了。佛法隐没后,众生想要听闻佛法、亲近僧团都很难。
 
于是,又变成了没有佛法的时期。那时的世间,谬论流传、邪见如林,饱受痛苦煎熬的众生,即使想要寻求解脱轮回也都没有机会。
 
因此,唯有获得人生,遇到佛法,依法修行,才有可能超越世间、超越生命、解脱轮回。
 
而把难得的人生,用来追求超越生命、解脱轮回,才是毫无意义的生命中最有意义的事!讨论了佛教的生命观和人生观,我们不禁想问:
 
生命苦乐的原因是什么?生命的升沉是否有规律可循?有可能改变现实、超越生命吗?它的原理是什么?
 
佛教对这些问题都可以给出肯定的答案。下面,就让我们来探讨一下有关生命流转以及生命超越的重要规律——业果法则。
 
根据佛教,只要含有动机的、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身体的行动,所说的话语,乃至心里所想,都称为“业”(kamma)。
 
这些行为一旦被造作,即会留下一种行为影响力,称为“业力”。动机纯正,在道德上、良心上不会受谴责的行为称为“善业”;
 
动机不纯,在道德上、良心上会遭受谴责的行为称为“不善业”或“恶业”。无论是善业还是恶业,一旦造下之后,在因缘成熟时就会带来相应的结果,称为“果报”。
 
善业能带来好的果报,不善业能带来不好的果报,也就是俗话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哪些是善报呢?
 
例如:长命百岁、身体健康、容颜俊俏、出身高贵、拥有财富、具影响力、富有智慧等,即平时所说的“福报”、“好命”。
 
哪些是恶报呢?例如短命、残疾、多病、丑陋、贫穷、低贱、愚蠢、倒霉等等。正如佛陀在《增支部》第十集谈到“业的定律”时这么说:
 
“诸比库,有情都是业的所有者,业的继承者,以业为起源,以业为亲属,以业为皈依处。无论所造的是善或恶之业,都是它的承受者。”
 
所以,请不要抱怨“我命不如人,我倒霉,我长得丑陋”,或者“我比别人笨”。不管今生的命运怎样,现在的境遇如何,我们都要学会承受,学会承担。
 
因为在这个世间上,没有任何事情是没有因缘的,你现在的境遇,只是你自己过去所造作的恶业带来的结果。
 
当然,相信因果,掌握业果法则,我们不仅要懂得接受现实,而且还要学会积极地改变现实、改善未来。
 
依靠什么来改变现实、改善未来?依靠业。业又是依靠什么?依靠调好自己的心。业,按照表现的形式可以分为三种,即:身业、语业和意业。
 
身业是通过身体造作的行为,语业是通过语言造作的行为,意业是通过心念造作的行为。在这三业当中,意业是最主要的。
 
意业的好或不好,决定了身业和语业的性质。心念不好,才会身作恶行和口出恶言;心念纯正,才有好的身业和语业。
 
正如佛陀在《法句经》第1-2颂中说:“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若以邪恶意,或说或行动,如此苦随彼,如轮随兽足。诸法意先行,意主意生成;若以清净意,或说或行动,如此乐随彼,如影随于形。”
 
因此,无论造善业还是恶业,我们是可以做主的,其中的关键就是“如理作意”。所谓“如理作意”,就是往好的、善的、正确的、正当的方向想,凡事要作正面的思惟。
 
通过如理作意,我们的心就会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有了如理作意,就能生起善心;有了善心,造的就是善业;善业成熟,就能带来好的果报。
 
所以,想要改变未来,让未来越来越好,就要从造善业开始;造善业要培养善心,心念要纯正;而培养善心,即从当下的如理作意做起!
 
掌握了命运(果报)和造业、造业和心念之间的关系后,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命运不靠他人,全由自己作主;苦乐皆由业生,改变从心做起。
 
在大致了解业果法则和改变现实、超越生命的原理之后,我们接着再来谈谈,如何实现生命的意义。
 
无论是追求温饱还是追求物质财富,本来都无可厚非,因为每个国家、社会和人民总是希望摆脱贫穷、脱离落后。
 
追求物质财富不但没有错,而且还值得鼓励。只有通过创造和积累物质财富,才能使人们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使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使国家富强和兴盛。
 
然而,如果为了满足一己之私而损人利己,这就有问题,因为这只是在膨胀自己的私欲,只是在满足自己的贪婪而已。
 
因此,当物质生活达到一定条件之后,应当追求精神财富,开始关注生命,寻求超越生命的方法。可以说,佛教的整个修行体系,都是在追求生命的超越,以及实现生命的意义。
 
对于生命的意义,佛陀在《法句经.千品》里指出其判断的标准:“若人活百岁,破戒无定力,不如活一日,持戒修禅定。
 
若人活百岁,无慧无定力,不如活一日,具慧修禅定。若人活百岁,懈怠不精进,不如活一日,发勤力精进。若人活百岁,不见生灭法,
 
不如活一日,得见生灭法。若人活百岁,不见不死道,不如活一日,得见不死道。若人活百岁,不见最上法,不如活一日,得见最上法。”
 
佛陀曾经说过:“信仰是人们最好的财富,善行正法者能导向快乐,诸味中更甜蜜的是真理,智慧生活堪称最上生活。”
 
生而为人,首先应该拥有信仰。在人类发展史上,宗教的产生远远早于哲学、法律、政治等其他学科,更早于社会和国家的形成。
 
关注生命,懂得思考生死的课题,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人,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人为何而活着?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宗教虽然形形色色,多种多样,但总是试图研究这一类的生命课题,解答这一类的人生问题。探索生命真谛、追求人生终极,是宗教的永恒主题。
 
信仰是人生的航标。拥有信仰的人,他的信仰能为其人生旅途指出明确的方向,开辟一条平坦的大道。
 
拥有信仰的人通常都拥有理想,拥有明确的人生目标,他们更清楚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拥有信仰的人通常都对人生、对未来充满希望。
 
宗教信仰能够帮助人们过着快乐的生活。最近的一些调查报告显示,有宗教信仰的人比没有宗教信仰的人对生活更容易感到知足、快乐。
 
信仰,也是人生的避风港。人生总不可能一帆风顺,在面对人生的浮沉起落时,宗教能带给人希望,不容易被一时的逆境所打败。
 
在遭遇到社会动荡、家庭悲剧、感情危机、财产损失、事业失败、生活挫折、人生苦难、身体恶疾或生离死别时,宗教能带给人们心灵上的安慰;
 
使人拥有更强的忍受能力和承担能力,坦然地接受生活中的不幸,帮助人们度过艰难困苦的时光,使人们尽快超越伤痛。
 
除此之外,有虔诚宗教信仰的家庭,也较少出现诸如酗酒、吸毒、打骂、虐待、犯罪、婚外恋等丑陋现象。
 
也有证据表明,信仰对增进健康有良好的影响,甚至与低死亡率有关联。许多医学上难以解释的现象,例如癌症病人奇迹般地康复等等,往往可能发生在拥有信仰的人身上。
 
一切正统的宗教,都会强调人性正面、良善、健康、崇高的一面,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在激励人们培养、发展这些心灵的素质。
 
因此,拥有信仰的人更容易培养高尚的情操,他们对亲戚、对朋友、对同事、对他人,更加懂得慈悲、感恩、关爱、包容和宽恕。
 
任何的宗教都强调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拥有共同的信仰,能够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族群、不同地区、不同语言、不同社会背景和人生阅历的人联结在一起,互相联系,互相帮助,互相关怀。
 
例如在上世纪中后期,当中国与日本、大陆与台湾的政治关系还处于紧张气氛的时期,两地佛教之间的交流已经开始,并且架设了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友谊桥梁。
 
信仰是一种精神财富。一个物质财富贫乏的人,只要有信仰,他仍然是个快乐的人。但是,一个人即使拥有再多的物质财富,如果没有信仰,他仍然可能是个精神空虚、内心浮躁的人。
 
所以,一个人宁可缺乏物质财富,也不可缺乏精神财富,物质财富能满足人的欲望,却不能给人带来真正的快乐。
 
有信仰的人精神有依靠、心灵有保护,就像有家庭温暖和父母关爱的孩子,在身心灵方面都能够得到健康成长。
 
没有信仰的人由于精神没有寄托,心理容易被扭曲,心灵容易受创伤,就像流浪街头、孤苦伶仃的人一样可怜。
 
在经典中,甚至把无信仰视为导致身心灵疾病的原因,没有信仰是心灵不健全的表现。所以,信仰是精神的财富,是人生的依靠,是生命的归宿。
 
没有信仰的人,很可能是心灵的穷鬼,是人生道路上的迷途者。我们生而为人,要寻求信仰,树立信仰,拥有信仰,坚定信仰。
 
当然,佛教所强调的信仰,并不是叫人们去相信所谓的至上神、造物主、救世主,也不是相信神佛菩萨等。
 
佛教并不承认有所谓创造世界、主宰一切的神灵,不管它是一种超验力量还是至上神。在佛陀的教法中,并没有神秘、自我麻醉的成分,也无需掺杂他力、救世的信仰。
 
那么,佛教所强调的信仰是什么?佛教强调的信仰应该与智慧相结合,应该以正见为先导,亦即信根和慧根必须达到平衡。
 
缺乏智慧的信仰容易变成迷信,使人们相信一些虚幻或无意义的事,甚至容易造成宗教狂热。
 
佛教信仰的对象是佛陀的觉悟,即相信佛陀是断尽烦恼者、具足智慧与德行者,是导师、觉悟者等。
 
再者,佛教也强调相信佛法僧三宝,相信业果法则。即使相信佛陀,假如相信佛陀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至上神、造物主、救世主,那是邪信。
 
假如相信佛陀是有求必应、神奇灵验的神明,那是“迷信”,这些都与佛教所倡导的正信、智信不可相提并论。
 
其次,人应该完善道德。做人要有道德,要有良心,要有惭愧心,要知道礼义廉耻。人和动物的分别之一,就是人知道羞耻,动物不会觉得羞耻。
 
试问一下,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到底是为了获取还是为了奉献?如果是为了获取,就会不惜牺牲他人来满足自己。
 
如果是为了奉献,就不会过度计较个人的得失,奉献自己,奉献时间和生命去服务大众、服务人群。
 
道德和信仰是一对孪生姊妹,任何正统的宗教都有一套相对完整的清规戒律,作为信徒们的言行准则和道德指南。
 
道德通常都伴随着信仰,有信仰的人,其道德行为有更明确的规范性和指向性。一名拥有信仰和道德的人,即使不用刻意希望他人的尊敬,仍然能得到人们发自内心的恭敬和尊重。
 
如佛陀说:“具足信与戒,有名誉及财;无论去何处,处处受尊敬。”信仰和道德,都属于精神的领域。
 
当一个人建立信仰时,他已经开始迈向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领域,而道德戒行,又是使信仰落实到日常生活的具体行动。
 
道德的价值,体现在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时,是以个人的利益为先,还是以道德为重。
 
事实上,很多人都把个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如果学习文化技术的目的只是为了功利,为了成为社会竞争中的优胜者,
 
而把道德放到一边的话,这样的文化技术,很容易成为他满足自己、伤害他人、掠夺社会财富的手段。
 
如此,才华反而有害,才华只是其满足一己之私的手段和工具而已。一个人哪怕是无才而有德,仍然不会祸害人群。
 
只有德才兼备的人,才能真正利益大众,服务社群。这样的生命,比只是满足于物质生活需求又超越了一步。
 
每个人都做好自己的本份,完善自己的道德,这个社会就不会有那么多丑陋的现象。作为佛弟子,在家居士最基本的德行是五戒,
 
出家僧尼最基本的戒行是十戒。只要守好戒行,完善自己的品德修养,就不会对自他造成伤害,并且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帮助他人、利益大众。
 
曾经有西方人批评说,中华民族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从某个角度来说,这句话也并非没有道理。
 
试想一想,我们每天所接触的身边人,是否有10%的人拥有宗教信仰?如果一个民族超过90%的人都没有信仰,这是不是一种悲哀?!
 
有人会问:逢年过节或初一十五,到寺庙里去求神拜佛的善男信女多的是,难道他们不是佛教徒吗?
 
我们来看看这些拿着香烛到庙里的善男信女去做什么?求神拜佛,绝大多数都是在求官求财求子求升学求保佑。
 
大多数华人总是用功利主义的眼光来看待宗教,他们不会计较神灵们姓甚名谁,是真是假,只要灵验,只要能保佑自己,
 
就会虔诚地用香烛纸钱来贿赂神佛菩萨,和神佛菩萨们讨价还价。这能算是佛教徒吗?!宗教讲的是奉献、付出、慈爱、无私,
 
而不是求这求那来满足贪欲;佛教讲的是用实际行动来利乐众生、超越自我,而不是获得麻醉式的精神安慰。
 
假如一个人带着功利心、贪欲心来信佛、学佛,其动机就与佛教的精神背道而驰。
 
奉献,佛教称为“施”、“布施”,也可称为“舍”,或合称为施舍。奉献的种类很多。
 
从奉献的方式来说,有三种奉献:1.奉献财物:付出钱财物品来做善事,例如赈灾捐款、资助贫困、出资建寺造桥修路等。
 
2.奉献力量:亲力亲为做善事,例如为赈灾做义工,为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当志愿者,在寺院服务做净人等。
 
3.奉献智慧:用自己的文化、技术、知识来做善事,例如劝人行善、宣扬佛法,参与慈善事业、弘法事业的宣传等。
 
从所奉献的对象来说,可以分为向下的悲田和向上的功德田两种:1.悲田:基于悲悯、同情心而扶危济困,例如救灾抢险、周济贫困、资助失学儿童、帮助孤寡老人等。
 
2.功德田,又作资益田:基于信心、恭敬心而布施供养或服务出家人,使他们能够全心全意地投入修行或从事自利利他的事业。
 
例如供养衣物、饮食、住所、医药、生活用品,或者提供劳力服务等。这里的功德,是指出家修行人拥有戒行、禅定、智慧、解脱等功德。
 
田是譬喻,犹如在田地里种植果蔬庄稼能够获得收成,同样地,供养、资益出家修行人能够获得福报和快乐,所以称为功德田,又称福田。
摘自玛欣德尊者的开示

上一篇:巴利语圣典
下一篇:彻底舍离欲乐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评论排行